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73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对长角血蜱幼虫感染的免疫应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KongFanyao

  (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94)

  YangHanchun

  JiBingchun

  Abstract Thecell-mediatedandhumoralimmunityofWistarratswassuppressed,theseratshadbeeninfestedwithlarvaeofH.longicornisforalongtime.ImmuneresponseofrabbitstolarvaeofHaemaphysalislongicornis24hoursafterthesecondinfestationrevealedcutaneoushypersensitivityreactioncharacterizedbylocalcutaneouseosinophilia.

  KeywordsHaemaphysaislongicomisAnimals  Immuneresponse

  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在我国分布较广,它的宿主种类广泛,包括牛、马、羊等家畜和鹿、熊、狐、兔等野生动物。

它不仅自身作为病原体侵袭动物及人,还可以作为媒介传播多种病原体。

通过对蜱叮咬处进行的组织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可以了解到参与免疫反应的炎性细胞,但不同种蜱感染不同种动物所得结论不尽相同。

Riek(1962)观察到对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有抵抗力的牛在蜱叮咬处聚积着淋巴细胞和多形核细胞,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Allen等(1997)报道,黄牛对全环硬蜱(Ixodesholocyclus)的再感染是由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

而Tatchell和Moorhouse(1970)对狗感染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sanguineus)的研究,认为蜱叮咬处皮肤的浸润细胞是嗜中性粒细胞。

本实验用长角血蜱幼虫感染兔,来探讨这一问题。

Inokuma等(1994)测得长角血蜱唾液腺内含前列腺素E2,它能抑制宿主对蜱叮咬的炎性反应(Ribeiroetal.,1985)。

但长角血蜱幼虫长时间叮咬对宿主免疫功能会有什么影响呢?

本研究对此做了初步的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蜱

  长角血蜱饱血雌虫采自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义和村山羊体表,在实验室内产卵,并孵化出幼虫。

  1.2 德国大耳白兔

  德国大耳白兔购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兔场,雄性,每只体重在2.3kg~2.6kg之间,共5只,感染组3只,对照组2只。

每只兔背部皮肤第1次感染500只饥饿幼虫,间隔33d后进行第2次感染,每只兔背部皮肤感染300只幼虫,对照组不感染。

在第2次叮咬后的24h取材,每只兔取蜱聚集叮咬处的15mm×

15mm×

2mm两块皮肤,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横切),厚6μm,用苏木素伊红和瑞氏染色。

  1.3 Wistar雄性大鼠

  购于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每只体重250g~300g,分两组,即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感染组,每只鼠背部感染约150只幼蜱,任蜱自行叮咬。

蜱首次叮咬后12h,对感染组和对照组进行弗氏完全佐剂牛血清白蛋白免疫(3mg/只),间隔7d进行二免,剂量仍为3mg/只。

1次~6次感染在4/5蜱饱血后进行下一次感染。

第6次饱血后,间隔7d进行第7次感染,第7次幼虫饱血后进行心脏采血,进行ELISA和淋转实验。

第1次采血后间隔7d,进行第8次感染,在幼虫全部饱血后进行第2次心脏采血,进行ELISA和淋转实验。

  1.4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用24孔培养板全血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杨汉春,1996)。

两批实验ConA的最终浓度分别为10μg/mL和8μg/mL每份样品设2个复孔。

置37℃,5%CO2培养箱54h后,加3H-TdR2μci/孔,继续培养至72h,培养过程中,每天用微量振荡器振荡2次,每次30s。

培养结束后,取出培养板,将孔内液体分别移入离心管中,并用2mL生理盐水分3次洗入离心管,3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向沉淀每管加3mL蒸溜水,振摇40s,使红细胞裂解,加入3.6%氯化钠溶液1mL,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细胞加生理盐水6mL,洗2次。

末次沉淀细胞加入10%的三氯乙酸溶液2mL,15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重复2次;

向沉淀每管加入30%H2O21滴,再向每管加入0.5mL浓甲酸,然后置入85℃烘箱中烘至体积小于0.1mL;

