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930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docx

初二数学提高题附答案

综合题

1.如图

(1),直角梯形OABC中,∠A=90°,AB∥CO,且AB=2,OA=2

,∠BCO=60°。

(1)求证:

OBC为等边三角形;

(2)如图

(2),OH⊥BC于点H,动点P从点H出发,沿线段HO向点O运动,动点Q从点O出发,沿线段OA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1/秒。

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ΔO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t的取值范围;

(3)设PQ与OB交于点M,当OM=PM时,求t的值。

解:

1)根据勾股定理,AB=2,OA=2

,则BO=4=2AB,所以△ABO是一个30°60°90°的三角形。

∵AB//CO,∠A=90°∴∠AOC=180°-90°=90°

∵∠AOB=30°,∴∠BOC=90°-30°=60°=∠C

∴△OBC为等边三角形

2)∵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OQ=PH=t

∵OH⊥BC,∴∠CHO=90°,

∴∠COH=30°,OH=(/2)BC=2

∴∠QOP=60°,OP=2-t

∴S=1/2t(2-t)×/2=3/2t-/4t2,且(0

3)∵OM=PM,∴∠MOP=∠MPO=30°

∵∠QOP=60°,∴∠PQO=90°,∴OP=2OQ

得到方程:

2-t=2t,解得t=(2/3)

2.如图,正比例函数图像直线l经过点A(3,5),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ABO=45°。

AH⊥OB,垂足为点H。

 

(1)求直线l所对应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2)求线段AH和OB的长度;

 (3)如果点P是线段OB上一点,设OP=x,△APB的面积为S,写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

1)设y=kx为正比例解析式,当x=3,y=5时,3k=5,k=5/3

2)AH即A的纵坐标,∴AH=5

∵AH⊥BH,∠ABH=45°,∴∠HAB=∠ABH=45°,∴AH=BH=5

OH即A的横坐标,∴OH=3

∵OB=OH+BH,∴OB=5+3=8

3)∵OB=8,OP=x,∴BP=8-x

∴S△ABP=1/2BP×AH=1/2(8-x)×5=20-(5/2)x

x的取值范围是0≤x<8

3.(本题满分12分,第1题4分,第2题6分,第3题2分)

已知在△ABC中,∠ACB=90°,AC=BC,点D是AB上一点,AE⊥AB,且AE=BD,DE与AC相交于点F。

 

(1)若点D是AB的中点(如图1),那么△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D不是AB的中点(如图2),那么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一定成立,请加以说明,如果不一定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AD=AC,那么△AEF是等腰三角形。

(不需证明)

解:

1)△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成立,在△ABC中,∵∠ACB=90°,AC=BC,∴∠CAB=∠B=45°

∵AE⊥AB,∴∠EAB=90°,∴∠EAC=90°-45°=45°=∠B

在△ACE与△BCD中,

∵AE=BD,∠EAC=∠B,AC=BC,∴△ACE≌△BCD

∴CE=CD,∠ACE=∠BCD

∵∠ACD+∠BCD=90°,∴∠ACD+∠ACE=90°,即∠DCE=90°

∴△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直线

经过原点和点

,点B坐标为

(1)求直线l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若P为射线OA上的一点,

①设P点横坐标为

,△OPB的面积为

,写出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当△POB是直角三角形时,求P点坐标.

解:

1)设y=kx为直线l的解析式

当x=3,y=6时,6=3k,k=2,∴y=2x是直线l的解析式

2)①P在射线OA上,设P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2x

S=1/2×OB×2x=4x,∴S=4x是解析式,x的取值范围x>0

②在Rt△P?

OB中,P的坐标(4,8)

在Rt△P?

