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2662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docx

00508民间文学真题精选

  [多项选择题]

  1、中国的四大传说是()

  A.阿诗玛

  B.孟姜女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白蛇传

  E.牛郎织女

  参考答案:

B,C,D,E

  [多项选择题]

  2、属于笑话的喜剧结构方式有()

  A.归谬法

  B.学样法

  C.巧计法

  D.对照法

  E.误会法

  参考答案:

A,B,C,D,E

  [填空题]3何为母题?

举例说明中国神话中的基本母题?

  参考答案:

  "母题"一词,来自英文"MOTIF"的英译。

在英语中,它主要有三种意义:

它是某种事物(特别是艺术作品)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常常给予(或从中发展出)某种特定的意义;它是一种独特的或重复出现的模式或颜色;它是形成一个音乐作品的主干,并围绕其发展的一种特意安排,是一个具有独立性格的最小音乐结构。

民间文学界,对母题最具权威性的解释是1946年出版的《民间故事》一书的作者斯蒂·汤普森,在该书中他对母题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

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的最小元素,它具有在传统中延续的能力,为了有这种能力,它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

  根据国际学界对母题的理解,可以认为构成纷繁复杂的远古神话主要是由一些母题构成的,这些神话母题至今在中国的史前考古中依稀可辩。

  一、女神母题:

二十世纪在我国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的考古发现中,有大量的女神雕像出土,如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了突出乳部、腹部、臀部的裸体女像。

这些裸体女像,在原始人那里一是作为崇拜的对象,二是当作巫术的替身。

而在我国原始社会中流传着不少的女娲、羲和、螺祖等女性神话,这些女性神灵与出土的原始裸体女神是一脉相承的,她们都具有强调化育万物、繁衍人类的神圣功能。

  二、宇宙结构母题:

神话记录了原始人对宇宙的基本看法,这种种看法在我国的史前艺术中都有保留。

如七十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有一把骨匕柄和一柄象牙板上,雕有两组双鸟载日的图案(有图),而在我国的《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有"日载于乌"、"日中有三足乌"

  的记载。

中国神话中对宇宙结构的描绘与考古遗迹中的记录是一致的,这种神话的宇宙结构模式主要表现为天圆地方。

在中国神话中,还有象人类起源母题、文化英雄母题、巫觋母题、自然神话母题等均十分盛行。

这些母题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原始人关注的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另一方面暗示着人类创造文化的趋同性在原始人那里表现的相当突出。

它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原始神话提供了新的视角。

  [单项选择题]

  4、远在2500年前结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就收录了许多古代民歌。

  A.

  《吕氏春秋》

  B.

  《论语》

  C.

  《诗经》

  D.

  《逍遥游》

  参考答案:

C

  [多项选择题]

  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言小说粗具规模,分为(),合称为笔记小说。

  A.笑话专集

  B.志怪小说

  C.民间传说

  D.短篇小说

  E.轶事小说

  参考答案:

B,E

  [填空题]6民间文学的整理有哪些方法?

  参考答案:

整理是口头文学作品从口头语言到书面文字的一种特殊的定稿过程,其目的在于使民间文学作品能最充分地显现它本来所具有的最完美的面貌,使之放射出固有的艺术光彩,达到保存和再流传的目的。

  民间文学整理的方法,根据已有的实践,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项整理,一种是综合整理。

  单项整理就是一份原始记录稿进行整理。

这种整理一般只是梳理头尾、划分段落、整规字句、增加注释。

对内容上有害的部分加以删除,对语言讲得不通顺、表达意义不明确的地方进行订正,把重复罗嗦、拖泥带水的话加以提炼,对方言土语给予适当的注释等等,从而充分地显示民间文学原作的风格。