用5mL水溶性闪烁液分3次洗入闪烁杯中,充分摇匀乳化;

放入MINAXIBTri-carb4000seriesliquidScintillationcounter,测定计算每分钟衰变数(DPM),计算出刺激指数(SI),求其均值。

  1.5 ELISA法测大鼠血清效价

  应用常规ELISA测牛血清白蛋白效价。

通过预试验确定牛血清白蛋白的包被浓度为3μg/mL,鼠血清与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1gG均37℃作用1.5h。

  2 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图版Ⅰ-1),所有感染兔均表现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图版Ⅰ-2),蜱叮咬处皮肤表皮和真皮浅层交界处积聚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图版Ⅱ-3),形成“cuff”结构,即在蜱的口器周围积聚多层嗜酸性粒细胞(图版Ⅱ-4),偶有数量不多的嗜碱性粒细胞出现,同时伴有单核细胞浸润,胞质脱落的细胞也较多。

蜱叮咬处的表皮也出现皮肤反应,表现为细胞坏死及紧邻的细胞肿胀,有的出现空泡变性,胞核淡染。

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内炎性细胞较多,有充血及出血现象。

1 未感染长角血蜱幼虫的兔皮肤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164×

  1 UnexposedtoHaemaphysalislongicornislarvaeskin

  histologicalsection(Haematoidin-Eosinstaining,164×

2 感染长角血蜱幼虫的兔皮肤有损伤和炎症反应,

  其附近有一虫体(苏木素伊红染色,41×

  2 ExposedtoHaemaphysalislongicornislarvaeskin,thepictureshowedthedamage

  andinflammation,thereisalarvanearthewound(Haematoidin-Eosinstaining,41×

3 感染长角血蜱幼虫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苏木素伊红染色,410×

  3 ExposedtoHaemaphysalislongicornislarvaeskin,

  eosinophilinfiltration(Haematoidin-Eosinstaining,410×

4 感染长角血蜱幼虫部位嗜酸性粒细胞积聚,形成“cuff”结构(瑞氏染色,164×

  4 ExposedtoHaemaphysalislongicornislarvaeskin,

  eosinophilbuildingupa“cuff”structure(Wrightstaining,164×

  2.1 幼虫感染大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Wistar大鼠在受到长角血蜱幼虫感染7次和8次后,外周血ConA诱导T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都低于相应的对照组。

经t检验,第7次感染,差异显著P<0.05;

第8次感染差异极显著,P<0.01。

表明长角血蜱幼虫感染使得大鼠T细胞转化能力下降。

详见表1。

表1 鼠T细胞对ConA应答的增殖反应

  Tab.1 ConAproliferationresponseofTcellsinrats

处理

  Treatment

SI平均值±

SD

  AverageofSI±

感染组Infection

8.7±

1.1

18.2±

2.4(b)

对照组Control

13.3±

3.3*

39.3±

3.4**

  注:

*为第7次感染(7thinfection),差异显著;

**为第8次感染(8thinfection),差异极显著2.2 幼虫感染对大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鼠血清以1:

800开始做2倍比稀释,HRP标记的绵羊抗鼠IgG以1:

1000稀释。

阴性血清为未感染未免疫大鼠血清,稀释度都为1:

670。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清效价有所下降。

表2 ELISA法测得大鼠血清效价

  Table2 SerumtiterofratsdetectedbyELISA

组  别

  Groups

大鼠数量

  Numberofrats

血清效价

  Serumtiter

感染组Infection

4

1:

25600(3只)-1:

102400(1只)

≥1:

102400

OD值≥0.2为阳性,感染组有一只效价在1∶102 400时OD值=0.2;

对照组4只在效价为1∶102 400时OD

  值均>0.2,但此后没有进一步稀释检测。

  3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尤其是构成其颗粒的主要基础蛋白质体外试验有抗寄生虫的作用。

啮齿动物用抗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处理后,与未处理的比较,荷蠕虫数较多,体内试验也表现出嗜酸性粒细胞有抗寄生虫感染的作用(刘约翰和赵慰先1993)。