OB中,P的坐标(4/5,8/5)

5、如图,在等腰Rt△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M、N,使∠MCN=45°,设AM=m,MN=x,BN=n那么:

(1)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请证明)

(2)如果该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求AM:

AB。

解:

1)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作△ACM≌△BCD,∴∠ACM=∠BCD,CM=CD,∠MCN=∠NCD=45°

在△MNC与△DNC中

∵CM=CD,∠MCN=∠DCN,CN=CN,∴△MNC≌△DNC

∴MN=DN=n,AM=BD=m

∵∠A=∠CBA=∠CBD=45°,∴∠DBN=45°+45°=90°

∴△DBN(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个直角三角形

6.已知:

如图,在Rt△ABC中,∠A=90°,AB=AC=1,P是AB边上不与A点、B点重合的任意一个动点,PQ⊥BC于点Q,QR⊥AC于点R。

(1)求证:

PQ=BQ;

(2)设BP=x,CR=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x为何值时,PR//BC。

解:

1)∵∠A=90°,AB=AC,∴∠B=∠C=45°

∵PQ⊥BC,∴∠PQB=90°,∴∠B=∠BPQ=45°,∴BQ=PQ

2)∵BP=x,BQ=PQ,PQ⊥BQ,∴勾股定理BQ=PQ=(1/2)x

∵∠A=90°,AB=AC=1,∴勾股定理CB=,∴CQ=-(1/2)x

∵QR⊥AC,∴勾股定理得y=1-0.5x,且x的取值范围0

3)∵PR//BC,∠A=90°,AB=AC,∴AP=AR

∵AR=x/2,AP=AB-BP=1-x

∴得到方程x/2=1-x,解得,x=2/3

∴当x为2/3的时候,PR//BC

7.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已知AC=6cm,BC=8cm。

(1)求AB边上中线CM的长;

(2)点P是线段CM上一动点(点P与点C、点M不重合),求出△APB的面积y(平方厘米)与CP的长x(厘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ABP的面积是凹四边形ACBP面积的

,如果存在请求出C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C=90○,AC=6cm,BC=8cm,∴AB=10cm,∴CM=1/2AB=5cm

2)作CD⊥AB,PE⊥AB

∵S△ABC=(1/2)AB×CD,S△ABP=(1/2)AB×PE,

∴S△ABC/S△ABP=CD/PE

∵S△ABC=1/2×6×8=24,AB=10,∴CD=48/5

∵PM=5-x,∴S△PMB/S△ABC=PD/CE=(5-x)/5,∴y/24=(5-x)/5,y=(24/5)(5-x)是解析式,其中x的定义域0

3)存在,根据题意,S四边形ACBP=2S△ABP,∴24-y=2y,y=8

当y=8时,8=(24/5)(5-x),解得,x=5/2

∴当x=5/2时△ABP的面积是凹四边形ACBP面积的2/3。

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AD=6,点P、Q分别是AB边和CD边上的动点,点P从点A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向点D运动,且保持AP=CQ。

设AP=x,BE=y

(1)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相交,设交点为E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x取值范围;

(2)在

(1)的条件是否存在x的值,使△PQE为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连接PF、QF,

∵EF垂直平分PQ,∴PF=QF

∵∠A=∠D=90°,∴AP2+AF2=DF2+DQ2

即x2+(6-y)2=y2+(8-x)2,∴3y=4x-7,y=(4x-7)/3

其中x的定义域0

9.在△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过点B作∠CBE=∠A,BE与射线CA相交于点E,与射线CD相交于点F.

(1)如图,当点E在线段CA上时,求证:

BE⊥CD;

(2)若BE=CD,那么线段AC与BC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3)若△BDF是等腰三角形,求∠A的度数.

解:

1)∵∠ACB=90°,D是AB的中点,∴AD=BD=CD,∴∠CBA=∠DCB,∠A=∠DCA

∵∠CBE=∠A,∴∠CBE+∠EBA=∠A+∠EBA,即:

∠CBA=∠BEC,∴∠DCB=∠BEC

∵∠CBE+∠BEC=90°,∴∠CBE+∠DCB=90°,∴∠BFC=90°,即CD⊥BE

2)∵BE=CD,∴BE=AD=BD=CD,∴AB=2BE

∵∠CBE=∠A,,∠BCE=∠ACB∴△BCE∽△ACB,∴BC:

CA=1:

2,∴AC=2BC

3)∵△BDF是等腰三角形,∠BFD=90°,∴∠BDF=45°

①当点E在线段CA上时,∠A=1/2∠BDF=22.5°

②当点E在线段CA延长线上时,∠BAC=(180°-∠CDA)/2=67.5°

10.已知:

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交直线于点.当四边形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

