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345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总论3

1.1项目概况3

1.2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6

1.3编制原则7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8

1.5主要结论8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18

2.1项目背景18

2.2投资的必要性22

2.3项目实施的优势25

第三章建设条件26

3.1区域交通条件27

3.2自然条件27

第四章工程方案30

4.1工程概况30

4.2工艺方案30

4.3设备改造35

4.4土建工程37

4.5公用工程38

第五章环境保护40

5.1执行标准40

5.2现有生产线工程污染源、污染物40

5.3技改项目工程污染源、污染物46

5.4污染治理效果50

第六章节能52

6.1概述52

6.2项目能耗计算原则52

6.3节能技术方案53

第七章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55

7.1安全生产55

7.2工业卫生56

7.3劳动保护56

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57

第九章项目管理58

9.1项目管理机构58

9.2工程招标59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1

10.1投资估算61

10.2资金筹措63

10.3投资使用计划63

第十一章财务评价65

11.1概述65

11.2基本数据65

11.3财务评价65

11.4财务评价结论68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69

12.1结论69

12.2建议69

附件及附图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4.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证书

5.银行存款证明

6.《项目配套资金的证明》

7.《老河口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的通知

8.天然气配套建设及供用气合同

9.铅废料供应合同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总平面图

前言

Xx有限公司地处鄂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老河口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

公司创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13565平方米,其中生产设备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员工11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人,拥有大型生产设备50余台套,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齐全,年生产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360万元,是加工生产蓄电池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有有色金属再生冶炼粗铅、电解铅、铅锑合金、低锑合金、铅钙合金、铅基系列用合金、铅酸大(中、小)密蓄电池极板等。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武汉、上海、浙江、河南等大中城市设有销售服务网点。

公司把技术开发、规范生产、开拓市场、热诚服务融为一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产品质量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受到国内用户好评,在国内有一批长期固定的客户群。

2001年获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采用先进的再生铅生产工艺流程,现已形成年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3.5万吨、年产再生铅2.3万吨、铅及铅合金1万吨的能力。

但目前公司再生铅冶炼部分在设备、技术、能源消耗、余热利用等方面均与国外先进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

再生铅生产技术与公司发展规模不匹配,整体装备能力及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老河口市XX蓄电池有限公司依托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实施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

通过废铅酸蓄电池低温连续熔炼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最终实现公司再生铅技术、装备、能耗和环境保护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主要内容:

1、改造破碎分选系统,提高分选质量和生产效率;

2、建立废铅酸蓄电池物料低温连续熔炼流程,实现各组分低温连续冶炼,降低再生铅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实现有色金属直接循环利用等。

受Xx蓄电池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为该项目编制《XX有限公司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了认真完编制工作,我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实地考察了XX蓄电池有限公司,确认了可行性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铅锌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第13号公告)和有关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政策,我公司对该项目的工艺配置、设备选择和工厂布置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理和编制,完成了XX蓄电池有限公司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

1.1.2项目承担单位

XX蓄电池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王富贵

1.1.3项目建设地址

湖北省老河口市交通路160号

1.1.4承担可行性研究单位

1.1.5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老河口市XX蓄电池有限公司地处鄂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老河口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

公司创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13565平方米,其中生产设备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员工11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人,拥有大型生产设备50余台套,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齐全,年生产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360万元,是蓄电池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有有色金属再生冶炼粗铅、电解铅、铅锑合金、低锑合金、铅钙合金、铅基系列用合金、铅酸大(中、小)密蓄电池极板等。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武汉、上海、浙江、河南等大中城市设有销售服务网点。

公司把技术开发、规范生产、开拓市场、热诚服务融为一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产品质量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受到国内用户好评,在国内有一批长期固定的客户群。

2001年获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2007年,公司回收处理废铅酸蓄电池及其它含铅废料4万吨,生产铅及铅基合金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自有资金充足,财务状况良好。

1.1.6项目概况

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XX蓄电池有限公司自1997年起就开始了以“无污染再生铅技术”为目标的再生铅工艺技术改造工作,通过这些年的滚动改造,实施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改造项目,冶炼系统设备改造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使企业领导认识到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好措施。

本项目是“无污染再生铅技术”项目工作的延续和提高,通过改造生产设备、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及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构建一个高回收率、低能耗、无污染的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和综合回收新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合金铅制品,实现铅二次资源的原生化和再利用,构建再生铅产业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最终使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要求,成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的节能先进企业。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对现有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系统进行改造,提高分选质量和效率;

