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1972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症医学科试题.docx

重症医学科

  [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指标的是()

  A.体温>38℃或<36℃

  B.心率>90次/分

  C.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2<32mmHg

  D.氧饱和度<60%

  E.外周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细胞>10%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以下不属于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的诊断指标的是()

  A.临床上有明确的感染

  B.有SIRS的存在

  C.收缩压<90mmHg或较原基础值下降幅度>40mmHg,至少1小时;或血压以输液或药物维持

  D.心率>100次/分

  E.有组织灌注不良的表现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以下白细胞介素和细胞因子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多种效应来介导炎症反应的是()

  A.TNF-α

  B.IL-1

  C.IL-6

  D.IL-4

  E.IL-10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4、以下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中可作为脓毒症预后指标的是()

  A.TNF-α

  B.IL-1

  C.IL-6

  D.IL-4E.IL-10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5、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A.白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

  E.红细胞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6、关于常用氧代谢的监测指标,描述不正确的是()

  A.DO2是每分钟心脏向外周组织输送的氧量,血红蛋白、Sa02或CO中任意指标的改变,均可导致其变化

  B.VO2是每分钟机体实际的耗氧量。

在正常情况下,反映机体对氧的需求量,并代表组织的实际需氧量

  C.O2ER是每分钟氧摄取率,即组织从血液中摄取氧的能力,反映组织呼吸与微循环灌注及细胞内线粒体功能

  D.SvO2是来自全身血管床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代表全身组织水平氧供和氧耗的平衡,可用以判断危重症患者整体氧输送和组织的摄氧能力

  E.ScvO2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测量得到的血氧饱和度,可以很好地反映SvO2的变化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7、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

  A.缺血后引起的损伤

  B.再灌注后引起的损伤

  C.缺血后恢复血流引起的后果

  D.缺血后恢复血流损伤加重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8、自由基是指()

  A.极易被电离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B.极易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C.具有单价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D.外层轨道上具有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E.外层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9、下列哪一项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发生无关()

  A.细胞膜外板与糖表面分离

  B.Na+-Ca2+交换加强

  C.儿茶酚胺减少

  D.钙泵功能障碍

  E.线粒体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0、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变化为()

  A.增加

  B.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加

  E.不变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11、在再灌注时细胞内钙超载发生的直接机制是()

  A.H+-Ca2+交换加强

  B.Na+-Ca2+交换加强

  C.K+-Ca2+交换加强

  D.Mg2+-Ca2+交换加强

  E.P3+-Ca2+交换加强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2、反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代谢指标是()

  A.ATP减少

  B.cAMP增多

  C.cGMP减少

  D.乳酸增多

  E.过氧化脂质增多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13、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

  A.直捷通路

  B.迂回通路

  C.营养通路

  D.动-静脉短路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14、正常微循环的血流调节主要与()

  A.交感神经支配有关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

  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

  D.全身体液因素有关

  E.微动脉的舒缩有关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5、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为()

  A.聚集的大片细胞的死亡

  B.是不耗能的被动过程

  C.细胞膜及各细胞器膜不完整

  D.可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E.形成凋亡小体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16、每个葡萄糖分子经过三羧酸循环实现有氧氧化,并产生()

  A.18个ATP

  B.28个ATP

  C.38个ATP

  D.48个ATP

  E.58个ATP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7、应激状态下,葡萄糖直接氧化的最大速率由()

  A.2~3mg/(

  kg.min)下降至1~2mg/(

  kg.min)

  B.3~4mg/(

  kg.min)下降至2~3mg/(

  kg.min)

  C.4~5mg/(

  kg.min)下降至3~4mg/(

  kg.min)

  D.5~6mg/(

  kg.min)下降至4~5mg/(

  kg.min)

  E.6~7mg/(

  kg.min)下降至5~6mg/(

  kg.min)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8、脂肪最大氧化率可达()

  A.1.2~

  1.7mg/(kg·min)

  B.2.2~

  2.7mg/(kg·min)

  C.3.2~

  3.7mg/(kg·min)