  综合整理是指从所记录的同一类型作品的若干异文中选一篇最完善的记录稿作为基础,同时吸取其他异文的优点进行整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整理前应对各篇异文进行反复比较分析,看准各篇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各取所长,将这些异文的优点巧妙地编织在一篇中,从而整理出一个更完善的作品。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发挥了基础记录稿的长处,又综合了其他异文的优点,整理出来的作品往往代表了这一类型作品的较完美的典型面貌。

其缺点是在材料的综合拼接过程中,容易失去作品和具体讲唱人的个性特征,其文学性大大增强了,但其科学价值却受到影响。

  [多项选择题]

  7、唱故事中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并具有一定音乐性的称为韵诵体,如()。

  A.山东快书

  B.金钱板

  C.弹词

  D.天津快板

  E.渔鼓

  参考答案:

A,B,D

  [单项选择题]

  8、鄂西汉族的《黑暗传》以其具有()的基本特征,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A.迁徙史诗

  B.创世史诗

  C.英雄史诗

  D.战争史诗

  参考答案:

B

  [多项选择题]

  9、神话作为各民族早期历史上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创作和讲述过程中往往结合着()等多种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

  A.宗教祭祀

  B.巫术操作

  C.文学叙事

  D.音乐

  E.舞蹈表演

  参考答案:

A,B,C,D,E

  [单项选择题]

  10、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A.惊人的记忆力

  B.独特的传承风格

  C.民间文学文学作品的活仓库

  D.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

  参考答案:

D

  [填空题]11汉族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汉族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表现在:

一、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创新选择和吸收方面,这种情形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有西北、西南、中南地区的庸、蜀、羌、微、彭、濮等族参加,东北的肃族也在周胜利后成为周之"北土"。

所以,《诗经》实际上是包括了许多民族民歌在内的诗歌总集。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民歌中有许多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创作。

  元代的杂剧也是在汉族民间戏剧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选择和吸收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

由于"金、元时代,女真蒙古诸族语言,随政治势力之伸张,亦盛行于各地;故保存于元剧中者尚多。

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歌谣,促进了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

  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辑录、翻译和整理,也是汉族接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

西汉刘向著《说苑·善说》篇记载了古老的壮族民歌《越人歌》;

  《元史·地理志》也记载了彝族仲牟曲的传说;清代李调元的《粤风》和吴淇的《粤风续九》都选取了不少壮、瑶民歌;"五四"时期的歌谣学运动,不仅搜集了大量的汉族民歌,也搜集了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解放后,汉族和少数民族亲密合作,大规模地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优秀民歌和故事,打开了少数民族灿烂夺目的民间文学宝库,推动了全国民间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主要的还是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

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

中国各少数民族中流传着许多汉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有的甚至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例如汉族的《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白蛇传》等四大传说以及关于《水浒》、《杨家将》、《包公案》等故事,就在西南、中南、西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

这些故事和传说传入少数民族后,各民族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加以改造,使其带上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并在本民族中扎根。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口头创作,曾大量地从内容上吸收汉族民间文学的养料,并融进本民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在艺术形式方面,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也有深远的影响,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中,既有本民族的民歌,也有用汉语和汉族民歌形式创作和传唱的民歌。

后一类民歌一般称之为"汉歌",有些民族则另有称谓。

这是长期以来各民族与汉族频繁交往,有些民族与汉族人民杂居,汉族民歌形式流传到少数民族,并被接受的结果。

其中以"四句头"在各民族中的运用最为普遍,"十二月调"、"五更调"也很流行。

  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和少数民族间文学对汉族民间文学的影响,是中国各族民间文学交流和整合的重要方面。

  [填空题]12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主要有德国学者爱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的()

  参考答案: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单项选择题]

  13、在中国神话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

  A.女娲神话

  B.盘古神话

  C.洪水神话

  D.射日神话

  参考答案:

D

  [填空题]14民间文学有哪几种传承方式?