(2)铅屑和铅膏分开处理。

新增铅屑连续熔炼炉设施,熔炼过程实现铅屑低温、快速熔炼,在减少废气、废渣量等污染物;铅膏通过化学方法脱硫转化后在燃气反射炉内低温熔炼,避免硫进入冶炼车间,减少废气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3)将现有的直燃煤反射炉改造为燃气反射炉,,由燃用烟煤改为天然气富氧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4)改造收尘系统,收尘系统布袋收尘过滤面积由现在的200m2的一套改为500m2的一套。

使除尘效率提高到98%以上,对车间弥散烟气进行治理和控制,净化空气;

(5)厂内建氧气库,以满足生产过程中富氧燃烧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

(6)采用沉淀、格栅等措施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冷却水、地表水等的循环利用,减少用水量。

通过项目的实施,最终使公司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再生铅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实施后,再生铅综合能耗由实施前的300kgce/tPb下降到150kgce/tPb,按年产再生铅2.3万吨计算,年节约标煤3450吨,节能经济效益290多万元;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吨铅产渣率由20%下降到4%以下,年减少弃渣3680吨;与传统再生铅技术比,铅回收率可提高5-7%,达到98%以上,锑、锡等有色金属在本产业链系统内低成本循环利用,金属利用率达到95%以上;铅膏脱硫、富氧燃烧及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等先进技术应用后,单位产品SO2排放量由32.68吨/万吨下降到1.18吨/万吨、单位产品烟尘排放量由3.72吨/万吨下降到0.27吨/万吨、单位产品铅尘排放量由0.72吨/万吨下降到0.14吨/万吨,年分别减少SO2、烟尘、铅尘排放72.44吨、7.92吨和1.325吨,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2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文

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12.《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13.《国务院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14.《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

15.《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7]11号

16.《铅锌行业准入条件》

17.《老河口市总体规划》

18《废铅酸电池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污染控制技术》》

《再生铅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铅酸蓄电池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第二版)

18.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地方的环保条例规定等。

1.3编制原则

1.3.1指导思想

(1)围绕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2)高标准严要求,达到《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力争企业进入同行业国际先进行列;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保护,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遏制人为生态破坏。

(4)积极稳妥地运用四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既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又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和实用性,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5)企业的发展必须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谐统一。

1.3.2主要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资源再生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保障项目建设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2)总体技术路线满足危险废物处理的技术要求,符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在系统节能降耗减排。

采取全面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使项目建设与废铅再生资源产生量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根据公司原材料成份和年处理量,所选工艺流程立足国内先进成熟的高新技术,运行可靠、安全、高效节能,经济合理。

(4)妥善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

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满足有关的环保法规要求。

(5)采用现代化技术及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主要针对该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工程方案、实施进度、招标初步方案、劳动定员、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节能分析及计算以及投资及经济分析进行研究,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5主要结论

1.5.1场址选择

XX蓄电池有限公司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在XX蓄电池有限公司现有规划区域内建设。

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厂房及设备,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完善并改造有关设施,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该厂区现有供电、供水条件落实,水文地质稳定,具备较好的建设条件。

另一方面,通过新增破碎分选、反射炉、回转短窑、铅屑转炉等再生铅生产关键设备、生产厂房及脱硫、除尘配套基础设施,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及环保效益,为以后扩大生产规模作好准备。

项目符合《铅锌行业准入条件》、《老河口市总体规划》及《老河口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远规划》的要求。

1.5.2建设内容

(1)破碎分选废蓄电池散料。

完善破碎分选系统并新增铅屑二次清洗转鼓、散料振动加料机等设备,使系统满足废蓄电池散料分选及分选物料更利于低温熔炼需要;

(2)铅屑和铅膏分开处理。

新建铅屑连续熔炼回转炉,实现铅屑低温、快速、连续熔炼,减少废气、废渣量;铅膏湿法脱硫转化后在燃气反射炉或短窑内低温熔炼并施以氧气燃烧技术,减少废气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3)选择合理炉型。

通过淘汰燃煤反射炉,改造为一台燃气反射炉及一台铅屑连续熔炼回转炉,由燃煤改为燃气(天然气),并增加富氧燃烧,减少烟气排放;

