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8663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98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肖润谋第八章第九章.pptx

车辆管理,车辆管理就其广义来说,是指对车辆规划、选配使用、检测、维修、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其中车辆规划、选配、新车接收以及车辆使用前的准备方面的管理是车辆前期管理,车辆使用、检测、维护、修理方面的管理是车辆中期管理,车辆改装、改造、更新、报废方面的管理是车辆后期管理。

车辆技术装备管理,车辆技术档案管理,车辆技术状况等级鉴定管理,车辆技术经济定额指标管理以及车辆停放租赁、停驶、封存和折旧等都属于车辆基础管理的范畴。

车辆安全管理的对象和目的,1管理对象车辆技术管理的对象是所有运输车辆(车辆和挂车),包括各种隶属关系的从事营运和非营运的车辆,主要对象是营运车辆。

2管理目的车辆技术管理的目的是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舒适的运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车辆的效能,降低运行消耗,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车辆安全管理的原则,技术管理的原则概括起来说,就是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预防为主原则择优选配原则正确使用原则定期检测原则强制维护原则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与报废,车辆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于道路运输企业而言,车辆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6部分内容。

(1)车辆基础管理;

(2)车辆使用管理;(3)车辆检测诊断管理;(4)车辆维护管理;(5)车辆修理管理;(6)车辆改造、更新和报废管理。

车辆的选配,车辆是车辆运输企业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运输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

组织运输生产首先要有合适的运输车辆。

因此,应根据运输市场情况,以及当地的社会运力,油料供应、运量、运距和道路、气候等社会和自然条件,制订车辆发展规划,择优选配车辆,并做好车辆的分配和投用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选择车型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包括择优选购和合理配置两个方面。

1车辆的择优选购车辆在设计时,是根据不同的道路和气候等运行条件而设计了不同的使用性能。

企业在选购车辆时,应对车辆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维修和配件供应的方便性、产品质量的优劣和价格等诸因素进行择优选购,以提高车辆的投资效益。

选购车辆必须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维修上方便”的基本原则。

应从车辆的售价、适应性、可靠性、维修和配件供应方便性,使用寿命以及燃油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2车辆的合理配置车辆的合理配置是指运输企业根据其所承担运输任务的性质、运量、运距和道路、气候以及油料供应情况等条件,合理配置车辆结构,如大、中、小型车辆比例,汽、柴油车比例,通用、专用车比例等等。

通过合理规划,优化车辆构成,充分发挥车辆吨(座)位和客量的利用率,满足运输市场的需要。

车辆的合理配置的标志是:

(1)车型先进、安全可靠、货物装卸(或旅客上下)方便。

(2)车辆规格齐全,能与当地货(客)源相适应,且配比合理(吨位大小、座位多少、高中低档比例等),吨位利用率和客量利用率高。

(3)车辆的油耗、维修费用、运输成本均低而利润高。

(4)应变能力强,即能完成正常的生产任务,又能突出重点,完成特殊任务。

配置车辆时,除需要考虑当地运输市场状况,弄清现有在用运输车辆的基本技术情况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1)车辆经常行驶的道路条件。

(2)气候、海拔条件。

(3)油料供应情况。

(4)车辆使用的经验。

(5)本单位或当地车辆构成情况和维修能力。

3车辆选配的主要技术指标车辆选配的目的就是择优选购合适的车辆,根据车辆适应用途、外界自然条件等要求而确定车型,而反映适应上述外界条件的车辆本身,是由车辆的基本性能体现出来的。

总体上,主要包括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

(1)动力性车辆的动力性有如下3个指标,即最高车速、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和加速能力。

车辆的最高车速是指车辆在水平良好的路面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车辆的加速能力一般用加速时间来衡量,加速时间有两项,一项是车辆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一项是超车加速时间。

车辆的最大爬坡度是指车辆满载行驶在良好路面上一档的最大爬坡度()。

(2)燃油经济性燃油经济性是指单位燃油消耗量完成运输工作量的能力,车辆的燃油费用约占车辆运输成本的30%左右。

因此,提高燃油经济性可降低运输成本。

燃油经济性可用在一定条件下行驶单位里程的燃料消耗量来表示,如100km油耗(L/100km),或用在一定道路条件下单位车辆总质量在单位车辆行驶里程下的平均燃油消耗,如百吨公里油耗(L/100tkm)。

上述前一个指标较适于衡量客运燃油经济性,而后一个指标较适于货物运输车辆。

(3)可靠性车辆的可靠性是指车辆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它表示车辆顺利工作不产生损坏和故障的性能,常用以下几个衡量指标:

车辆行驶每1000km由于技术故障而进行修理的次数;车辆每行驶1000km由于技术故障而造成停歇待修的时间;车辆的总成、部件(组合件)和零件在规定使用期限内的损坏和损伤情况。

(4)安全性安全性主要体现如下几点,车辆的制动性、车辆操纵的平稳及可靠性、车辆各部位的防撞性及内部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车辆的制动性。

车辆的制动性又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及车辆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车辆的制动效能可用在满载时车辆以不同初速度制动时的最小制动距离表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指车辆在高温、高寒、潮湿及大坡度长距离条件下制动效果的恒定性。

车辆的使用前期管理,1新车的检查与验收车辆在出厂时,虽然已按规定进行了检查、验收,但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也有可能会造成意外的损伤。

为了分清责任,确保车辆安全、可靠的行驶,在新车购置后应进行严格的检查与验收。

2新车的接收与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使新车尽快投入正常的运行,充分发挥其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接收新车时及新车使用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接收新车时应按车辆购置合同和车辆的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照车辆清单或装箱单进行验收,清点随车工具及附件等。

(2)新车在投入使用前,应对驾驶员和维修工进行技术培训。

(3)新车使用前,应按制造厂的规定对车辆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补给及必要的调整。

(4)新车使用前应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重点检查车辆是否有缺件、损坏及制造质量等问题,如发现有较大问题要及时分析、解决。

(5)建立车辆的技术档案。

(6)严格按照制造厂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车辆走合及使用,并做好走合前的维护工作。

(7)为了便于因质量问题需要提出索赔时,最好不要在索赔期内对车辆进行改装或加装其他附加装置。

并要做好使用记录,以备查阅。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车辆技术档案是指车辆从新车购置到报废整个运用过程中,记载车辆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检测和维修记录,以及事故处理等有关车辆资料的历史档案。

它的作用是了解汽车性能、技术状况的动态、运行材料和维修材料、维修工时的消耗、汽车在运行期的经济效益;掌握车辆使用、维修规律,为车辆维修、改造和配件储备提供技术数据和科学依据;为评价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提供依据;还可为车辆制造厂提高制造质量提供反馈信息。

1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各运输单位和个人必须逐车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并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车辆技术档案的格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统一制定,以使其内容和格式做到统一,便于管理。

车辆技术档案应作为发放、审核营运证的依据之一。

车辆技术档案一般由车队负责建立,由车队的车管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和管理。

2车辆技术档案的内容车辆技术档案包括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车辆运行使用情况、检测和维修情况、车辆技术状况和事故处理情况等内容。

3车辆技术档案的管理车辆技术档案一般在车队由车管技术员负责填写执行,企业技术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

对车辆技术档案管理的要求是:

(1)记载应做到“及时、完整和准确”。

(2)专人负责,职责分明。

(3)技术档案随车调动,车辆报废后应上交。

车辆技术状况分级与评定,1车辆技术状况分级评定内容根据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评定的内容为:

评定营运车辆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限值、车速表示值误差等。

2车辆技术状况等级划分根据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标准,营运车辆按照技术状况可分为一级车、二级车和三级车3个等级,其中“三级车”是营运车辆技术等级中最低一级要求,是社会车辆进入道路运输业,从事营运的门槛。

营运车辆在市场准入前,应当经综合性能检测并评定车辆技术等级,对于三级以上的所有车辆,进行等级评定时,检测的所有项目必须全部合格。

3车辆平均技术等级车辆平均技术等级是综合体现汽车运输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素质和企业发展潜力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它标志着汽车运输企业所有车辆的平均技术状况。

车辆平均技术等级可用式(9-1)计算。

车辆平均技术等级

(1)

(2)(3)各级车辆数的总和(9-1)式中:

1一级车辆数;2二级车辆数;3三级车辆数。

车辆的改造、更新与报废,1车辆的改装与改造车辆的改装、改造是车辆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运输装备技术素质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车辆改装为适应道路运输的需要,经过设计、计算、试验,将原车型改制成其他用途的车辆被称之为车辆技术改装。

车辆改装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改变原车型的用途;二是必须经设计、计算、试验后进行改制。

(2)车辆改造为改善车辆性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经过设计、计算、试验,改变原车辆的零部件或总成,称为车辆技术改造。

所谓车辆改造,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改变车辆的部分结构以达到改善其技术性能或技术状况。

二是必须有设计、计算和试验等程序。

2车辆的更新与报废

(1)车辆改装车辆更新是运输单位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提高车况、降低运行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而且车辆更新与其折旧资金的提取使用和车辆新度系数有密切关系。

