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095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docx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1从众(conformity):

场景

这一天赖明芳老师在下课后往办公室的方向移动,心里想着:

“唉!

连她也沦陷了。

以后这个班该怎么上才好?

  自从二年级实施分组的制度之后,教英文的赖明芳老师就觉得上起课来很没有成就感。

一年级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听懂,但至少班上大多数的同学都会认真地盯着她看。

班上同学成绩有好有坏,不过平均分数也还能维持在五十几分,提问题、讲笑话也都有基本的反应。

但是升上二年级之后,学校实施分组教学,赖明芳老师上课的一年级九班在二年级成了B组班,成员大概改变了1/2。

刚开学的时候上课气氛还可以,凭着一年级时和同学们建立的深厚情谊,原本一年级九班的成员多数还是很捧场。

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只要上课时的互动还过得去,一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随着一次次的段考过后,二年级九班的学习动机就一次次地低落。

从开学以来,学生们的眼神慢慢地由聚精会神变得黯淡涣散,目光渐渐地从讲台上的老师移向抽屉里的漫画;剩下少数还想坚持的同学,却感觉自己的头一直在膨胀,膨胀到颈椎已经无法负荷它的重量,必须靠在桌上才能得到舒解。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班上还有心在上课的人数已经只剩下个位数,这其中,张子乔一直都是赖明芳的精神支柱。

她的英文成绩其实不错,只是受到数学和理化两科的拖累才没有办法被分到A组班上课。

在二年级九班全班上课意愿低落的情况下,赖明芳几乎只能对张子乔上课了,好像只有她才听得懂,也只有她才愿意听。

  张子乔一定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当她确定被分到B组班的时候,感觉好像遭到全世界的遗弃,这时候还有赖明芳老师这么愿意看重她的存在,让她心里真的非常感动,她也真心地决定要认真地读好英文来回报赖明芳老师的器重。

一个学期过去了,她的确表现得很好,就算在A组班里,她的英文成绩也绝对能名列前茅,只可惜数学和理化的成绩一直都没有起色,或者可以说是变得更差了(因为读书时间分配的问题)。

  二年级结束了,过完一个暑假之后,大家又再度回到学校打算度过国中生涯的最后一年。

张子乔打算以同样的方式来面对国三的学习,却发现她的同学好像变了,她不太能理解暑假期间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同学们似乎变得有点排挤她。

她好不容易才从好朋友慧芸口中问到原因,原来是因为她对读书的积极态度,威胁到班上其他同学的存在。

如果大家都不读书,那么不读书就是一个常态,没有什么对不对的问题;可是有一个人这么不合作地想要读书,她的“好”就仿佛是在强调别人的“坏”一般地刺眼。

当然,她没有错,班上的同学也不会因此而推她、打她、骂她,但是大家就是自然而然地不太想理她。

  听到慧芸这么说,子乔的心里开始感到茫然了。

她这个年纪还不太会思考未来,在她心目中冲击的情感,只是“回应明芳老师的期待”与“寻求同侪的认可”这两件事的挣扎。

慧芸最后还好心地劝她:

“我觉得你也不要那么认真了,反正我们只是B组班,全校也没有老师对我们有任何期待,而且说实在的,你现在这么拼又怎么样?

上不了公立的高中,结果还不是和我们一起在私立高中当同学。

  子乔犹豫了好久一直没有办法做出决定。

明芳老师当然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了她的心不在焉,于是下课的时候,明芳老师特别把子乔找来聊天:

“子乔,你知道吗?

或许你现在是在B组班,老师也不敢骗你说只要现在开始认真,一定能考上好的学校。

然而,国中阶段只不过是你生涯中的一小段,你以后还有高中、大学甚至研究所可以让你有机会展现你的实力,证明学校现在的分组是错误的。

老师相信你有英文方面的天赋,继续努力下去,你一定可以打败现在那些A组班的同学。

只是如果你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那么你等于是对那些看不起你的人投降了,难道你真的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到你未来的成就吗?

