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529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船山区西宁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二月

项目名称:

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规划编制单位:

遂宁市船山区西宁乡人民政府

组织编制单位:

遂宁市国土资源局船山区分局

技术编制单位: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

项目组:

组长:

邓为

副组长:

卢赐义

税清亮

成员单位:

区政府办市国土资源局船山区分局

区规划和建设局区发改委

区经委区交通局

区水务局区农业局

区林业局区环保局

市统计局区旅游局

规划编制负责人:

冯英彭蓉杨明

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确保西宁乡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遂宁市船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结合西宁乡实际,编制《船山区西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统筹各业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依照船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西宁乡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资源特点,确定规划目标;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确定各业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土地用途及管制规则;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安排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项目;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次规划修编之际,西宁乡正面临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承接船山区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建设,遂资眉高速公路、遂资眉雅铁路、遂渝铁路复线等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急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本次规划的任务是:

在用地指标约束的前提下,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落实区级规划划定的城乡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把区级规划中提出的各类用地指标分解到村,落实到地块,同时对低效土地进行整理复垦,提高土地产出率。

《规划》是西宁乡2006-2020年土地利用的依据和法定文件,是规划城乡建设、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统筹安排各类用地、有序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使用土地,必须符合本《规划》。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西宁乡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为36.94平方公里,包括樟树村、铜鼓山村、斑竹园村、窝窝店村、飞凤村、火把埝村、兰井村、联升村、福光庙村、徐家埝村、双拱桥村、石骨埝村等12个村。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区域概况

一、区位概况

西宁乡位于船山区西郊,面积36.94平方公里,北邻新桥乡,南靠保升乡,东接北固乡、船山城区,西与安居区接壤。

西宁乡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便捷,遂渝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是连接安居区和成都、重庆的重要通道。

二、自然概况

西宁乡地貌以浅丘、平坝为主,处在平原向浅丘、低山过渡的地带,丘陵地貌特征明显,土肥水美,光热条件好。

境内水资源丰富,有陡坡子水库和斑竹园水库。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蔬菜等。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东部气候区西段,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冬暖春早、热量丰富、日照偏少、雨水充沛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17-17.4℃,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7.4℃,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6.4℃,无霜期296天,年平均日照1333.4小时,属低日照区。

年平均降雨量993.3毫米,集中在5至9月,相对湿度82%。

境内以紫色土面积最大,植物类型多样,其中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银杏、水杉,百年树龄的黄葛、香樟,乡土植物大叶桉,泡桐、慈竹、柏树以及经济作物花椒、核桃、油桐、乌柏等树种。

境内盛产柑桔、橙、柚、梨、桃、李、苹果。

三、社会经济概况

西宁乡辖12个行政村,2005年全乡总人口330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10人。

地区生产总值为*.*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

西宁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骨干优势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西宁乡依托近郊区的优势,形成了“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2005年全乡土地总面积为3694.28公顷。

其中农用地面积3187.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28%;建设用地面积45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24%;其他土地面积54.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8%。

一、农用地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及其他农用地。

耕地1959.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05%;园地84.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林地567.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37%;其他农用地575.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58%。

二、建设用地

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288.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1%;交通水利用地16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1%;其他建设用地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

三、其他土地

包括水域和自然保留地。

水域4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8%;自然保留地7.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0%。

第三节土地利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利用的特点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大

西宁乡地处低山丘陵地区,田土块不集中,造成农村居民点分散,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加上“建新不拆旧”,导致居民点用地量过大。

规划期内船山区将加快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农村建设,建设聚居点和搬迁散居农户等措施,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可以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积。

西宁乡其他农用地面积575.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58%,其他农用地整理潜力大,通过田块归并,田间道路的裁弯取直和合并、农田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

(二)土地利用率高,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显著

西宁乡土地利用率高达98.52%,土地垦殖率53.05%,高于船山区的平均水平。

耕地中,旱地远多于水田,粮经作物品种繁多,盛产马铃薯、油菜、中药材、柑橘、李,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生态农业基地。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2005年全乡人均土地0.112公顷,人均耕地0.059公顷,虽未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0531公顷的警戒线。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及建制乡和西部物流园区的建设,非农建设占用土地的需求日益扩大,土地的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此外,部分农民在经营农用地时缺乏科学种植与管理,滥施化肥,以致土壤理化性质差;个别地区建设用地的不合理,导致土地污染、破坏现象较严重,地力下降,优质土地供应量在逐渐减少。

(二)土地生态条件不良,土地效益低下。

2005年全乡粮食平均亩产333公斤(统计口径),低于全区343公斤/亩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乡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70%。

