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8354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docx

高速铁路通信专业首件定标作业指导书

新建××××高铁连接线站后“四电”及相关工程

编号:

******

 

通信工程首件定标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首件工程室内外通信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铁路基建工程通信配合指南,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利用BIM技术建模、规划、推演,实现正向指导施工。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对设备平面布置进行现场复测,确定设备安装位置是否相符,并在图纸上做好标记;室内配线利用BIM模型技术指导现场施工,核实现场是否具备安全性、方便性、可行性,检查设备房屋建筑状况包括建筑装修(地面、吊顶、墙面、门窗、空调、照明等)、动环(温湿度、烟感、门磁、红外、蜂鸣器)、视频摄像头缆线管孔、防雷配电箱引入引出缆线管孔等预埋件全部到位。

施工站点使用设备、构件、材料等必须邀监理在场做开箱检验,设备、构件、材料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使用。

3.技术要求

3.1室内暗埋防护管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5mm,进出线管两端自然弯曲引出墙面,管口应平滑无毛刺。

3.2墙面上动环灯控、水浸、电源防雷箱安装高度应统一,高度为距离防静电地板面1400mm,设备安装端正整齐。

电源防雷箱尺寸为600mm*800mm*180mm,交流监控箱安装在视频柜内,根据动环设备配置安装机房内的门磁、红外传感器、玻破传感器。

3.3机架底座均用250mm-350mm的可调底座,安装高度统一调整为300mm,与机房内防静电地板高度平齐。

3.4设备及走线架运输轻拿轻放禁止磕碰,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5机柜(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机柜(架)应采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

机柜安装应采取减震措施;走线架、机柜、设备应可靠接地。

3.6区间机房内上、下走线架均采用30cm宽铝合金走线架,上走线架居中安装在机柜上方,上走线架机柜顶至走线架上平面高度为25cm,下走线架的支撑腿高10cm,尾纤槽安装在机柜正面。

3.7光纤分配架(ODF)、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识应符合要求。

所有引入光缆都必须成端于ODF框内,传输、数据网设备全部光口连接尾纤都必须成端于光纤配线架,利用尾纤与ODF框跳接。

ODF框内需直熔的纤芯,对应的法兰头位置不占用。

3.8敷设线缆时,采用上下走线方式将数据线和电源线分开布放,上走线架布放网线、两兆线、尾纤、1/2跳线等,下走线布放电源线、地线等。

区间站点馈线采用上走线方式在上走线架敷设,车站、存车场、线路所采用下走线方式在下走线架敷设,线缆规格应按照以下规定:

交流:

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蓝色,地线黄绿双色;直流:

正极红色,负极蓝色,开关电源(直流分配柜)至直流用电设备之间的直流电源线,线径不大于16mm²的统一按照16mm²配置(专用电缆及成品缆线除外,无法满足的柜内设置直流分配单元),线径大于16mm²按照实际需求配置。

设备接地线线径统一25mm²,接地母线按照50mm²或2根25mm²黄绿双色;三相、单相交流电力电缆外护套采用黑色。

动环直流电源线采用2*2.5²带护套电源线。

网线全部采用蓝色超六类网线,2M缆线全部统一规格尺寸,采用75-1-1。

传输尾纤采用LC接口蓝色铠装尾纤。

3.9车站信号楼、线路所A平面线缆采用蓝色阻燃ABS固线器固定,B平面采用橙色阻燃ABS固线器固定,固定绑扎缆线时,A平面使用蓝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B平面使用橙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

区间机房内只采用一种颜色阻燃ABS固线器固定,面向大里程右侧为B缆,为上行,主干光缆为蓝色色带,面向大里程左侧为A缆,为下行,主干光缆为橙色色带。

从上行主干光缆分歧引入传输组网的站点机房内采用蓝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从下行主干光缆分歧引入传输组网的站点机房内采用橙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

尾纤采用蓝色魔术贴固定。

3.10尾纤单独设置在尾纤槽布放,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弯曲半径不应小于40mm。