  参考答案:

从传承人传承民间文学的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

1、亲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是由有着亲缘关系(直系或旁系)家庭成员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

  2、地缘传承---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特定地域。

从当地传统文化氛围和自己周围民间艺人的讲唱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自然获得传承。

  3、业缘传承---在自己所从事的某种特殊行业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传承,民间戏曲、说唱艺人的收徒传艺就是这样。

在木、石、泥瓦匠中世代传诵其祖师鲁班的故事,也是一种业缘传承。

  在民间文学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

所谓传承人,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种。

广义地讲,长期直接参与民间文学创作传播活动的人们都属于群体传承人的范畴。

由于群体传承人的作用在集体性的特征中已经涉及到了,这里只着重强调那些在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作出特殊贡献的个体传承人,即通常所说的职业和半职业民间艺人(如民间歌手、故事讲述家、民间说唱艺人等,也包括一部分在传播民间文学作品中作出贡献的宗教职业者)。

  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个体传承人以惊人的记忆力,善于吸收他人所有的特殊本领,使自己成为民间文学的活仓库,民间文学作品的集收站。

他们头脑中保存的作品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贡献,最主要的还在于他们在传承过程中主观创造性的发挥上。

  他们总是一方面遵循着传统作品中的既成套路,一方面又按照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长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

这种处理过程就传承者个人而言,是自我创作才能的表现,就民间文学的的传承规律看,又是传承者对集体智慧的综合归纳,对群众艺术理想的积极反馈。

所以,个体传承人的主观创造性发挥得越充分,越能体现传承人的风格和个性,就越能在更高层次上丰富民间创作,促使它在传承基础上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比如在湖南龙山县土家族的哭嫁歌十分特别,得益于该族歌手对哭嫁歌的代代相传。

  [填空题]15古代希腊神话中执掌宇宙大秩序的众神之王是()

  参考答案:

宙斯

  [单项选择题]

  16、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

  A.女娲

  B.伏羲

  C.黄帝

  D.神农

  参考答案:

D

  [填空题]17被誉为“当代的荷马”、“活着的荷马”,世界上唯一一位能够演唱《玛纳斯》史诗的完整内容的演唱大师是()

  参考答案:

居素普·玛玛依

  [填空题]18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表现为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是指: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着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

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是在集体中进行的。

民间文学的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每一个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加工。

从这一角度讲,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创作者。

正是由于无数人的参与,对作品的不断加工、修改和完善,才保证了民间文学在内容上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在形式上最大限度地适应和体现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

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

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没有具体的作者,它具有匿名性。

  集体性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这一情况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

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地即兴创作。

现代社会集体劳动时的串号子,民族节日中群众对歌时的随口对答也属这种情况。

  

(2)由个别人编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

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加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

"民间文学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

而民间创作的价值往往就存在于千人加工、万人琢磨的"添枝加叶"之中。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歌手、艺人的创作时有这种情况。

湖北崇阳的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

但这里的"个人"就是作为集体的代言人,民间艺人是以集大成者的身份参与创作的。

在创作的过程中又随时听取和吸收群众的意见,所以这类创作同样能在集体中流传,并在流传中得到集体的认可。

  [单项选择题]

  19、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导致世界末日的一般都是()

  A.湮灭世界的大洪水

  B.熊熊燃烧的大火

  C.地震

  D.火山爆发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20()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

  参考答案:

寓言

  [填空题]21运用民间文学理论分析孟姜女传说

  参考答案:

  

(1)、情节单元:

1)南瓜里长出孟姜女2)孟姜女与范喜良成婚3)范喜良服徭役,孟姜女送寒衣4)孟姜女哭倒长城5)孟姜女智斗秦始皇

  

(2)、形成与演变:

①原始形态阶段:

春秋时期的《左传》中记载“杞梁妻拒绝郊吊”。

  ②基本形态阶段:

唐代《雕玉集》中的“感应篇”记述了孟姜女寻夫送衣的故事情节。

  ③完成形态阶段:

明清以来,不少文人和民间工作者进行加工整理,加入了孟姜女和秦始皇斗争的情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3)、艺术魅力:

孟姜女传说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姜女的出生,长城的哭倒等等都充满着神奇瑰丽的色彩。

具有极大的艺术吸引力。

  (4)、结构和深层内涵:

孟姜女传说在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存在着较为繁复的结构和深表层的不同意蕴。

在主体思想上表层是通过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来突出;深层则是由原始意向与群体心里意识中的“集体无意识”隐含着,二者浑然一体。

  (5)、主题:

反对封建徭役,赞颂在艰难困苦中仍然挨着生离死别的丈夫,保持坚贞不屈的节操的女性。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A.秧歌戏

  B.傩戏

  C.采茶戏

  D.道情戏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23《江格尔》是流传在我国()民族的英雄史诗。

  参考答案:

蒙古

  [填空题]24试述洪水再生神话的文化意蕴?

  参考答案:

①洪水再生神话对洪水灾害及其起因的叙说,是原始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和自然崇拜的反映。

  ②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③大部分神话都讲洪水遗民是从葫芦里逃生的。

这与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葫芦崇拜有关。

  [多项选择题]

  25、以“偷听话”为核心母题编织的()故事,只是设置了一个动物精灵向山神报告人间秘密的神奇环境,让两位主角偶然闯人,由其自身作为造成大快人心的善恶报应,构思更为巧妙。

  A.渔夫与水鬼

  B.两兄弟

  C.观棋遇仙

  D.两老友

  E.孩子和山妖

  参考答案:

B,D

  [填空题]26史事传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它的侧重点在记事。

  参考答案:

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填空题]27什么是天地开辟神话?

分析盘古神话的基本故事情节并阐明其基本文化意蕴?

  参考答案:

  

(1)天地开辟神话就是原始人所想象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何形成的神话。

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万物创造等内容。

原始人对天地、万物的由来有着可贵的好奇心,就充分展开想象,创作出情节奇特而又气魄宏伟的开辟神话。

世界各地都流传着这类神话,并且很多民族的开辟神话都有其基本情节的相似性。

  

(2)汉族天地开辟神话是盘古神话,首见于三国时期东吴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

盘古神话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

  1)天地混沌,昼夜不分;

  2)巨神出世,天地开辟;

  3)垂死化身,生成万物。

  (3)盘古神话的文化意蕴主要有两点:

  1)表现了原始人对于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和谐关系的认识,原始人首先是崇拜自然的伟力,认为人是自然孕育出来的;但人也不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是有无穷的创造力;盘古死后化为万物,就表现了人创造了世界、控制自然的愿望和气魄。

  2)开辟神话中的垂死化身情节,体现了原始人灵魂不死的原始观念和积极旷达的生死观。

古人认为人的灵魂可以脱离肉身而存活,又认为人死后可以转生为其他生物。

盘古的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他的生命可以通过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方式延续:

死了一个,化生许多;前种形式的终结,宣告着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这种灵魂观念和生死观在现代人的习俗上也有表现。

  [填空题]28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族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前方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

  参考答案: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多项选择题]

  29、民间文学的个体传承人的传承渊源有()。

  A.亲缘传承

  B.师缘传承

  C.业缘传承

  D.地缘传承

  E.血缘传承

  参考答案:

A,C,D

  [填空题]30试述民间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二者的联系在于:

首先,传说真实地表露和抒发了民众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情感与评价。

  其次,历史题材传说的讲述对象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事件,而且常常有遗迹可寻。

传说之所以被称为“信史”,正是从这些联系出发。

  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

  第二,历史观不同。

  第三,取材的角度不同。

  第四,历史一般是不能变更的,而传说总是在传播中发生变异

  [填空题]31忠实记录

  参考答案:

忠实记录就是采录者对讲述人或演唱者所讲述或表演的一切,包括情节、人物、语言,特别是习惯用语、方言土语,以至贯穿讲唱中表达感情的语气词、感叹词,歌中的衬字、拖腔等均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尽量保持原讲唱的原貌。

  [填空题]32试述民间文学集体性在创作、流传中的表现?

