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8749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4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docx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

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发布

2005-03-15实施

2005-03-15发布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

Q/02HDZ160—2005

Q/HDZ

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ICS

1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SJ/T10730-1997《VCD视盘机通用规范》、SJ/T11196-1998《超级VCD系统技术规范》及参考了有关DVD视盘机的标准制定的。

在符合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公司DVD视盘机产品性能和特点,本标准增加了内容。

DVD视盘机通用规范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DVD视盘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海尔生产的视盘机.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标标志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T9384-1997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器)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2281-1990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他设备互连配接要求

GB/T13837-199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4197-19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SJ/T10730-1997VCD视盘机通用规范

SJ/T11196-1998SVCD视盘机系统技术规范

IEC60958-1:

1999-12Digitalaudiointerface-Part1:

General

IEC61937:

2000-04Digitalaudiointerfacefornon-linearPCMencodedaudiobitstrearnsapplyingIEC60958

13 定义

13.1 DVD视盘

在直径12cmDVD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双面双层盘上记录活动图像、伴音信号及数据的视盘。

13.2 DVD视盘机

DVD视盘播放设备。

13.3 其它定义

按照SJ/T10730中第3章的规定.(将vcd测试盘对应更改为dvd测试盘.)

14 一般要求

14.1 数据格式

DVD视盘机的数据格式应符合有关标准相应的规定

14.2 互连配接要求

14.2.1 视频接口

按GB/T12281的规定

14.2.2 音频接口

仿真音频输出互连配接按GB/T14197的规定

数字音频输出互连配接按IEC61937和IEC60958-1的规定

15 技术要求

15.1 外观要求

产品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斑等不良,表面镀、涂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

金属件不应有生锈氧化及其它机械损伤,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15.2 电性能要求

15.2.1 DVD视盘机应兼容CD、VCD和超级VCD。

15.2.2 DVD视盘机的DVD部分电性能要求见表1

15.2.3 DVD视盘机内的VCD部分电性能应符合SJ/T10730的规定。

15.2.4 DVD视盘机内的超级VCD部分电性能应符合SJ/T11196的规定。

15.2.5 DVD视盘机内的CD部分应符合GB/T15860的规定。

表1 DVD视盘机DVD部分的电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要求

测量方法

1

视频输出电平(V)

复合视频输出

1.0±0.2

行同步幅度

0.3±0.05

2

水平清晰度(TV线)

AV输出

≥450

S端子输出

≥500

3

亮度幅频响应(MHz)

≥5.5(-6dB)

4

色度幅频响应(MHz)

≥1.5(-6dB)

5

亮度非线性失真(%)

≤5

6

亮度波形失真(%)

≤10

7

亮度信噪比(dB)

≥50(不计权)

8

色度信噪比(dB)

AM:

≥60PM:

≥50

9

亮度与色度信号时延差(ns)

≤100

10

微分增益DG(%)

≤5

11

微分相位DP(°)

≤5

12

S端子信号幅度

(mV)

Y信道

700±140

C信道

色度

880±176

色同步

300±60

13

S端子信号带宽

(MHz)

Y信道

≥5.5(-6dB)

C信道

≥1.5(-6dB)

14

S端子信号信噪比

(dB)

Y信道

≥50(不计权)

C信道

≥50

序号

项目

要求

测量方法

15

Y、U、V输出信号幅度(mV)

Y信道

700±140

U信道

700±140

V信道

700±140

16

Y、U、V输出信号带宽(MHz)

Y信道

≥5.5(-6dB)

U信道

≥2(-6dB)

V信道

≥2(-6dB)

17

Y、U、V输出信号信噪比(dB)

Y信道

≥50(不计权)

U信道

≥50

V信道

≥50

18

R、G、B输出信号幅度(mV)

R信道

700±140

G信道

700±140

B信道

700±140

19

R、G、B输出信号带宽(MHz)

R信道

≥5.5(-6dB)

G信道

≥5.5(-6dB)