动物被蜱叮咬一次后,对蜱产生拒绝是过敏反应所致的结论由以下两方面观察得来:

首先是致敏牛在蜱再次感染后,蜱叮咬处皮肤出现严重渗出,动物开始搔痒不安,可能是致敏肥大细胞表面结合抗蜱唾液物质抗体,再次遇到该唾液抗原后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使蜱叮咬处出现炎性反应,改变附近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出现水肿,造成不利于蜱叮咬的环境;

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作用,吸引嗜酸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积聚于蜱叮咬处,直接作用于蜱,并继续释放介质。

其次是牛对蜱的免疫应答组织学观察发现蜱叮咬处嗜酸性粒细胞大量积聚(Riek,1962)。

Brown等(1984)在蜱叮咬处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而嗜碱性粒细胞也可以和肥大细胞一样特异性致敏,再次遇到该种抗原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因而认为嗜碱性粒细胞在蜱感染方面占主导地位。

Brown等(1984)认为牛对美洲花蜱产生抗性与皮肤嗜碱性粒细胞的应答有关。

豚鼠对美洲花蜱的免疫也是依靠嗜碱性粒细胞的应答,并且有T组胞和IgG1抗体参与(Brown和Askenase,1981;

Brownetal.,1982).牛对微小牛蜱的免疫抗性被认为是依赖肥大细胞的皮肤过敏反应,特征是皮肤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本次实验应用长角血蜱幼虫感染兔,首次用500只幼虫致敏,第二次用300只攻击,蜱叮咬处仍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偶有少量嗜碱性粒细胞出现,主要表现为Ⅰ型过敏反应。

这与Ushio等(1993)关于长角血蜱幼虫感染WBB6F1-+小鼠所得结论相一致。

  虽然有大量实验证明硬蜱多次感染动物,可以使动物获得部分保护力,但是也有关于硬蜱感染动物使得宿主免疫功能被抑制的报道,Wikel(1982)用安氏革蜱(Dermacentorandersoni)感染豚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豚鼠T细胞对ConA和PHA增殖应答反应,抑制程度最大的是在第一次感染之后,而第二次感染很可能因宿主产生抗体,中和再次进入宿主体内的抑制因子,使抑制程度降低。

通过给受感染豚鼠免疫绵羊红细胞,进行溶血试验,发现第一次感染组血清效价比对照组低,而在第二次感染后的第4d已恢复正常,意味着安氏革蜱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持续时间不长。

Woodman等(1990)认为在刚果革蜱(Dermacentorcongolensis)抗原存在下引起Th细胞的应答。

蓖子硬蜱(Ixodericincus)若虫第一次感染BALB/c小鼠,在蜱叮咬处CD4+与CD8+比率为2.2∶1;

第二次和第三次感染后,叮咬处二者比率分别为3.2∶1和4.7∶1(Mbowetal.,1994)。

蜱对宿主免疫抑制机制的建立,增加了蜱在免疫胁迫的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Inokuma等(1993)报道微小牛蜱对牛有同样的抑制作用。

Koney等(1994)认为牛对彩饰花蜱(Amblyommavariegatum)越易感,荷蜱数越多,免疫功能越受到抑制。

蓖子硬蜱多次感染能抑制宿主B细胞产生抗体,降低肥大细胞在蜱叮咬处数量(Dusbabeketal.,1995)。

本实验对长角血蜱幼虫多次感染大鼠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也发现感染组对ConA诱导增殖应答反应SI(刺激指数)较低,且血清效价也相对较低,说明大鼠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长角血蜱三龄期虫体感染有共同抗原(赵忠芳,1997),很可能若虫和成虫感染也会出现免疫抑制。

选择蜱唾液腺分泌物作为抗原时应慎重,避免引入对宿主免疫功能有抑制的物质。

参考文献

  1,刘约翰,赵慰先,主编.1993.寄生虫病临床免疫学.重庆:

重庆出版社,49~50;

293~307.

  2,杨汉春.1996.动物免疫学.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3~204.

  3,赵忠芳.1997.长角血蜱抗原若干生物学特性及宿主的免疫应答.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大学.