目前进行的中低产因改造只是注重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效果不大明显。

二是由于工业污染和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田生态仍然呈现恶化趋势,再加上壤板结、砂礓等障碍因子未能得到改良,严重影响土地效益的提高。

(三)双重用地现象日益突出

随着城乡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理论上农村居民点占全乡居民点用地的比重应逐年减少,但西宁乡农村居民点比重仍呈逐年增加之势。

主要的原因是移居城乡的农村居民在城乡和农村均占有用地,双重用地现象的存在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按照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并重的思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科学安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坚持建设占用耕地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相对稳定,加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实行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坚持建设用地内涵挖潜,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坚持三大效益统一

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总体方针,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

(四)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注重眼前利益,更强调长远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土地供给能力,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综合平衡各类用地需求,妥善处理各业用地矛盾,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一、发展战略定位

西宁乡工业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区位优势显著,未来坚持走乡园共茂、工业与物流共兴之路。

积极融入主城,以“围绕中心,打造环境;工业强乡,农业富民,旅游兴乡;实现“在重点项目与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乡村生态旅游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在土地集中整理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突破。

二、土地利用空间战略布局

西宁乡土地利用空间战略为:

优先保障中国西部现代物流园区用地,重点打造斑竹园水库和陡坡子水库旅游综合开发,积极扶持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开发双轴绿色经济。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园区布局在徐家埝村;斑竹园村和徐家埝村依托水库资源,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重点在樟树堰村、福光庙村、火把堰村、飞凤村、窝窝店村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水稻、马铃薯、油菜、白芷、黑宝石李生产基地。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西宁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上级规划对土地利用提出的目标任务,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加强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大土地宏观调控力度,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有序推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明显转变,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二、具体目标

(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规划到2020年全乡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52.49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10公顷。

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利用农业综合措施,不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产出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

(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到2010年控制在511.55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629.97公顷以内。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到2010年控制在316.15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403.68公顷以内。

——城乡工矿建设用地。

到2010年控制在49.81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50.34公顷以内。

——农村居民点用地。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机制,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城乡用地转换,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控制在253.35公顷以内,比基期年减少35.09公顷。

——交通运输用地。

到2020年,全乡交通运输用地达到167.81公顷,比基期年增加54.91公顷。

——水利设施用地。

到2020年,全乡水利设施用地达到56.67公顷,比基期年增加6.67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

到2020年,旅游、军事等其他建设用地达到1.8公顷,规划期内净增用地1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81.48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212.89公顷以内。

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70.03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83.35公顷以内。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43.8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14.4公顷以内。

(三)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规划期内加大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力度,到2010年、2020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不少于80公顷和199.71公顷。

(五)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到2020年全乡森林覆盖率在38%以上;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主要控制指标详见附表1。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原则

优先安排生态屏障用地,统筹区域和城乡各类用地。

(二)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原则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增加投入,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

(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坚持城乡工矿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实现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优化。

(四)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用地

保护好水体、山体和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布局为导向,积极推进农用地结构调整。

加快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打造具有西宁特色的农业知名品牌。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打造美国黑宝石李基地、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川白芷、金银花、吴茱萸为主导的特色中药材基地。

在合理安排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大力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以提高农用地质量为重点,将优化农用地结构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稳定耕地占农用地比重,适当提高园地、林地比重,减少其他农用地比例,提高农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2005年农用地面积为3187.34公顷,规划到2010年不低于3127.96公顷,到2020年不低于3009.54公顷,期内减少177.8公顷。

1、耕地

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区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及质量指标得以实现。

2005年,耕地面积1959.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05%;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面积分别为1990.89公顷和2019.64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3.89%和2.71%。

2、园地

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挖掘现有园地的生产潜力;优化园地生产布局,发展名特优鲜果,提高园地生产效益。

2005年,园地面积84.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到2010年和2020年,园地面积分别为90公顷和100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44%和2.71%。

3、林地

对规划保留及新增的林地,加强统筹管理。

优化林种、林龄结构,提高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005年,林地面积567.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37%;到2010年和2020年,林地面积分别为575公顷和596.05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5.56%和16.13%。

4、其他农用地

2005年,其他农用地面积575.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58%;到2010年和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为472.07公顷和293.85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2.78%和7.95%。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原则,大力推行集中成片、集约利用和集聚发展,不断优化用地结构,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按照空间发展战略,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建立更加高效、公平的空间基础条件;结合内涵挖潜,利用有限的资源适度安排农村新村建设和独立生产性用地,满足空间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为452.17公顷,规划到2010年规模控制在511.55公顷以内,到2020年规模控制在629.97公顷以内,期内增加面积177.8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

2005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288.47公顷,规划到2010年控制在316.15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403.68公顷以内,期内增加115.21公顷。