B信道

≥5.5(-6dB)

20

R、G、B输出信号信噪比(dB)

R信道

≥50

G信道

≥50

B信道

≥50

21

音频输出电平(V)

22

音频幅频响应

20Hz~20KHz±1dB

23

音频信噪比(dB)

≥90

24

音频失真加噪声(dB)

≤-65(1kHz)

25

动态范围(dB)

≥80(1kHz)

26

串音(基波)(dB)

≥80

27

1KHz信道不平衡度(dB)

≤1.5

28

互调失真(dB)

≤-50

29

频率误差(dB)

±0.02

30

电平非线性(dB)

±1(0dB~60dB)

31

其它

特性

短读取和长读取时间(s)

T≤5和T≤10

32

输入电压(%)

额定电源电压±10%

可激活并能正常工作4小时

33

最大功耗(W)

≤30

15.3 安全要求

安全要求应符合GB8898的有关规定。

15.4 电源适应性及电磁兼容性.

15.4.1 电磁干扰特性的限制按GB/T13837的规定;

15.4.2 电源适应性应符合在110V~240V50/60Hz的电源电压下应能正常工作4小时。

15.5 环境适应性要求

15.5.1 高温负荷

DVD视盘机在温度40℃条件下,应能持续工作8h。

15.5.2 高温贮存

DVD视盘机在温度55℃条件下搁置2h,恢复2h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见本标准7.2.1.3.1)应分别符合5.1和5.2的规定。

15.5.3 恒定温热

DVD视盘机在温度40℃、相对温度93%的条件下搁置48h,恢复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见本标准7.2.1.3.1)应分别符合5.1和5.2的规定。

15.5.4 低温负荷

DVD视盘机在温度-10℃条件下,应能持续工作1h。

15.5.5 低温贮存

DVD视盘机在温度-25℃条件下搁置2h,恢复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见本标准7.2.1.3.1)应分别符合5.1和5.2的规定。

15.5.6 扫频振动

带运输包装的DVD视盘机在按表2的规定进行扫频振动试验后,其外观、机械结构应符合5.1的规定。

且功能正常.

表2 扫频振动试验要求

频率范围(Hz)

位移幅值(mm)

每一轴线上的扫频循环(次数)

要求

10~30~10

1.75

5

工作位置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依次振动

30~55~30

0.15

5

以1oct/min的扫频速度,在某一频率范围内进行一次循环扫频的时间为:

式中:

T–时间,min;

f1-扫频下限频率,Hz;

f2-扫频上限频率,Hz;

15.5.7 自由跌落

带包装的DVD视盘机按表3的规定进行跌落试验后(跌落顺序如图1),其外观、机械结构、功能应符合5.1、5.2的规定,且主要性能指标(见本标准7.2.1.3.1)合格。

表3 自由跌落试验要求

面跌落

样品质量(Kg)

M≤10

10

20

30

50

跌落高度(mm)

800

600

500

300

200

100

跌落顺序

如图1所示3→2→5→4→6面次序向下跌落

棱、角跌落

跌落高度(mm)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跌落棱

组成跌落角的三角棱

跌落角

样品正面下的任一角

跌落次数

各一次

 

图1 

2-正面3-底面4.5.6侧面

跌落顺序:

3-2-5-6;跌落棱跌落角的三条棱;跌落角为样品正面任一角

15.6 PDVDLCD及转轴可靠性:

0~160度摇摆LCDPANEL12000次,每分钟15次,每700次停5分钟。

不可有转轴异响,破损,及变形或不能任意角度定位。

屏显示不可有花屏,水波纹及其它异常。

16 试验方法

16.1 外观结构及功能检查

用目测和手感对产品进行检查。

缺陷分类和判据按附录A的有关规定

16.2 电性能试验方法

16.2.1 电性能测试条件

按SJ/T10730-1997标准的第6.2.1,6.2.2,6.2.3,6.2.5,6.2.6项的规定。

测试的DVD盘片采用信息产业部第三研究所制作的《DVD测试碟》

16.2.2 电性能测量方法

16.2.2.1 DVD部份的电性能测量

按附录D《DVD视盘机VIDEO&AUDIOTestProcedure》

16.2.2.2 控制特性及其它特性

16.2.2.2.1 读取时间

测试方框图见图2。

图2 读取时间测试方框图

测试盘装入DVD视盘机,并等到装片系统进入放音位置。

a)短读取时间

在放音准备状态下,按相邻轨迹重放钮,用秒表测量到所选轨迹开头信号重放出来所经时间(内圈)。

b)长读取时间

在测试盘第1部分开始重放后,紧接着按最后轨迹重放钮,用秒表测量到最后轨迹开头信号重放出来所经时间。

各测量10次以上,取平均值。

16.2.2.2.2 最大功耗

当DVD视盘机在稳定的电压和负载条件下正常工作时,用功率计测试从电源取得的功率,结果用瓦表示。

16.2.2.3 VCD部份的电性能测量方法

VCD部份的电性能测量方法按SJ/T10730第6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16.3 安全试验方法

按GB8898的规定进行。

16.4 电源适应性、电磁兼容试验方法

16.4.1 电源适应性试验方法

将DVD视盘机置于额定电源电压的+10%及-10%的电压下,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条件,两种工作电压下各工作4h。

16.4.2 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

按GB/T13837的规定.

16.5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按GB/T9384-1997中3.2.1.3、3.2.2.3、3.2.3.3、3.2.4.3、3.2.5.3、3.3.1.3、3.3.3.3的规定。

17 检验规则

检验包括: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17.1 型式检验

17.1.1 当产品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

b)产品的设计、工艺、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改变(包括人员素质的改变)而影响到产品的性能;

c)周期性的检验;

d)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的结果有较大差异;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进行该项检验。

17.1.2 检验项目、要求和方法

检验项目、要求、方法、样品数量及判定见表4。

表4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方法、样品数量及判定

NO

项目

要求

方法

样品数量(台)

判定

接收数量

(小于等于)

拒收数量

(大于等于)

1

外观

5.1

6.1

3

1

2

2

电性能

5.2

6.2

2

0

1

3

安全要求

5.3

6.3

2

0

1

4

电磁兼容性及电源适应性

5.4

6.4

2

0

1

5

环境适应性

5.5

6.5

3

0

1

1注:

对已通过生产定型的产品所派生的不同造型和附加功能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应力不变的试验项目允许从简。

17.1.3 样本的抽取和数量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定型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各项目样本数见表4。

17.1.4 不合格的分类与判据

17.1.4.1 不合格的分类:

a)致命缺陷(CR):

对产品使用及维护人员可能导致人身或财产危害及可引致公司财产、信誉蒙受重大损失的缺陷。

如安全指标不合格,商标错、漏等。

b)重缺陷(MAJ):

是指所导致产品部分功能、性能失效或完全失效的功能、性能缺陷,及导致机器降低等级使用的外观性缺陷,为用户不可接受的。

另:

所有的物料错、漏、文字不能辨认,内有金属物等。

c)轻缺陷(MIN):

是指对产品功能、性能无影响,及不导致降低等级使用的外观性缺陷,为用户可接受的。

17.1.4.2 不合格判据:

a)外观:

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并参考附录D的相关描述。

b)主要电性能测量:

劣于本标准规定值均判定为重缺陷(MAJ)不合格。

c)安全规格:

不符合本标准5.3的均判为安全不合格,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规定。

d)电源适应性:

不符合本标准5.4的均判为重缺陷(MAJ)不合格。

e)环境适应性:

不符合本标准5.5的判为重缺陷(MAJ)不合格。

17.1.5 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17.1.5.1 检验项目判定

根据抽样结果,若在抽样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表4中对应的接收数量,则判断该项目合格,若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表4中对应的拒收数量,则判断该项目不合格。