用效率更高、消耗更低、性能先进的新车更换在用车辆,称为车辆更新。

车辆更新实际上是对运输单位车辆配置的调整。

车辆更新不仅仅是以新换旧和原有车型的重复,更重要的是保持和提高运输单位的生产力,降低运行消耗。

(2)车辆的报废车辆经过长期使用后,技术性能变坏,小修频率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料消耗增加,维修费用增高,经济效果不好。

因此,车辆使用后期必然导致报废。

车辆或总成的报废,应符合经济合算、技术合理的原则。

根据国家商务部2011年审议通过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制定运输企业参与营运车辆的具体报废条件。

汽车的一般使用管理,1汽车的装载安全管理汽车在设计时各项性能指标都必须与其装载条件相适应,如果不按规定装载,不仅会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到汽车的安全行驶特性。

汽车在运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装载。

汽车的额定装载质量,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制造厂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能超过额定装载质量;经过改造的汽车,要重新核定装载质量,并报有关管理部门备案;换轮胎时,轮胎负荷能力要符合要求;汽车装载要均匀。

2拖挂运输安全管理拖挂运输是公路货物运输的趋势,具有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道路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但拖挂运输也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拖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拖带挂车时,只准许拖挂一辆;挂车的装载质量不超过拖车的装载质量;连接装置牢固。

防护网和挂车的制动器、标杆灯、制动灯、转向灯、尾灯齐全。

(2)技术状况不良和走合期的汽车,不应拖挂。

(3)拖车空载不得拖带重载挂车。

(4)路况差的地方不宜拖挂。

(5)操作不熟练的驾驶员不得驾带挂的车。

3汽车润滑材料和轮胎的使用

(1)汽车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在汽车运输中,润滑材料本身的消耗费用虽然不大,通常仅为总成本开支的1%-3%,但实际上,它对运输企业的成本却有很大的影响。

在汽车运营过程中,润滑油的使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换油按质换油定期换油同时控制油的指标,

(2)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

轮胎的经济价值在汽车总价值中占有较大比重。

轮胎在运行中的消耗,占运输成本的10%-15%。

为了合理使用轮胎、延长使用寿命,驾驶操作要做到:

起步要平稳,避免轮胎在路面上滑移;行驶中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行驶中要尽量选择较好的路面;控制车速、防止高速行驶导致胎温过高。

驾驶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日常维护,1驾驶操作的基本要求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基本的操作规程,以使汽车运行平稳安全。

在行车前,预热发动机,低速升温、低挡起步。

拖带挂车时,要检查主、挂车的连接机构。

行驶中,及时换挡、注意发动机温度、平稳行驶、安全滑行。

拖带挂车时,要减少主、挂车间的冲击。

另外,驾驶员更应该掌握车辆起步、车速选择、安全车距的保持、会车和超车、调头和倒车等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2汽车的日常维护汽车的安全运行不但受运行条件、交通环境及驾驶员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汽车的技术状况有关,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是安全使用的基本保障。

为保证汽车的技术状况良好及行驶安全,驾驶员必须做到“三检”,即出车前检查、行车途中检查和收车后的检查。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排除故障,正确补充润滑油和其他运行材料的消耗。

具体维护内容有:

(1)保持车容整洁,清洁汽车外观、发动机外表面。

(2)检视补给各部润滑油(脂)、燃油、冷却液、制动液等。

检查轮胎气压。

(3)检视并校紧制动、转向、传动、悬架、灯光、信号等安全装置,确保行车安全。

汽车在走合期的使用,汽车的走合期,实质上是使新车和大修车向正常使用阶段过渡,对相互配合运动副零件的摩擦表面进行走合加工的工艺过程。

汽车走合期的目的是使零件表面的不平部分,逐渐磨去,形成比较光滑、耐磨而可靠的工作表面,以承受正常的工作负荷。

根据走合期的工作特点,汽车在走合期内必须严格遵守走合规定,以保证走合的质量。

走合期必须遵循的主要规定包括:

减载、限速、选择优质燃润料和正确驾驶等。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1低温对发动机启动性的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主要受机油黏度、燃油挥发性和蓄电池工作能力的影响。

(1)机油黏度的影响。

发动机起动必须使曲轴从静态旋转到发动机启动时所必要的启动转速,并保证至发动机启动开始,这与曲轴的旋转阻力和启动转速有关。

(2)燃料挥发性的影响。

燃料对发动机启动性的影响主要是挥发性。

(3)蓄电池工作能力的影响。

蓄电池在启动过程中,主要影响起动机的启动扭矩和火花塞的跳火能量。

2低温对汽车总成磨损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发动机的使用周期内,50%的气缸磨损是产生在启动过程之中,低温启动时对发动机的磨损更大。