(1)城镇用地:

2005年面积为0公顷,到2010年控制在46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44.21公顷以内,期内增加144.21公顷。

(2)农村居民点:

2005年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88.44公顷,到2010年控制在266.34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253.35公顷以内,期内减少35.09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

2005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162.9公顷,规划到2010年控制在193.6公顷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224.48公顷以内,期内增加61.58公顷。

3、其他建设用地

2005年面积为0.8公顷,到2020年控制在1.8公顷以内,期内增加1公顷。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其他土地面积为54.77公顷,其中水域47.4公顷,按照优先保障生态屏障用地的原则,规划期内其他土地面积不调整。

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主要调控方向是:

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屏障建设的前提下,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围绕西宁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协调安排交通水利和风景旅游设施用地。

一、优先布局生态屏障用地

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根据生态建设的要求,优先安排生态屏障用地。

加强斑竹园水库、陡坡子水库、西宁乡飞凤村3社地下水等湿地的保护,发挥生态调节功能;抓好遂宁至安居快速通道、遂资眉高速、遂资眉雅铁路等主要进出口道路、通村公路、风景旅游区通道等重要交通干线两侧通道绿化建设,推进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建设;大力实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面与建设用地的穿插布局,发挥生态用地功能,完善城乡生态空间。

二、农用地布局优化

(一)耕地与与基本农田布局

保持现有耕地格局总体稳定,局部适度调整,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坚持建设占一补一,到2020年全乡耕地面积落实为2019.64公顷,主要分布在斑竹园村、窝窝店村、火把埝村等。

规划期间,重点调出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不宜农作、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西部现代物流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规划确定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农田。

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将大面积、集中连片、高质量等级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加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

结合全乡未来建设用地需求,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斑竹园村、樟树堰村、飞凤村、徐家埝等村。

(二)园地

规划期内园地发展以加快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为主,改造现有园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引导园地向条件适宜的山地、丘陵和荒坡地集中发展,着力提高单产效益。

到2020年全乡园地面积落实为100公顷,重点对窝窝店村、斑竹园村等地园地布局进行调整。

(三)林地

规划期内因地制宜对林地进行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坡造林,努力扩大林地面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禁止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工程征占重点公益林、天然林等生态脆弱地区的林地。

管好、用好现有林地,加强低效林地的改造,加快受损林地的恢复和重建。

到2020年全乡林地面积落实为596.05公顷。

(四)其他农用地

加大对其他农用地的综合整治,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等用地,提高产出效益。

结合农用地整理,优化沟渠、农村道路等其他农用地结构与布局。

到2020年全乡其他农用地面积落实为293.85公顷。

三、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一)城乡建设用地

按照集约用地、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要求优先保障西部现代物流园区用地,在徐家埝村安排新增园区建设用地144.21公顷。

(二)农村居民点

规划期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村庄整理。

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坚持集中紧凑、合理布局原则,编制农村居民点近、远期发展规划,引导农民住房适度集中,对旧村进行有序改造,逐步消除“空心村”现象,落实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的激励政策;对零星农村居民点进行逐步撤并,对合并后闲置宅基地进行复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通过村庄整理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步形成层次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村居布局体系。

达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

规划期内加快建设机场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

在佛光庙村、火把堰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

(三)交通用地

以综合交通建设为重点,对本乡的交通系统进行调整。

规划期内安排遂渝高速公路、遂宁至安居快速通道路、遂眉资雅铁路、遂资眉高速公路、机场路等交通建设项目。

规划期内新增交通用地54.91公顷。

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

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一、耕地保护

规划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为1990.89公顷,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为2019.64公顷,其中,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114.44公顷,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199.71公顷。

(一)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规划期内对耕地实行严格保护,加强对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

建设项目应加强用地评价和多方案比较论证,按照建设项目选址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的原则,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若必须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质量较差的耕地,扭转优质耕地过快减少的趋势。

同时按照“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原则履行补充耕地义务。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14.44公顷,本乡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99.71公顷,超额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二)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

根据西宁乡土地利用现状,对适宜进行整治的土地采取整理、复垦措施增加耕地面积,至2020年,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199.71公顷。

(三)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

规划期内结合“金土地”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实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加大资金投入;种地养地,科学施肥,培肥地力,从根本上改善耕地的生产条件,逐步提高耕地质量,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四)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尽量选择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

严格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凡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规划和政策、未纳入生态退耕计划自行退耕的,及时恢复耕作条件或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

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

二、基本农田保护

(一)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基本农田调整应该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依规,规范调整。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和新一轮规划目标任务,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

2、确保数量,提高质量。

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不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质量等别有提高;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安排应协调一致。

3、稳定布局,明确条件。

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