  D.4.2~

  4.7mg/(kg·min)

  E.5.2~

  5.7mg/(kg·min)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19、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为()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0、下列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物质是()

  A.补体

  B.组胺

  C.激肽

  D.白三烯

  E.前列腺素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其他备选答案是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介质,分颗粒内预先形成或储备的介质,如组胺、激肽;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多种细胞因子。

而补体主要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

  [单项选择题]

  21、在机体体液平衡的调节中,维持正常渗透压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

  A.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B.肾脏的调节作用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肺的呼出作用

  E.血液的缓冲系统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关于发病机制的重要调节激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可导致尿钠排泄增多、水潴留和血钠降低等

  B.阿片样肽可增强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而抑制促甲状腺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

  C.心房利尿钠肽具有较强的利钠和利尿作用,可降低循环容量

  D.前列腺素主要参与血管活性调节和凝血机制

  E.血管活性肠肽可舒张血管、增加心脏和脑血流,提高外周血管阻力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血管活性肠肽(VIP)为主要分布于脑、心、胃肠道和骨骼肌等处的神经递质,有舒张血管,增加心脏和脑血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

  [单项选择题]

  23、高渗性失水补液首选()

  A.0.9%氯化钠溶液

  B.等渗盐水和氯化钾

  C.5%葡萄糖溶液

  D.5%葡萄糖盐水

  E.复方氯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4、关于等渗性失水的补液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先给含钠液体

  B.可给高渗氯化钠溶液

  C.可给平衡盐溶液

  D.可给等渗氯化钠溶液

  E.必须先补足血容量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25、关于输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围手术期,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血小板生成减少的患者无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50×109/L时则需输注

  B.外科急性大量失血,总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

  C.术中患者出现失血的首要处理不是要立即恢复血红蛋白浓度

  D.血浆输注不建议使用于提高血容量、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和营养支持、免疫缺陷状态的治疗等

  E.尿毒症、高钾血症及酸中毒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26、下列溶液中不是血浆增量剂的有()

  A.6%右旋糖酐等渗盐溶液

  B.中分子右旋糖酐

  C.羟乙基淀粉

  D.林格液

  E.明胶代血浆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7、关于输血并发症,描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24小时内

  B.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发生于输注红细胞30分钟至2小时,但体温升高通常在间断输注后延长2~12小时

  C.过敏反应很少发生,在IgA缺乏的患者中更常见

  D.输血后紫癜通常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发生,绝大多数为男性

  E.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输血6小时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双肺水肿、发热、低氧血症和低血压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8、一卵巢癌患者,输血20ml后,疑发生输血反应,首要的处理是()

  A.减慢输血速度

  B.静推糖皮质激素

  C.终止输血

  D.肌注异丙嗪

  E.吸氧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29、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溶血反应

  E.血液凝集反应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0、关于宿主的免疫性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较广,应答迅速,但无特异性,个体出生时不存在

  B.屏障结构:

包括皮肤和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

  C.正常组织和体液中存在补体、溶菌酶、防御素等多种抗菌物质,常配合其他杀菌因素而发挥作用

  D.细胞免疫的相应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CD4+Thl细胞。

在抗感染免疫,尤其是抗细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E.抗体通过抑制致病菌黏附、调理吞噬作用,中和外毒素、抗体和补体的联合溶菌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而发挥抗感染效应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个体出生时即存在。

  [单项选择题]

  31、关于医院获得性感染,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全身性感染迁徙灶)

  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E.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32、内毒素的毒性成分主要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脂质A

  E.脂蛋白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33、关于内毒素的毒性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微循环障碍

  B.发热

  C.休克

  D.DIC

  E.红细胞反应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34、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

  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5、关于外毒素的特点,正确的是()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可制备成类毒素

  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E.耐热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6、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7、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伤寒沙门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肉毒梭菌

  E.霍乱弧菌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8、关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个体出生时就存在,应答迅速

  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9、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有()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D.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0、关于正常菌群,描述正确的是()

