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244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 氧气.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氧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氧气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第一课时的教学。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的内容,是本单元以至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也是通过实验验证气体性质的开始,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知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气性质实验的探究,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2)、通过对氧气的认识,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试验习惯。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2.难点:

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总结。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

在知识上,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等性质,针对于氧气的具体作用即氧气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只停留在粗浅的认识上。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看,已具备了理性判断分析能力,并且对于氧气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但又显得神秘的物质,充满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说教法

1、实验探究法:

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

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

氧气的物理性质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2、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思考:

这些图片里和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是不可分的,他会是谁呢?

通过学生猜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演示实验,归纳总结

1、氧气的物理性质

[设问]:

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哪几个方面出发?

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让一名学生闻气味,学生便会很容易总结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33页内容来进一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最后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课件)

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色、、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的。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达标的关键。

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所以,授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

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我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将[实验2-2]采用学生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

①、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会逐渐熄灭,将它放在氧气中会怎么样呢?

学生上前做实验,同学们观察,相互讨论。

设计意图:

通过此实验让学生掌握检验氧气的方法与操作。

②、让学生分别观察木炭、硫、铁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通过讨论探索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木炭燃烧实验之前让学生观察思考

a.再把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先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然后连同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

b.待燃烧停止后,立即向瓶内倒进一些澄清的石灰水,并加以振荡,再观察石灰水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问题讨论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

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结论:

碳+氧气二氧化碳

点燃

C+O2CO2

学生讨论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实验2-3][实验2-4]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完成,

(三)[实验2-3]:

硫在氧气中燃烧

我采用教师先演示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

活动与探索:

a、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b、刚才做硫燃烧实验的同学是否闻到刺鼻的气味?

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c、集气瓶放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硫燃烧产生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要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①发出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点燃

结论:

硫+氧气二氧化硫

点燃

S+O2SO2

(四)、[实验2-4]:

铁在氧气中燃烧

活动与探索:

a、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如果给它提供足够的氧气能燃烧吗?

怎么样才能让它燃烧起来?

b、在日常生活中,火柴和煤球是如何点燃的?

c、下面的图示对你有没有帮助,猜想一下瓶中火柴棍和水有什么作用?

共同讨论后,教师演示,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得出现象和结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①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③有黑色固体生成

结论:

点燃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

Fe+O2Fe3O4

总结:

1、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放在纯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使学生懂得:

反应条件(点燃)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为什么点燃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1/5),使学生懂得:

物质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讨论:

木炭、硫和铁丝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在O2中燃烧现象

分析

淡蓝色火焰

蓝紫色火焰

木炭

发红

发出白光

铁丝

不能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为了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我设计了学生讨论的教学环节,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比较,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各组推选一人发言。

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意见,要求各组再讨论,再发言,经过反复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懂得: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三)、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自己总结。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我采用口诀的形式小结出所学的内容。

我是无色又无味,生来活泼又好动;

能与木炭来化合,发出白光多迷人;

铁丝与我来点燃,火星四射多美丽;

硫粉与咱共燃烧,蓝紫火焰好神气;

我的用途多又广,支持燃烧供呼吸;

我是人类的好朋友,造福人类见功绩。

(四)、知识竞赛:

对于这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测我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对检测题进行抢答,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同时各组同学又紧密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精神。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硫  B.铁丝  C.木炭 D.红磷

2.下列物质分别与氧气作用,生成物为固体的是 ()

A.木炭 B.硫黄  C.铁丝 D.蜡烛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红磷 B.镁带  C.铁丝 D.木炭

(二)、填空题

1.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

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

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______火焰,在氧气里燃烧发出______火焰,生成一种叫______的有______气味的气体。

3.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盛放氧气的集气瓶里预先放入______或______,原因是______。

(五)、布置作业

1.列表对比记忆演示实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生成物、文字表达式。

2.在三个集气瓶里分别盛满空气、氧气、氮气,用什么简便的方法能鉴别它们?

六、板书设计

七、反思与体会

以上是我关于“认识氧气的性质”一课的教学设想。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使每个学生不仅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而且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感受到发现的愉快,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