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习课型模式.docx
《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习课型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习课型模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习课型模式
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习课型模式——
语文组——复习课课堂模式
一轮课本文言文复习
一、课前5分钟活动:
1、活动内容:
①检查上节课所复习的内容。
(理由:
有效督促其复习效果)
②检查每日积累的字音、字形、词语、名句等。
(理由:
对于字词名句等的积累适合分散记忆)
③评价:
表扬和批评,并对以后的表现提出要求。
(理由:
通过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④对易错点重新巩固。
(语文是弱科,知识点零碎,不要指望学生在课下会用多少时间复习语文)
二、处理上节课布置的书面作文:
1、总体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表扬和批评,并提出新要求。
(理由:
意在告诉学生老师对作业是很认真的,让他们对作业不敢懈怠;同时,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结合批改记录,有针对性的讲解易错点。
(理由:
突出难点,减少干扰,同时节省时间)
3、小组之间相互解决非共性的疑难问题,教师巡回,以随时解疑告难。
(理由:
非共性问题若在班里统一讲,会浪费太多时间)
4、给学生1-2分钟整理、巩固。
(理由:
若放到课下,学生可能就不复习,不巩固了)
三、复习新篇目:
1、宣布复习篇目,并明示目标(理由:
努力达成目标是学生复习的动力):
①了解作者作品。
②掌握重点词句。
③处理随堂训练。
2、实施复习:
①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并边读、边画、边记忆重点信息,之后老师提问。
(理由:
这是复习的非重点信息,但不能放弃,它对学生理解文本的知人论世,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积累作文素材均大有裨益)
②给学生点示文章中的重点,让学生用笔圈画。
(理由:
学生并不知道哪是重点,而高考时主要是考察对重点信息的解读能力)
③给学生10—15分钟读文本,通评全文,重点记忆所画的重点信息,教师巡回解疑。
(理由:
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破重点)
④简单提问,并作评价。
(理由:
提问主要是起督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的作用;而评价是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⑤做随堂训练,让2—3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理由:
一是为了强化对重点信息的复习,二是为了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做在黑板上的作为示范批改,直观有效)
⑥处理随堂训练:
直接对黑板上的内容进行批改,并采点赋分。
(理由:
在黑板上批改,直观有效,且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赋分更能规范学生思维)
⑦整理巩固随堂训练,2分钟后稍作提问。
(理由:
课上如果不给学生时间课下学生不会再巩固;提问是为了督促、提效)
四、小结。
(理由:
强化复习信息,印象深)
五、作业布置:
1、字音(或字形、词语、名句等)识记。
2、做“追踪训练”。
作文课模式
一.公布优秀者名单。
(理由:
以激励优秀者,鼓励人人争取成为优秀者。
——最好有掌声鼓励)
二.讲评上次作文得失:
(一)审题(理由:
最重要,若审题出偏差,会因此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引导学生分析上次作文应该如何审题,并总结规律。
(理由:
授之以渔)
2、明确告诉学生上次作文在审题方面存在哪些失误,并分析出现这些失误的原因,进而指出措施。
(理由:
规范审题思维)
3、出1—2个题目,进行近似审题训练。
(理由:
通过训练提高审题能力)
(二)题目:
1、展示好的题目。
(理由:
以激发学生对题目的重视,因为题目是一块很好的招牌)
2、展示欠妥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不妥的原因,以求以后避免。
(理由:
直观感受不妥的理由)
(三)结构:
1、向学生展示本次作文中出现的优秀的结构,引导学生评价其优点。
(理由:
在赏析和评价中提高)
2、向学生展示本次作文中不妥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妥方的原因,并作口头修改。
(理由:
在感受和修改中提高)
3、给学生一个新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近似构思。
(理由:
在构思训练中提高构思水平)
(四)详略处理:
1、原则:
与主题关系大的祥写,关系小的略写,无关的删去。
(理由:
让学生心里有个谱)
2、展示并赏析详略处理得好的语段。
(理由:
在赏析中品味,在赏析中认识)
3、展示详略处理得不妥的语段,引导学生说出原因,并作修改。
(理由:
在
操作中提高)
(五)语言:
1、通过印发(或投影、朗读)的方式展示优秀的句段(描写好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抒情议论精彩、深刻的,用词精到传神的),引导学生品读、分析、感受优秀语言的魅力,并在课堂下仿写1-2句(段)。
(理由:
在欣赏、分析、仿写中提高)
2、通过印发(或投影、朗读)的方式展示有问题的语言,并引导学生修改。
(理由:
在修改中提高)
(六)扣题与点题:
1、作为考场作文,力求尽量多地扣题,结尾处力求点题。
(理由:
考场作文力求观点旗帜鲜明)
2、展示点题、扣题突出的作文,体会其妙。
(理由:
在欣赏中学习)
三、结合刚才的分析,赏读1-2篇优秀作文(印发),要求作出眉批,同位交流。
