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911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docx

吴润秋讲座内容中医像思维

《黄帝内经》象思维研究

吴润秋教授博导

中医师临床诊病,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方法是靠四诊,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大法宝。

四诊的实质,就是医者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能力,来感知个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形象和征象,包括生理的和病理的,如脉象、舌象、面色象等,通过一种特殊的思维,对病证做出正确判断。

对诊病的医者,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即医者无病。

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这种从外在形象和征象,来推测人体内在的生命活动变化的思维方法,就是“象思维”。

象思维,创立于《周易》,用于医学在《黄帝内经》,后世在中医的临床和理论研究中,普遍应用象思维这一方法。

然而,对象思维方法的认识,对象思维理论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初学中医者,在头脑中要建立象思维这一概念,并非易事,因此,很有必要,做一专题讨论。

一、《周易》象思维的理论

象思维方法,是《周易》的主要思维方法,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思维方法。

《周易》之中,爻爻是象,卦卦是象。

《易·系辞传下》指出:

“是故易者,象也。

”说明《周易》是用象来表达思想的,不懂得象,就无法理解《周易》深奥的道理。

象就是《周易》的本质特点,如果脱离了象,《周易》也就不成其为《周易》了。

象,是事物的形象、征象,所以原文说:

“象者,像也。

”象思维方法的理论,就是阐释象的特性、象的内容、立象、法象的原则和方法的理论。

《周易》的象有两种,一是爻象,一是卦象。

爻象就是阴阳两爻所象的事物;卦象就是八经卦、六十四别卦所象的事物。

为了对《周易》的象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现就《周易》立象、法象、象的特性和象的内容等方面作一介绍。

1、立象

宇宙间的事物千千万万,形形色色。

每一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又是错综复杂、捉摸难定的。

用有限的文字语言来表达它们,实在是难以信任。

作《易》者从宇宙这个广度和高度,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用“——”和“――”两个符号及其组合的不同形式,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

但用之来说明具体事物及其所包含的道理,则显得太抽象、太难以理解,必须寻找一种思维方法,于是创造了“象”这一概念。

通过模拟各类事物的不同形象、征象,使其所象恰如其分。

《易·系辞传上》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立象的目的在于“尽意”,能将书册、言语所不能完全表达的思想全部表达出来。

象具有灵活性,可代表任何事物。

通过立象来表达众多事物,反映复杂的思想,打破了言语、书册的局限性。

设卦,其实也是立象;尽情伪,其实是尽意。

《易·系辞传上》指出: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歵,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歵,幽深之意;拟,模拟之意。

“象其物宜”是立象的原则。

如取天之象来象乾卦,乾健天亦健,用天来象乾卦就十分适宜。

乾卦六爻的象,代表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取龙之象以象乾之六爻,反映乾键而变化的特点。