  参考答案: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在原始社会最常见,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即兴创作。

  

(2)采用集体分工的方式,个别人先创作出一个雏形,然后群体加工,添枝加叶,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歌手、民间艺人的创作时有这种情况。

湖北崇阳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其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

但这类创作同样能在集体中流传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填空题]33“口头文本”

  参考答案:

  “口头文本”或“口传文本”

  (oraltext)在航柯看来,主要来源于民间艺人和歌手,他们脑子里有个“模式”可称为“大脑文本”

  (mentaltexts)。

当他们表演、讲述或演唱时,这些“大脑文本”便成为他们建构故事的基础。

  [填空题]34试述民间歌谣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民间歌谣是人民真情实感的流露,直率坦白,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古人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风出谣口,真诗乃在民间”。

民间歌谣的创作者和传承者对民间歌谣的真情、真意更是作了形象的概括:

歌一声来妹一声,好比先生教学生。

  先生教学还有本,山歌无本句句真。

  (苗族)山曲儿好比没梁子斗,甚会儿想唱甚会儿有。

  心里有甚就唱甚,山曲儿句句都是真。

  (内蒙)民间歌谣的真,主要是因为它是广大民众抒发情怀的一种最直接,最实用的方式。

民间歌谣产生的动力,不在什么创作愿望,而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抒发欲求“我口唱我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比如对于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广大民众敢爱敢追,一首歌唱道:

  “生爱郎来死爱郎,哪怕家中八大王,砍了头颅还有颈,挖了心肝还有肠。

”民间歌谣的率真具有天然的韵味。

活生生的语言,直率纯真的表白,朴素动人的形象,未经雕琢而浑然天成,质朴可爱。

  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把你画在眼珠上,看在那里都有你。

  由此可见,民间歌谣唱的是真情,表达的是真意,它不虚情矫饰,不无病申吟,这是民间歌谣得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填空题]35“母题”

  参考答案:

作品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叙事要素,称其为母题(motif)。

母题可以是一个物件(如魔棍),一个奇异动物(如会说话的马),一种观念(如禁忌),一种行为(如考验、欺骗),一个角色(如造物主、巨人),一个人物类型(如傻瓜、预言者),或一种结构特点(如常用数字或多次重复)等。

  [填空题]36简述史诗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1)、史诗是艺术发展不发达阶段的产物。

  史诗的这一特点,首先是史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绝大部分是人类生活的早期:

史诗中记载着早期人类对宇宙万物的解释;同时也记载着氏族社会末期,即“军事民主制”时代才有的生活图景。

  其次,史诗创作的思维机制主要受原始思维的制约,正如马克思在谈到史诗存在的历史条件时指出的那样:

  “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

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时,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

这种“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指的是个人从集体中分离出来而单独地从事创作的那个时代,也就是野蛮时代行将过去之时。

,具体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这个阶段,比如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便是出现在这个时期。

我国藏族的《格萨尔》也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当然史诗的流传情况十分复杂,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世代传唱,往往融进许多后代的东西,但是从从史诗记录事实的核心内容来看,它的最早源头应该出现在原始的艺术不发达阶段。

  

(2)、史诗是特定民族的知识总汇。

史诗是某个民族集体思维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不是一个时代或某个人创造出来的。

一部史诗有时要经历几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断加工提炼而形成。

史诗继承了歌谣、神话、民间传说等艺术表现手法,更为重要的是史诗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它所形成壮阔宏伟的艺术结构,显示了古代人民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智能和经验,在史诗中记录了大量的氏族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诸如征战、赛马、摔跤、比箭、抢婚以及服饰、饮食、丧葬、祭祀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