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8375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docx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报书

 

学校名称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盖章)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120901K

填报日期2014年4月17日

专业网址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制

二0一四年三月

填写说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旅游管理

修业年限

四年

专业代码

120901K

专业类别

管理学

本专业设置时间

2004年

近三年毕业生数

455

上年度入学人数

86

现有在校生数

395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35万元

项目负责人(带头人)基本情况

姓名

杨宏伟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硕士

学历

本科

所学专业

旅游管理

毕业院校

天津商业大学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管理学院副院长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太榆公路16公里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电话

办公:

手机: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030031

负责人(带头人)近五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

近5年,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09-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经济学》和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学》、全院公共选修课程《现代商务基础》、《中国旅游景观赏析》等的教学任务。

主持和参与了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独立学院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独立学院管理学科课程结构调整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教育部、财政部《本科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旅游管理专业)》(VTNE081),山西省科技厅《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山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等7项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出版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十一五规划教材)、《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等6本统编教材,在《科技与产业》等刊物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

承担了《云南民族村旅游产品提升方案》、《山西新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工业园区规划》、《甘肃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古交关头根据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阳曲三郎洞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10多项社会服务项目。

获得了山西省兴晋挑战杯高校师生课外科技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商科院校首届实践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商科院校第二届实践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5项奖励。

 

二、专业建设目标、思路、方案及成果预测

(一)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在巩固本专业2009年以来作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零适应期’高级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内涵,强化对“基于职业导向的专业教学能力标准”的理解,以“扎实理论、强化实践、提升素质、拓展能力”为改革方向,以“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地图”建设为抓手,突出“系统培养学生能力”主线,进一步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以“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动态化、集约化改革”为核心,系统优化、整体构建“线下线上结合”、“自主、开放、高效、创新”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全面落实“降低学生学习时间成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知识发现、知识集成、知识创新能力,健全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延展能力”的目标,为山西省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或相近应用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体化改革提供示范。

为山西省全面落实赶超战略,加快推进资源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基础,形成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建设思路及方案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全面建设:

1、完善“基于职业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标准”,进一步细化、提炼和稳定人才培养目标。

“‘零适应期’高级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工作已经在旅游管理专业近1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改革研究中稳步开展,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初步肯定。

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特别是教学能力标准建设仍然不够,不利于特色提炼和进一步形成有效突破,需要在完善“基于职业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标准”的基础上,细化、提炼和稳定;

2、形成“‘零适应期’高级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矩阵”。

借助“回归分析”、“价值工程”等科学管理工具,以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和“信息化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方法”的系统调查和分析为基础,围绕“零适应期”、“高级应用型”、“本科”等核心概念形成结构条理、关系清晰的“知识—能力矩阵”,为专业建设与改革创新奠定数据基础。

3、在“知识—能力矩阵”的指导下,形成“课程知识图谱”,明确知识体系和学习要求,全面改革教学环节。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等基本工具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各门课程的关键知识点、重点知识点、接口知识点、方法知识点在知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功能性地位和关联度;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要求,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知识—能力矩阵”的指导下,研究编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全面调整教学内容、系统优化课时结构、科学配置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方向。

依托基于“知识地图”和“知识管理工程”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大纲,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一体化改革提供方向性指南;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为统领,明确知识链条和教学内容,加强“知识—能力”驱动下的“任务项目(模块)”教学方法改革,采取“集中沟通、团队突破”的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达到“每一位教师都熟悉学科知识系统,了解“知识—能力矩阵”结构,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各有侧重、彼此呼应”的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5、围绕“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主线,加强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动态化、集约化”改革,构建“线下线上相结合”、“自主、开放、高效、创新”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系统提升学生知识发现、知识集成、知识创新能力,健全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延展能力。

在完善“课程知识地图”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管理信息系统”工具、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加强教学资源网络化、平台化建设,紧密围绕社会需要,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动态化、集约化”改革,构建“线下线上相结合”、“自主、开放、高效、创新”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达到“系统提升学生知识发现、知识集成、知识创新能力,健全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延展能力”的专业建设最终目标。

(三)成果预测

1、“现代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和“信息化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方法”的调查分析报告

2、基于职业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能力标准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矩阵”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地图”

4、“知识——能力”驱动下的“任务项目(模块)”教学改革方案和配套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5、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化、动态化、集约化”改革方案和“自主、开放、高效、创新”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

 

三、基础与改革

教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04年9月开始招生,截至2013年6月,已培养了6届共计737名毕业生,目前在校生395人,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理事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08年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确定为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本专业始终坚持以培养“‘零适应期’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较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专业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一)“零适应期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明确将培养“零适应期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指导委员会队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同时,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系统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使学生一毕业就具备在旅游企事业单位承担高级服务和基层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