2.法象

取自然事物的形象、征象作为爻、卦之象。

《易·系辞传上》说: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莫大乎日月。

”通过对天地、鸟兽诸物以及人体自身的观察分析,建立了无数个象,用以尽爻象、卦象之意。

如乾卦取象于天,象天之键运不息。

如此法象,赋予了每一卦和卦中每一爻内含的丰富思想,给人开拓了广阔的领悟空间。

《易·说卦传》对八卦取象作了示范说明。

如乾卦取象于天,象天之键运不息。

但运动变化是渐进的,为了表示这一思想,《周易》以龙作为乾卦六爻之象。

其初九爻取象为“潜龙勿用”。

意如正在潜伏的龙不宜动作,象事物处于将萌之时。

若人处于此时,须养晦以待时,勿有所急躁而为。

九二爻取象“见龙在田”。

龙出潜离隐为见龙,到了开始行动、开始作为的时候了。

九三爻取象“君子终日乾乾”。

意为有所作为时又须终日戒慎恐惧,自强不息。

九四爻取象“或跃在渊”。

意为龙将要飞腾,跃是飞的准备,欲飞而未飞的状态。

在人事意为将有大的发展。

九五爻取象“飞龙在天”。

龙在天飞腾,自由自在。

意为事业发达,左右无碍,对任何困难都能应付自如。

上九爻取象“亢龙有悔”。

龙飞到最高处,必然下降。

意为发展到了极点,应该时时反省,改正错误,识时务,通达变,方保无忧。

3.象的特性

表现在它的普遍性、选择性、象形性。

普遍性,《周易》法象的范围相当广泛,宇宙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来法象。

选择性,一个具体事物有多方面的形象、征象,都可以成象。

但用来说明具体的爻象、卦象时,其取象是有选择性的。

取牝马柔弱顺从的特点,作为坤卦之象,坤卦之象的特点就是柔顺。

象形性,一般而言,象来自于物之形。

《易·系辞传上》说: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如坎卦,从卦形上看,象水流貌,将卦画竖写,就成了“水”字。

象意性,取事物所含的意义。

如乾卦象天,即天所含有的“健运不息”之意。

4.象的内容

《周易》象的内容,有性象、质象和所象征的事物三个方面。

其性象以阴阳分;其质象以刚柔判;所象征的事物则又有某一具体事物和某一类事物的区别。

性象和质象,取决于卦中爻的画数奇偶。

乾、震、坎、艮四卦,每卦的卦画总数为奇。

奇为阳,故此四卦的性象为阳,质象为刚。

坤、巽、离、兑四卦,每卦的卦画总数为偶。

偶为阴。

故此四卦的性象为阴,质象为柔。

所象征的事物,每一卦都取一个具体事物为该卦的基本象,如乾卦象天,坤卦象地等。

每一卦所类聚的事物,要综合卦的性象、质象和基本来考察。

如乾卦,性阳、质刚、象天,由此推演,凡属阳性、质刚、在上部的事物,都为乾卦所类象,如天道、君、父、头部、大肠、金属……都归属于乾象。

二.象思维方法的模型

《易·系辞传上》说: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实际上是象思维的总纲。

象思维模型,有阴阳象模型、五行象模型和卦象模型三种。

(一)阴阳象模型

1.阴阳二象模型。

宇宙是一个整体,由阴阳两个部分所组成。

将宇宙一切事物类归为阴、阳两大属性。

按此模型,可以把握事物的属性。

2.阴阳四象模型。

说明阴阳的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

少阳象,说明阳始长。

太阳象,说明阳盛极。

少阴象,说明阴始长。

太阴象,说明阴盛极。

常用于说明四时的气候变化。

3、阴阳六象模型。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两阳合明”谓之阳明。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

“两阳”指太阳、少阳。

“明”,有火即明,说明阳明是阳气极盛。

“两阴”指太阴、少阴。

“两阴交尽”即厥阴在两阴之后。

阴阳六象模型,用于经络和运气学说。

(二)五行象模型:

取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的特性之象,来类归宇宙一切事物,分为五大类。

(三)卦象模型:

有八卦象模型、六十四卦象模型。

1.八卦象模型:

将宇宙事物分为八类。

取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自然之象特性,来类归宇宙一切事物。

乾卦天坤卦地震卦雷巽卦风坎卦水离卦火艮卦山兑卦泽

2.六十四卦象模型:

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表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事物从乾卦开始,发展到既济卦,说明事物的运动发展暂告一段落。

未济卦居最后,表示旧的矛盾已结束,新的矛盾又将开始,事物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乾卦

