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53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docx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导论

当代英汉对比研究总论

(20090226)

导论:

1.对比语言学的名称,起源与发展

1.1名称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linguistics)又称对比分析(contrastiveanalysis)或对比研究(contrastivestudies)。

这三个名称经常互相通用,而且某些从事语言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家认为,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从这三个名称的字面意义和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三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对比研究这一语言学分支的一个总称,也是一个较正式的名称。

它包括理论与应用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一般与具体之分。

2)对比研究和对比分析这两个名称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可以指任何类型的对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的对比。

(不单单指语言研究或语言对比)而且,在对比语言学中,对比研究似乎通常用于指具体的理论或应用方面的研究。

然而,对比分析则似乎多用于指应用性的对比研究,有时更是用来特指外语教学中语言难点分析的一种具体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对学生造成困难,困难的程度如何,等等。

应该指出,一些语言学家往往倾向于使用三个名称中的某一个作为语言对比就这一语言学分支的总称,或用来指不同概念的对比。

例如,James(1980)的《对比分析》一书主要谈的是偏重于应用的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应用问题,他也用对比分析这一名称来指各种具体的理论和应用对比。

因此,在阅读有关对比语言学文献时,应注意不同作者对这几个名称的不同用法。

名称使用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概念上的混乱。

1.2.起源

人类精神的关系:

“不计其数的民族作为人,以各种不同的途径担负着创造语言的任务,而比较语言研究的目地就在于详尽的探索这些不同的途径;倘若忽略了语言与民族精神力量的形成之间的联系,比较语言研究便会丧失所有重大的意义。

(Humboldt1836;21。

中译文见洪堡特1997;16)

补充:

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却是二十世纪以后的事情。

在欧洲,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是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Jesppersen)最早提出来的,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末尾曾指出:

“比较语法和历史语法生气勃勃的巨大影响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是请允许我在结束本书之前指出,这本书观察语法事实的方法可能会为比较语法创造一种新方法,或者创造一种新的比较语法......这种比较不必局限于同一语系,同一起源而通过不同道路发展起来的语言,对差异最大、起源迥然不同的语言也可以加以比较。

我在这里所做的可以当作一种意念性比较语法的简单雏形,我希望那些眼界比我开阔,语言知识比我更丰富的人能接过这项工作并加以进一步的发展,以便帮助我们比本书更深刻的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思维的最内在的本质。

”(叶斯柏森1924:

500-501)

叶斯柏森创立的这种“新的比较语法”就是对比研究。

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

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见Sajavoara1977|1981:

34)

1)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末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史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

尽管其应用价值并没有完全被忽略,但按其本质来说,当时的对比研究大多是理论性的。

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2)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于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也是由Whorf在1941年首先提出使用的。

(见Whorf,1941)。

当时美国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一方面大量外国移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移居在美国,迫切需要学习英语;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的参战,美国士兵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一些有关参战地区所用语言的初步知识。

这样,什么是外语教学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便成了当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时的答案就是对比分析。

Fries:

(1945:

9)指出,“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从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成的那些教材。

这一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联想学习原则。

这一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步在已学过的语言(母语)与新的学习任务(外语)之间建立起联想的过程。

与此同时,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日趋成熟,提出了一整套对语言的结构按层次进行切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从而为Fries所说的对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提供了语言学基础。

这三个因素的结合推动了对比语言学的发展。

1.3发展

欧美对比语言学比较:

在美国对比语言学的特点是,它从一开始便主要是应用性的。

1.3.1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除了为外语教学服务之外,一些语言学家,如Weinreich(1953)、Haugen(1956),还应用语言对比的方法进行语言接触和双语现象研究等理论方面的探索。

1.3.2再追溯到Sapir和Whorf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3.3以后的对比语言学研究则主要是与外语教学相联系的,被认为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1.3.4进入六十年代以后,这种以外语教学为目的的对比分析的两个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都受到了批判。

因此,尽管在1962-1965年期间出版了一套将英语与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其他语言进行比较的对比语法结构丛书,标志着美国对比分析研究达到了顶峰。

但是对比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本身却开始受到批评。

到1968年,这种批评在乔治敦大学召开的对比语言学及其教学意义的讨论会上达到了高潮,对比语言学在美国从此一蹶不振。

1.3.5欧洲的情况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

五六十年代初了布拉格学派以外,其他的一些学派,如英国的伦敦学派,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语言学家也对理论对比研究做出了贡献。