发动机的磨损,不仅在冷启动过程中严重,在启动后没有达到正常温度之前也是很大的。

3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措施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存在着启动困难、磨损严重、通过性能变差等问题。

为保证汽车的合理使用,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在进入低温季节前,企业机务部门要组织驾驶员和维修工学习汽车在低温条件下运行的有关基础技术知识,对所有的车辆安排换季维护。

(2)做好预热保温工作。

(3)更换油液,调整油电系统。

(4)驾驶员要按照防冻防滑的规定进行操作。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1发动机过热发动机过热,会导致发动机充气系数下降,产生爆震和早燃现象,供油系产生气阻,零件磨损加剧等。

气温越高,发动机罩内的温度也越高,空气密度减小,充气系数下降,造成发动机功率降低。

爆震是发动机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

强烈和经常的爆震,除了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外,燃料消耗增大,烧坏活塞、活塞环、排气门和气缸垫等,气缸磨损量增大1.5-3倍,甚至使发动机损坏。

2轮胎易于爆破夏季气温高,橡胶易于老化,同时轮胎所用的材料都是不良的导热体,导致轮胎温度升高,内压增大,如不注意轮胎控温,或者轮胎成色偏低时,将会造成轮胎爆破而损坏。

3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措施针对汽车在高温季节使用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发动机防热、轮胎防爆等技术措施:

(1)对所有的车辆在进入高温季节前进行换季维护。

(2)根据轮胎储备情况,组织整车换胎或将成色较好的轮胎装车使用。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原地区行驶时,由于海拔高、气压低和空气稀薄,发动机充气量减少,致使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下降;在山区行驶时,由于地形复杂,经常遇到上坡、下坡、转弯、窄路等问题,往往不能保证制动安全有效。

1海拔高度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降低,空气密度减小,使得发动机充气量下降,混合气变浓,发动机的平均指示压力下降。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而言,平均指示压力与发动机功率的关系为:

=735900式中:

发动机指示功率();平均指示压力(Pa);发动机总工作容积();n曲轴转速(r/min)。

2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山区地形复杂,上坡、下坡、转弯、路窄等情况比较多,汽车行驶途中使用制动频繁。

汽车在山区行驶,由于下坡、转弯而减速制动,使摩擦片与制动鼓发热。

气压式制动系的汽车在高原山区使用时,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压缩机的泵气率下降,加之制动频繁,耗气量大,很难保证车辆制动安全。

液压式制动系的汽车,在我国一般使用醇型制动液。

这种制动液在高原山区使用时,常在管路中产生“气阻”,使得制动失灵,造成事故。

3汽车在高原、山区条件下使用的措施针对汽车在高原、山区条件下使用存在的问题,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措施。

(1)在高原地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措施在高原地区行驶的汽车,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经济性变坏,其改善措施如下:

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

采用特制或在原缸盖上加工的高压缩比气缸盖。

采用增压技术措施。

(2)汽车在高原、山区条件下改善制动效能的措施汽车在高原、山区行驶时,由于制动频繁,使得制动效果差,其主要措施:

加强维护,适当缩短维护周期,确保制动系工作正常,制动可靠。

装备制动鼓散热水箱。

采用矿油型制动液。

采用辅助制动器和改进摩擦片材料,提高摩擦片耐高温性能。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坏路或恶劣道路是指泥泞的土路、冬季的冰雪道路和覆盖砂土的道路等。

无路是指松软土路、耕地、草地和沼泽地等。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特点是:

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小,车轮的滚动阻力增大。

此外,还会有突出的障碍物影响汽车通过。

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使用时,改善驱动轮同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减少滚动阻力对提高汽车的通过性是最有意义的。

从使用方面改善汽车通过性的措施如下:

(1)提高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或减少轮胎对地面的压力,防止车轮滑转;

(2)采取汽车自救措施;(3)合理使用汽车轮胎。

汽车维护,汽车维护是为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而进行各种技术作业的总称。

汽车维护是在车辆行驶一定里程以后,按照规定定额里程及相应的作业项目来进行的。

汽车维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以保证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

1汽车维护的目的汽车维护是在计划预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强调维护的重要性和强制性。

它是以预防为主,根据各型车辆机械磨损和自然松动的规律以及各地的使用条件,进行技术维护作业,从而保证:

(1)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出车参加运输;