1)∵A在两个函数图象上,∴2=3k,k=2/3,即正比例函数y=2x/3

∴2=k/3,k=6,即反比例函数y=6/x

2)当0

3)∵M(m,n),∴n=6/m,N(0,n)C(3,0),D(3,n)

4)S四边形OADM=S梯形OADB-S△OMB=[(n-2)+n]×(3/2)-(mn/2)=3n-3-3=3n-6=6

∴n=4,∴m=6/4=3/2,即M(3/2,4)

∵A(3,2),∴OC=BD=3,∴BM=DM

11.已知:

如图,在⊿ABC中,∠C=90°,∠B=30°,AC=6,点D在边BC上,AD平分∠CAB,E为A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EF⊥AB,垂足为F.

(1)求证:

AD=DB;

(2)设CE=x,BF=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当∠DEF=90°时,求BF的长.

解:

1)∵∠C=90°,∠B=30°,∴∠A=60°,

∵AD平分∠CAB,∴∠BAD=30°=∠B,∴AD=DB

2)∵BF=y=AB-AF=12-AF,∵EF⊥AB,∠A=60°,∴∠AEF=30°

∴AF=1/2AE=1/2(AC-CE)=1/2(6-X),∴y=12-1/2(6-X)=9+1/2x

∴y=9+1/2x为解析式

3)∵∠DEF=90°,∴∠EDA=∠BAD=∠EAD=30°,∴∠EDC=30°∴AE=ED=2EC,

∵AE+EC=AC=6,∴EC=2

当EC=x=2时,y=9+1/2×2=10,即BF=10

12.如图,在△

中,∠

=90°,∠

=30°,

是边

上不与点A、C重合的任意一点,

,垂足为点

的中点.

(1)求证:

=

(2)如果

=

,设

=

=

,求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点

在线段

上移动时,∠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不变,求出∠

的大小;如果发生变化,说明如何变化.

解:

1)∵∠ACB=90°,DE⊥AB,∵M是BD的中点,∴CM=1/2BD=EM

2)∵CM=y,∴BM=DM=EM=y

∵∠ACB=90°,∠A=30°,∴AB=2BC,

∵BC=

,∴AB=2

,∴AC=3,∴CD=3-x

∴(3-x)2+3=4y2,y=1/2,其中x的定义域是0

3)∵CM=BM,∴∠MBC=∠MCB,

∵BM=EM,∴∠MBE=∠MEB,

∵∠ACB=90°,∠A=30°,∴∠ABC=60°

∵∠ABC=∠MBC+∠MBE=60°,∵∠MBC+∠MCB=∠CMD,∠MBE+∠MEB=∠EMD

∴∠CME=∠CMD+∠EMD=2∠ABC=120°,

∵CM=EM,

∴∠MCE=∠MEC=30°。

∴∠MCE大小不变

13、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的边AB=2,BC=3,点M是边CD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把这张长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M上,折痕交边AD与点E,交边BC于点F.

(1)、写出图中全等三角形;

(2)、设CM=x,A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写出定义域;

(3)、试判断

能否可能等于90度?

如可能,请求出此时CM的长;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

1)△BEF≌△MEF,根据翻折得到。

△ABE≌△DEM,AAS

2)∵△BEF≌△MEF,∴BE=ME,∴BE2=ME2

∵∠A=∠D=90°∴AE2+AB2=DM2+DE2

∵AB=CD=2,AD=3,CM=x,AE=y

∴代入得y2+4=(2-x)2+(3-y)2,解得y=(x2-4x+9)/6

其中x的定义域0

3)∵∠BEM=90°∴∠AEB=180°-90°-∠DEM=∠DME∴∠ABE=∠DME

在△ABE与△DEM中,∵∠ABE=∠DME,∠A=∠D,BE=ME,∴△ABE≌△DME

∴AE=DM,AB=DE,∴2=3-y,y=1,∴当y=1时,1=2-x,x=1

∴CM=1时∠BEM为90°

14、已知:

如图,在Rt△ABC中,∠BAC=90°,B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BC、AC于点D、E,BE和AD相交于点F,设∠AFB=y,∠C=x

(1)求证:

∠CBE=∠CAD;

(2)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解:

1)∵∠BAC=90°,AD是BC上中线,∴AD=BD=CD,∴∠C=∠CAD

∵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BE=CE,∴∠C=∠CBE,∴∠CAD=∠CBE

2)∵∠AFB=∠CBE+∠ADB=∠CBE+∠C+∠CAD,∵∠AFB=y,∠C=∠CAD=∠CBE=x,∴y=3x

3)0

15、已知:

如图,在△ABC中,∠C=90°,∠B=30°,AC=6,点D、E、F分别在边BC、AC、AB上(点E、F与△ABC顶点不重合),AD平分∠CAB,EF⊥AD,垂足为H.