  得到明芳老师的鼓励,子乔终于又再度振作起精神。

没错,同学是一时的,只有自己会永远陪在自己的身边。

不管原因是什么,现在不努力,后果只能由自己承担。

子乔勇敢地做自己,不去理会同学们的杂音。

  三年级下学期,愈是接近毕业的日子,同学们的心情就愈是浮动,子乔的处境也愈是辛苦。

老实说,就连子乔最要好的朋友--慧芸,也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往来了,她在班上强烈地感受到孤单。

每次在看书的时候,心中往往浮现一些讨厌的声音:

“算了吧!

这么认真又有什么意义?

增加三分、五分吗?

对结果又有什么帮助?

看看你身边的同学吧!

玩牌、下棋、听MP3,日子过得多么悠闲啊!

反正你们最后还不是会在同一所私立高中,又何必浪费现在的时间呢?

放弃吧……”

  子乔不想理会心里面那个讨人厌的声音,但是她也不得不认真地面对“孤单”的问题?

是的,明芳老师很器重她,甚至其他老师也都觉得她很不错,在B组班还能做到这样的坚持。

但是她只是一个国中生,她实在是忍受不了被同学隔离的感觉。

  子乔终于放弃了,她上课时回避明芳老师的目光,下课时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出教室,深怕老师又再找她去谈话。

在她开始在上课时间看小说的时候,同学们也开始愿意让她靠近了;当她敢在上课时间把耳机塞到耳朵里听MP3的时候,同学们更是主动找她聊天了。

最后,她成功地找回朋友,下课时间可以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各种无聊的八卦问题。

虽然她对那些话题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想到终于有同年龄的讲话对象,感觉就安心许多。

至于明芳老师,子乔难免会不时地泛起一股歉意,她心想:

“我毕业之后一定会写一封信向老师忏悔,而且上了高中之后也一定会好好地认真读书,等到我成功之后,我一定会第一个告诉老师这个好消息……”

  但是,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放弃坚持之后,子乔还有未来吗?

1从众(conformity):

故事背后

来非常斯文,唱起抒情歌曲“Ibelieve”非常动听的歌手。

但是听到他说他国中的时候也曾经和同学拿着西瓜刀去找人械斗的时候,我真是吓了好大一跳。

根据他的说法,他在国中时因为不喜欢读书,所以没有办法和班上“好同学”那一群人在一起;但是在国中这个环境,若是没有一个团体可以依附的话,是非常危险的事(这或许不是一个客观的想法,但是根据现象学的论述,本来就没有客观这回事,当事人的想法绝对是最重要而唯一的想法)。

于是,他靠到了那一群会打架的朋友那一边。

当他拿着西瓜刀准备“出征”的时候,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惶恐,但是,他还是做了……

  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

通常是个体在实质或想象上,感受到团体的压力,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表现出符合团体价值观的意见或行为。

  阿希(Asch)曾经做过一个有关“长度判断与从众”的实验。

他先准备一张卡片,上面画有长、中、短三条线段,并且分别标示为a、b、c,受试者看过后收起来,然后再提供另一张卡片,询问受试者卡片上的线段应该是属于a、b、c三线段中的哪一条?

参与实验的一共有5个大学生,但是其实有4个是捣蛋分子。

刚开始,4个人都不捣蛋,大家(包括唯一的受试者)几乎每一题都能答对。

但是几题之后,4个捣蛋分子开始故意大声地说出错误的答案(虽然错误,但是4人的答案是相同的),借此观察受试者是否会因此而更改答案?

  实验结果发现有1/3的受试者会配合其他4人说出错误答案,也就是发生从众现象;在五次的实验中,更有高达3/4的人会至少从众一次。

为什么会发生从众现象呢?

一般认为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为求正确。

人们通常比较相信团体所提供的讯息是最佳讯息,为了追求正确,那就听大家的话吧!

