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351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单元试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

(头)、(躯干)、(手臂)、(腿脚)。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

(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

(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

(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

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

(2)旋转:

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

(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

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

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

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

(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

(豆、奶类)。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

(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单元复习与检测

(一)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填空

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多块肌肉。

2、骨骼具有、、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4、肌肉的和带动和运动。

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它能制造。

6、关节具有、的作用。

7、附着在骨上的肌肉总是在一起工作,一个、另一个就。

二、我会判断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3、肌肉占到人体重量的40%………………………………………()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6、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7、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8、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三、我会连线

把关节的运动方式与关节的名称用线连接

 

四、我会回答

1、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

2、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

3、人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答: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紫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

(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

(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蚕卵)、(蚕)、(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

(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

(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

(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与检测

(二)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填空

1、蚕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蚕是蚕蛾的虫,蚕蛾是蚕的虫。

2、在蚕成长的过程中,它要经过次蜕皮,还有也会蜕皮。

3、蚕蛾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胸部有对足,它的触角是状的。

4、在古代,只有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时期的正是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5、刚出壳的小蚕乌黑有毛,形似,一般只有毫米,称为。

6、一只雌蛾产卵多粒。

一个蚕茧由根丝构成,这根丝最长达米。

7、蝴蝶的一生也要经过、、、四个时期的变化。

8、蚕蛾腹部的是雄蛾,蚕蛾腹部的是雌蛾。

二、我会判断

1、养蚕盒的盒盖要扎孔,因为蚕也要呼吸空气………………………………()

2、像蚕一样的虫子叫昆虫,昆虫一生都有四个阶段的变化…………………()

3、蚕蛹羽化成蚕蛾出茧后还要吃食物………………………………………()

4、蚕吃桑叶,也可以吃莴苣叶、蒲公英叶子等………………………………()

5、剪开茧子后的蛹仍然能成活………………………………………………()

三、我会排序

将蚕一生各阶段的图片按正确顺序编号

()()()()

()()()()

四、我会回答

1、蚕为什么要蜕皮?

蜕皮后的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答:

2、还有哪些动物也和蚕一样一生也要经过几次变化?

答:

3、蚕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结茧?

答: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

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

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

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

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

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

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

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13、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14、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7、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20、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21、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22、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23、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单元复习与检测(三)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填空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有没有改变,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

2、运动的速度就是指。

3、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

4、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外,还强调。

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橡皮筋振动属于,秋千摆动属于。

6、“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为参照物,竹排相对于,竹排在“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照物,青山相对于,青山在“走”。

7、如果你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觉得这位旅客走的速度,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觉得这位旅客走的速度。

8、有些物体咋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生长或运动,如,这叫做,可利用参照物发现。

二、我会判断

1、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2、我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我没运动;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我在运动…………………………………………………………………()

3、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也有关………………………()

4、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来看是直线运动…………………………………………………………………()

5、人走路时,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6、我们在研究“小车的运动”时,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的………………………………………………………()

7、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8、拔河时,是以地面上的白色石灰线为参照物,拔河绳上的红布巾偏向哪一方,哪方就输了………………………………………………………………()

三、我会回答

1、开国领袖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2、生活中哪儿有摆动?

 

3、竹蜻蜓上升过程中,有几种运动方式?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

(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

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

(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

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四年级科学下学期单元复习与检测(四)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填空

1、力的单位是。

我们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

2、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

针。

3、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和体积会发生;去掉外力后,还恢复原来的形状和体积,这种性质叫做。

这种能是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体积的力叫做。

4、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

种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6、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拉力越小,,弹簧伸得。

二、我会判断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3、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

4、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得光滑一些就可以减小摩擦力………………………()

5、物体的形状与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没有关系……………………………()

6、降落伞下落的速度与其伞面的大小有关系………………………………()

7、重力的方向都是垂直向下的………………………………………………()

8、流线型物体有利于减小它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三、我会在下面的图中用箭头标出物体受到的力及方向

四、我会连线

将方法与目的用线连起来

五、我会回答

1、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

答:

2、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

答:

3、如何减小摩擦力?

答:

4、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答: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

(依据:

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四年级科学下学期单元复习与检测(五)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填空

1、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2、科学的预测不是的猜想,而是有地推论。

3、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二、我会判断

1、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

………………………………………………()

2、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4、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

……………………………………()

三、我会连线:

将名称与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四、我会写出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和相应的依据

1、

依据:

2、

依据:

3、

依据:

4、

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