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408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课时作业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7.docx

《课时作业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1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作业17.docx

课时作业17

课时作业17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

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解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都可以体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不能很好说明二者的平行关系。

答案:

B

2.(2016·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

B.ZW型性别决定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C.X和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含有的基因都是成对的

D.男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遗传给他的女儿

解析:

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ZW型性别决定的雌性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和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只有同源区域上的基因是成对的。

答案:

D

3.(2016·潍坊一模)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P

F1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

解析:

对于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正反交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且雌性亲本为红眼时,后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组合①中,F1的基因分别为AaXBXb和AaXBY,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1/4AA×1/2XBXB=1/8。

答案:

C

4.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解析:

因男女均可以患该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

因系谱图中亲、子代均有患者,其遗传方式可能为隐性,也可能为显性。

如果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则4号个体应正常,与图不符合,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个体基因型为Aa,3、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和2号。

如果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则子代会出现基因型为XAXa和XAY的患者,与题意相符合,则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1、2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则子代男、女均可患病,也与系谱图相符合,且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答案:

C

5.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解析:

A项叙述为XY型性别决定,这是自然界比较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在某些生物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些,如果蝇;X染色体既可以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以出现在雄配子中;有些生物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别,有些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中没有性染色体,只有常染色体,如蜜蜂。

答案:

A

6.(2016·北京房山模拟)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解析:

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为显性。

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F1只有暗红眼(XAXa、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AY)2(XAXA、XAXa)1(XaY)。

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AXa)1(XaXa)1(XAY)1(XaY)。

答案:

D

7.(2016·无锡质检)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解析:

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时,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中比例均为11,A、C错误;白眼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B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B正确,D错误。

答案:

B

8.(2016·衡阳六校联考)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果蝇杂交得F2,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

A.F1中无论雌雄都有红眼正常翅和红眼短翅

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

C.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解析:

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均表现为正常翅红眼;让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源于F1中的母方;F2雌果蝇中纯合子(1/8aaXBXB和1/8AAXBXB)占1/4,杂合子占3/4,二者的比例不相等;翅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F2中正常翅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短翅占1/4。

答案:

B

9.(2016·浙江温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

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

D.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

解析: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为雄性,XX为雌性,是否为纯合子要借助基因型来判断,与性染色体无关,A错误;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B正确;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基因型是XBXb,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C正确;男子把X染色体100%的传递给其女儿,女儿的X染色体传给其女儿的概率是

,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

,D正确。

答案:

A

10.(2016·孝感统考)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雄果蝇的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眼色相同。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存在等位基因

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

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

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的相同,就是与F1的相同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F2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Y、XaXa、XAY,F2中出现红眼果蝇、白眼果蝇的概率均为

答案:

B

11.下面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果Ⅲ8是女孩,则其可能有四种基因型

D.Ⅲ10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解析:

因为Ⅰ1和Ⅰ2产生了不患甲病的儿子Ⅱ6和患两种疾病的女儿Ⅱ4,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结合题意可判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Ⅲ9不患甲病,所以Ⅱ4应为杂合子,故Ⅲ8有四种基因型;因为Ⅱ7不含致病基因,所以Ⅲ10只能从Ⅱ6得到致病基因,且只能是乙病的致病基因,概率为(2/3)×(1/2)=1/3。

答案:

D

12.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

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现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B.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C.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

D.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解析:

由题意可得,

     P:

♂X-Y×XBXB♀

         ↓

     F1:

XBX-×XBY

         ↓

F2:

XBXB XBX- XBY X-Y

如果其X染色体上发生隐性突变,则X-为Xb,则F2中表现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如果不发生突变,则X-为XB,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如果为隐性致死突变,则X-Y不能存活,则F2中雌雄=21。

如果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X-Y部分存活,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

他及其他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不支持)萨顿的假说。

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

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试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

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

提示:

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实验亲本的基因型:

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支持萨顿的假说。

摩尔根的测交实验中,子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这不足以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需要补充一个实验方案。

补充的方案应该使子代的性状与性别相关,我们应该选择白眼的个体作母本,红眼的个体作父本,这样杂交后代所有的雌性都是红眼,所有的雄性都是白眼。

答案:

(1)支持 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 ②XbXb、XBY XBXb、XbY

14.(15分)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

(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1自交,则所得F2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F2的卵细胞及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

(2)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雄果蝇

3

1

3

1

雌果蝇

3

1

0

0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

③若对雌性亲本测交,所得后代雌雄的比例为________。

后代中与母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________。

解析:

(1)据题意知,双亲的基因型为XAXA、XaY。

F1为XAY、XAXa。

F1个体交配,F2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即基因型为4种,表现型有3种: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F2的卵细胞两种类型的比例为31,精子中有A、a的比例为11。

(2)由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应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

答案:

(1)①XAXA、XaY ②4 3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③31 11

(2)①BbXAXa、BbXAY ②BXA、bXA、BY、bY 1111 ③11 1/8

15.(15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特点,便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中F1的表现型可知,果蝇眼形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也可能位于________。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实验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实验步骤:

①让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_;

②让________与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甲可知,双亲中一方是圆眼,一方是棒眼,而F1中全是圆眼,说明圆眼是显性性状,棒眼是隐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眼形的遗传不符合伴性遗传规律,因此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或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

(4)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让F2中棒眼雄果蝇(XbY或XbYb)与F1中雌果蝇(XBXb)交配,选取其后代中棒眼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XBY或XBYB)交配,若子代出现棒眼个体(XbY),则控制圆、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棒眼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

答案:

(1)圆眼 

(2)常 (3)X染色体的Ⅱ区段 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顺序可颠倒) (4)实验步骤:

①棒眼雌果蝇 ②棒眼雌果蝇 野生型雄果蝇 棒眼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 ②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