第二是遵循团体规范。

人们不希望自己被视为特异分子,害怕因此而被疏离,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站在多数人的那一边,相对就会安全许多。

  赫伯特(Herbert)在研究从众现象的时候,提出从众的历程,认为人们发生从众现象的时候,通常会经历下面几个阶段:

  1顺从:

个人为了避免因为不从众可能会受到团体的惩罚,只好顺从于团体的决定,这个阶段通常是“口服心不服”。

  2内化:

在顺从的阶段中,个人的自尊会受到打击,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居然为了逃避团体惩罚,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于是个体开始相信团体的意见是正确的,开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向团体的价值观靠拢,此时,个体已经接受团体的意见或行为。

这个阶段已经是“口服心服”。

  3认同:

个体的价值观已经符合团体的价值观。

严格说来,此时已经不能称为从众了,因为此时的个体就等于团体,个体所表现的意见或行为,均能符合团体的想法。

  有很多人在看待分班/组或是校园暴力的问题时,总是习惯把它看成是一个单一事件来讨论。

事实上,隐藏在这些现象之中的“从众”现象才是最应该被注意的议题。

  “从众”是一个心理学的现象,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在上述例子里(分组及校园暴力),看到的好像都是不好的部分,然而若是我们注意到这个现象,又何尝不能把它导引到好的一面呢?

老实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都倾向精英教育,眼中只有前三名,学力测验也只能看到PR值在90分以上(有希望考上第一志愿)的同学。

个人以为,精英教育应该是个别家长需要关注的教育方式,但是国家教育应该以全体学生的最大利益来考量。

  学校在每一次的段考之后,都会利用升旗的时间做各班前三名的颁奖,这真的很花时间,而且往往耽误到第一节的上课时间(至少是上课前的休息时间)。

可是教务处说让同学上台领奖,可以对全校的其他同学起激励的作用,所以坚持继续做下去。

真的有效吗?

考试前三名的同学又不是“众”,怎么能够引起其他同学的效法呢?

  我觉得人心是复杂的,其复杂的程度应该远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一座迷宫,所以就让我们用迷宫来做解释吧!

大多数的迷宫都可以在入口处看到终点,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心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可以依循;但是如果直直地往终点前进,我几乎可以保证一定走不到终点,要不然还算什么迷宫呢?

相同的,希望学生读书吗?

拿着棍子逼他坐在书桌前盯着书本看是一个方法;有一些老师喜欢把学生在下课或放学时间叫到办公室来看书,这又是另一个方法;不过这些方法都太直接了,就好像走迷宫时直直地往终点走。

或许,这些人手上有一把开山刀,可以狠狠地砍出一条路来,但是这样太容易失败了,也不符合教育的精神。

  我在和学校老师聊天的时候,发现某个老师谈起教育目的时,讲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我在一旁听着也不断地附和点头,但是谈到任何达成目的的方法时,我就不敢苟同了。

他谈到孩子们应该要培养未来的竞争力(用力点头),所以要加强课后辅导(用力摇头);他说学力测验很重要(轻微点头),所以平时就要多做模拟考、复习考(拼命摇头);他觉得孩子要培养挫折容忍度(认真点头),所以平常就要多施加压力让他们习惯(死命摇头)。

我觉得像这样的推理都太过简单、太小看教育这回事了。

难怪家长们都看不起老师,因为这种推论随便哪个家长都做得到,又何必要老师来教呢?

  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自然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跟随。

然而,要如何才能够影响这多数人呢?

我曾经在《逃学老师》一书里提到“团体”的观念,也提到领袖的角色如何在团体里扮演着引导流行的角色,简单地说,还是一句话:

“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带领学生。

”我恨死了有一些人会说: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

”我很想问这些人凭什么决定什么才是“好”或“不好”?

有什么权力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就因为孩子不懂事吗?

那么又做了多少的努力来让孩子懂事呢?

还是觉得不懂事最好,这样就可以尽情地操纵他们。

  因为“从众”的现象,我想呼吁大家看事情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看到表面,而应该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就像一开始举的例子,子乔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如果只能看到“又一个学生堕落了”,那么接下来就只会看到第二个、第三个、第一百个、一千个。

又像是国中时代的范逸臣,假设他真的被警方逮捕了,大概会被留在看守所里待几个小时等家长领回吧!

但是若不能理解他心里的挣扎,只懂得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处罚,岂不是更加深他往那个团体靠拢的决心,这又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结果吗?