然后在班里展示交流。
(理由:
在整体感受中提高)
四、结合刚才的讲评和赏读,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师巡回指导。
(理由:
在修改中提高认识和水平)
五、布置新作文。
要求:
1、作好文体要求。
2、根据学生写作现状,作好重点训练点的要求。
3、书写认真、清楚。
4、不少于800字。
5、一小时内完成。
讲评课课堂模式
一、课前5分钟活动:
1、活动内容:
①检查上节课所复习的内容。
(理由:
有效督促其复习效果)
②检查每日积累的字音、字形、词语、名句等。
(理由:
对于字词名句等的积累适合分散记忆)
③评价:
表扬和批评,并对以后的表现提出要求。
(理由:
通过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④对易错点重新巩固。
(语文是弱科,知识点零碎,不要指望学生在课下会用多少时间复习语文)
二、分析试卷存在问题:
1、通报(理由:
意在告诉学生老师对作业是很认真的,让他们对作业不敢懈怠;同时,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结合批改记录,有针对性的讲解易错点。
(理由:
突出难点,减少干扰,同时节省时间)
3、小组之间相互解决非共性的疑难问题,教师巡回,以随时解疑告难。
(理由:
非共性问题若在班里统一讲,会浪费太多时间)
4、给学生1-2分钟整理、巩固。
三、追踪训练
1、根据批阅情况,选定2-3个点,制定针对性训练题
2、讲评完,用10-15分钟,完成追踪训练(检验课堂讲评情况)
四、总结
小结该节课讲评重点。
五、作业布置
根据试卷情况,布置20分钟知识训练。
阅读课课堂模式
1、课前5分钟活动
背诵优美片段,展示积累成果(督促学生积累记忆)
(1)古诗文
(2)优美文段
(3)范文背诵
2、阅读摘抄(时间35分钟)
提前准备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读者》《非常时间》以及优美诗文
3、交流阅读心得
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与心得(可以是以往的读书心得,也可以是当堂的阅读发现)
数学组——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础知识复习课型
1.高三数学复习课四环节教学模式
第一环:
回忆。
包括两个基本步骤:
阅读教材、巩固练习。
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找出每个考点在教材中的落脚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究、思考、质疑等搜集与复习内容有关的知识,清楚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样学生通过思维的再现、记忆的提炼,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
提供的巩固练习要根据课本内容特点与所确定的复习内容选择问题,并精心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与主动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的问题可以直接从教材中的例习题中选择,有的问题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基础分层次设计,有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
练习应尽可能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是对原来已学过知识的再现和深化的过程。
通过练习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梳理。
第二环:
讨论。
包括一个基本步骤:
协作学习。
在学生独立探索初步完成巩固练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相互检查练习情况,可由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或由座位前后的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对不同的结果和看法进行讨论。
通过组内讨论,一般性问题都可得到一致答案。
讨论时教师可以到某些组听听意见或参与讨论,但不急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判,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进一步思考。
教师通过参与讨论,既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发现一些新观点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第三环:
归纳。
包括两个基本步骤:
归纳小结、构建网络。
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的实现上。
在学生完成练习和讨论之后,就要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小结,引导学生采用表格、提纲或图表等形式,把有关的知识、规律和方法整理出来,使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东西,便于记忆和应用。
此过程分为两段,前段为检查巩固练习的答题情况,后段为知识整理归纳过程。
这两个阶段基本上都由学生完成,由各组推选出代表进行回答,教师自始至终都只进行启发、引导和调控,不要对学生的结论去武断地进行肯定或否定。
利用学生的归纳结果进行知识梳理,如果学生的归纳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
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归纳结果进行观察,建立起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不断补充与完善,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知识网络结构”,做到心中有数。