六十年代中期,正当对比语言学在美国开始走下坡路时,它在欧洲却蓬勃兴起,一大批有组织的对比研究项目相继开展起来。

其特点是:

这些对比研究绝大部分是将英语同其它欧洲语言如德语、法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芬兰语、丹麦语等进行对比。

有的侧重于理论方面,与的侧重于教学应用方面。

大部分采用转换生成语法作为对比描述的语言学框架。

1.3.6

在最近的十几年中,对比语言学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首先,理论和应用对比语言学在欧美进一步受到了重视。

例如,1975年以来,在美国、罗马尼亚、波兰、联邦德国、芬兰等地召开了多次关于对比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对比语言学论文集,以及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双语对比丛书和专著。

此外,自波兰在1973年创办了第一本国际性对比研究专刊《对比语言学研究论丛》(PapersandStudiesinContrastiveLinguistics)以来,又有两本对比研究专刊——《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Linguistics)和《对比》(Contrastes)——相继在保加利亚和法国问世。

其次,对比语言学研究在其它一些国家,如日本、南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以色列、埃及、伊朗、约旦等国,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这些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专论发表以外,还常可以在《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国际应用语言学评论》(IRAL)等一些著名的国际性学术杂志和一些语言学论文集中看到。

传统对比语言学:

对比分析,对比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共时的对比),行为主义语言学,(外语教学为目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翻译)。

 

对比分析运用于语言研究在我国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逐渐开展。

对比分析(contrastive)语言差异的基础上与历史比较法(comparative)

标度或参照点(parameter)共性(universals)特性(peculiarities)

对比语言学的类型:

理论对比和应用对比(目的),应用对比的宏观结构:

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心理。

1.3现代对比语言学:

语用学(语境linguistic与textlinguistics篇章语言学)有关,andpractical/situationalcontext与speechact言语行为)有关,功能语言学[20世纪70年代产生,英国的M.A.K.Halliday对形式语言学(美国的N.Chomsky)提出了挑战,

等研究成果。

II.英汉语言主要特点比较:

全世界语言共分七大语系:

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德拉维达语系、高加索语系和乌拉尔语系。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臧语系。

2.1英语语言的特点:

外部的环境(与英语语言有关系的历史背景):

英语综合性的特点是它的混杂的起源。

英语的出现是三次入侵和一次文化改革的产物。

简而言之,英语是由日耳曼部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带入英国的,并且当圣奥古斯汀和其追随者把英国变成基督教国家时,又受到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影响。

丹麦人也赋予英语以丰富,后来又受到讲法语的诺曼人施加的改变。

从开始起,英语就是一种多变的混合语,产生于战争与和平之中。

用丹尼尔·笛福的话来说,英语是一种罗马-撒克逊-丹麦-诺曼英语。

在一千年的过程中,一系列的暴力和戏剧性的事件促生出了一种新的语言,这种语言到杰弗雷·乔叟时代在没有释译的情况下,就可被现代人所理解了。

英语的七个时期:

1.前英语时期(--c.AD450):

凯尔特-拉丁语

2.早期古英语时期(450-c.850):

英语通过教堂从拉丁语中借鉴了许多文字。

3.后期古英语时期(c.850-1100);深受斯堪的纳维亚语的影响。

4.中世纪英语时期(c.1100-1450):

诺曼人征服和统治时期。

受法语影响,处在三语时期。

5.早期近代英语(c.1450-1750):

这一时期包括文艺复兴时期,伊丽莎白时期和莎士比亚时期。

导致产生英国的克里奥人。

6.现代英语(c.1750-1950):

英语成为广告和消费者利益之保护的世界语。

7.后现代英语(c.1950---):

新标准的不同种类英语在刚刚独立的国家中出现。

英语已经成为科技交流的国际语言。

美国英语已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语种。

内部的环境:

英国语言的历史起源于第五世纪中叶朱特人、撒克逊人及盎格鲁人的入侵,到现在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英语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古英语时期(449—1100):

一个完全具有字形变化的时期;中古英语时期(1100——1500):

一个具有标准的字形变化的时期;现代英语时期(1500——现在):

丧失字形变化的时期。

例如:

最原始的字形变化系统已经完全消失,仅有少部分的字形变化尚存。

(这三个时期见证了英语在拼写、发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与变化。

)。

英语一直是拼音文字。

由于外来的侵略,英语是欧洲语言中变迁最大,词汇成分复杂,词汇异常丰富的一种语言。

英语的《牛津英语词典》包括古英语、现代英语的词和成分有四十多万条。

2.2.汉语语言特色:

汉语历史较英语历史长,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

汉字经历过许多变迁: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由单纯表意向部分表音方向发展。

1)长期封建社会,尊崇先圣先王,注重经籍古书,以训释古籍为重,并以此取士。

通读经书,阐发教义,成为社会时尚。

因此,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高度发达,虚词、语序、章句、句读、倒文、省文等也随之研究。

2)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发现“书读千遍,其义自明”的方法是落后的,语法是学习中西语言的结径。

1898年出现了借鉴拉丁语法的第一步汉语语法《马氏文通》。

3)“五四”运动之后,主张科学与民主,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形成、发展并普及了普通话,现代汉语逐渐成熟、发展。

4)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大陆汉语和港澳台汉语。

大陆推广白话文,普及语法知识,提倡“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反对老八股、洋八股,使用简化字;港澳台汉语以白话文为主,夹杂文言,使用繁体字。

5)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界受斯大林语言学说影响,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极“左”思潮,存在教条主义,排斥西方语言理论;“政治运动语言”盛行。

6)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语言研究停顿;“文革语言”、“毛著语录”文风盛行。

7)20世纪70年代末起,改革开放,大力引进西方语言学理论;出现“改革开放语言”。

8)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出现“文化热”。

中外交流频繁,中西文化碰撞,汉外语言差异与中西文化差异意识强烈,新词语、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中国文化语言学”诞生。

9)汉民族思维重悟性,重具体语言现象的描写分析,轻系统的理论探讨研究。

汉语语法学起步晚,且发展缓慢,有零碎的、个人的论述、论著,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大学无语言学系,语言学界缺理论学派,缺严格的正规研究。

10)战争动乱、社会动向、政治运动、重大事件、时事新闻、方针政策、媒体传播等造就汉语无数新词语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文风。

11)汉语采用方块表意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前人注重字义、字形、字音。

以便解读经书;误认为无规则可学,以为多诵多读便可理解、表达。

欧洲古代语言也以训释古籍为要义,但属拼音文字,又富于形态变化,上古时期便有《希腊语语法》、《拉丁语语法》,注重词、语源、词形变化、句法。

12)汉语有汉族创造,来源单一,虽有外来影响,但远不如英语来源混杂、多元。

汉语地理方言多,但外来语相对较少,且常被汉化的意译词取代。

汉语远不如英语开放。

13)文言文、骈体文、八股文[老八股、党八股、帮八股、洋八股]、白话文、外文、方言、宣传语言等造就汉语多种文体和风格。

14)儒、道、佛三教影响深远,经书造就汉语无数的典故、成语、名言、格言。

15)历代名人的名言造就汉语无数的名句、格言、箴言、引语。

16)作家和诗人的名著、名诗造就汉语无数的典故、成语、词语。

如:

牛郎织女;晓风残月;大江东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按图索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

Culturaldefault

2.3.现代汉语的特点.

1)分析法:

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相对固定;虚词丰富灵活。

2)意合法:

不受严谨的主谓结构的约束;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语;组句富于弹性,灵活多变,颇多隐含,着重意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讲究语意、文气和语感的通畅,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富于领悟空间,对语境依赖较大;以意役形,以神统形,传神写意,言简意赅;流水句特多,话如行云流水,句子之间可断可连,多取意合法;章法决定句法,要正确理解句意和语意,必须从语段、篇章和语境中去分析、体味。

3)句子结构千变万化,模糊性较大,歧义现象较多:

一个深层结构(语义结构)可表现为多个表层结构(句法结构),多个深层结构可表现为一个表层结构;各种句式综合运用,如紧缩句、无主句、流水句、连动式、谦语式、把字式、被字式及其种种套叠。

4)音节匀称,词语和句式往往成双成对,富于均衡美与节奏美:

对偶、对照、排比、反复、重叠。

5)双音节词、四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叠韵、叠音、四字格。

6)句子构造原则与词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

主谓、动宾、偏正、联合等语法关系。

7)声调:

字以四个声调的变化辨义。

8)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莎士比亚有这样的生动句子:

“Youcanhappyyourfriend,maliceorfootyourenemy,orfallanaxeonhisneck.”

Otherexamples:

Whochairedthemeeting?

Itcanseatathousandpeople.

Weshouldshouldertheseresponsibilities.

Ihopewecanroomtogether.

Theybreakfastedattheguesthouse.

