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872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65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docx

测评手册化学人教版

  45分钟单元基础训练卷

(一)

[考查范围:

第一单元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1.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充有CH4的气球是(  )

图D1-1

2.电解饱和的NaCl溶液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反应之一。

20℃时,饱和的NaCl溶液的密度为ρ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mol·L-1

B.此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100%

C.20℃时,密度小于ρ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0℃时,饱和的NaCl溶液的溶解度S=

g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

图D1-2

C.0.1L2mol·L-1的(NH4)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小于0.2NA

D.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D1-2)含有NA个S—S键

4.若阿伏加德罗常数值记为NA,则关于C2H2(g)+

O2(g)===2CO2(g)+H2O(l) ΔH=-1300kJ/mo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吸收1300kJ能量

B.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能量

C.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能量

D.有2NA个碳氧双键生成时,放出1300kJ能量

5.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V)

B.w=17c/(1000ρ)

C.w=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L水中溶解了58.5g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从1L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

C.配制500mL0.5mol/L的CuSO4溶液,需62.5g胆矾

D.中和100mL1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4g

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可使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

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1∶3∶6

C.2∶3∶6D.6∶2∶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8分)

8.(14分)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的CuSO4溶液,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在天平上称取一定质量的胆矾(CuSO4·5H2O),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的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的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好,充分摇匀。

试填写下列空白。

(1)应该称取的胆矾的质量为________,在称取胆矾过程中,若天平略向右偏,要调整天平平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

(3)本实验用到的仪器有:

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在移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容量瓶中的液面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的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没有进行操作④,会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后倒出部分溶液,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会________;

(5)用ρ=1.84g/mL的浓硫酸配制200mL1mol/L的稀硫酸与上述配制溶液在步骤上的差别主要有三点:

①计算:

应取浓硫酸的体积V=________mL;

②量取:

由于量筒是一种粗略的量具,用量筒量取时只能量取________mL或者________mL浓硫酸;

③溶解:

注意先加________,再边搅拌边加________。

9.(10分)已知几种离子的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I->Fe2+>Br-。

(1)向含1molFeI2和2mol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3molCl2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不计H+和OH-)。

(2)向40mLFeBr2溶液中通入0.672LCl2(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求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10.(18分)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计算:

(1)联氨用亚硝酸氧化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计算确定该氢化物的分子式。

该氢化物受撞击则完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

4.30g该氢化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联氨和四氧化二氮可用作火箭推进剂,联氨是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产物是氮气和水。

由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组成的火箭推进剂完全反应生成72.0kg水,计算推进剂中联氨的质量。

(3)氨的水溶液可用于吸收NO与NO2混合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6NO+4NH3===5N2+6H2O;

6NO2+8NH3===7N2+12H2O。

NO与NO2混合气体180mol被8.90×103g氨水(质量分数0.300)完全吸收,产生156mol氮气。

吸收后氨水密度为0.980g/cm3。

计算:

①该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比。

②吸收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保留1位小数)。

(4)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尿素CO(NH2)2。

尿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失去氨而缩合,如两分子尿素失去一分子氨形成二聚物:

―→

+NH3

已知常压下120molCO(NH2)2在熔融状态发生缩合反应,失去80molNH3,生成二聚物(C2H5N3O2)和三聚物。

测得缩合产物中二聚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0,推算缩合产物中各缩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11.(16分)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

315)。

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8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

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

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

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骤3:

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________

步骤4: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

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mL约0.1mol·L-1Ba(OH)2溶液:

准确称取w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_______,将溶液转入________中,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

准确量取25.00mL所配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________(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重复滴定2次。

平均消耗盐酸VmL。

③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_______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4)室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1.0mol·L-1Ba(OH)2溶液。

 

  45分钟单元基础训练卷

(二)

[考查范围:

第二单元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A.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B.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C.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D.在饱和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2.2011年中新网沈阳4月18日电,沈阳市公安局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的毒豆芽二十余吨。

经检测,毒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等有害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NO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D2-1

A.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食用“醋熘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C.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

2NO

+2H+===NO↑+NO2↑+H2O

D.1mol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3.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