知识归纳主要是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系统化。
主要操作是先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寻找发现规律。
第四环:
拓展。
包括两个基本步骤:
拓展练习、反思回顾。
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
因而在学生形成了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后,通过做一定量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的拓展练习,通过反思回顾,逐步形成意义建构。
练习的量要充分、适当,练习的范围要广,练习的方式要灵活,练习的过程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会学生“解题后小结”、“解题后反思”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
解题后,应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指导学生总结习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等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一题多解的新思路、新方法。
2.高三复习课五环节模式
第一环:
知识梳理,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这一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辨析题进行“基础回顾”,帮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以及由基本概念衍生的性质、公式、定理、法则等。
具体地,可以在原有概念、性质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造成各种非本质的表象,如缩小或扩大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基础回顾”中的题目的处理方法可以是:
由学生说答案,讲思路,其他同学订正或补充。
对于不能把握的问题,可与同学展开讨论,相互交流、集体攻关,然后教师点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
第二环:
例题精讲,变式训练。
“典型例题”的题目要包容知识点多、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同时还要符合学生实际,过易达不到训练目的,过难学生无法解决,从而失去探索的积极性。
教师重点讲切入点,讲方法,讲规律,从而教给学生分析和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要善于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概括。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解答之后不失时机概括为解题模式,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模式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②能将解题模式运用到变式问题中去,使学生通过分析研究一个例题,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三环:
方法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复习的内容,总结方法规律,最后由教师指导完善。
第四环节:
当堂检测。
对复习的内容当堂进行检测,反馈、落实。
通过练习,发挥数学思想对解题的定向、联想和转化功能,不断完善学生头脑里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系统。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提高和发展。
要设计一些起点高、难度大,充满智力挑战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收益、可以将课本中的练习题改造、变式、减去条件或隐去结论,设计成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
(二)试卷讲评课课型
试卷分析讲评课是在考试之后,教师对其讲析和评价的一种课型,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复习课,也是高三复习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课型。
这种课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
这种课型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规律、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以,上好试卷分析课,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
1.数学试卷讲评课的设计要点
针对每份测试卷主要围绕“六个点”进行思考:
(1)讲评的重难点,从学生试卷中呈现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两个角度分析并定位;(2)讲评的关键点,学生暴露的典型问题有哪些?
优秀思路有哪些?
怎么评?
等等;(3)讲评的整合点,有哪些需要整合的知识点?
相应的问题怎么设计?
等等;(4)讲评的拓展点,试卷中有哪些需要拓展的知识点?
相应的思考题是什么?
怎么导?
(5)讲评的反思点,试卷中有哪些需要提炼概括思想方法?
注意点、规律有哪些?
怎么归纳?
等等;(6)讲评的检测点,有哪些需要再巩固的知识点?
相应的检测题目是什么?
怎么反馈矫正?
