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746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x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第6讲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2011考纲解读】《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关于“扩展语句”部分的要求,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特点是“变简为繁”;“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特点是“化繁为简”。

能力层级为D。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交互出现,是目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较好形式,值得高度重视。

本考点在考试能力层级中为D(应用能力层级)。

这类试题一般与写作实践和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对生动表达、形象阐述、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的要求都很高。

在命题上,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阐发、引申、筛选、概括等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压缩语段的题目明显多于语句扩展。

扩展语句的特点是题目新颖,与情景再现联系紧密,同时向衔接和仿写融合;压缩语段的考查没有太大变化,但涉及题材较广泛,多采用反映当前科学成就、环保、重大时政热点等方面的事例,材料的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

【必备知识梳理】

一、知识概述

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即根据明示的或隐含的要求对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加以扩展,以丰富、完善其表达内容。

其考查功能有三点:

①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②根据提示进行联想、想象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③语言的应用表达能力。

扩展语句的形式

1、组词成句:

这类题一般是提供三五个词语,要求将这些词语或短语组成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句子

或段落。

一般有字数要求。

2、使语句具体丰满:

这种类型的扩展,一般原句只有主语、谓语、宾语几个主干成分,为了使语句更加具体丰满,答题就要添加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但添加的成分要符合一定的情景或情形。

3、使语句具体生动。

这类扩展题,原句一般只有对事件的概括的交代,没有作细致的生动的描绘,要求答题者进行生动的描绘,或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之情境化,使之更加真实感人。

4、使语句具体明白。

这类扩展题的原句,一般是说明文字或带说明性质的语句。

扩展这样的语句,需要把原句中模糊概念“数据化”——用具体的材料来体现这个概念的意思,使之更加清楚明白。

5、扩展诗句:

这类扩展题就是列出古诗文中的佳句,主要是写景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意境,用散文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6、补充连接性扩展:

这类题一般留几处空缺,让学生依据前后文或全段内容,补充恰当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使文段连贯一气,且语意更丰富、具体、形象。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

一、筛选;二、概括。

“压缩语段”的命题类型:

1、给语段中的概念下定义

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

完成这种工作,做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

概括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

2、概括语段内容要点

这种题目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又要概括各大部分大意,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思路。

3、新闻概写

概写新闻,并非一般要求下的内容概括,如单句找主干、复句看偏正关系及强调内容,句群抓中心句、分析结构层次等所能解决并合乎要求的,往往更需要考虑其文体特点。

因而对新闻的结构也应有所了解。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

4、文段中心的概括。

这种题目一般要求将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出来,提出枝节,保留要点,答题时做到简明扼要。

5、填充性概括。

这种题既要压缩文段意思,又要注意填入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以及与前后文的衔接关系。

包括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

【高频考点解读】

一、扩展语句解题指南

1.添枝加叶法

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份(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和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份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份的作用。

【例题】扩展下面语句,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纷凋凌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解析】从题目要求来看,应抓的扩展点是梅花“怎样地”开放了。

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可以添加状语加以修饰限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梅花怎样地开放了。

2.人物描写法

即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例题】原句:

二女儿王海棠扮演“扫北”里的公主。

【答案】二女儿王海棠真像一株海棠似的袅娜,她扮演“扫北”里的公主,有一种女英雄的轩昂气概,含嗔带怒里蕴藏着微笑,眉宇间又透露着脉脉的深情。

3.联想想象法

即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搜寻自己记忆中的情境,把它描绘出来。

【例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

情景一:

夏天大雨过后河水

情景二:

冬天中午阳光下河水

【答案】①在骄阳似火的夏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

大雨过后,河水变得不安宁了,它们咆哮着,用它巨大的力量,卷起河岸上被雨水毁坏的漂浮物,肆无忌惮地向下游冲去。

②在那寒冷的冬天,中午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在阳光的照耀下,河水显得更加清澈、更加温顺。

4.因果推论法

说明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得到某种结果,都是通过论述事物运动发展的因果关系而实现的。

【例题】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80字。

【答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以为好事太小不屑去做,也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做了也无所谓。

因为量变会引起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所以对于好事要从点滴做起,对于坏事要防微杜渐。

【解析】此题扩展时,重要的是阐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

5.举例扩展法

即用举例来陈述证实中心意思。

【例题】扩展下面的语句,不少于100字。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文人们深刻的思想感情。

【答案】读杜少陵、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放翁,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李太白和傲骨使你钦佩,苏东坡的豪放让你叹服,文天祥的忠心让你扼腕……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了一体,共同承担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6.定义分类法

即根据一定的标准给事物分类,然后再扩展的方法。

【例题】把下面的句子扩展为不少于80字的语段。

7.对比扩展法

从对比扩展中突出事物的共同之处,说明其不同之处,可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例题】扩展下面的语句。

怎样区分一个人的爱好和志趣是否正当呢?