(4)新增一套烟气脱硫系统和副产品回收系统,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铅蒸气挥发。

母液经蒸发结晶回收副产品硫酸铵;

(5)完善除尘系统,使除尘效率提高到98%以上,对车间弥散烟气进行治理和控制,净化空气;

(6)采用沉淀、格栅等措施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减少用水量,实现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

改扩建相关厂房

1.5.3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3.5万吨、年产再生铅2.3万吨、铅及铅合金2万吨的规模和生产能力。

1.5.4项目的目标及技术方案

1.5.4.1项目的目标是:

1、循环利用铅二次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铅及铅合金产品;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3、降低污染排放,长期满足严格的环保法规;

4、改进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

5、主要目标达到:

(1)节能指标

年节约能源(折标煤)3525吨,按每吨标准煤850元计算,节能经济效益300万元。

(2)污染物减排目标

在年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年减少冶炼废弃渣3680吨、减少烟尘排放7.92吨、减少SO2排放72.44吨、减少铅尘排放1.325吨。

1.5.4.2实现项目目标的技术方案

该技术的原理是:

将整只废蓄电池在工厂集中经过自动打孔放酸后,送到锤式破碎机破碎,然后根据各组份密度与粒度的不同,用水力浮选及筛分的方式将其自动分选成铅金属、铅膏、橡胶、塑料四部分。

铅金属直接进入精炼锅在400~500℃温度下熔铸成铅锑合金,避免金属铅进入高温冶炼系统,减少铅的挥发。

铅膏采用脱硫转化方法将其中的硫酸铅转化成碳酸铅,目的是:

其一,起固硫作用,在冶炼之前,将铅膏中以硫酸铅形式存在的硫转化到溶液中,回收副产品硫酸铵,避免冶炼过程中以二氧化硫的形式排放;其二,降低冶炼温度,冶炼温度可由1300℃降低至900℃,减少了因高温而造成大量铅蒸汽挥发。

脱硫母液进行净化蒸发结晶生产副产品硫酸胺,废硫酸萃取生产蓄电池用纯硫酸,废塑料粉碎造粒后出售,废橡胶隔板返回出橡胶厂。

铅膏用碳作还原剂进入回转短窑还原熔炼,生产成再生粗铅,冶炼时碳酸铅分解成氧化铅与二氧化碳,只需用碳作还原剂而不需加入铁屑置换硫,减少弃渣量。

精炼后配制成铅基合金或生产精铅。

回转短窑密闭性好,减少铅蒸气在工作环境中的含量;同时以天然气为燃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通过以上技术和措施的应用,使一种无浪费、无污染、高效率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的目标得以实现

1.5.5土建工程

改造预处理车间、冶炼车间,新建收除尘室和部分风机房、,新增及改造相关设备基础。

1.5.6原材料和动力供应

我国再生铅的主要原料80%以上来自废铅酸蓄电池,再生铅产品80%以上用于铅酸蓄电池行业,因此再生铅行业与汽车行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废铅酸蓄电池的蓄积量持续增长。

200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98亿辆,铅酸蓄电池产量高达11000万KVAH,汽车用蓄电池使用期限为3-4年,我国每年报废铅酸蓄电池60万~80万吨,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随着国家《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的执行,小再生铅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或整合,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将向大型再生铅厂集中。

XX蓄电池有限公司地处湖北省襄樊市,废旧资源收购半径覆盖我国中西部地区,公司在多年的废旧蓄电池回收工作中,已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原材料收购网络,年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量超过4万吨。

由于有了国家的政策及厂方的努力,原材料供应是有保障的。

项目所需硝酸钠、碳酸钠、烧碱等辅助原料多为普通化工原料和金属原料,湖北省的化工企业和国内相关市场均可供应,且公司已有可靠的供货渠道。

项目改造部分在原厂区进行,公司已架设了专线,变电、配电和供电设备齐全,厂区内现有供电设施的富余量可以满足要求。

项目改造部分完成后,全厂用水量将大幅减少,无需新增供水能力。

项目采用天然气供热,公司已与天然气供应商签订天然气配套建设及供用气合同,为天然气供应提供了保障。

表1-1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主要原材料消耗

1.1

废旧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料

x104t

3.5

1.2

电解铅

t/a

5800

1.3

t/a

50

1.4

t/a

15

1.5

t/a

12

1.6

硫磺

t/a

25

1.7

松香

t/a

8

2

燃料动力消耗

2.1

x104m3/a

4

2.2

x104kwh/a

330

2.3

天然气

x104m3/a

350

1.5.7环境保护

项目本身属危险废弃物处置环保项目,环保效益显著。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有效治理废旧铅酸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产生二次污染;为了满足有关环保标准,项目还将通过先进的工艺设备方案,配套必要的消音、吸声装置,降低噪音污染,着重增加除尘通风设施、废水处理设施,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创造良好、清洁的生态环境。