2.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八环节教学模式
环节一:
分析归类,形成目标。
形成性测试结束后,教师根据答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统计。
(1)统计分析。
若受时间限制,则可采取抽样统计,但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一是统计每题得分率。
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应认真分析是属于教的原因,还是学的原因。
二是统计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
若是无解题过程的选择题,填空题,还要找学生了解错误的结果是怎么做出来的。
(2)归类分析。
可按知识点归类:
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
可按解题方法归类:
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的题目,归到一起进行分析。
可按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
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数学模型建立失当;运算错误等类型。
(3)确定目标。
讲评课的目标: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规范解答,提炼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解题能力,适当开阔思路。
据此,教师要思考———哪些题略讲,哪些题重点评讲;用什么方法讲,讲到什么程度;并确定学生出错关键及思维障碍所在,怎样才能在今后不出或少出错,措施如何。
矫正重点应放在全班试题得分率较低的知识点上,同时还要注意平时教学中的疏忽又在实际检测达成度极低的“教学盲区”方面的补救。
环节二:
整体分析,激励评价。
讲评课开始时首先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其次,展示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的试卷并恰当的予以肯定与表扬。
环节三:
自主改错,自主反思。
试卷发下后,不要急于讲评,首先让学生独立改错,分类出哪些是粗心做错的,哪些是通过看书可以解决的,哪些是不会的,在学生自主改错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交流自己解题心得,成绩较差且不理想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寻求解决的方法并分享别人的成果(这一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环节四:
呈现错误,问题归类。
方式一: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当堂分类。
呈现方式:
让学生把困难的题提出来,教师写在黑板上。
方式二:
教师根据课前收集的信息和整理的类型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展示。
呈现方式:
教师将一些错解的过程以口述、板书、投影等形式展示出来。
环节五:
现场纠偏,诊断矫正。
(1)暴露思维:
把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解答过程进行展示或让学生自己充分暴露自己原来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尽可能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探讨、分析,找到通病和典型错误,找准其思维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辨析,探究正确思路,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
(2)对比展示:
对比展示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也可由学生讲解。
(3)归纳提升:
讲评时教师要指明矫正要点,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要补救的内容上来,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如属于前置知识的缺陷,还是思维失误;属于混淆概念还是答题技巧问题等。
然后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变式讲解,并以试题中的问题为中心将已学知识渗透其中,要以“点”带“面”,理清知识间的广泛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环节六:
突出方法,变式训练。
讲评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
要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上下功夫,训练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环节七:
补偿检测,拓展延伸。
教师在集体补救之后,应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
测试题目要与矫正重点对应,试题的能级水平与原试题保持不变,试题难度不宜太大,一般为4~5个小题。
测试完毕,教师出示答案,学生交换批阅,教师统计测试的目标达成情况,与形成性评价综合在一起,认定每个学生及全班的达成度。
环节八:
点评提高,反思提升。
教师要从思想方法、解题习惯、注意点等层面进行点评和引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长久性指导。
讲评后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出来,供全班同学效仿和借鉴。
此模式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面对数学复习教学的实际,应根据内容灵活运用,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发展思维为主要任务的课型。
因此,习题课的设计要按整体、有序和适度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的逐步提高。
习题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习题:
回忆、巩固所学知识;深化习题:
加深理解,提高应用水平;综合习题: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观察—引导”模式
习题训练,目的是巩固知识、启迪思维,在习题训练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观察与联想,不仅会按原来的习惯顺序思考,而且会倒着推理、逆向思维,强化思维训练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此模式的基本环节是:
教师呈现习题→学生观察讨论→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解题规律→学生解决题目并反思→教师总结解题规律。
此种模式,对于貌似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出其中隐含的规律。
常适用于基础知识的的巩固与提高。
2.“探究—解决”模式