【答案】主要看这种爱好和志趣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是振奋一个人的精神,还是使人意志消沉;是使人的生活目的和理想更加高尚,还是趋于颓废、庸俗。

使人身心健康、精神振奋、理想高尚的爱好的志趣,都是正当的。

相反,那些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精神颓废、生活庸俗,从身心两个方面损害人的那些东西都是不正当的,是低级趣味的。

正当的爱好和志趣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使人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解析】为了区别爱好、志趣是否正当,可用比较法,以突出其区别。

8.增加意蕴法

即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不同句式及大量使用富有色彩的形容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题】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成80字左右的语段。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答案】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琼枝玉叶。

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横飞,意趣盎然。

【解析】此题的扩展关键是要对夏天的冬天分别进行叙述和描写,写出各自的情趣,而描写和叙述的有无意蕴,便是此题扩展优劣的关键。

9.突出重点法

对于要求以一个名词为重点的扩展题,要使其成为重点,可以从形式上的内容上把握,在形式上,让这一名词作主语,在内容上强调这一名词的重要作用。

【例题】以“歌声”、“起跑线”为重点,分别写两段话。

【答案】(示例)①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歌声作主语,其作用是将我们带入了回忆之中)

②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头的紧张。

(歌声作宾语,再解释歌声的作用)

③田径场上,那条富于神秘色彩的白色起跑线,一时间成了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起点,亿万观众观注的焦点。

④田径场上,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细细的起跑线上——那是运动员奔向胜利的起点。

二、压缩语段解题指南

1.摘取法

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此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例题】用一句话表述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绵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采用此法,可压缩为:

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缤纷华丽,绚烂耀眼。

2.分层法

“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此法的步骤是:

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会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例如:

将下面这段文字压缩到25个字以下:

酝酿已久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终于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个人存款管理制度日趋向国际惯例靠拢。

个人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个人到金融机构办理储蓄存款时,必须使用真名,并出示个人法定身份证件。

此项制度的实施,是我国个人存款账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变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从全省各地传来的信息看,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绝大多数储户对这一制度的实施表示支持和拥护。

采用此法,可压缩为:

个人存款实名制颁布实施,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

首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以句号为界,将本段划分为四个层次:

①实名制颁布实施;②何谓实名制;③实施实名制的意义;④实名制引起的反响。

然后,辨析主次,留主舍次。

这四个层中,重要内容应是①④两层,而次要方面是②③。

因为①是中心事件,必留;而这个事件是新生事物,人们接受与否至关重要,那么④则应留;②为解释性文字,可删;③为意义,③④比较,③就只好割爱了。

最后,压缩连缀,切合要求。

这一步可借用“摘取法”,压缩保留下来的①④两层即可得出如上答案。

(说明:

“分层法”中关于“留主舍次”的方法亦适合整段的保留和删除)

3.复取法

“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例如:

阅读下面文字,概括成30字以内的一句话。

塞内加尔近四十年来经济增长达到了百分之五点六,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三以下。

反对派指责说,这些数字掩盖了九百万塞内加尔人生活困难的现实。

现在经济上的好转还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所以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紧张气氛。

总统说塞内加尔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说已成功地给塞内加尔的经济结构“重新注入了活力”,反对派指责国家经济后退到了世界排名第一百五十六位,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及大城市郊区的人更是贫困,人民普遍反对政府。

采用此法,可压缩为:

赛内加尔经济虽然好转,但反对派与政府依然对立,社会关系紧张。

细读这两段文字,可发现它们之间结构基本相同,内容基本一致。

第一段内容为:

①塞内加尔经济增长(第一句话)。

②反对派与政府观点对立(第二句话)。

③社会生活方面气氛紧张(第三句话)。

第二段内容为:

①塞内加尔经济好转(开头——“重新注入活力”)。

②反对派与政府观点对立(“反对派”——“一百五十六位”)。

③人民普遍反对政府(“人民生活”——结尾)。

根据上述内容,把两段的三层内容相合复制(类似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如上的答案。

4.化零为整法

对没有中心语句的材料,必须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将分散的要点摘出来,化零为整,进行有机整合。

【例题】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

(不得超过30个字)

世界经贸组织农业委员会主席夏秉纯12日向世界经贸组织各成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农产品谈判的初步草案。

草案提议在未来六年内,各成员将现在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减少一半,在十年内全部减除;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减少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

欧盟认为,世贸组织的这项农产品谈判草案非常不平衡,它在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及农产品出口其他保护措施等问题上,对欧盟国家采取了不公正态度。

美国贸易代表对这项草案,尤其是对农产品出口补贴相关内容表示欢迎。

美国还认为应进一步降低关税以及农产品贸易国内补贴,以减少世贸组织成员间的巨大差异。

据悉,这项关于农产品谈判模式的草案,将成为本周末在东京召开的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的重点议题。

采用此法,可压缩为:

夏秉纯提交农产品谈判草案,欧盟反对,美欢迎。

如果只抓住第一段或第二段来概括,都会遗漏要点,必须将分散在两段中的信息要点摘出来进行合并,化零为整:

第一段的要点是“夏秉纯提交农产品谈判草案”,第二段的要点是“各方对草案的反应,即欧盟反对该草案,美国欢迎该草案”,因有字数限制,所以将可有可无的删去。

这样就可得出如上的答案。

5.同义替换法

有时筛选出了信息要点,但字数过多,此时不妨寻找与信息中意义一致较为简洁的同义语来替代。

【例题】为下面的报导拟一条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

这是画在一幅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

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

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

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惟一没有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年的历史。

这幅画究竟是何人所作?