主发生。

坤卦

主长养,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屯卦

震下坎上,物之始

蒙卦

坎下艮上,物之稚也。

需卦

震下坎上,物之始生也。

讼卦

坎下乾上,诉讼纷争

师卦

坎下坤上,争而用兵

比卦

坤下坎上,兵后亲比

小畜卦

乾下巽上,蓄积等待

履卦

兑下乾上,物多须有礼

泰卦

乾下坤上,交通大治

否卦

坤下乾上,通后必塞

同人卦

离下乾上,与人同心

大有卦

乾下离上,物归我有

谦卦

艮下坤上,大有不可盈

豫卦

坤下震上,谦后和乐

随卦

震下兑上,从物

蛊卦

巽下艮上,不通,生事之象

临卦

兑下坤上,临者大也

观卦

坤下巽上,仰观于上

嗑噬卦

震下离上,除间而后合

贲卦

离下艮上,合后饰以文

剥卦

坤下艮上,享尽剥落

复卦

震下坤上剥穷返本

无妄卦

震下乾上,实在正道

大畜卦

乾下艮上,物蓄至大

颐卦

震下艮上,养育生息

坎卦

坎下坎上,陷于重险

大过卦

巽下兑上,异常之大

离卦

离下离上,附丽他物

咸卦

艮下兑上,交感相应

恒卦

巽下震上,长久不变

遯卦

艮下乾上,久必变退

大壮卦

乾下震上,退后必壮

晋卦

坤下离上,壮盛而进

明夷卦

离下坤上,昏暗明伤

家人卦

离下巽上,伤后反其家

睽卦

兑下离上,睽乖离散

蹇卦

艮下坎上,蹇难险阻

解卦

坎下震上,险难解散

损卦

兑下艮上,损下益上,上下俱损

益卦

震下巽上,损上益下,上下俱益

夬卦

乾下兑上,决而流行

姤卦

巽下乾上,不期而遇

萃卦

坤下兑上,物会萃聚

升卦

巽下坤上,增高向上

咸卦

艮下兑上,交感相应

恒卦

巽下震上,长久不变

遯卦

艮下乾上,久必变退

大壮卦

乾下震上,退后必壮

晋卦

坤下离上,壮盛而进

明夷卦

离下坤上,昏暗明伤

家人卦

离下巽上,伤后反其家

睽卦

兑下离上,睽乖离散

蹇卦

艮下坎上,蹇难险阻

解卦

坎下震上,险难解散

损卦

兑下艮上,损下益上,上下俱损

益卦

震下巽上,损上益下,上下俱益

夬卦

乾下兑上,决而流行

姤卦

巽下乾上,不期而遇

萃卦

坤下兑上,物会萃聚

升卦

巽下坤上,增高向上

咸卦

艮下兑上,交感相应

恒卦

巽下震上,长久不变

遯卦

艮下乾上,久必变退

大壮卦

乾下震上,退后必壮

晋卦

坤下离上,壮盛而进

明夷卦

离下坤上,昏暗明伤

家人卦

离下巽上,伤后反其家

睽卦

兑下离上,睽乖离散

蹇卦

艮下坎上,蹇难险阻

解卦

坎下震上,险难解散

损卦

兑下艮上,损下益上,上下俱损

益卦

震下巽上,损上益下,上下俱益

夬卦

乾下兑上,决而流行

姤卦

巽下乾上,不期而遇

萃卦

坤下兑上,物会萃聚

升卦

巽下坤上,增高向上

咸卦

艮下兑上,交感相应

恒卦

巽下震上,长久不变

遯卦

艮下乾上,久必变退

大壮卦

乾下震上,退后必壮

晋卦

坤下离上,壮盛而进

明夷卦

离下坤上,昏暗明伤

家人卦

离下巽上,伤后反其家

睽卦

兑下离上,睽乖离散

蹇卦

艮下坎上,蹇难险阻

解卦

坎下震上,险难解散

损卦

兑下艮上,损下益上,上下俱损

益卦

震下巽上,损上益下,上下俱益

夬卦

乾下兑上,决而流行

姤卦

巽下乾上,不期而遇

萃卦

坤下兑上,物会萃聚

升卦

巽下坤上,增高向上

咸卦

艮下兑上,交感相应

恒卦

巽下震上,长久不变

遯卦

艮下乾上,久必变退

大壮卦

乾下震上,退后必壮

晋卦

坤下离上,壮盛而进

明夷卦

离下坤上,昏暗明伤

家人卦

离下巽上,伤后反其家

睽卦

兑下离上,睽乖离散

蹇卦

艮下坎上,蹇难险阻

解卦

坎下震上,险难解散

损卦

兑下艮上,损下益上,上下俱损

益卦

震下巽上,损上益下,上下俱益

夬卦

乾下兑上,决而流行

姤卦

巽下乾上,不期而遇

萃卦

坤下兑上,物会萃聚

升卦

巽下坤上,增高向上

咸卦

艮下兑上,交感相应

恒卦

巽下震上,长久不变

遯卦

艮下乾上,久必变退

大壮卦

乾下震上,退后必壮

晋卦

坤下离上,壮盛而进

明夷卦

离下坤上,昏暗明伤

家人卦

离下巽上,伤后反其家

睽卦

兑下离上,睽乖离散

蹇卦

艮下坎上,蹇难险阻

解卦

坎下震上,险难解散

损卦

兑下艮上,损下益上,上下俱损

益卦

震下巽上,损上益下,上下俱益

夬卦

乾下兑上,决而流行

姤卦

巽下乾上,不期而遇

萃卦

坤下兑上,物会萃聚