2单纯曝光效果(mereexposureeffect):

场景

我有一个学弟很可爱,人长得普普通通,身材也是瘦瘦小小,听他在讲话,一大堆天马行空的鬼点子层出不穷,但是看他的行事作风,就知道他从来没有胆子去从事任何一个他想到的念头。

我讲的鬼点子,主要是指交女朋友这回事。

在读大学的时候,谁不知道爱情、社团、功课三个必修学分,少了一个就是自己大学生涯的一份缺憾。

对我们这些师范大学的男生来说,功课从来就不会是大问题;社团也往往只是看自己要不要投入而已;只有爱情这一项,大家可说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所以这也是我们在男生寝室里,最常聊到的话题。

  说起我这个学弟,应该算是怪人一个吧!

如果我问各位读者:

一间寝室里4个人、4张床,在就寝前每张床上都躺了一个人,但是天亮起床的时候却只有3张床上有人,大家会怎么猜答案呢?

原来是有一个人半夜爬起来躺在书桌上。

请注意,不是趴在书桌上睡哦!

而是整个人蜷曲起来躺在书桌上。

不用说,那个人当然就是我的学弟。

那时候他迷上《歌剧魅影》,中广大约凌晨1点30分播出,所以他会准时爬起来听,然后就懒得爬回床上,直接在书桌上睡到天亮。

像这样的人,居然还可以号称是系上“发生艳遇”的第一名,一定跌破大家的眼镜吧!

  其实他所谓的“艳遇”,在我们看来只不过是一场误会,反正他喜欢自我陶醉,我们也不忍心真的去戳破他的幻想,在穷极无聊的宿舍生活中,能够增添一些话题总是好的。

就以4月17号那一天来说吧!

大家在寝室里打桥牌等着晚餐时间的到来,正好遇上他满脸通红地回到寝室。

从经验来看,我们都知道他“又”发生艳遇了,赶紧叫他老实招来。

  在这里必须先交代一下学弟的背景。

他是一个转系生,二年级才转过来我们化学系,所以有一些一年级的课他必须找时间补修,但因为上课的时间互相冲突的结果,造成他的部分科目(大多是通识科目)只好到别系上课。

说起来是心不甘情不愿,但是我们看他根本就是乐在其中,因为他大部分都是跑到国文系或英文系上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好了,那一天,他从国文系下课,天空忽然下起一阵大雷雨,他站在国文系馆的中庭,烦恼着要怎么样才可以在校园里的各种掩护之下,以最少的淋湿面积,顺利地回到男生宿舍。

  就在这时候,旁边撑起了一把雨伞,有一个甜美的女生的声音对他说:

“你忘了带伞吗?

我送你回宿舍好了。

”学弟就这样腼腆地让一个女生送回宿舍。

说到这里,我们寝室里的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然后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没事啊!

接下来我就上寝室来了啊!

  “哇!

那,那个女生叫什么名字?

住哪一间寝室啊?

我马上来安排寝室联谊。

  “不知道耶!

我又没有问她。

  “天啊!

怎么会有你这种猪头,那她长得怎么样?

该不会是很抱歉所以你就不想问了吧?

  “我也不知道耶!

因为那时候我很紧张,所以从头到尾只有盯着两个人的脚,她穿白色的凉鞋,脚趾头还不难看啦!

  “哇哩咧!

从国文系馆走过来至少要15分钟,这中间你们都在聊什么啊?

  “没有聊什么啊!

我又不敢问,她也没多说话,所以我们就静静地走在雨中。

她送我到宿舍后就走了,后来我想到要说谢谢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五步左右,所以我只有看到她的背影。

  “……”

  看吧!

这就是我学弟。

不啰嗦,像这么不识相的学弟,当然是狠狠地被我们揍了一顿,哪有人把这种遭遇称为“艳遇”的?