编号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碳酸钙与

醋酸反应

CO

+2CH3COOH===CO2↑+H2O+2CH3COO-

错误,碳酸钙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B

苯酚钠溶

液中通入

少量CO2

C6H5O-+CO2+H2O―→C6H5OH+HCO

错误,通入少量

CO2应生成CO

C

NaHCO3

的水解

HCO

+H2OCO

+H3O+

正确

D

等物质的

量的

FeBr2和

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Br2+4Cl-

正确

4.某无色溶液中含有:

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

、⑥SO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5.曾经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C3H6N6)可算是臭名远扬,与三聚氰胺相似,三聚氰酸分子[C3N3(OH)3]中也含有较高的氮元素,因而某些不法生产商也将其加入奶制品中以提高蛋白含量。

在工业上三聚氰酸[C3N3(OH)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

8HNCO+6NO2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3N3(OH)3与HNCO为同系物

B.HNCO在与N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中NO2是氧化剂

D.反应中CO2是氧化产物

6.将Na2S溶液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

2Fe3++S2-2Fe2++S↓;将FeCl3溶液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

2Fe3++3S2-Fe2S3↓。

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Fe3+在酸性环境中氧化性较强

B.S2-在碱性环境中还原性较强

C.相同温度下Fe(OH)3的溶解度比Fe2S3大

D.往FeCl3溶液中通入H2S,有硫析出

7.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水解的XeF2、XeF4和XeF6三种化合物。

如XeF4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

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结构

B.上述反应中只有XeO3分子为氧化产物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XeF4按已知方式水解,每生成4molXe,转移12mol电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8分)

8.(10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

+4H++3e-===NO↑+2H2O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6分)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

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仅限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有:

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滴管、药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

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________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式,下同)。

假设2:

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________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1和假设2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1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________(填“假设1”或“假设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2分)从C、H、O、N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①可作清洁无污染的燃料的单质是________。

②冶金工业中常用来作还原剂的氧化物是________。

③常用的两种氮肥,其中一种属于酸式盐,另一种是正盐,且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则它们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将amolCl2通入bmolFeBr2的溶液中,当0

2Fe2++Cl2===2Fe3++2Cl-,写出另2个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当a/b=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a/b≥3/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分)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Cl-、NH

、Mg2+、CO

、Ba2+、SO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1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1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3

加足量BaCl2溶液后,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洗涤、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g,第二次称量读数为2.33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_______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

(3)试确定K+是否存在?

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

(一)

[考查范围:

第一、第二单元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1.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D.全部正确

2.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5gCH2===CHCl和12.5gCH2—CHCl中含氯原子数均为0.2NA

B.18g2H2O和18g3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C.23gNa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消耗氧气分子数一定为0.5NA

D.84gNaHCO3固体和106gNa2CO3固体中CO

的数目均为NA

3.2011年11月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该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NCH3CH3NH2)和四氧化二氮(N2O4)。

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

CH3—NH—NH—CH3+2N2O4―→2CO2+3N2+4H2O,提供能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燃料绿色环保,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B.该反应中N2O4是氧化剂,偏二甲肼是还原剂

C.CO2是氧化产物,N2是还原产物

D.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

4.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

ClO-+H2O+SO2===Cl-+SO

+2H+

错误,碱性介质中不可能生成H+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H2O2制取少量O2:

4MnO

+4H2O2+12H+===4Mn2++7O2↑+10H2O

正确

C

NH4Al(SO4)2溶液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

NH

+OH-===NH3·H2O

错误,产物中还有少量Al(OH)3生成

D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Mg2++2H2O

2Mg+O2↑+4H+

正确

5.已知草酸为二元中强酸,具有较强还原性,草酸氢钠(NaHC2O4)水溶液呈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呈中性时,溶液中存在:

c(Na+)=c(HC2O

)+c(C2O

B.NaHC2O4与NaClO溶液混合,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HC2O

+ClO-===HClO+C2O

C.草酸铵溶液中:

c(NH

)=2c(H2C2O4)+2c(HC2O

)+2c(C2O

D.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

5H2C2O4+2MnO

+6H+===2Mn2++10CO2↑+8H2O

图G1-1

6.图G1-1是铝热反应(2Al+Fe2O3

Al2O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为镁条

B.b为氧化铁与铝粉混合物

C.2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个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