17.1.5.2 检验结果判定

全部检验项目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7.1.6 检验结果的处理

对检验中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重新进行该项目及相关项目的试验,直至检验合格。

17.2 出厂检验

为判断每个提交检查批的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

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对车间全数检验的连续生产的产品逐批检验及订货方对生产厂的产品实施的逐批出货检查。

产品经公司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出厂,质检合格的产品应附有合格证。

17.2.1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开箱检验、安全检查、常温主要电性能测量。

17.2.1.1 开箱检查

按附录A所列内容用目测、手感等直观方法检查包装、附件、产品外观及测试功能。

17.2.1.2 安全检查

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

17.2.1.3 常温主要电性能测量

17.2.1.3.1 常温主要电性能测量项目:

视频项目:

a)视频输出电平;

b)水平清晰度;

c)亮度信噪比;

d)色度信噪比;

音频项目:

a)音频输出电压;

b)音频幅频响应;

c)音频信噪比;

d)失真加噪声。

17.2.1.3.2 要求

按本标准5.3的规定。

17.2.1.3.3 方法

按本标准6.3的规定。

17.2.2 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按GB/T2828.1有关方法进行,各检查项目的AQL(品质接收水准)、检查水平、见表5。

表5 出厂检验的AQL、检查水平、抽样方式

NO

检查项目

品质接收水准(AQL)

检查水平

抽样方案

致命不良(CR)

重缺陷(MAJ)

轻不良(MIN)

1

开箱检验

0

0.65

2.5

一般检查水平Ⅱ

一次正常抽样

2

电性能测量

0

0

/

按抽样数的5%进行

3

安全规格

安全检查不规定合格质量水平,在开箱检查的同时检查全部样品的安全性,当发现一个安全性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为不合格品。

17.2.3 样本的抽取

样品应从提交批中随机抽取,抽取样品的时间可以在批形成过程中,也可在批组成以后。

批的大小最大不超过500台;生产人员、材料、零部件质量、工艺方法不同时生产的产品不能作为一个检验批。

17.2.4 不合格的分类与判据

按本标准7.1.4的规定。

17.2.5 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出厂检验的全部检验项目按所规定抽样方案检验合格,则判定该检查批出厂检验合格,否则就判定该检查批不合格。

17.2.6 检验结果处理

17.2.6.1 合格批

对于检验合格的批次,收方应接收该批产品。

17.2.6.2 不合格批

a)检验结果中有致命缺陷的,应立即上报并终止检查和停止生产,调查原因,待查明原因,整改合格后才可继续生产,交付检验。

b)对于检查中有电性能指标或耐用性不合格的,应针对此项目追加测量5台,如发现具有倾向性的,应立即停止检查,查明原因,做出改善对策。

c)因外观不良而判定为不合格批的产品,在分析原因后,则可对该批次返工。

返工完成后需再次送检,直至合格。

1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18.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a)依照SJ/T10730-1997中第8章的要求进行,基本符合下述内容:

b)包装好的产品可用正常的海陆空交通工具运输.注意做好防潮.防晒.防振处理.

c)产品应能在环境温度-15℃~+45℃,相对湿度小于80%,周围没有酸性或其它气体的仓库中保存一年.

d)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标识产品的执行标准号。

18.2 产品使用说明书

本产品应有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内容有:

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名、地址、主要功能及操作简介、产品使用安全要求、注意事项,简单的保养,维护,安装和放置、主要技术指标。

 

附 录 A

开箱检查不合格判据(P:

包装;A:

外观;F:

功能)

代码

检查项目

不合格内容

CR

MAJ

MIN

P.1

包装箱

1.所用规格型号错误

2.箱盒体印刷或标注错,漏,重要文字不易识别

3.箱盒体破损长度≧5cm,脏污面积≧10平方cm

4.箱体有潮湿,变形等现象

5.印刷图案,色彩异常

6.彩盒手提扣位易脱或断裂

-

-

-

-

0

0

0

 

0

 

