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671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docx

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第1章

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答: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

(必要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在要求。

(3)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科学涵有哪些?

(可能简答或选择)

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科学涵: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各个时间节点

答:

1945年党的七大,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997年党的十五大,理论写入党章。

2007年党的十七大,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两论成果是什么?

包括哪些容?

答:

第一论成果是思想。

第二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容包括:

1.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科学发展观: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可能简答)

答: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第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6.什么是思想?

答: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两个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思想;战争与革命。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中特理论体系:

和平与发展

9.1992年南方谈话对哪些重论问题作了深入阐述?

答:

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

组成: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12.“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

较为短暂历史时段中的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

五大建设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

战略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战略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相互关系:

(1)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2)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3)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4)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意义: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13.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在1929年在一封信中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

1941年,提出实事

1978年12月,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团结一致向前看》

1980年,党的思想路线容首次作出了概括,“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4.实事思想路线的科学涵?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②“理论联系实际”

(1)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2)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吃透理论,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

作用

③“实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实事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中:

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前提条件。

其目的与归宿都是实事。

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15.为什么说实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

实事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精髓。

理由:

(1)实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基本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方法

16.党的哪次重要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历程?

答: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17.《中国共产党章程》怎样规定党的思想路线的容,其核心是什么?

答: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核心:

实事

第2章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社会主要矛盾有哪些,其中哪个是最主要矛盾?

答: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新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近代中国国情: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的爆发

(3)实践基础:

1.旧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2.新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3.近代中国革命何时进入新主义革命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5月4日。

标志性事件:

五四运动

4.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答:

总路线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5.新主义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领导、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分别是什么?

答:

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

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民族资产阶级:

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

领导: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性质:

资产阶级主义革命前途:

社会主义

6.区别新旧两种不同畴的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答:

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7新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主义革命。

联系: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均属于资产阶级主义的革命。

区别:

(1)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理论是中国无产阶级极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8.首次论述新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文献是什么?

新主义的基本纲领是什么(可能简答)?

答:

1940年,《新主义论》基本纲领有: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主义国。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9.新主义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容: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果和有机统一。

(1)土地革命是革命的基本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必然性:

(1)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无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

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2)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相关文献:

首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肯定: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意义:

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什么?

答: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1.新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2.新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义的斗争。

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

第3章

1.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新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基本阶级: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主要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此时国主要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其简称是什么?

答: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

三化一改

“一化”:

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化三改”的特点:

(1)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有机统一

3.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2.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3.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4年,《中华人民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执行,

明确了:

(1)我国人民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第4章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1956年4月和5月《论十大关系》

基本方针:

努力把党党外、国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2)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的问题》

1.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3.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党的八大

我国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4)强调

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5)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6)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5章

1.基本要点

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长期性:

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阶段性: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

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主要矛盾

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新: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一,“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两者关系汇编)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第6章

1.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涵: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原因:

(1)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坚持科学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3)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生活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人民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总任务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路径: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坚持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7章

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要性:

(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

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5.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策略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第8章

1.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了“决定性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1.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5)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方式:

要坚持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8)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