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278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docx

1会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会计专业(基础科段)

第一部分:

专业介绍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

会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要求较高的管理工作。

本专业突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旨在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日常教学兼顾基础和核心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实际,进行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模拟实习、计算机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础。

同时课堂教学注重与各类资格考试接轨,方便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考试。

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及较全面的现代会计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会计中介机构从事会计实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教师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理论及专业知识。

具有处理较复杂的专业问题的能力,熟悉我国的有关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了解国际会计惯例,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学专业所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具有高等数学、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7.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语。

二、修业年限:

2年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1020学时,总学分75学分

其中:

专业必修课:

53学分,占71%

公共必修课:

22学分,占29%

四、课程设置:

必考15门75学分

五、核心课程(共9门)

中国税制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高等数学

(一)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一)企业管理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六、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全部科目考试,对合格毕业生颁发专科毕业证书及专科文凭。

第二部分:

教学计划

会计专业(专科段)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

A020203专业名称:

会计(专科)

序号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周课时

考试类别

考试方式

1

2

3

4

00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68

4

必考

笔试

003

04729

大学语文

4

68

4

必考

笔试

009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68

4

必考

笔试

005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68

4

必考

笔试

004

00020

高等数学

(一)

6

136

4

4

必考

笔试

00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4

2

必考

笔试

006

00146

中国税制

4

68

4

必考

笔试

007

00041

基础会计学

5

68

4

必考

笔试

014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5

68

4

必考

笔试

008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6

68

4

必考

笔试

012

00067

财务管理学

6

68

4

必考

笔试

013

00156

成本会计

5

68

4

必考

笔试

015

00157

管理会计

(一)

6

68

4

必考

笔试

010

00155

中级财务会计

8

136

8

必考

笔试

011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2

必考

笔试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

2

必考

实践考核

合计:

75

1020

18

18

20

8

备注:

▲课程设置:

必考课程15门,共75学分;加考课程1门,共6学分。

▲第一学期周18学时,统考科目4门:

毛、邓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经济法概论、政治经济学;

▲第二学期周18学时,统考科目5门:

中国税制、基础会计学、企业管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

(一);

▲第三学期周20学时,统考科目4门: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一);

▲第四学期周8学时,统考科目1门:

中级财务会计;

▲各课程教学安排将根据省考试院下达的考试计划做相应调整

▲每个学期计划教学周数为17周

▲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00019用计算机等级考试1级证书来顶替,省考委不再安排考试,3月和9月有考试。

 

第三部分:

课程描述

政治经济学

1.课程代码:

00009

2.课程名称:

政治经济学

3.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4总学时:

72

5.学分:

6

6.教学目标与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高等专科自学考试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为培养各种与经济管理有关的人才而设置的。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日新月异的时代,政治经济学已渗透到各个科技领域(包括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或经济管理专业都要用到许多政治经济学知识,而其中最基本的则是经济规律。

学习本课程不仅为学习自学考试计划中多门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政治经济学基础,而且也是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重点是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等。

各章节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经济规律、商品经济的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知道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理解资本的流通过程;

掌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清楚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熟练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及历史地位;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

(四)社会主义经济体质和经济运行:

能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

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了解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清楚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了解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五)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方式;

熟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及阶段;

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

7.教学内容:

本课程政治经济学对象,主要内容包括:

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其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经济规律,通过相当数量和一定质量的练习,培养熟练的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同时,培育和促进学生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方面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让学生顺利通过该科目的自学考试。

8.教材:

卫兴华、顾学荣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9.主要参考书:

经济发展理论:

①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企业改革与企业发展理论:

  ①威廉姆森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埃格特森著《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劳动经济与就业政策:

  ①依兰伯特、史密斯著《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考试类别:

统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课程代码:

00018

2.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3.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2总学时:

34

5.学分:

2

6.教学目的与要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7.教学内容和重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数制的概念及常见的几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制转换;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结构组成;掌握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能够对计算机的性能进行评价;了解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操作系统的发展简史;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Internet的相关概念;常用工具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相关知识,轻松地应对日常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和组成;常用网络传输介质;域网技术的相关知识;Internet的体系结构;IP地址的概念及IP地址的分类方法;域系统及域名;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定义、组成部分和特点。

8.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

杨明福,副主编:

陈定中

9.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学考试教材同步配套参考书,主编:

杨明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10.考核方式:

统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1.课程代码:

00019

2.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3.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2总学时:

34

5.学分:

2

6.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系统要有全面的认识,学会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自主地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完成与其相关的任务,以“实用、实验、实战”为教学手段,以能够用为界限,以学会基本操作为主要目标。

通过“三实”教学,让学生学会独立应用计算机用于学习、工作。

7.教学内容和重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4.能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能熟练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

6.掌握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7.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8、掌握下载和安装常用工具软件并使用常用工具轻松地应对日常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9.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网络的基本操作。

10、了解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

8.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

杨明福,副主编:

陈定中

9.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学考试教材同步配套参考书,主编:

杨明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10.考核方式:

统考

 

高等数学

(一)

1.课程代码:

00020

2.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

(一)

3.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4总学时:

136

5.学分:

6

6.教学目标与要求:

《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高等专科自学考试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为培养各种与经济管理有关的人才而设置的。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日新月异的时代,数学科学已渗透到各个科技领域(包括经济科学和管理学),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或经济管理专业都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而其中最基本的则是微积分学。

学习本课程不仅为学习自学考试计划中多门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也是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重点是一元函数的导数和积分概念、计算及其应用。

各章节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函数及其图形:

理解一元函数的定义及函数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了解函数的几种常用表现法;理解函数的几种基本特性;

理解函数的反函数及它们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掌握函数的复合与分解;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形的性态;