(1)求证:

AE=AF:

(2)设CE=x,BF=y,求x与y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DEF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出BF的长.

解:

1)在△AEH与△AFH中

∵AD平分∠CAB,EF⊥AD,∵AH=AH

∴△AEH≌△AFH

∴AE=AF

2)∵在△ABC中,∠C=90°,∠B=30°,AC=6∴AB=12

∵CE=x,BF=y∴AE=AC-CE=6-x,AF=AB-BF=12-y

∵AE=AF,∴6-x=12-y,y=x+6

∴y=x+6为解析式,其中0<x<6为x的定义域

3)在△AED与△AFD中,∵AE=AF,∵AD平分∠CAB,AD=AD

4)∴△AED≌△AFD,∴∠AED=∠AFD∴∠CED=∠DFB

5)∵EF⊥AD,∴∠EDF=90°∴∠CDE+∠BDF=90°

6)∵∠C=90°,∴∠CDE+∠CED=90°,∴∠BDF=∠CED

7)∵∠CED=∠DFB,∴∠BDF=∠DFB,∴BF=BD

8)∵∠C=90°,AC=6,∠CAD=∠BAD=1/2∠CAB=30°∴CD=2

9)

∵∠BAD=∠B=30°∴BD=AD=2CD=4

∴BF=BD=4

∴当△DEF是直角三角形时,BF的长为4

16.已知

中,AC=BC,

点D为AB边的中点,

DE、DF分别交AC、BC于E、F点.

(1)如图1,若EF∥AB.求证:

DE=DF.

(2)如图2,若EF与AB不平行.则问题

(1)的结论是否成立?

说明理由.

解:

1)∵EF//AB,∴∠FEC=∠A=30°

∵∠EFC=∠B=30°,∴EC=CF,∴∠A=∠B

∵AC=BC,∴AE=BF

∵D是AB中点,∴DB=AD

在△ADE与△BDF中,∵∠A=∠B,AE=BF,AD=BD,∴△ADE≌△BDF

∴DE=DF

2)过D作DM⊥AC于M,DN⊥BC于N

∵AB=AC,∠C=120°,∴∠A=∠B=30°,

∴∠ADM=∠BDN=60°,∴∠MDN=180°-∠ADM-∠BDN=60°

∵AC=BC、AD=BD,∴∠ACD=∠BCD,∴DM=DN。

∴∠EDM=∠MDN-∠EDN=60°-∠EDN=∠EDF-∠EDN=∠FDN,∴∠EDM=∠FDN

在△DEM与△DFN中,∵∠DME=∠DNF=90°,DM=DN,∠EDM=∠FDN,∴△DEM≌△DFN,

∴DE=DF,1)中结论仍然成立

17.如图(第27题图1),已知

中,BC=3,AC=4,AB=5,直线MD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M、D点.

(1)求线段DC的长度;

(2)如图(第27题图2),联接CM,作

的平分线交DM于N.

求证:

CM=MN

解:

1)连接BD,设DC为x

∵DM是AB的垂直平分线,∴AM=MD=2.5

∴得到方程(4-x)^2-2.5^2+2.5^2=3^2+x^2,

解得x=7/8,即CD长7/8

2)∵CM为AB边中线,∠ACB=90°∴MC=MB

∵CN平分∠ACB,∴∠ACM=∠BCM=45°

∴∠CDM=180°-(45°-∠1+∠1+∠2),∴∠B=45°+∠1

∵BCDM是四边形,∠DMB=∠ACB=90°,∴∠MDC+∠B=180°,即135°-∠2+45°+∠1=180°

∴∠1=∠2

∴CM=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