区间设备尾纤满配不用的纤芯和尾纤长出部分盘留在尾纤槽内,储纤单元内不进行盘留。

3.11室内所有配线不得有中间接头。

3.12室内、外的接地线与场坪地网可靠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铁塔上,馈线接地卡的接地线应与塔体角钢连接,禁止连接铁塔的避雷带。

院落视频钢杆地线接入场坪地网或设置独立接地,摄像机地线与避雷针地线应分开设立,独立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3.13视频控制箱安装高度应为1300mm,视频控制箱、摄像机连接处固定螺丝应加装防脱螺母。

3.14防静电地板应从机柜向墙边铺设,保证机柜处的防静电地板都是整块。

3.15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天线安装在最上面的天线平台。

3.16天馈线长度不超过80米时,采用线径7/8馈线,超过80米时,采用线径5/4及以上馈线。

3.17本工程使用膨胀螺栓全部为304不锈钢膨胀螺栓。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BIM规划安装位置及布线路径→墙内预埋管线及设备箱体→底座安装→机柜(架)安装→走线架安装→固线器安装/采集传感器及摄像机安装→缆线敷设→设备配线→布线检查→标识制作→施工结束。

4.2工艺流程

室内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线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根据到货清单,核对通信设备及配线的型号、规格、质量、数量、颜色(颜色是否符合订货合同及技术规格书要求),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

5.1.2根据通信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并对照实物检查设备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1.3根据配线出厂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并对照实物检查机械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1.4站前单位负责施工的桥梁引下锯齿孔接口预留完成,符合使用要求;房建单位负责施工的围墙光电缆引入孔、室外光电缆引入井、引入井内预留接地、室内接地、馈线窗等接口预留完成,机房地面施工完成,房屋交付使用。

本单位负责施工的通信铁塔基础施工完毕,铁塔组立完成。

5.1.5房建单位交房时,应检查从场坪地网引出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达不到指标时及时要求房建专业整改。

5.1.6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线缆型号、布线径路。

采用BIM技术1:

1还原机房,提前对机房布置、线缆径路进行规划,并对线缆布放进行碰撞试验。

施工作业前根据BIM模型对作业人员进行可视化的技术交底,保证施工质量与工艺标准。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机架安装位置、底座固定方式。

5.1.7对使用的车辆、工具要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指标正常。

首件工程DK66+267基站设备平面布置图

5.2底座、机柜连接

5.2.1各系统设备全部采用统一样式的底座,以便于机柜下方的走线架安装,底座高度统一为30cm,根据防静电地板高程结合机柜结构差异综合调整、确保兼顾美观,机柜与底座应连接牢固,底座与地面以膨胀螺栓固定。

5.2.2将机柜搬至底座上,机柜安装孔与底座上的安装孔对齐。

5.2.3将安装螺栓套上平垫片自上而下穿过安装孔。

5.2.4在安装螺栓套上平垫片、弹簧垫片、螺母,旋紧螺母,保证设备与底座连接牢固可靠。

5.3划线打孔

5.3.1按照机房设备平面布置施工图纸进行划线定位,机柜距离墙壁最小的距离应尽量不小于800mm(特殊站点机房可根据现场情况经通信段同意后进行调整)。

5.3.2根据划线位置摆放设备,将底座的四个固定孔画好记号,将机柜挪走。

5.3.3在打孔前,可先用样冲在孔位处凿一个眼,以帮助钻头定位。

打孔深度为膨胀螺栓套管长度和锥头之和,确定孔深后,固定冲击钻定位杆。

孔眼要求垂直,不得成喇叭状,打孔完成后清理孔洞及现场灰尘。

定位打孔

5.4机柜安装

5.4.1将膨胀螺栓放入打好的四个孔内,用橡皮锤打入孔内,膨胀螺栓套管应全部没入孔内。

5.4.2将设备底座对地安装孔套入膨胀螺栓,在膨胀螺栓上依次套上平垫片、弹簧垫片、螺母,旋紧螺母将膨胀螺栓套管拉爆。

注意:

膨胀螺栓一定要牢固,否则,机架不可能安装牢固。

5.4.3采用激光测距仪控制安装位置的精度,采用红外线垂准仪控制机柜的垂直度确保机柜安装牢固端正垂直,机面上下端倾斜偏差应不大于机柜高度的1‰,机柜的护板、顶盖、门板和面板装备后,应结合紧密,缝隙均匀一致,无明显歪斜,相邻机柜在机柜上方可用连接板进行连接,机柜间的缝隙不应大于3mm。

机柜底部封堵要严密。

如采用金属板封堵,金属板与缆线接触处应有防护措施。

5.4.4在机柜搬运及安装过程中,注意避免机柜、划伤、磕碰;并注意对房建墙体及地砖的成品保护,避免划坏墙面,砸坏地砖。

5.5走线架安装

上图仅为示意

5.5.1室内走线架采用上、下走线架结合的方式,走线架采用铝合金型材材质,区间机房内上、下走线架均采用30cm宽铝合金走线架,车站、存车场、信号楼机房内上下走线架均采用400mm宽走线架,横撑间距为300mm,上走线架横撑间距根据机柜下线位置可进行适当调整。

5.5.2水平走线架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大于2mm;垂直走线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5.5.3区间机房下走线架距离机柜边沿15cm,信号楼为10cm。

下走线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瓷砖地面上,下走线架支撑腿高度为100mm。

走线架支架水平方向间隔为1200mm-2000mm。

机柜下方走线架在底座正中心安装,与后排水平走线架预留10mm间隔,机柜前后走线架横档与机柜底部走线架对齐然后均匀分布,其他地方按间距30cm排列。

5.5.4水平面走线架与机柜下方走线架、侧面走线架预留10mm间隔,不形成回路。

走线架两端采用绝缘堵头进行绝缘处理。

5.5.5走线架拐角处根据线缆走向,增加斜向横撑。

走线架在适当位置引出地线与工作汇集排可靠连接。

5.5.6上走线架居中安装在机柜上方,上走线架机柜顶至走线架上平面高度为25cm,支撑间隔1200mm。

走线架应在机柜上适当位置断开安装绝缘堵头,不形成回路。

5.5.7走线架型材易留划痕,禁止拖地、踩踏,防止有划伤影响美观。

5.6固线器安装

5.6.1车站信号楼A平面线缆采用蓝色阻燃ABS固线器固定,B平面采用橙色阻燃ABS固线器固定,固定绑扎缆线时,A平面使用蓝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B平面使用橙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

每个区间站点的机房内采用统一一种颜色的阻燃ABS固线器固定,传输分歧光缆从上行引入的站点机房内采用蓝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传输分歧光缆从下行引入的区间站点机房内采用橙色阻燃ABS固线器和扎带。

尾纤采用蓝色魔术贴固定。

5.6.2走线架每一横撑处安装固线器,用固线器对各种线缆进行固定。

5.7缆线敷设

5.7.1通信机房内应采用上下结合的走线方式,数据线采用上走线布放,网线、2M同轴电缆、尾纤、1/2射频线缆等;下走线架布放直流、交流电源、与室外引入光电缆;区间站点馈线采用上走线方式在上走线架敷设,车站、存车场、线路所采用下走线方式在下走线架敷设。

布放时线缆应预留一定走线量。

5.7.2布放线缆坚持强电、弱电分开原则,坚持顺平、避免交叉原则。

走线架布线时,线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缆直径的15倍。

5.7.3区间机房内两兆线设置在走线架的中间部位,传输网线设置在走线架前方,动环网线设置在走线架后方,设备间的尾纤采用在上走线架前沿安装规格为120mm*100mm尾纤槽防护,每间隔1200mm-2000mm安装尾纤槽固定拖架,每个机柜出纤位置安装尾纤出纤口,在尾纤槽尽头处应安装堵头。

5.7.4下走线,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均设置在前排走线架,交流电源线在走线架下方机柜内侧布放,直流电源线在走线架上方机柜外侧布放,地线机柜内采用黄绿地线,机柜外采用长条铜牌代替黄绿地线安装在后排走线架下方,每隔50cm固定一次,在拐角位置加装L型或T型铜连接片。