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

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采用此法,可压缩为:

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

材料的信息要点是最后三个句子,但超过了12个字。

可以运用同义语替代法:

首先将“这幅画”具体化,根据上下文,即指“中国的‘木美人’”,或根据文中的“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一句还原为“中国的《蒙娜丽莎》”;然后再抓住最后一句“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即它仍是一个迷谜,可用“之迷之谜”一词来代替。

这样就可得出如上的答案。

6.线索提炼法

有时候命题要求就材料的某个方面进行压缩,这实际上为考生指明了筛选信息的方向,只要抓住文中关键词,以此为线索,理清层次,提炼出相关内容,进行定向组合即可。

【例题】下面是发掘杭州雷锋塔地宫的一段报道。

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

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

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

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

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

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

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

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采用此法,可压缩为:

移动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或者:

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本题指向明确,要求将地宫开启过程进行压缩,而这一过程又是以时间为标志的,所以只要抓住时间线索进行要点提炼即可。

从9点45分到10点30分再到11点18分,涉及的事件有:

移开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这实际上就是开启过程,因题目要求不得出现时间,故删去时间词即可得出如上的答案。

7.去伪存真法

有时候,一段新闻材料中包含的信息要点较多,但大多与题干要求无关,这就要睁大眼睛,明辨“是非”,做到去“伪”存“真”。

【例题】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

压缩后的内容包括具体的营业收入状况,不超过80个字。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

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

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乐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

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体员工备受鼓舞。

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采用此法,可压缩为:

(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共同筹资的办法购买了一台时空穿梭机。

开机几个月,收入达几十万元。

在多数公园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大的收益,职工们备受鼓舞。

本段消息介绍的是明湖公园与职工筹资购买时空穿梭机摆脱经营困境的事情。

全段共6句话,①句介绍职工集资买了什么;第②句解说时空穿梭机;③句介绍游人在时空穿梭机内的感受;④句介绍时空穿梭机给职工带来的经济效益;⑤句为对职工的影响;第⑥句为时空穿梭机在公园中的重要地位。

题干要求就“具体营业收入情况”进行压缩,故②⑥句为“伪”信息,可删除,第③句是游人的感受,也是“伪”休息,剩下是①④⑤三句即为“真”信息。

去“伪”存“真”,即可得出如上的答案。

【高考真题精析】

1、【2008年高考四川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16个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能为北京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将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

据调查,有74%的游客考虑在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去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旅游。

【答案】举例:

北京奥运会将惠及亚洲的旅游业。

【考点】语段的压缩

【解析】语段一共两个层次,第一句讲的是“北京奥运会为亚洲吸引更多的游客”;第二句讲的是“游客会顺便到亚洲其他地方旅游”。

把两者合起来概括就是答案。

2、【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

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5分)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能够选择

【答案】示例:

要不要灾难对待灾难的态度

【评分细则】一空2分,两空5分。

要求概括准确、简明。

【考点】考查语言的连贯和压缩语段

【解析】压缩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

第一空对应原文分号前的内容,第二空对应分号后的内容。

3、【2008年高考安徽卷】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

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审、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答案】①淮河、巢湖的治污步伐加快。

②淮河、巢湖治污提速。

③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解析】这是个老题型,考生应该很熟练。

所给答案要点要求又不高。

4、【2008年高考浙江卷】.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5分)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

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

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

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

“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 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

当奥运会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

□□□□□□□□□□□(不超过10个字)(2分)

论据:

□□□□□□□□□□□□□□□□□□□□□□□□□□□□□□□□□□□□□□□□□□□□□□□□□□□□□□□(不超过50个字)(3分)

【答案】示例:

论点:

信心能创造奇迹。

论据:

四川大地震中,乐刘会被埋在废墟中72个小时。

她坚信会有人来救援,并一直坚持到获救。

5、【2008年高考江西卷】用“……使……”这种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

(不超过25个字)(5分)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

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

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

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

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

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答案】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将使世界作物减产。

【评分细则】答出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1点1分,句式符合要求(……使……)2分。

字数超过了25字酌情扣分。

6、【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红星中学高一

(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得主题班会。

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

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

50个字左右。

(6分)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一

个“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表达我们对

奥运会的祝福与期望。

【答案】示例:

【评分细则】紧扣主题3分;有文采3分。

【考点】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连贯、生动。

【解析】中间的内容要突出主题“奥运”,至于文采可使用修辞手法,选用句式来体现。

7、【2008年高考安徽卷】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

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答案】略

8、【2008年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4分)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

                                

树根谦和地回答: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