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403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docx

安徽省十校联盟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0届高三线上自主联合检测

语文试题

2020.3.29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

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

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

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

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

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

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

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

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

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

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

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

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人民日报评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

(新华社发,国家统计局数据)

材料三:

中国财政部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近日提前下达,共计1136亿元,以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发外媒关注。

据拉美社11月18日报道,根据中国财政部的说法,其中一部分资金将分解到具体的地方政府,以在2020年加强脱贫攻坚战的力度。

报道称,这些资金将继续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

报道称,今年10月,中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

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该官员还提到,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0左右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外媒关注中国投入巨资决战脱贫攻坚》,参考消息网2019年11月20日)

材料四:

从范畴逻辑上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在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上,消除城乡发展之间的鸿沟,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富共赢。

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温饱有了充分保障。

然而,只要社会存在收入差距,就会存在一部分人的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数。

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绝对贫困现象消除后,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凸显,农村人口成为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

从时间逻辑上看,要立足2020年和205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在全面脱贫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

前者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者着眼于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按照时间节点,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基础上,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全面实现。

(章文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效衔接》)

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贫困发生率来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员比片区外的贫困人员更加贫困。

B.2013年到2017年,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4000万,说明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C.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

D.如果按照2013年的监测范围来统计贫困人口,2017年的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应该更少。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说明党和国家对解决我国贫困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从国务院某官员的预计情况来看,2020年必须让全国剩下的5%左右贫困人口与10%左右的贫困县脱贫。

C.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D.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富共赢,是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6.为什么我国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风雪日月山

李迪

李老师,我七年前从西北师大毕业,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

云南、贵州、宁夏、青海……我挑了又挑,选了青海。

接受我采访、称我李老师的人,名字有点儿怪,叫赵程皇。

一个胖胖的甘肃姑娘,老家在张掖。

她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说是“胜天半子”拆开重组。

我没听明白,她豪爽一笑,天生胖子啊!

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山。

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

山之青海这边儿,屹立着中石油的汇源加油站,胖姑娘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加油员。

李老师,你可不知道,刚进十月,这里就下雪了。

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

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

老员工说,山口风大,吹到玻璃上就是这声。

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

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

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远,愣是过不去。

噎一口,喘半天。

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铆足劲儿在这儿把油加满。

人可老多了。

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

宿舍里没火,冻得睡不着。

站里的被子又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一盖头,脚又露出来。

哪儿都冷,哪儿都不舒服。

这时候,我特别想家,想妈,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

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上干着,你赵程皇不比别人差。

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

话是这样说,妈不知道,坚持下来有多难啊!

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

我站在最外面的机子旁,油枪插进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山,看看雪。

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翻过一座大坂山,海拔六千多米。

山路崎岖,弯儿又急,开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上能摸到云……

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我。

是的,我能感觉到这个人在看我。

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身影。

啊,这身影好熟悉!

是谁,是谁?

是妈妈啊!

我顾不上跟司机打招呼就飞奔过去。

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

山风吹乱了她过早飘白的头发。

妈妈,妈!

我大声叫着。

在奔过去的一瞬间,我发现妈已经把脸上的泪擦干了,只剩下红红的两眼。

妈,您怎么来了?

我想你了,丫头!

妈说完,一把把我抱过来,搂在怀里。

我感觉妈的身子在往下沉。

让被子压得往下沉。

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

我放声大哭。

忘记了这是在加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

妈啊,妈,您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就那么在雪地里站着……妈说,丫头别哭了,去好好加油,人家等着呢!

妈刚退休,可我觉得她已经老得不行了。

我不知道她在风雪里站了多久,身上的衣服全湿了。

她本来可以寄钱给我,让我在这儿买被子。

可是,她没有寄,也没有打电话说要来送被子,就这样不声不响,在风雪中,翻过大板山,把被子从张掖背了过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从没来过青海,也不知道日月山。

从张掖来的客车,都是白天开,晚上到。

她为了能在白天赶到加油站,就坐了一辆私家车,本来八九个小时的路,因为风雪,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

妈跟我说,丫头,我们已经陪伴你二十多年,你长大了,从不会走路到会跑,以后的路你要自已走了。

有些苦,有些难,是你这辈子必须要经历的。

爸妈只能在旁边给你鼓鼓劲儿,就像这样给你送床被子,让你感受到我们永远在你身后。

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能放弃。

人生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只要放弃了就归零,就要重新开始!

妈在站里待一天就走了,说怕影响我工作。

跟她分手的时候,我不敢回头,怕回头发现她在看我,我受不了。

打那以后,我换了个人,每天迎着开来的车,离老远就把手高高地举起——您好,欢迎光临!

