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471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

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开始甲处酒精喷灯最先点燃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2.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某金属M后得到一种物质:

HMCl4,则下列物质所含M元素的化合价与HMCl4不同的是()

A.M2O3

B.M2Cl3

C.M(NO3)3

D.M2(SO4)3

3.厨房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使用后的菜刀,用水清洗再擦干

C.铝制厨具使用后用钢丝球刷洗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4.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

冰、铁锈、干冰

B.常量元素:

钙、碳、钠

C.单质:

金刚石、液氧、铜粉

D.金属材料:

铝合金、不锈钢、铁

5.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记忆牢固,以下错误的一组是()

A.性质决定用途

B.日常生活经验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钨的熔点高﹣用于制造灯丝

石墨很软﹣制造铅笔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C.化学与生活

D.安全常识牢记心中

缺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

N,P,K﹣农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

缺钙﹣易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着火﹣弃锅逃走

假酒中毒﹣乙醇引起

A.A

B.B

C.C

D.D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A.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氧气; 用食盐水制作叶脉书签

B.用点燃的方法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用加碱溶液的方法区别氯化铵与氯化钠

D.电解水得到的

质量比为

; 用食盐水除水垢

8.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历史上看,人类利用最早的金属是铁器

B.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

C.铁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用于炼铁的铁矿石中含有大量的单质铁

9.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

C.金属的性质是决定用途的唯一因素

D.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

10.使用下列金属制品时,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铁钳

B.铁锅

C.水龙头

D.餐刀,汤匙

11.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

A.洗涤剂清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金刚石熔点高

C.铝制成铝箔--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12.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图所示的现象。

请你指出在图中蓝色火焰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O2

CO2

B.2C+O2

2CO

C.2CO+O2

2CO2

D.CO2+C

2CO

13.根据化学常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可以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用盐水擦拭切菜刀上的铁锈

D.铁矿石用于炼铁是因为铁矿石中含有大量的单质铁

14.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铝镓合金是金属铝和金属镓的混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镓合金不能导电

B.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C.铝镓合金可循环使用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H2O=Al2O3+3H2↑

1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

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固体

B.铜在空气中加热:

紫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固体

C.过量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

D.蔗糖放入水中:

白色固体溶解,溶液的温度升高

17.茶叶中含有茶氨酸(化学式为

),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7个C原子、14个H原子、3个O原子、2个N原子直接构成

B.茶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7:

2

C.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D.茶氨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18.盛放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震荡后可以产生静电而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硬度小

D.熔点高

19.质量为5g的Mg、Zn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4.8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14.6g

B.18.4g

C.19.6g

D.25g

二、填空题

20.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今年5月成功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铝。

(2)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__接触。

(3)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21.下列铁的用途中,涉及铁的哪些性质?

请把有关性质填在横线上。

(1)烧菜用铁锅:

_________。

(2)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或铁皮:

__________。

(3)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振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灾,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________。

22.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

(1)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实验.

①关于A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实验时红磷应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②B图试管2中的气体为(化学式)______________;C图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吸附;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同时生成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混合物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4.汽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1)下列汽车部件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橡胶轮胎

B.钢质骨架

C.玻璃窗

(2)汽车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天然气燃烧时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

25.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用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但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

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由于实验室没有石灰石和稀盐酸药品,某同学利用一种常见的药品采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则他可使用_____(填试剂名称),请写出该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利用下图装置可完成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①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对装置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_______。

四、简答题

26.下图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硬币,主要材料含有铁、铝、铜等。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27.青冈小城夜晚时候路灯就开始照亮,既美化了小城,又方便人民的出行,路灯的灯罩是聚苯乙烯制成,推测灯罩可能具有的性质(三点)。

28.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的分布。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金属的利用和保护。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铁制品易生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③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

则甲、乙、丙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金属的冶炼。

①下图是某化学小组模拟炼铁的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a.写出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b.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

c.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②工业炼铝的原理是电解熔融氧化铝。

若电解5.1t氧化铝,理论上可制得铝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

五、推断题

29.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

其中A、B常温下都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E都为黑色固体,I为蓝色絮状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

______;X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

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30.将15.8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请回答:

(1)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________高锰酸钾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等于”)。

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各是________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2、

3、

五、推断题

1、

六、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