5.7.5直流电源线在走线架分上下两层布放,正极电源线在下,负极电源线在上,间隔不得小于20mm。

5.7.6各机柜的数据线、电源线、地线在走线架上引入或引出的位置应统一,下线位置线缆应横平竖直,下线弧度各机柜应保持一致。

5.7.7光缆布放应满足双径路要求,光缆引入室内后在后排下走线架上方固定,分别从室外的两个手井引入汇集到配线柜,光缆在综配机柜后方引入,光缆外护套在光缆固定板处开剥,用喉箍固定在加强芯固定架,悬挂光缆标识牌,光缆标识牌悬挂高度应统一。

光缆开剥位置,光纤束管套光纤保护管防护至ODF成端盘,在ODF成端盘内将光纤束管固定后开剥。

5.7.8区间站点通信机房传输设备上行侧端口采用蓝色铠装尾纤,下行侧端口采用橙色铠装尾纤,其他均采用蓝色铠装尾纤,采用蓝色魔术贴进行固定;

5.7.9配线线缆不得使用破损、发霉和受潮的缆线,应外皮完整,必须是整条线料,中间严禁有接头。

5.8采集器及摄像机安装

(a)门磁、窗破、红外、灯控等采集单元所需的缆线,从动环所在机柜的上部引出,在上走线架布放到吊顶内,再从吊顶内穿φ32的PVC管防护敷设引下至安装位置,吊顶PVC管连接采用管径相同的波纹管连接,吊顶内同一径路的线管用扎带绑扎整齐。

(b)室内墙面上安装的动环传感器应端正,不歪斜。

(c)设备接线和主机卡线时要细致,注意颜色和线序。

线与线连接时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需要挂锡和绝缘保护。

规范粘贴标签,明确芯线用途。

(d)动环监控系统安装时应不影响其它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e)设备安装完毕后,电源空开一定要关闭,避免错误供电损坏设备。

5.8.1门磁安装

门磁安装于机房门的活动幅度最大的部位,磁体安装于门扇上,接线体安装于门框上,保证对门的开关状态有效的进行检测。

门磁的最佳感应距离为0-5cm,门关闭时磁体与接线体之间留有0.5cm的距离,防止门关闭时相互碰撞损坏。

若活动门页关闭后与门框不在同一平面,门磁的其中一部分(一般为磁铁部分)需增加增高垫,使其在门关闭时,门磁两部分垂直方向在同一平面,增高垫选用非金属物最佳。

门磁安装在双开门时,需安装于经常开启的门扇上。

门磁控制线要尽可能从门框中引出,避免线缆紧贴门框敷设。

5.8.2红外双鉴探测器

红外双鉴探测器安装于入口门上方200mm处的中间位置,同时调整到适当角度,保证能够检测到人员进入,警戒非法入侵。

5.8.3玻璃破碎探测器

玻璃破碎探测器安装在窗框的侧面墙壁中间,监控网线经暗埋管引上吊顶,吊顶内穿管经走线架引下至机柜内。

5.8.4水浸传感器

水浸传感器安装在机柜背面墙上中央位置,安装高度距防静电地板1400mm。

在水浸传感器下方的防静电地板下100mm墙面上安装导轨,在导轨上安装导轨式水浸变送器,两个水浸探头安装固定在靠近两个光电缆引入口处的防静电地板下50mm墙面上,避免出现误告警。

5.8.5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动环机柜上方的走线架上,安装位置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8.6烟雾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一般安装在高频电源柜上方固定在吊顶上,单个烟雾传感器的覆盖区域为半径4.5m的圆形区。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5.8.7照明视频联动

照明联动继电器放置在86型暗盒内,墙面用假面板密封,安装在室内照明开关左侧,安装高度与照明开关底面平齐,配电源线控制线至照明开关处;视频联动采用后台联动方式。

5.8.8本工程直放站机房采用单相交流电源防雷箱,其他机房均采用三相交流电源防雷箱。

电源防雷箱尺寸为600mm*800mm*180mm,安装高度距离防静电地板1400mm,车站、存车场、线路所信号楼在电源防雷箱底部向下一字并排预留4根φ80钢管和1根φ50钢管至防静电地板100mm以下,区间通信机房在电源防雷箱底部向下一字并排预留2根φ80钢管和1根φ50钢管至防静电地板100mm以下。