九十三号油加满吗?

九十七号油加满吗?

再苦,再累,我永远微笑着。

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为了赶路的人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说到这儿,程皇停了下来,眼里闪着泪,遥望日月山。

我知道,她又想起家,想起了妈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甘肃姑娘赵程皇,并通过写赵程皇笑谈自己“胜天半子”,突出了赵程皇豪爽乐观的性格。

B.小说善于安排伏笔。

如前文写“老家离青海太远”,车行八九个小时,下文写母亲“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前呼后应,突出了母亲此行的艰难等。

C.小说语言口语化,富有表现力。

如“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

”,突出山风之大,写出心中的恐惧。

“路上能摸到云”突出了山路高险。

D.小说构思巧妙。

文章采用对话体,既写“我”(李老师)与赵程皇的问答,也写赵程皇与她妈妈的对话,叙事简洁,笔墨集中,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8.“被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6分)

9.小说两次写到赵程皇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

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

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

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

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

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

“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

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

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

”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

明年二月戊午,地震。

其夏,齐地人相食。

七月己酉,地复震。

上曰:

“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

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

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

”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

奉奏封事曰:

“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

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

唯陛下财察。

”上复延问以得失。

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

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

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

书奏,天子异其意,签曰:

“问奉:

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

”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

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

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

”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

年老以寿终。

(选自《汉书?

翼奉传》,有删改)

【注】迭毁,古宗庙制度。

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

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庙中。

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B.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C.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D.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了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

 

B.关东,秦汉时指山海关以东地区。

“沛公欲王关中”的“关中”则指其西地区。

C.水衡,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

汉武帝时期所置,掌管皇家上林苑。

D.般庚,商朝君主,他继位后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般庚迁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翼奉勤奋学习,不愿追求仕进。

他和萧望之是同学,研究《齐诗》,精通经术*萧望之把经术运用于政事,而他却不愿做官,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

B.翼奉被人推荐,受到皇帝尊敬。

元帝即位不久,许多儒者就推荐了他。

他被征召在待诏宦者署,多次上书言事并被皇帝在闲暇时召见,皇帝很尊敬他。

C.翼奉积极进言,指出朝政过失。

因为连年发生灾祸,皇帝忧惧不安,广开言路,翼奉生奏指出,要对诸侯王的园林和后宫加以改变,以此来应天救邪。

D.翼奉稽古鉴今,改革朝廷礼制。

翼奉认为长安寝庙不行迭毁礼,花费很多:

豪华的宫室园囿又致民困国虚,他引述历史建议迁都,皇上实施了其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

(5分)

(2)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扫花游(台城春饮,醉余偶赋,不知词之所以然) 

张炎①

嫩寒禁暖,正草色侵衣,野光如洗。

去城数里。

绕长堤是柳,钓船深舣②。

小立斜阳,试数花风第几。

问春意。

待留取断红,心事难寄。

芳讯成捻指。

甚远客他乡,老怀如此。

醉余梦里。

尚分明认得,旧时罗绮。

可惜空帘,误却归来燕子。

胜游地。

想依然、断桥流水。

[注]①张炎,南宋著名词人,南宋覆灭后家道中落,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据考证,此词为词人北游南归后作。

②舣,指停船靠岸。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第一小句写天气,初春时节,天气微寒;二三小句写景色,草色青青,天地纯净。

B.“钓船深舣”中“深”与上文的“柳”照应,表现柳树的浓密,也可以理解为船在岸边停靠了很长时间。

C.“罗绮”借代佳人或者是前朝,“分明认得”说明已好久不相见。

“归来燕子”是词人的自喻。

D.该词将现实与回忆结合起来写,表达了词人用情之深,结尾写神驰于旧日胜游,无限怀念,无法忘记。

15.词人说“不知词之所以然”,这是障眼法,他表达的情感就在字里行间,请简要分析表达了哪些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安史之乱以来,难以入睡,晚上很难挨到天亮,表达了诗人强烈渴望灾难尽快过去的两句诗是“ ,   ”。

(2)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陷入物我混同的境界的迷惘,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的两句诗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采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从空间的角度极言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

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

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

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的延展,更没有    的枯燥和  的迂腐;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危言危行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言而肥

B.仗义执言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古不化

C.仗义执言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古不化

D.危言危行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言而肥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

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D.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 

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

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

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非常必要。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 ① 。

正因如此,各地在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中,格外强调要减少外出,避免串门、拜年、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②,这不仅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不负责,也严重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

各地严管严控措施释放的信号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