探究式习题教学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解决,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
此模式的基本环节是:
教师提出问题→形成解题思路→分析解决困境→探求优化方法→教师启发引导→找到解决方案。
此种模式,直接呈现比较困难的问题,使学生在步步探索中发现解题策略,更多的适用于对旧知识的系统、深化与灵活运用方面。
高三数学复习课专题课型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每种课型与模式,都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作相应的调整,以期取得提高复习课效率的最佳效果。
英语组——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词汇量的增加,课文篇幅加长,学生缺乏学英语的环境,造成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期间的“夹生饭”太多,导致高三英语教学遇到了一些困难。
为此,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在学习了其他学校的有效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创建了这种复习课教学模式。
这种复习课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在上英语早自习时或上英语课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和背诵每单元英语课文,并复习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为上课做好准备。
一、知识检查和梳理
1.听写或默写(6分钟)
老师分别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听写或默写每单元的重点单词(10)、短语(10)和句型
(2)。
听写或默写时,让1—2名学生到黑板上写,这两名同学的英语程度最好是中等水平。
写后,同桌互换答案,让英语水平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批改,这样的“板演”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批改时让其打出分数,单词、词组每个4分,句子每个10分,书写、标点、大小写不规范的要扣分,这样可以矫正学生不良书写习惯,逐步培养其良好的书写习惯,改完后,试卷上交,以便老师进一步地了解学情。
2.要点精讲(18分钟)
精讲的部分包括本单元与历届高考中相关的考查点,内容涉及到高考中的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改错和作文。
这点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近5年的高考试题和《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且根据学情精讲部分内容。
二、目标检测、当堂训练和评讲(16分钟)
在知识梳理过后就是目标检测、当堂训练。
1.目标检测题的设置
检测题目一般都是从历届高考试题和学生曾经做错的试题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们每单元仍设置20道单项选择。
2.当堂限时训练,及时反馈
我们要求学生定时完成目标检测题,以提高他们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然后让英语稍差的学生在黑板上出示答案,然后学生自主讨论,再得出结论。
让学生出示答案的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展开激烈的讨论。
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因此,这样处理的习题即使隔一段时间学生也能再记得,并做得准确,这就避免了老师讲了几遍学生依然不会的现象。
3.滚动跟进练习
根据上节课学生出现的错误,在下节课的学案中设置变式练习,以使学生达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双基”的目的。
三、自我总结(5分钟)
本教学模式最后的小结或札记,由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笔标出,总结内容包括:
1.易错点总结;
2.易考点总结;
3.做题技巧总结。
这样,一堂复习课的容量大,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收获也远远大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步骤做法理由
第一步选修中单词的朗读
必修中单词听写或默写(5分钟)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成绩提高的保证,为了防止学生遗忘,并适当帮助学生前后联系,拓展词汇。
每天布置一定量的单词记忆。
并当堂检查落实。
第二步重点短语句子的复习拓展(10分钟)高考中学生写作的障碍主要是固定短语记得少或记忆不牢。
因此课文复习突出短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如造句、默写、联想同义或反义短语等方式扎实记忆并学会灵活运用。
2.针对学生在考试中不能正确翻译长难句的问题,每天拿出5个句子做句子结构层次分析,提高长句分析能力。
第三步文段翻译(5分钟)在单词,短语,句式复习的基础上,就本课时重点短语和重要句式联系生活实际编成小文段做英汉翻译练习,以便学以致用,及时复习巩固,并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步语法专题的讲解或练习(22分钟)把语法专题的讲解插入到平时,每天一部分。
可根据内容多少分成一道3节课之间完成。
先进行语法规则讲解;然后进行高考题和模拟题的大量练习。
第五步自我总结(3分钟)本教学模式最后的小结或札记,由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笔标出,总结内容包括:
1.易错点总结;
2.易考点总结;
3.做题技巧总结。
物理组——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1、基础知识梳理的落实--讨论:
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梳理可通过提问、学生主动发问等方式进行。
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促成各点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加以解决。
每堂课的开始5-1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复习基本知识。
教师利用投影仪将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用问题式提前展示。
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也可让学生讲解基本知识点。
学生讲的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
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可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促进师生共鸣。
2、认知方法的传授--精讲:
对于学案中的例题,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