1、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比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夯实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需要,将专业课程按照旅行社经营、酒店管理、景区管理与旅游规划、学术深造等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学习规律进行学期分布,全面考虑了学生就业、考研、发展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2、全面推行“零适应期”教学改革。

在这一改革思路的指导之下,结合校内实验实践环境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各项保障条件,按照学习规律增加了认知实习、课程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等环节,适度将毕业实习提前到第7学期第10周以后进行,保证学生有近6个月的系统实践,使学生提前经过了毕业后的“实习期”和“适应期”,一毕业马上就能进入就业岗位,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反响好;

3、不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几年来,专业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中央教科所、国家商务部《独立学院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独立学院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独立学院管理学科课程结构调整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等多项省部级教改课题研究和3项院级教改课题研究,参与了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教育部、财政部《本科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旅游管理专业)》(VTNE081)等多项省部级教改课题研究;专业教师先后参与了省级教改课题4项、院级教改课题3项;形成了多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4、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以“课内实训+课外实习+第二课堂”为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日趋科学完整,2009年、2010年由专业负责人主持完成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方案设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配套方案”连续获得全国商科院校实践教学大赛一等奖,并受邀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引起热烈反响;专业教师完成的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多媒体课件”等项目也分获多项二、三等奖。

(2)第二课堂环节已经成为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由专业负责人指导的“大同县杜庄乡旅游开发调查”等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先后多次获得山西省“兴晋挑战杯”高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金奖和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专业学生赴天津社会实践小组获得山西省教育厅、团省委的多家单位的联合表彰;赴五台山社会实践小组受到了原外交部李肇星部长的肯定和赞扬;专业教师指导的“旅游协会”、“酒店导航者协会”、“科研实践小组”等学生社团队伍不断扩大。

其中,“旅游协会”被评为学院优秀学生社团、先进学习型组织,“科研实践小组”多次在全国大学生ERP沙盘竞赛、山西省高校师生兴晋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已经成为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孵化器。

5、全面体现“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以扎实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从素质、能力和技能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

(1)知识要求——旅游管理学科基础知识;旅游企业管理基本理论、法规、政策和国际惯例;酒店、旅行社、景区等企事业单位主要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规程;

(2)素质要求——基本素质,即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即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诚实守信、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较强的社会活动、协调和组织能力。

(3)能力要求——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良好的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能力;优秀的外语能力;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与知识创新、职业发展能力。

(4)职业技能要求——具备考取导游资格证书、茶艺师等专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职专任教师12人,外聘教师5人。

专职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4人,占33%;讲师7人,占58%;助教1人,占9%。

总体来看,本专业师资力量基本符合专业建设需求,学历、年龄、学科及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专职专任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41岁,队伍处于职业稳定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1名教师博士在读;教师的教学能力较强、普遍受到学生欢迎。

专业教师中有1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学能手,多名教师先后在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在历年的学生评教中,平均成绩居于学院各专业教师的前列;师资队伍学科结构较为合理,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符合旅游管理交叉性、边缘型学科的特点;专职专任教师中有6名教师具有旅游企业从业经历和为旅游企业进行管理服务、规划设计、会展设计以及长期为省旅游局、省人社厅担任职业资格考评员的丰富经验,具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占教师总人数的50%,社会服务类型涵盖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调酒、茶艺等各类别。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明确“教学为本,科研突破”的理念,教师团队不断在科研上努力突破。

截止2014年4月,本专业教师发表1C以上学术论文3篇,其他论文32篇;主编或参编国家级教材8部,有2部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为山西省导游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出版学术专着2部;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12项、院级课题6项;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1项。

(三)毕业生质量与社会评价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论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并鼓励专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双证书”应用型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我专业2013届毕业生117人,就业率达到98%以上,各用人单位对我专业学生的评价均较高,2010年以来,先后有山西滨河饭店等多家单位开出了“提前预定、解决户口、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等优惠条件挽留和吸引学生就业。

2009年以来,学生考研率也稳步提升,2013届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8人,考研率%。

此外,近三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考取公务员与事业单位16人,历届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均达到70%以上,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均达到50%以上,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达到85%左右。

在实现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对接的同时,也实现了学习、应用与发展的对接,毕业生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与项目、主要仪器设备名称与数量等方面内容)

(一)教学管理制度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是我省首个引进ISO9001质量认证的高校,在学院ISO9001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与监督下,本专业实现了过程管理规范化,环节监督科学化和主体管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目标。

1、本专业严格遵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教学质量工作手册》,实现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授课任务下达、备课、教案、教室日志、课堂实践教学、出题、考试、阅卷、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完整规范的教学流程管理。