  4,Allen,J.R.,B.M.DoubeandD.H.Kemp1977HistologyofbovineskinreactionstoIxodesholocyclusNeuman.Can.J.Comp.Med.41:

26~35.

  5,Brown,S.J.andP.W.Askenase1981Cutaneousbasophilresponsesandimmuneresistanceofguineapigstoticks:

Passivetransferwithperitonealexudatecellsorserum.J.Immunol.127:

2164~2167.

  6,Brown,S.J.,F.M.GrazianoandP.W.Askenase1982Immuneserumtransferofcutaneousbasophilassociatedresistancetoticks:

mediationby7slgG1antibodies.J.Immunol.129:

2409~2412.

  7,Brown,S.J.,R.W.BarkerandP.W.Askenase1984BovineresistancetoAmblyommaamericanumticks?

anacquiredimmuneresponsecharacterizedbycutaneousbasophilinfiltrates.Vet.Parasitol.16:

147~165.

  8,Dusbabek,F.,I.Borsky,F.Jelineketal.1995ImmunosuppressionandfeedingsuccessofIxodesricinusnymphsonBALB/cmice.Med.Vet.Entomol.9

(2):

133~140.

  9,Inokuma,H.,R.L.Kerlin,D.H.Kempetal.1993Effectofcattletick(Boophilusmicroplus)infestationonthebovineimmunesystem.Vet.Parasitol.47:

107~118.

  10,Inokuma,H.,D.H.KempandP.Willadsen1994ComparisonofprotaglandinE2(PGE2)insalivaryglandofBoophilusmicroplus、Haemaphysalislongicornisandlxodesholocyclus,andquantificationofPGE2insaliva,hemolymph,ovaryandgutofB.microplus.J.Vet.Med.Sci.56(6):

1217~1218.

  11,Koney,E.B.M.,A.N.Morrow,I.Heronetal.1994LymphocyteproliferativeresponsesandtheoccurrenceofdermatophilosisincattlenaturallyinfestedwithAmblyommaVariegatum.Vet.Parasitol.,55:

245~256.

  12,Matsuda,H.,N.Watanabe,Y.Kisoetal.1990NecessityofIgEantibodiesandmastcellsformanifestationofresistanceagainstlarvalHaemaphysalislongicornisticksinmice.J.Immunol.144

(1):

259~262.

  13,Mbow,M.L.,B.RuttiandM.Brossard.1994InfiltrationofCD4+CD8+Tcells,andexpressionofICAM-1,Iaantigens,IL-1alphaandTNF-alphaintheskinlesionofBALB/cmiceundergoingrepeatedinfestationswithnymphalloxdesricinusticks.Immunol.82(4):

596~602.

  14,Ribeiro,J.M.C.,G.T.Makoul,J.Levineetal.1985Antihemostatic,antiinflammatoryandimmunosuppressivepropertiesofthesalivaofthetick,Ixodesdammini.J.Exp.Med.161:

332~344.

  15,Ribeiro,J.M.C.1987Roleofsalivainbloodfeedingbyarthropods.Ann.Rev.Entomol.32:

463~478.

  16,Ribeiro,J.M.C.1989Roleofsalivaintick/hostinteractions.Exp.Appl.Acarol.7:

15~20.

  17,Riek,R.F.1962Studiesonthereactionsofanimalstoinfestationwithticks.VI.ResistanceofcattletoinfestationwiththetickBoophilusmicroplus.Aust.J.Agr.Res.13:

532~550.

  18,Tatchell,R.J.andD.E.Moorhouse1970Neutrophilis:

theirroleintheformationofatickfeedinglesion.Sci.167:

1002~1003.

  19,Ushio,H.,N.Watanabe,Y.Kisoetal.1993ProtectiveimmunityandmastcellandeosinophilresponsesinmiceinfestedwithlarvalHaemaphysalislongicornisticks.ParasiteImmunol.15(4):

209~214.

  20,Ushio,H.,S.Hirota,T.Jippoetal.1995Mechanismsofeosinophiliainmi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