表1-2全厂污染物产生量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增加减少量,+/-

备注

1

烟气

x104m3/a

3605

-2050

2

铅尘

t/a

0.325

-1.325

3

烟尘

t/a

0.63

-7.92

4

SO2

t/a

2.72

-72.44

5

废渣

t/a

920

-3680

1.5.8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项目所用主要原料无易燃易爆类物品,但废旧铅酸蓄电池具有腐蚀性,运输设备及原料库均经过防腐处理;天然气为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所有熔炼炉内均有高温液态金属,应有效防止泄露且消防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对破碎分选车间、冶炼车间、余热锅炉等设置机械通风和事故通道,使空气含尘浓度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操作工人应着工作服、佩戴口罩、手套、安全帽等劳保用品,下班后要求洗澡更衣方可离厂。

对转炉、氧化反射炉、还原炉、短窑冶炼工序等高温作业区设有岗位吹风和室内机械通风。

冶炼时铅液浇铸防止烫伤,并设有防护栏杆,对旋转机械设安全防护罩或防护栏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易发生事故的地段设安全标志。

1.5.9节约能源

采取多项节能措施,改造前煤用量为6000t/a,改造后为天然气350万m3/a,节约能源折标煤1700吨;改造前用电320万kwh,改造后用电330万kwh,多耗电10万kwh,折标煤13吨;改造前用水4.4万m3,改造后用水4万m3,耗水量减少0.4万m3,折标煤1吨,冶炼工序、精炼工序及余热利用折标煤1837吨,合计折标准煤3525吨,节能效果明显,节能效益良好。

1.5.10劳动定员

改造前生产工人80人,管理人员25人,改造后工人不需增加。

1.5.11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2年,计划2010年10月正式投产。

1.5.12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新增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新增建设投资2500万元,新增流动资金50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资金来源分别为XX蓄电池有限公司自有资金1100万元,企业自筹(融资)1900万元。

1.5.13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

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达产年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新增利润372万元,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IRR:

16.58%,财务净现值NPV(Ic=12%):

665万元,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所得税后):

6.8年。

由此可见项目有较高的投资效益。

XX蓄电池有限公司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新技术,不仅节约了资源,降低了企业的各项成本,同时也为当地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项目的建设,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良好,且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可行。

1.5.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期

2

 

2

生产期

12

 

3

改造后产品生产规模

 

 

3.1

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

万吨/年

3.5

 

3.2

再生铅

万吨/年

2.3

 

3.3

铅合金

万吨/年

2

 

4

消耗指标

4.1

废铅蓄电池及含铅废料

万吨/年

3.5

4.2

电解铅

吨/年

5800

4.3

硝酸钠

吨/年

50

4.4

吨/年

15

4.5

吨/年

12

4.6

吨/年

25

4.7

硫磺

吨/年

8

4.8

松香

万元

3.5

4.9

x104m3/a

4

4.10

x104kwh/a

330

4.11

天然气

x104m3/a

350

5

总投资

万元

3000

5.1

建设投资

万元

2500

 新增

 

其中:

建设期利息

万元

----

 

5.2

流动资金

万元

500

 

6

年新增销售收入

万元

2000

 

7

年新增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12.8

生产期平均

8

年新增总成本

万元

663

生产期平均

9

年新增利润总额

万元

372

生产期平均

10

年新增所得税

万元

25

生产期平均

11

年新增净利润

万元

248

生产期平均

12

新增投资利润率

 

12.4%

生产期平均

13

新增投资利税率

 

16.28%

 

1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新增投资)

 

(所得税前)

(所得税后)

14.1

内部收益率

 

19.76%

16.58%

14.2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6.3

6.8

15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新增投资)

 

23%

16

盈亏平衡点(有项目)

 

45.8%

 

17

资产负债率

 

18%

平均指标

18

流动比率

 

160.00%

平均指标

19

速动比率

 

120.00%

平均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