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802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

咱们班有姓“戴”的吗?

(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

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

画家牧童)齐读:

你发现了什么?

(“画家”两个字写得大“牧童”两个字写得小)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

(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

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

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4、猜猜找找的游戏:

请你根据老师的表现猜一猜,找到相应的生字:

注:

字谜──黑土动作识字──戴拱翘抹体验识字──一个人常常因为做错事或有缺点而感到不好意思。

5、参加“智慧乐园”:

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6、写字:

抹、挤、拱、批评、决。

⑴观察体会:

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⑵教师范写:

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

学生自由选择。

⑶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

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⑴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⑵结合插图学生想象:

其他人会说些什么?

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

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⑴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

学生练习读、指名选择喜欢的句子读、教师范读、分组读。

(追问:

你为什么这样读?

⑵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

(戴嵩画得很快。

⑶师:

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思考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在这种情况下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挤进人群大声喊,(喊什么?

)指名读、男女分组读、齐读。

二、读文品悟

1、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

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形:

人们又会说什么?

2、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表演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

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当观众,也可以当围观的人。

(通过牧童和围观人态度的对比,在多种朗读中感受文本,体会出牧童的实事求是和戴嵩的谦虚。

5、深入思考:

⑴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

想对谁说?

指名任意说。

⑵课题这样写合适吗?

(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

⑶律动:

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其实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下面让我们在轻松的音乐中休息一下,欣赏欣赏他们的作品.)

(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四、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五、总结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他认为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翘起说明牛心情好,这样更容易斗赢,想了解具体情况吗?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浓墨涂抹喊

轻笔细描勇敢

和蔼虚心惭愧善于观察

教学反思:

25、我为你骄傲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

我为你骄傲"

,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

一、揭示课题激趣

1、出示课题,质疑问难。

理解“骄傲”的意思。

2、书写“骄傲”。

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

骄傲"

,师巡视。

3、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

课题中“我”是谁?

“你”又是谁?

“我”为什么会喂“你”骄傲?

二、识记生字

1、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

轻声读、默读、小组读、同桌一起读),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带拼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

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如果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

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

(师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5、识字游戏:

⑴说偏旁猜字。

⑵开火车扩词。

三、初读课文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小组推荐组员读。

2、学生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你读懂了些什么?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你砸破了别人的窗户,你会怎么做?

5、下堂课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璃、滑、碎”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书:

我为你骄傲 

二、感情朗读,想象感悟 

1、感悟“我”的心里变化:

⑴ 

默读课文,划出有关描写“我”心情的变化。

⑵ 

感悟有关句子:

开心:

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境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重点练读: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害怕:

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我会想些什么?

不自在:

这以后,„„我却觉得很不自在。

说说为什么会不自在?

轻松:

为什么会轻松?

把小男孩想的和做的画出来。

汇报小男孩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假如你是课文中老奶奶,当你看到小男孩写的信和送来修理窗户的7美元时,你的心情怎样?

你会怎样做?

(让生充分说。

) 

2、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让生自由读课文的6、7自然段:

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在慈爱又善良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孩子的诚信。

⑶ 

说说读到这里最让你感动是什么?

⑷ 

你想对老奶奶,“我”说些什么话?

三、扩展延伸 

1、你觉得“我”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弥补这次过失?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四、实践活动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跟老奶奶写信?

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我 

为 

你 

骄 

傲 

老奶奶 

小男孩 

宽容 

诚实 

勇于承担责任 

26、三个儿子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欣赏课文的内容,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敬父母。

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

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

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an) 

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

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一个妈妈说:

“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 

又一个妈妈说: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

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

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

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

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

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

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 

分角色有感情读。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

”又一个妈妈说: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说:

“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

主要讲什么?

⑴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

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⑵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⑶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找动词。

(跑到、接过、提着走。

②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

“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

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⑶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

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

(他的妈妈在想:

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

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

老爷爷心里在想:

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

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

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

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

五、课外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个儿子

妈妈眼中老爷爷眼中我的眼中

↓↓↓

既聪明又有力气只有一个儿子

②唱歌好听

③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孝敬父母

27、《特别的作业》

1、认读“作、业”等14个生字,会写“作、业”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睦相处。

3、在读中感受大自然与春天的美以及人物语言与行为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1、认字14个,写字8个。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注意句与句的联系,通过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

1、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美景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

2、师:

春天到了,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

去大自然里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

第二天,小朋友们有的手里拿着红红的桃花,有的手里拿着嫩嫩的桑叶,有的拿着细细的柳枝,还有的带来了青青的小草。

只有小丽手里什么也没有……同学们,小丽怎么会没完成作业呢?

她会不会挨批评呢?