9)原因占优势。

10)构词法灵活多样:

复合法、重叠、轻声、儿化等。

11)量词、语气词丰富多彩。

12)直接借用外来词的比重较小,外来词常被“汉化”的意译词取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异化”、“洋化”的词语、表达方式和“异化翻译”呈现增多的趋势。

III.英汉对比研究的成果

3.1国内的研究成果

依据赵世开先生初步统计,a.1950-80年间,用英语发表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有38篇(语音17篇,词汇与表达的语义方面7篇,语法14篇),主要集中在声调,语调,被动结构,存在句,疑问句结构等。

都还属于微观方面的研究。

b.胡状麟的《国外汉英对比研究杂谈》重点介绍了美国华侨或华裔学者应用于语义学理论(包括格语法,系统语法,Chafe语法等几种模式)。

英汉对比研究的成果,涉及到及物性系统、动词、语序、语题、主位、句展示功能、被动句、冠词、时态和体。

3.2国外的研究成果

3.2.1与英语相比时间顺序原则(theprincipleoftemporalsequence)是汉语最普遍的语法规则。

它有独立的理据和很高的诠释力。

汉语语法参照逻辑的原则多余参照语法的原则,而英语参照的多是语法范畴内的规则。

用语义结构到表层结构的投射理论观察。

我们发现,汉语有较多的直接投射,英语则间接投射较多。

3.2.2句法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和英语相比,汉语主要靠语序来表达。

汉语以动词为中心参照点,依时间顺序把与动词有语义联系的成分排列起来,其语序与思维流向几乎完全自动合拍。

3.3.3从时间顺序原则和数量词表层次序与逻辑范围次序的关系,可以看到概念领域和表层顺序在汉语中有一种普遍的同型性,整体先于部分和施事先于受事也应作为两大原则进一步研究。

3.3.4汉语的临摹性与缺乏屈折变化的关系,与汉人思维着重于具体事物的感知有一定关系。

3.3.5从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中可以看出,总趋势是从空间—视觉概念转化为时间概念,这种现象是要表明人对时间的感知在认知层面上从属于视觉?

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语言教学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IV.英汉对比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概述

汉语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的研究始终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一部近百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就是一部汉英对比研究史。

4.1英汉对比在我国早期的发展:

最早的英汉对比研究大概情况如下:

严复的《英文汉诘》

黎锦熙研究了Nesfied的EnglishGrammar等,写出了《新著国文文法》。

(1924)

吕淑湘研究了Jespersen的EssentialofEnglishGrammar等,写出了《中国文法要略》。

(1942)

王力除研究Jespersen的语法外,还研究了Bloomfield的Language等著作,写出了《中国现代语法》(1943)和《中国语法理论》。

(1944)

因此,不难看出,英汉对比在我国是从语法起步的,他们的对比研究虽有移植的问题,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己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确提出要通过对比来研究汉语的始于:

1949年前,始于林语堂(1930:

序)

黎锦熙(1933:

原序)

吕淑湘(1942:

出版例言)

1949年后,首见于吕淑湘(1977:

137-152)的大声疾呼。

成熟而充满睿智的对比研究成果在30-40年多见————林氏、吕氏二书及吕氏的《中国人学英文》(1947)

20世纪60年代后则集中见于赵元任(1968)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出现了几本从“比较”或“对比”语法命名的专著,例如:

任学良的《汉英比较语法》(1981)

张今|陈云请的《英汉比较语法纲要》(1981)

吴———的《汉英语法手册》(1981)

赵志毅的《英汉语法比较》(1981)

徐士珍的《英汉语比较语法》(1985)

但除个别以外,其成就与价值与上述几本书(吕,林,黎,赵)不可同日而语,王菊泉(1982)对此有非常直率的批评。

 

4.220世纪70年代后英汉对比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增多,学英语、学汉语的热潮达到空前的局面。

从而形成了英汉对比研究的土壤和条件。

1977年五月五日,吕淑湘先生在北京语言学院发表了《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演讲。

这是一篇对对比语言学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演讲。

因此引起了对外汉语界、外语界、翻译界的重视。

1979年赵世开发表了《浅谈英语和汉语的对比研究》,进一步具体指导了国内英汉对比研究的开展。

1977-1979年,《中国语文》、《中国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英语研究》上发表了英汉对比研究论文近百篇。

这期间英汉对比研究的专著出版了七本(语法五本,习语一本,修辞一本),涉及微观的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具体对比,也有理论和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