在电源防雷箱顶部向上预留2根φ25PVC管至吊顶内。

外电检测箱安装在视频柜内,自视频柜柜外电检测箱引出监控线经上走线架布放至吊顶内,在吊顶内穿管经墙壁2根φ25预埋暗管引下至电源防雷箱。

5.8.9基站内在高开蓄电池架位置防静电地板下至吊顶预留1根φ25PVC管敷设电池监控网线至动环RTU设备,蓄电池巡检仪模块及蓄电池正、负极监测单元安装在电池架正面。

5.8.10基站内空调按照平面布置图位置安装,在每个空调身后墙壁暗埋1根φ25管自吊顶至防静电地板下,空调监控网线自空调内引出经防静电地板下的暗管引上至吊顶,在吊顶内穿管经走线架引下至机柜内。

5.9设备配线通用要求

5.9.1当机柜预留进线位置孔洞不合适时,重新开孔后采用U型橡胶条防护。

5.9.2机柜内电源线和数据线应从机柜的两侧分开敷设,综合配线柜内线缆按照设备侧和用户侧分开走线,设备侧线缆靠近传输机柜侧固定,用户侧线缆在机柜另一侧固定。

5.9.3配线弯曲应均匀、圆滑,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

(1)大对数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0倍;

(2)非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5倍;

(3)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4)室内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

(5)光纤跳线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5.9.4布线应尽量短而整齐;当线缆接入设备或ODF、DDF、VDF、数据配线架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余留长度应统一。

各种配线应按顺序出线,布放应顺直、整齐,无扭绞、交叉,绑扎间隔均匀,松紧合适,塑料带扎头应剪齐并放在隐蔽处。

绑扎整齐一致各机柜顺序出线

5.9.5缆线成端

5.9.5.1配线成端的方式应根据配线型号及配线架、设备的型号规格选用卡接、2M头、BNC头、以太网电接口插头和专用电缆插头等方式。

5.9.5.2配线终接端子时,应采用专用的剥线工具开剥缆线端头。

5.9.5.3小型铜接线鼻子卡接时,必须使用卡接工具,选用卡接钳时缆线的芯线线径应符合卡接端子的要求。

5.9.5.4制作2M头时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焊接牢固、压接可靠。

5.9.5.5制作BNC头应内导体、屏蔽层焊接牢固,装配可靠。

5.9.5.6制作以太网电接口插头时应选用专门的压接工具,并使用水晶头护套防护。

5.9.5.7组装专用电缆插头时,应配件齐全、线位正确、装配可靠。

5.9.5.8电源线在空气断路器侧成端采用铜冷压环压接,在正极排成端采用铜接线端子压接,型号应符合线径要求,压接牢固。

铜接线端子使用压接钳压接后采用热缩套管保护,热缩套管后端应平齐。

5.9.5.9接地铜排和接地线缆等连接处应用双铜螺母固定,机柜设备和配线架子框等,应与机柜内地线排可靠连接,并连接至接地汇集排。

5.9.6敷设好的配线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止设备名称、用途等必要的信息;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脱落的材料。

尾纤标签在用纤用红色字体,备纤则用黑色字体。

网线标签重要业务(异物防灾通道、SCADA通道、旅服通道等)采用红色字体,其他业务及备用网线采用黑色字体。

重要业务2M线标签(客票、CTC、数调、GSM-R系统、接入网、防灾等)采用红色字体,其他业务及备用2M线采用黑色字体。

尾纤标签尺寸

5.9.7按照通信机房门数量设置防鼠板。

采用门框两侧加装不锈钢槽道固定防鼠板的方式,防鼠板可整体抽出。

防鼠板和缆线槽道均采用1.4mm厚的不锈钢板制作(不锈钢板型号:

304)。

防鼠板高度为45cm,厚度为1.3cm,宽度与门同宽,中空。

防鼠板中央双面喷字体大小为5cm的“防鼠板”三个字。

防鼠板结构示意图

5.10各系统设备细部配线

5.10.1移动通信系统

5.10.1.1天线安装

1、天线安装在最上面的天线平台,天线应确保天线在避雷针保护区域LPZ0B范围内。

2、在天线的吊装前,将天线的固定夹、调节装置、天线附件的在塔下组装完成,注意天线的两个固定夹不能装反。

天线组装完毕后,用绳子和滑轮组将天线吊到铁塔平台上,放于不易滑落的地方,在天线吊装的过程中严禁天线和塔体接触,并注意人身安全。

3、上塔施工人员应具有登高证,上塔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戴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

塔下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尽量远离铁塔2米以外。

4、按工程设计图纸确定定向天线的安装方向,将天线固定到支架上松紧程度合适;安装天线时抱杆要高出天线至少100mm,天线在抱杆上要固定牢固。

5.10.1.2天线方位角、俯仰角调整

根据工程设计文件,用指南针确定天线的方位角,通常情况下正北方为第一扇区,顺时针转120°为第二扇区,顺时针转240°为第三扇区,但设计文件有具体的数值应以设计文件为准,轻轻调整天线直到方位角满足设计的要求,一般要求偏差小于5°,调整好后将下端固定夹的螺丝拧紧。

注意:

使用指南针时尽量远离铁塔等金属物体,防止指南针受到干扰。

用俯仰仪靠在天线的背面,轻轻推动天线直到下倾角满足设计的要求,一般要求误差在0.5°以内。

注意: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注意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在天线的安装与调节过程中,注意保护已安装的跳线,避免任何损伤。

5.10.1.3馈线敷设

1、馈线接头在塔下提前制作好,用胶带缠包密封,用绳子和滑轮组将馈线吊到铁塔上。

同一段馈线必须是整条线缆,严禁中间接头。

2、天馈线长度不超过80米时,采用线径7/8馈线;超过80米时,采用线径5/4及以上馈线。

3、馈线布放在铁塔爬梯靠近机房侧的角钢上,每根角钢上安装馈线固定卡,馈线卡安装应垂直整齐,馈线卡金属固定件安装方向一致。

5.10.1.4馈线引入机房

1、基站、直放站铁塔天馈线引入机房采用上走线方式,馈线布放应保持室内、外馈线无交叉、排列顺序一致,弯曲半径不小于馈缆直径的20倍。

沿铁塔走线架每隔1m左右安装一个馈线固定夹,将馈线按室内无交叉的排列顺序固定在馈线夹中并拧紧螺丝,馈线固定夹应和馈线保持垂直,切忌弯曲,馈线卡朝向一致。

在引入室内前应做滴水弯,滴水弯要低于走线架15cm。

2、区间基站、直放站天馈线采用上引入方式,在馈线引入口的内、外各设置一面馈线窗(长方形馈线窗,馈线引入孔一字型排列)。

室内馈线窗安装高度高于室外馈线爬架及馈线窗10厘米。

在馈线引入口处设置接地汇集线并采用箱式(室外接地箱)防护,室外的接地箱通过PVC管将接地母线下引馈线窗下方预留的接地扁铁,接地汇集线母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带绝缘护套多股铜芯软线接至建筑地网。

车站信号楼天馈线采用下引入方式,铁塔至基础散水地面采用4米长300mm*150mm热镀锌钢槽防护,地面用水泥包封。

钢槽至电缆井进线管口处直埋地段用PE管防护,馈线引入机房前在电缆井内制作馈线接地卡,接地卡地线连接在电缆井内的地线排上。

3、馈线引入室内前在铁塔上、中、下处及引入机房前制作接地卡,馈线在塔上长度超过50m时,还应在馈线中间增加避雷接地夹,一般为每20m安装一处。

铁塔上的接地线与爬梯连接(禁止连接避雷带),引入机房前接地卡地线与室外接地箱连接,室外接地箱布放母线连接至场坪地网。

4、距离机房瓷砖地面2.8米,对应BTS机柜在机房墙壁正中位置预留30mm*30mm的馈线窗孔洞,室外馈缆经馈线窗引入机房,馈线窗外部与墙壁间采用密封胶封堵。

5.10.1.5天馈线连接

1、馈线与天线的连接跳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