升卦

巽下坤上,增高向上

困卦

坎下兑上,疲惫困乏

井卦

巽下坎上,上困必反下

革卦离

下兑上,变革去故

鼎卦

巽下离上,取新

震卦

震下震上,动而震奋

艮卦

艮下艮上,止而安重

渐卦

艮下巽上,循序渐进

归妹卦

兑下震上,进必有所归

丰卦

离下震上,明亨丰大

旅卦

艮下离上,羁旅于外

巽卦

巽下巽上,旅而有所入

兑卦

兑下兑上,入而后悦之

涣卦

坎下巽上,悦而舒散

节卦

兑下坎上,散而节制

中孚卦

兑下巽上,节而有信

小过卦

艮下震上,信者必行之

既济卦

离下坎上,交通已定

未济卦

坎下离上,物不可穷

 

 

 

 

三、《黄帝内经》的象思维

《周易》的象思维方法,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如藏象、经络象、六淫象、脉象、色象、疾病证候象等等。

(一)藏象形态象、性质象、职能象、时空象四类。

1、性质象即脏腑的性象和质象。

脏腑的性象指脏腑的阴阳属性。

脏腑的质象分刚质和柔质。

《素问·五藏别论》将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

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其气象地”,属阴,功能特点“藏而不泻”;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其气象天”,属阳,功能特点“泻而不藏”。

2.形态象脏腑的形态象,据此分为解剖形态象、外观形态象和综合形态象三种。

解剖形态象,《灵枢·经水》曾记载: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

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皆有大数。

”灵枢·肠胃》对其大小、容量、长度、形状做了十分精细的描述和记载。

《灵枢·骨度》关于人体骨骼的长度及其各部分的比例观察最为仔细,测量较为准确。

外观形态象,就是采用从外观内的方法来认识脏腑组织的形态征象,也就是根据体表某些特殊标志来确定相应的内脏形态特点。

运用《周易》立象法象的方法,来阐述内脏的生理病理。

《灵枢·本脏》指出:

“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府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综合形态象,是从整体出发,综合人的外形特征、心理特征、生理病理特征,来观测脏腑的形态象。

综合形态象按其取象的方法有两类,一是按阴阳禀赋取象的“五态人”。

二是按五行特性取象的“五行人”。

3、职能象《素问·灵兰秘典》取象于国家管理机构中主要官位的职能,来说明十二脏腑的功能。

如心,象“君主之官”主宰全国的职能,故能主宰全身,出“神明”;肺,象“相辅之官”协助君主管理国家的职能,故有治理调节全身的功能,出“治节。

”等等

4、时空象就是脏腑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时间和空间的内在关系。

(1)脏腑的时象

脏腑的生理活动,在一年之内,一月之中,一日之间,分别有各自当旺的时间规律,在病理上亦反映出时间特征。

如肝胆,在一年之内,其气与春气相通应;在一月之中,其气旺于甲乙日;在一日之间,其气旺于寅卯时。

肝胆应时而旺,其外在征象主要是脉微弦、情志畅、筋脉刚健有力等。

其病变规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于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甫甚,夜半静。

”肝病在夏季、丙丁日、巳午时一般向愈,因处于相生之时。

肝病在秋季、庚辛日、申酉时,疾病往往加重,甚至死亡,因肝病处于相克之时。

肝病在冬季、壬癸日、子亥时,疾病处于相持状态,不见好转亦不见加重。

因肝病处于相生之时。

肝病在春季、甲乙日、寅卯时,疾病往往好转向愈,因处于本脏气当旺之时,正能胜邪。

(2)脏腑的空象指脏腑的空间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脏腑在体内的空间象,心肺居膈上胸中,而肺在心之上,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位最高。