你们想知道吗?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小丽的特别的作业。

3、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后,老师总结学生的问题:

(1)“特别”是什么意思?

(2)“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3)“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5、孩子们,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不少。

告诉你们吧,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下面我们一起去课文里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文识字

1、多媒体演示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听,了解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3、在读课文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呢?

谁来介绍介绍好办法?

4、学生采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5、多媒体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6、同桌互读课文,要求做到“四不”:

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号。

2、通过自己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反馈:

(1)”特别”是什么意思?

(与众不同)

(小丽)

(一幅玉兰花的画)(板书)

3、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

可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

同学们能帮我一起解决吗?

老师的问题是:

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学生分组讨论:

小丽画的画很美,她画的玉兰花还在树上,没有被破坏。

(板书:

关爱生命、爱护花草)

4、你认为小丽的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有什么地方一样?

又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相同点:

都爱春天

不同点:

爱法不同,同学们摘花折枝是在破坏春天,而小丽是把春天画在纸上,是在爱护春天,她最懂得怎么去爱。

四、听音乐,感受春天的美。

1、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听后填空:

()的春天

3、看到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得出:

爱护花草树木从我做起。

4、你想对小花、小草、小鸟……说些什么呢?

5、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

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完成这项作业呢?

(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把春天的景色拍下来,带到教室给大家看;

也可以写一首赞美春天的小诗,读给大家听;

还可以把《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唱给大家听。

师:

看来,你们已经成为爱护大自然的小卫士了。

五、扩展延伸

  你能写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话,提醒每一个人吗?

特别的作业

一幅玉兰花的画

关爱生命、爱护花草

()的春天

28、《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课文生字,能联系句子了解词语意思。

2、通过朗读有关句子,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欢汽车但不买汽车的原因,使学生对小男孩“关心妈妈、为妈妈着想妈妈”的品德有深刻印象和感染,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体会小兵是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心家人、为别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出示玩具

2、(由玩具导入)在各式玩具中,你最喜欢什么?

3、导入:

今天还有个小男孩也被这些玩具吸引住了,一直站在柜台前,就让我们一起去和他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让我们打开书本去认识这个新朋友!

要求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

我们的新朋友是个怎样的孩子?

1、课文读完了,我们来认识一下这课的词语宝宝吧,你会读吗?

玩具柜台售货员药品

光芒兴奋目不转睛

咱们富裕抢着说

2、

(1)小朋友们读的真好!

那么现在你们能说一说:

(生交流:

懂事、孝敬父母)

(2)课文中也有一句夸奖孩子的,你能找到吗?

板书:

多懂事的孩子呀!

一起来夸一下吧(生读)

三、默读课文,学习探讨

过渡:

为什么说他是懂事的孩子呢?

预设:

小男孩他很喜欢小汽车却不让妈妈给他买。

师:

你从哪里看出孩子很喜欢小汽车呢?

请你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感悟(喜欢)句子

出示:

1、柜台前有一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1)我听出来了,小男孩很喜欢小汽车,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

(2)想想句子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小汽车的孩子。

A:

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教师引读

小男孩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         );

看到一位阿姨领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         );

可见,他是多么(       )。

板书:

多么喜欢小汽车

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自由读)

B:

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目不转睛”是怎么样的神情?

(做一个目不转睛的动作)

目不转睛: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形容注意力集中

你们什么时候会目不转睛的看一样东西?

是呀,小男孩就是这样,眼睛盯着小汽车一动也不动,被小汽车所吸引,可见,他是多么(          )师指着板书生读。

哪个小朋友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在来读读(指名读)

C:

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是呀,柜台前的小男孩这时候看着心爱的小汽车,他的目光里就有一种兴奋的光,可见,他是多么(         )。

师指着板书生读

D:

现在看来,小男孩的心思你们都懂了,那么你能把他的这种心思读出来吗?

(1)齐读

(2)指名读

2、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你从哪里感受到呢?

(专心)是呀,那么专心的看小汽车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男孩非常的喜爱小汽车,那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小男孩对小汽车的喜欢之情,好吗?

感悟:

(回绝)句子

1、师:

小男孩那么喜欢小汽车,应该让妈妈买小汽车呀?

但小男孩却怎么做?

(生交流)板书:

只看看,不买

2、出示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男孩抢着说。

(1)小朋友说

你来说一说,你来说一说,小男孩是怎么说的?

(抢着说)你来说一说

请小朋友们带着这种语气自己说一说。

(2)小男孩为什么要抢着说?

预设一:

(为了不让妈妈为难)

从这里我们看出了小兵是个懂事的孩子。

为什么不让妈妈买?

预设二:

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

他心疼妈妈…

是呀,(出示句子……)妈妈说的这句话我们知道小兵为什么要抢着说,此时我们也明白了小兵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