慢慢的,当我们其他人都开始交女朋友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很为他的未来担忧,不知道他能不能顺利把自己推销出去。

几年后,我们收到他的喜帖去吃他的喜酒,看到新娘子的时候都吓傻了眼。

新娘子很漂亮,而且不是那种靠化妆的,而是真的很漂亮,我们要很努力才能把那句“一朵鲜花……”的谚语吞进肚子里。

大家免不了开始问他是怎么把这么漂亮的小姐“骗”到手的。

  他说新娘是一间水果店的员工,而水果店就在学校附近。

那时候学弟刚出来教书,学校里的老同事特别喜欢帮年轻的老师做媒人。

有一次,某一个老同事出来买水果的时候,看到这么漂亮的小姐,就兴起了把她和学弟凑合在一起的念头。

刚开始还只是半开玩笑的性质,老同事硬拖着学弟到水果店买水果,结果学弟对她也是一见钟情。

可是像他那种色大胆小的人又能够做什么呢?

于是学弟三不五时地到水果店买水果来请办公室的同事吃。

虽然小姐会很热心地和学弟寒暄几句,但是害羞的学弟每次的答腔大概都只有“嗯!

”“是啊!

”“大概吧!

”这类的发语词。

事情过了大半年,水果钱花了数万,唯一得到好处的大概只有水果店老板和办公室里的同事吧!

两人的关系几乎完全没有进展,看得老同事们大摇头,都觉得学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关键的日子是一个很普通的一天,学弟又来买水果了。

兴高采烈地选了一袋葡萄要来称重,却发现美丽的小姐神色抑郁、双眼微红,学弟虽然老实倒还没迟钝到瞎了眼,可是笨拙的他又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随手把刚买来的音乐CD拿了出来,说:

“这个很好听哦,送给你!

”转身就走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音乐的魔力,总之他们的关系从那一天开始有了变化,过程就不再详述,反正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在场的我们听完他们的故事之后,仍然感到非常好奇,难道交女朋友是这么容易的事吗?

2单纯曝光效果(mereexposureeffect):

故事背后

交女朋友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在数年后,当我知道“单纯曝光效果”的时候,忽然觉得多年的疑惑算是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解释了。

在此要先严正声明,本文并不是要教大家如何追男朋友或女朋友(当然,若是读者因此而成就一段良缘,我也很乐意就是了)。

我只是想到,单纯曝光效果或许可以应用在教育情境之中。

  扎荣茨(Zajonc)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肯定受试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询问在这些相片中,喜欢哪一个人?

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果”。

本实验显现,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做商业广告的人对这个现象一定不陌生。

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还曾经做过这样的广告,它要求电视台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很快速地闪过几个字:

“我很想喝可口可乐!

”速度快到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几乎没有人可以辨识出来;但是很神奇的是,观众有很高比例在看完节目之后,忽然觉得自己很想要喝可口可乐,而且真的会跑到楼下的商店买可乐。

虽然他没有意识到那些字的内容,但是潜意识却已经把它印下来了。

这个方法很快就被美国政府禁用,因为这样涉嫌欺骗,不过这个理论也因此被广为应用。

我们发现有一些广告根本看不出它和产品有什么关系,但是没关系,只要它曝光次数够多,一样可以让产品热卖。

  网络商机也一样,所以各网络从业者都希望能够成为客户端的入口网站,这表示会有很高的曝光率,电脑一打开就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当然也会造成广告主愿意买广告的主要动机,增加广告收入。

连书籍的热卖也和它有关系,各大书局都会在入口处设置畅销书排行板,多数逛书店的人也都会先在这边稍微进行浏览。

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蔡康永在访问一位第一本书就成了畅销书的作家,他说他很担心自己的书卖不好,常常会在各书局,偷偷地把他的书放到畅销书区。

这位作家当然只是开玩笑,一两家书局改变位置不会有热卖10万本的佳绩,人家真的是靠实力的。

  我相信我的学弟并没有那种心机,故意去用这样的技巧,但是在无意间,因为他太常出现在对方面前了,某种程度提供了对方一种安全感,使对方相信和学弟在一起是很安全的事。

基于当时发生了一些事情,让女主角忽然对安全感的渴望倍增,于是学弟就这样“赚到了”。

我记得我国中的时候,有人教我追女朋友的方法:

每天提早到学校,然后放一张内容完全空白的卡片在喜欢的女孩子的抽屉里;慢慢地在卡片上添加一些赞美的句子,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然后观察女孩子是不是产生不安的感觉,如果是就可以送上一张签名的卡片,以后就可以顺利交往了。

理由是女孩子会不安是因为她已经习惯了收到卡片,这就表示你已经在她的心中有了一席地位了(不过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成年女性,这些女性不会像国中女生一样单纯、容易受骗,只会觉得遇到变态)。

  不小心又开始教大家交女朋友了。

言归正传,让我们回到校园里吧!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导师”对学生会这么重要呢?