2、在教学过程管理的基础之上,本专业在教学各环节均严格执行“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学院领导听课、“同行听课评议”、“督导听课”、“评教评学”和“新课述课”等制度,相互学习,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此外,结合学生实际还创新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一入校就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同时组成了师生科研团队,定期进行交流与探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

3、为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本专业严格执行学院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制度,“以老带新”,促进本专业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每周五下午的教研室活动实现制度化,并成为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交流、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课堂示范教学和团队沟通的重要平台。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本专业的11门核心课程均以课程组的形式实现团队攻关、集体合作。

专业现有院级优秀课程《导游实务》,近三学期,该课程主讲教师的评教结果平均为,教学质高,学生反映好;课程组初步完成了优秀课程网站建设工作。

我专业的优秀课程建设以梯队化形式展开,进入建设梯队的重点课程项目《旅游学概论》和《餐饮服务与管理》也各具特色,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专业教师以课程组为单位,积极探索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突出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创新教材的编写。

目前,我专业教师先后主编和参编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8部教材,编写的《模拟导游》、《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心理学》等被确定为“21世纪旅游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三)校内外实训场所与项目

1、校内实训教学场所与项目

依托学院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教学条件,在完善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90%专业类课程都进入多媒体教室授课,基本实现了“理论讲授+课内实训”的教学方式。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拥有“酒店管理综合训练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卡耐基形象训练室”等校内实验室5个,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其中“酒店管理综合训练实验室”为管理学院重点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卡耐基形象训练室”等为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除此之外,在依托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校内网络资源、管理学院资料室等图书资源的基础之上,学院每年还投入11万元建设资金用于专业建设,购入大量专业类图书、期刊,并购置了浙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专用教学软件、模拟导游教学影像资料等,不断丰富专业校内教学资源。

校内实训场所与项目一览表

实训课程(项目)

实训场所

主要仪器设备

酒店服务综合训练

酒店管理综合实训室

中西餐、客房、前台、调酒、茶艺等设备

模拟导游、旅行社业务

模拟导游实验室

模拟导游软件、旅行社业务资料

社交礼仪、语言训练

卡耐基形象训练室

投影仪、电脑、播放设备

企业管理综合训练

ERP实验室

ERP教学软件、电脑

旅游企业管理软件训练

软件实验室

酒店管理软件、旅行社管理软件

2、校外教学条件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特点。

几年来,本专业积极创造并改善校外实习、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

目前,与省内外20多家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涵盖旅行社、酒店、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等。

每一个实习、实践基地均配备了专门的校外指导教师,结合本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专业学生的各类实习、实践活动都可以根据双向选择进入基地,按照实习大纲的内容要求全面参与基地的业务与管理活动,由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实习考核,在毕业实习结束后根据意愿选择是否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真正实现了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

部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览表

山西滨河饭店

北京新北纬饭店

山西商务国旅

太谷梅苑山庄

北京西藏大厦

北京花家怡园

太原花园国际大酒店

北京民族饭店

首旅集团

平遥镇国寺管理处

山西颐景国际酒店

北京德宝饭店

平遥文庙管理处

山西铁路国旅

山西唐都生态园

介休市旅游局

常家庄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黄河京都大酒店

河南少林国际酒店

翼城县文化体育局

山西铁路国旅

四、建设保障

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自2005年以来,学院就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了政策倾斜,2008年、2013年先后两次将旅游管理专业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在实验室建设、师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学院管理制度框架内,又完善了“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方案”和“实施细则”,专门出台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专业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二)经费支持

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学院在保证专业教学基本投入的基础上,2008-2012年,每年拨专款10万元,2013年以来,每年拨专款5万元作为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经费,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资料购置、科研与学术交流等专业建设方面的开支;同时,每年为《导游实务》优秀课程拨款1万元用于课程建设。

(三)其他支持

学院积极支持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培养,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先后赴德国、香港、澳大利亚进行专业访问学习与学术交流;多名骨干教师先后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多次派出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等机构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进行专业教学交流,参加教育部网培中心的精品课程培训活动。

在人才引进和使用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引进了多名在行业内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发挥专长,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经费预算表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教师进修提高

80000

高级职称10000元/年,其他人员5000元/年

2

专业资料购置

30000

外文、中文专业资料、光盘资料

3

实验室完善、建设

100000

实验耗材、实验室扩建

4

教改调研、学术交流

36000

专业教师人均3000元/年

5

实训基地建设

90000

实训基地指导教师费用、交流、差旅费3000元/年.基地

6

教师科研资助

30000

专着、国家级论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配套

7

教学设备、办公用品

10000

专业建设耗材、移动硬盘等设备

8

其他

5000

合计

381000

五、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六、学校审核、推荐意见

 

(盖章)学校领导签字:

年月日

七、省评审专家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