-

0

0

P.2

标识类

1.标签贴纸错贴,漏贴,破裂,印刷文字不易识别

2.标签位置错,偏斜,反贴,粘贴性差,脏污

-

-

0

-

0

P.3

包装状态

及附件

1.产品或附件错,漏装,

2.产品或附件放置位不符,方向倒反)

3.缓冲防护物或包装袋规格不符

4.缓冲防护物或包装袋破损,明显脏污

5.机器条形码与外箱盒条形码不符

6.合格证盖章内容错,漏,模糊或重复

7.说明书多页,缺页,破损,脏污

8.内装异物

9.遥控器与规格不符,色彩,印刷字样,

10.电池盖松脱,弹片松脱,生锈,氧化

11.电视接收天线不能任方向定位,不易伸缩,

12.电视盒卡扣拉白,变形,断裂,

天线生锈,氧化

-

-

-

 

0

0

-

0

0

 

0

0

0

0

-

0

-

0

 

0

0

 

A.1外观

电源线

1.电源线不符合安全规格要求

2.电源插头生锈,变形,松动

3.电源线皮尺寸不符,破损内部芯外露

0

0

-

-

0

-

 

A.2.

面壳

1.明显伤痕,划伤等(5mm以上可识别)

2.与上盖的色差△E≧2.0

3.划伤,碰伤及各种伤痕,异色点,

面板及顶壳0.3mm21个点以上

两侧面及底面0.3mm22个点以上

4.按键有变形,手感不良

5.旋钮松脱或过紧;偏离孔信位中心且有磨擦。

6.旋钮脱漆,划伤,脏污,印刷不良

7.沟槽溢漆,飞油,少油

-

-

-

-

-

-

 

0

0

-

-

-

-

 

-

 

0

0

0

0

0

0

附录A(续)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不合格内容

CR

MAJ

MIN

A.3.

显示屏,装饰板

1.通电时显示字符暗淡

2.显示破裂,错误,漏字

3显示多划,断划,保护膜未撕,不易识别

4.装配倾斜,亮度不均匀

5.装饰板与面壳的间隙≧0.6mm

6.装饰板装反,装错,偏位影响仓门的动作或外观间隙.明显的划伤或污点

-

-

 

0

0

0

 

0

0

-

 

0

0

 

A.4

铭标牌和MIC

1.装配不良,松动,镀层脱落≧2mm2

2.铭牌、商标、装配配件漏装、错装、装反、脱落或翘起≧0.5mm

3.MIC插孔氧化或金属弹片与插座接触不良

-

-

-

0

0

-0

-

-

0

A.5

丝印

1.丝印错,漏,反

2.丝印不清晰,但可辨认;偏位

3丝印脱落(附着力,耐磨测试)

-

-

-

0

-

0

-

0

-

A.6

仓门

1.与面壳的间隙≧0.6mm,断差≧0.5mm

2.水平倾斜最大点与最小点的差≧1mm,上下,左右不居中,间隙≧0.6mm

3.影响进出仓有磨擦或异响

4.轻拉易松脱或外观划伤或异色点明显

-

-

-

-

-

-

-

-

-

-

0

0

0

0

0

A.7

顶盖

1.色差△E≧2.0

2.明显的桔皮,异色点≧0.3mm,刮伤,毛尘屑≧3mm

3.变形在50CM距离明显可见

4.与面壳的间隙≧0.6mm断差≧0.5mm

-

-

-

-

0

0

-

-

-

-

0

0

A.8

后盖

1.端子氧化或金属弹片与插座接触不良

2.端子孔位偏中心位置,丝印字样不易识别

3.端子插拔力不符超出0.5~3.5KG

4.镙丝生锈,错,漏锁,锁不到位

5.易碎贴漏贴,破损,位置不符

6.输入、输出接口标识不清、错

7.端子颜色错

8.机身号码、条形码数字误,遗漏,号码错

-

-

-

-

-

 

0

-

0

0

-

0

0

0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