知道什么是初等函数;

知道几种常见的经济函数;

能从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其中蕴含的函数关系。

极限和连续:

理解极限和无穷小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无穷小量的基本性质和极限的运算法则;

清楚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

理解无穷小量的阶的比较和高阶无穷小量的概念;

理解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

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清楚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

一元函数的导数和微分:

理解导数和微分的定义,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实际意义;

知道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求法;

理解函数可导与连续之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函数求导的各种法则,特别是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熟记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会求函数的高阶导数;

掌握微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

理解函数的边际函数和弹性函数及其意义。

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的应用:

能准确陈述微分中值定理;

熟练掌握洛必达法则;

会用导数的符号判定函数的单调性;

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并掌握其求法;

清楚函数的最值及其求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了解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的概念,会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判定曲线的凹凸性和计算拐点的坐标;

会求曲线的水平和铅直渐近线。

一元函数微分学:

理解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清楚微分运算和不定积分运算之间的关系;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熟悉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理解由变上限积分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公式,掌握牛顿-布莱尼茨公式;

熟记基本积分公式;

熟练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反换元和分部积分法,能熟练地求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掌握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并能求解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清楚无穷限反常积分的概念,在比较简单的情况下会依据定义判别它是否收敛时求出其值;

会用定积分解决较简单的几何问题。

多元函数微积分:

理解多元函数概念和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清楚偏导数和全微分的定义;

了解高阶导数的定义及其混合偏导数在一定条件下与对变量求导次序的无关性;

掌握复合函数的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理解二元函数的极值概念并掌握其求法;

理解二重积分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7.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函数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

函数及其图形;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的导数和微分;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的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

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其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方法和计算技巧,通过相当数量和一定质量的练习,培养熟练的运算能力并初步具备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抽象思维和逻辑层推理的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8.教材:

章学诚主编《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主要参考书:

国试书业主编,《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同步过关,中华工商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

高汝熹顾国章主编,《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同步配套题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秉坚主编《高等数学

(一)》(最新版)同步过关题解,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07月)

张文建魏爱枝章学诚编,《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自考指导与题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席文彬主编,《高等数学

(一)》一考通辅导,,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10.考试类别:

统考

基础会计学

 

1.课程代码:

00041

2.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学

3.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4总学时:

68

5.学分:

5

6.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标是:

深刻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理论和概念;掌握会计方法的运用;能够阅读会计报表,初步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方法和技能方面,都为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和有关经济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有着一套科学完整的业务技术方法。

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就是在会计基本理论指导下,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即不仅要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还要能综合运用各种会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去处理实际中一些常见的基本业务,并能够独立进行操作核算。

7.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总论;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账户的分类;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循环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报告;会计工作的组织。

8.教材:

李相志主编《基础会计学》(2009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主要参考书:

黄贤明主编:

《基础会计学》同步配套题解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

崔志敏陈爱玲主编:

《会计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梁毅刚主编:

《基础会计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出版

李海波主编:

《新编会计学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年出版

10.考试类别:

统考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课程代码:

00043

2.课程名称: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3.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4总学时:

68

5.学分:

4

6.教学目标与要求: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课程设置的目标是:

培养考生的法律思维,增强考生学习法律的兴趣,使他们在考虑经济现象或管理问题时增加法律元素,从而作出合法性的决定;掌握基本的法学原理、法律要求和法律程序;通过定性分析和灵活运用法律规定,获得解决基本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考生掌握和运用经济法律基础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对于经济管理类自学考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合法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7.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工业产权法;反垄断法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税法;劳动法;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法。

8.教材:

李仁玉主编《经济法概论(财经类)》(2010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主要参考书:

黎昕主编: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同步配套题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王利明、崔建远主编:

《合同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沈幼论主编:

《合同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史际春著:

《企业法和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新欣著:

《破产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钟斌著:

《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汉东主编:

《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宋彪主编:

《经济法案例研习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剑文、熊伟主编:

《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文华、徐孟洲主编:

《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林嘉主编: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吕忠梅主编:

《环境法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考试类别:

统考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1.课程代码:

00065

2.课程名称: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3.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6总学时:

102

5.学分:

6

6.教学目标与要求: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是经济管理各类各专业基础科(专科)一门共同必修课,本课程反映和分析国民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学科,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认识工具。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

系统掌握社会经济统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系统掌握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各部分内容要能融会贯通,明确概念,熟练掌握计算和分析方法;要联系实际学习,要能将所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指导实践;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务实性较强,学习时要认真完成各章节所附的习题以验证和巩固所学习内容,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重点理解基本概念和方法原理,其的难点是掌握和运用分析计算方法。

各章节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第一章总论

正确理解和认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和基本概念;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明确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了解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和搜集方法,要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含义及要求;掌握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及分组方法;要明确分布数列的概念及种类,掌握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熟悉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组。

熟悉统计表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综合指数

正确理解综合指数,其中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标志变动度等概念、意义、作用。

掌握各综合指标的计算原则、计算方法、明确它们的种类。

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应用它们静静经济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掌握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时间序列

明确时间序列的概念、种类和编制原则;掌握时间序列各种水平指标、平均指标的涵义及计算方法;掌握时间数列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熟悉时间数列中测定长期趋势的几种方法以及季节变动分析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第五章指数

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含义、作用与种类。

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则与方法;掌握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掌握平均指标的指数分析方法。

对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方法不仅要弄懂弄通它们的涵义,并能加以运用。

第六章抽样推断

正确理解抽样推断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特点及方法。

掌握抽样推断的一半原理,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

掌握各种组织形式的特点及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要对客观现象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加以分析,分析它们之间寻在什么样的关系,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并且用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

要掌握这种分析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

要掌握回归分析的概念及一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