有些艺能科的老师说他很委屈,明明是班导,可是一个星期只有一堂美术课,要怎么进行班级经营呢?

事实上,虽然他一周只有一堂课,但是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仍然比那些每周有四堂课的英文、数学老师还重要。

为什么?

因为他有奖惩的权力吗?

我认为不是,而是因为每天都有早自修、午休的时间,导师每天至少要和学生见两次面,完全符合单纯曝光效果。

  另外,或许有些导师可能会因某个现象而感到气馁。

因为和某位导师比起来,明明自己在自己班上的课比他在他班上的课还多,做起班级经营的时候也比他积极许多,办了更多活动、考了更多试、和学生有更多的互动,这不是表示他和学生有更高频率的接触吗?

理论上,他应该受到学生更高的爱戴才是,但为什么好像那个在班上什么都不管的导师,学生反而更喜欢他?

  这里必须提及单纯曝光效果的限制。

它其实没有那么“单纯”,其中至少还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作用。

  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不管是老师在教育学生,或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我其实都很想强调一个观念:

如果不是很清楚而有把握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我会倾向鼓励老师及家长们,与其多做一事,不如少做一事。

要求愈少,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愈“单纯”,那么就愈容易发生“单纯曝光效果”,也就是愈容易让孩子愿意和我们亲近。

  我把这篇文章放在《学习》这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现象除了无意间会在班级经营里发现之外,或许还可以特意地把它应用在学习态度上。

就好像刚刚提及可口可乐的例子一般,与其长时间而集中时段地打广告,倒不如把时间缩短,然后让出现的次数增加。

以数学或英文这两科普遍令人讨厌的科目来说,强迫自己每个星期日在书桌前把这个星期所教过的单字背完,或是把数学习题做完,通常只会加深对这两科的厌恶,就算勉强背下来了,大概也很容易就会忘记。

  应用单纯曝光效果,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花一些时间来背英文单字、做数学习题,时间不要长,只要养成保持接触的习惯就好。

所谓的接触,其实也不一定要限定在课本的知识,英文还可以通过看英文电影、听西洋音乐、看英文杂志、玩英文游戏等方式进行;而数学也可以参考坊间许多玩数学的书,或是其他和逻辑训练有关的游戏(例如数独),都可以让孩子很中性地感受到这些学科的乐趣及重要性。

若是孩子在一开始就已经对这些科目感到厌恶,那么安排接触的时间以及频率都应该少一些,等到习惯以后再慢慢增加。

另外,若是每天都接触会有压力,或许也可以考虑两天才接触一次。

  其实,会对英文或数学感到厌恶,通常都不是来自这两个科目本身的因素,而是因为考试考不好,可能被比较、被处罚,才会造成孩子心目中的不愉快。

若是把这一层因素拿掉,让英文、数学等科目就只是一个单纯的学科,那么只要持续接触,一定会开始对它产生兴趣。

3模仿(modeling)

模仿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观念,中国人一直都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说法,其实也就是在强调孩子的模仿能力。

像这么通俗的观念,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实正因为它太过通俗了,往往让人们把“熟悉”误会为“了解”,以为自己清楚模仿是怎么一回事,反而忽略了其中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不过它因为太普遍了,所以本文并没有另外做故事的铺陈。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班杜拉(Bandura)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他让三组儿童分别观察一段影片:

前半段都是一个成人正在对一个充气的人形玩偶拳打脚踢,但是在后半段中,a组儿童看到这个成人受到惩罚;b组儿童看到这个成人得到奖励;c组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