(2)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不因中途机件损坏而影响行车安全和车辆停歇,使运输生产能够持续而正常地进行,以保证运输生产的连续性;,(3)汽车及其各总成,在两次修理期内能够达到最高的行驶里程;(4)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降低燃润料、零件和轮胎的消耗;(5)汽车的噪声和废气排放不得超过标准要求,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2汽车维护的分级在汽车预防维护制度中,将汽车的维护按行驶里程归纳成组,并规定相应的维护作业内容,统称为汽车维护的分级。

汽车的维护作业包括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等,除主要总成发生故障必须解体外,一般不得对其解体。

按照交通运输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汽车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

各级维护的主要内容如下:

(1)日常维护:

是日常性的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机件的检视。

作业由驾驶员负责执行。

(2)一级维护:

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润滑、紧固、清洗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作业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

(3)二级维护:

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主,并拆检轮胎,对轮胎进行翻边换位。

作业由专业修理工负责执行。

挂车维护分为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其主要作业内容是:

(1)一级维护:

以润滑、紧固作业为中心,检查紧固外露螺栓和螺母,润滑规定的部位,作业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

(2)二级维护:

以检查、调整为中心,除执行一级维护全部作业项目外,拆洗轮毂轴承,加注润滑脂;检查、调整制动机构;拆检轮胎并对其换位;检查车架、牵引架和转盘的技术状况,排除故障。

汽车修理,汽车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即根据汽车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视情况按不同的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既要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从而克服了以行驶里程为基础确定的计划修理而造成的弊端。

这是汽车维修制度的一项改革,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1汽车修理的目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和机构的自然磨损、变形、故障和其他损伤,致使动力性能下降,燃料经济性能变坏,安全可靠性变差而丧失工作能力。

汽车修理的目的,旨在恢复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已丧失的工作能力和性能,使之能重新安全、可靠、低耗地投入运输生产,完成运输任务。

2汽车修理的分类汽车修理按照不同的对象和作业范围,可分为车辆大修、总成大修、车辆小修和零件修理四类。

(1)车辆大修:

是新车或经过大修后的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时间)后,经过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用修理或更换车辆任何零部件的方法,恢复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车辆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其目的是恢复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坚固性,使其技术状况和实用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条件。

(2)总成大修:

是车辆的总成经过一定使用里程(或时间)后,用修理或更换总成任何零件(含基础件)的方法,恢复其完好技术状况和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3)车辆小修:

是用修理或更换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车辆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

它主要是消除车辆在运行或维护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性故障或发现的隐患。

(4)零件修理:

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不能继续使用而可修的零件进行修理。

零件修理是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恢复其技术性能,以节约原材料,降低维修费用。

汽车维修企业(户)经营的分类,汽车维修企业(户)分为一类汽车维修企业、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三类汽车维修业户三种。

1一类汽车维修企业。

是指从事汽车大修、总成修理生产的企业,亦可从事汽车维护、汽车小修和专项修理生产。

2二类汽车维修企业。

是指从事汽车一、二级维护和汽车小修生产的企业。

3三类汽车维修业户。

是指专门从事汽车专项修理(维护)的企业和个体户。

一类汽车维修企业开业的安全条件,1设备条件企业配备的设备型号、规格和数量应与其生产纲领、生产工艺相适应;设备技术状况应完好,能满足维修、检测精度要求;允许外协的设备必须具有合法的技术经济合同书(各市、地、县至少有一家能承担外协加工的企业)。

一类汽车维修企业应具备必要的专用设备,试验、检测与诊断设备,通用设备,计量器以及主要工具。

2设施条件

(1)企业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场地,能提供土地和厂房的产权证明,租用场地的能提供合法的租赁证明,租用时间应不少于5年。

(2)经营场所周边300m内应无学校、医院、幼儿园、图书馆或其他文化设施,100m以内应无居民住宅,应远离政府办公机关、社会公共场所和市区主要街道。

(3)生产厂房和停车场的结构、设施必须满足汽车大修和总成修理作业的要求,并符合安全、环境保护、卫生和消防等有关规定,地面应平整坚实(混凝土结构)。

生产厂房应为采用框架结构的通道式工业厂房。

(4)停车场地界定标志明显,不准占用道路和公共场所进行维修作业和停车。

(5)企业生产厂房和停车场的面积应与其生产纲领和生产工艺相适应。

3人员条件

(1)经营管理人员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应经过交通行业法规、经营管理、维修专业知识等培训,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2)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至少有一名具有本专业知识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为本企业正式聘用的工程师或技师以上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