脏腑的气化空间象,脏腑与五体、五官、五华等内外联系,就是脏腑气化活动的空间象。

《素问·刺禁论》指出:

“肝生于左,肺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这是论述脏腑气化活动在体内外的空间象,与脏腑在体内的位置无关。

(二)经络象经络象主要体现在空间象、性象和时间象三个方面。

1、经络的空间象

除了浮现于体表皮肤的浮络以外,人体的经络是不可看见的,只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本人的自我感觉经络传感的存在,如刺激穴位、练气功、某些病理状态等。

古人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和临床积累,意识到人体除了脏腑、皮肉筋骨以外,确实存在着一个连通脏腑体表上下的“经路”。

《内经》用象思维方法,描绘出这种“经路”的形态、走向。

2、经络的性象

以阴阳分,手足六阴经、任脉、阴维脉、阴跷脉性象属阴;手足六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性象属阳

3、经络的时间象

人体经络的气血运行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这就是经络的时间象。

经络的时间象,有月象、日象、时象三种。

经络的月象,经脉之气在一年之中分别旺于一个月。

经络的月象主要体现在足经。

《灵枢·阴阳系日月》最早论述足十二经脉的月象。

经络的日象经脉之气在一月之中,分别旺于一定的日期。

经络的日象主要体现在手经。

《灵枢·阴阳系日月》最早记载手十经的日象。

经络的时象在一日之内,经脉之气分别旺于一定的时辰.

(三)六淫象

六淫象的确立,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

这两个基础是:

自然界六气的性质和特点;六淫作用于人体或体内阴阳气血的变化所表现出的病理征象。

运用“类比”的方法将两者联系起来,这就是六淫象形成的机理。

六淫作用于人体所表现的病理征象,称为“外六淫”;由于体内阴阳气血变化所表现的病理征象,称为“内六淫”。

(四)脉象、色象

1、脉象,有脉的形态象、脉的空间象、脉的时间象三类。

(1)脉的形态象即脉的形状、动态现象。

可判断邪、正的盛衰。

如大、小、长、短等,是脉的形状。

数、迟、虚、实、滑、涩、弦、紧、微、弱、洪、濡等,是脉的动态

(2)脉的空间象即脉所出现的部位。

《内经》有三部九候脉法、遍身脉法、寸口脉法等多种方法。

根据脉的空间象,可判断疾病所在的部位。

(3)脉的时间象即脏脉法时,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自然四时气候变化相适应而产生的脉象变化,因而脉有时间象。

掌握脉的时间象,其意义就在于可判断疾病的吉凶预后。

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

“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素问·平人气象论》也说:

“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2、色象《内经》望色,重在面部颜色的变化。

有色的类别象、色的空间象二类。

(1)色的类别象《内经》总分为五类,即青、赤、黄、白、黑。

在病理情况下,色青,主肝病、主风、主痛。

色赤,主心病、主热。

色黄,主脾病、主湿。

色白主肺病,主虚。

色黑,主肾病、主寒、主水。

色还有泽夭、抟散的区别。

色泽,即颜色明润光泽,一般为正常之色;色夭,即颜色晦暗无泽,一般为病色。

(2)色的空间象就是色出现的部位。

《灵枢·五色》关于脏腑身形在面部的分部有详细的论述。

庭(前额)候首面,阙上(眉心之上)候咽喉等等。

人体一旦发生病变,在面部相应部位就会出现色泽形态变化,如足少阴肾经阴寒之邪上逆泛心,可在心所主的鼻根部出现黑色;妇女寒性痛经,可在人中隐现青色,瘀热痛经,可在人中隐现紫红等等。

这种面部色诊方法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的经验,颇具现代生物全息律的思想。

四、象思维的科学内涵

在数千年前,由于历史条件,人们不可能对事物内部的复杂结构和运动机理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中华先民们于是创造了“象”的概念,从事物外部的表现即它们的形象、征象来考察事物、把握事物内部运动的规律,这就是象思维。