  A.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无害

  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

  D.正常菌群主要是革兰阴性菌

  E.正常菌群寄居于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黏膜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1、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2、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破伤风杆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脑膜炎奈氏菌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3、致病力与凝固酶有关的是()

  A.肺炎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克雷伯杆菌

  D.衣原体

  E.病毒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凝固酶和葡萄球菌的毒力关系密切。

凝固酶阳性菌株进入机体后,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后,也不易被杀死。

同时,凝固酶集聚在菌体四周,亦能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与凝固酶的生成有关。

  [单项选择题]

  44、内源性医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最主要来源是()

  A.胃肠道和口咽部定植菌

  B.皮肤定植菌

  C.胆道定植菌

  D.会阴部定植菌

  E.体癣等皮肤真菌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5、关于各种常见致病真菌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在组织及培养基中均为芽生孢子,一般无菌丝

  B.丝状霉菌型真菌:

组织及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

  C.曲菌属菌丝体由具横膈的菌丝组成,由菌丝生出分子孢子梗,在梗基顶部形成分生孢子

  D.念珠菌在直接镜检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菌丝和假菌丝

  E.隐球菌在墨汁染色下直接镜检示菌体呈球形,直径15~20μm,菌体周围有宽厚的荚膜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46、关于真菌致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临床上最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致病菌为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曲菌属

  B.ICU患者IFI的致病菌可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以条件致病性真菌占多数

  C.念珠菌属只引起深部真菌感染,包括呼吸道、肠道、泌尿道、全身性感染、心内膜炎等

  D.隐球菌属仅新生隐球菌可引起人类真菌感染,主要引起呼吸道与脑及脑膜感染,也可侵犯皮肤和骨关节等

  E.可引起人类曲菌属感染的主要为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等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7、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多糖

  D.真菌毒素

  E.毒素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8、黄曲霉毒素与哪种肿瘤关系最密切()

  A.原发性肺癌

  B.食管癌

  C.原发性肝癌

  D.肉瘤

  E.胶质神经瘤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9、关于抗菌药物分类,正确的是()

  A.大环内酯类:

快速杀菌剂

  B.β-内酰胺类:

繁殖期杀菌剂

  C.氟喹诺酮类:

快速抑菌剂

  D.氨基糖苷类:

静止期抑菌剂

  E.磺胺类:

快速抑菌剂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0、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生物药物作用的耐受性或对抗性

  B.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C.获得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

  D.多重耐药性是指细菌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E.交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致病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或对抗性。

  [单项选择题]

  51、以下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药物是()

  A.阿奇霉素

  B.阿米卡星

  C.利奈唑烷

  D.哌拉西林

  E.氧氟沙星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5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是()

  A.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B.产生DNA螺旋酶

  C.孔蛋白缺如

  D.具有外膜药物泵出蛋白

  E.产生β-内酰胺酶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53、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菌株、主要病原菌是()

  A.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

  C.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

  D.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

  E.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54、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蛋白结合率

  B.吸收速度

  C.消除速度

  D.作用强弱

  E.起效快慢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55、生物利用度是指()

  A.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B.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C.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

  D.给药24小时内的AUC与MIC比值

  E.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6、药物的ED50值越小,则其()

  A.毒性越大

  B.作用越强

  C.安全性越大

  D.治疗指数越高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ED50即半数有效量,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LD50即半数致死量。

治疗指数即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单项选择题]

  57、LD50是指()

  A.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B.能使群体中有50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C.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

  D.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58、细菌和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称()

  A.时间依赖性

  B.抗菌后效应

  C.停药反应

  D.浓度依赖性

  E.副作用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9、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60、一名六岁儿童,现被诊断为脑膜炎,治疗选用青霉素的原因是()

  A.易通过血脑屏障

  B.青霉素副作用少

  C.青霉素属于水溶性药物

  D.青霉素是大分子

  E.青霉素属于解离性药物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在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对青霉素的通透性增高,使青霉素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青霉素对健康人即使注射大剂量也难以进入脑脊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