数千年来,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思维方法。

有了这种思维方法,人们的思想可以自由地驰聘于宇宙之间,可以对天地的形成、一切有生物的生长衰亡、一切无生物的形质变化、社会的发展运动等等都能作出符合中华文化的解释。

象思维在中华民族中根深蒂固,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象思维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故是世界其他民族和没有中华文化根底的人,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一代心理学大师卡尔·古斯塔夫·(C.G.Jung,1875-1961)对《易经》深有研究,他在《金华养生密旨与分析心理学》一书中写道:

“几年以前,当时的大不列颠人类学会的会长问我,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却没有能发展出科学。

我说,这肯定是一个错觉。

因为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著作’就是《易经》,只不过这种科学原理如许许多多的中国其他东西一样,与我们的科学原理完全不同。

”西方科学源于古希腊。

欧几里得《几何原理》是关于空间数量的经典,对西方科学和哲学思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故西方人认识世界,着眼于空间实体,这就是“体科学”。

以“体”为认识的思维,侧重于形体形质,偏向于空间和相对静止,主要依靠抽象方法和分析方法,将世界分成个别和一般、本质和现象两个对立部分,将事物的整体归结为局部构成,把事物的复杂性还原为简单性,追求事物的唯一性、稳定性、确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长林教授认为,东方哲学以“象”为认识的思维,着眼于不断运动变化的事物现象,侧重于自然的时间过程,这就是“象科学”。

“体科学”侧重于空间,而“象科学’侧重于时间。

这是东、西方两种科学的本质区别。

“象科学”主要依靠意象思维和综合方法,以抽象方法为辅,视整体决定局部,在个别和一般、本质和现象中寻找现象的规律。

“象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的规律。

也就是说,其研究对象不受人为的控制、人为的设定,是在完全开放的自然状态下,探求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事物在自然状态下会受到各种随机的、偶然的因素的推荡,因而具有复杂性、至变性特点,但其中并非纯然混乱,没有规律。

因而进一步提出,中医学是建立在象思维基础之上的科学,它是“象科学”的代表。

象思维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数千年来一直主导着中医的临床思维,然而,未被明确地认识,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

《内经》的象思维,或者说中医的象思维,是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为出发点,来探索、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象思维的“象”,可以说与现代信息科学的“信息”同义,这里的信息,是人体生命活中医的“象”就是人体生理、病理表现在外的一切“信息”,象思维就是运用特定的思维方法,将这些“信息”加工处理,从而建立起中医学理论,如藏象理论、经络学理论、病因学理论、病证学理论、诊断学理论等等。

中医临床上,医者通过四诊,收集病人的各方面“信息”,运用象思维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就可以作出疾病的诊断和辨证,就可以处方用药治疗,而无需其他。

五、象思维的临床运用举例

1、多毛症毛、面、爪、唇、发,是五脏外华之象。

外华的荣枯,反应出五脏的生理病理。

故外华之象,在临床上可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原我校附二医院一老中医,在文革期间诊治一例多毛症患者。

因该青年家庭出身不好,在此特殊时期,受到管制,强迫他去挖防空洞。

连续3个月,吃、住、劳动,都在洞中,不见阳光。

出洞时,发现脸、手、脚全身毛茸茸,实实在在成了一个毛人。

整天躲在房里,不敢外出见人。

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十分痛苦。

一日,前来请老中医诊治。

老中医遍阅前医用药,沉思良久说:

“肺主皮毛”啊!

意思是前医均未找准本病的病因病机,故治疗无效。

根据《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的理论,判断病变在于肺气为寒湿所遏。

治用宣通肺气,温散寒湿之法。

处以麻黄汤加减,3剂汗出,毫毛渐落,5剂而痊愈。

2、手黄症青、赤、黄、白、黑五色,是五脏的外象。

五色的变化,反应五脏的生理病理。

故临床上,可根据五色来诊治疾病。

余诊治一女性患者,52岁。

两手从腕关节以下,手掌、手背、手指,全发黄,如戴了一双黄色手套。

全身其他部位的皮肤均正常。

病已两年,西医各种化验检查都无异常。

服药无效。

一日来诊,见两手掌、背、指皆黄,黄而无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