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50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docx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

中铁一局西成客专项目部五工区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不断提高工区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危机能力,防范舆论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许良

副组长:

陈小庆王柯陈瑞

成员:

许县伟屈拓拓李世贵杨国军马定益薛润民郝铎方凯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区综合办公室,联系人:

黄琨

二、领导小组的职责及分工

组长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舆论危机应对处置的总体指挥,负责向上级报告事件全部信息,负责接待各类媒体记者的采访,正确引导舆论,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副组长主要负责及时了解、掌握媒体动态和舆情,并协助组长做好相关工作。

综合办公室配合工区领导对各类媒体记者来访进行身份核实和登记接待;负责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危机有关文字资料的起草和保密工作;负责跟踪和掌握媒体采访报道情况,随时监控网络及其他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并迅速向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各成员要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应对处置工作。

三、事先培训和演练

工区要定期对员工包括农民工进行突发事件舆论应对处置工作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突发事件来临时,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援,如何向上级汇报,如何对待记者的采访等。

面对记者不随便说话,面对镜头不随便亮相。

并要结合施工情况进行演练。

四、突发事件的情况上报

1、向本单位领导汇报。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迅速向值班副经理和工区经理、书记汇报事件相关信息。

工区书记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事件现场,将事件全部信息上报至本公司领导及公司宣传部,决不允许不报、瞒报。

本公司宣传部根据事件性质,经请示公司领导后决定是否报集团公司宣传部。

属于集团公司指挥部管辖的,还应同时向集团公司指挥部领导汇报。

2、向集团公司领导汇报。

各子、分公司领导可根据事件性质和轻重程度确定向集团公司党委主要领导及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汇报;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经请示集团公司党委主要领导同意后立即启动《中铁一局集团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应急联动体系实施方案》,并迅速与负责该区域媒体联系的主责单位联系。

有关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五、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

1、撤除标识。

工区书记要立即安排有关人员,迅速到现场撤除各种标识标牌。

凡出现“中国中铁”、“中国中铁一局”企业标识的地方,要进行撤除或遮盖;彩旗、导示牌、宣传展板等要尽快撤除。

2、更换工装及安全帽。

工区要按照抢险的要求,现场人员一律更换没有企业标识的工作服和安全帽,有序进行事故救援工作。

3、尽快统一认识统一口径。

工区书记要及时向本公司领导及宣传部门汇报事件进展情况,并尽快统一认识,统一口径,做好新闻媒体记者接待和舆论应对准备工作。

六、新闻媒体记者的接待

1、采访接待。

新闻媒体记者到事发现场后,第一时间接触的员工或农民工要立即向事发单位领导或现场负责人汇报,并将记者引荐给现场负责人。

事发单位领导或现场负责人要热情接待,主动将记者引导到驻地办公场所,礼貌接待来访人员,不能阻挠、回避记者采访。

2、核实记者身份。

接待人员要按规定对采访人员进行登记,并要求采访人员出示记者证等有效证件,掌握来访人员的身份和所需采访的内容;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宣传部门。

3、采访授权。

对于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由接待人员进行整理后报舆论危机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采访要求确定是否接受采访以及采访的方式方法。

舆论危机处置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地方媒体情况,掌握有关信息,与相关媒体沟通交流,对新闻宣传过程实施全面控制,尽量保证事件报道的良性发展趋势。

未经领导小组许可,任何人不得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对外随意发布事件相关信息。

4、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在经过领导小组授权后,工区(分部)相关人员方可接受记者采访。

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口径一致。

要谨慎回答记者提问,不得违背国家与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不得泄露企业商业秘密,严禁发布未经上级允许的相关信息,并不得提供书面资料;对摄影摄像采访,要严格控制采访范围,避免拍摄企业标识和名称;对记者要求采访事件现场或某个人时,必须由工区领导或现场负责人陪同,并按规定做好进入现场登记。

要尽量减少或避免记者在事发地点的停留和拍摄时间。

七、召开新闻发布交流会

1、起草文字材料。

负责文字材料的有关人员迅速收集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撰写情况说明,形成新闻通稿。

新闻通稿撰写完成后,报经舆论危机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审批后方可发布。

2、召开新闻发布(通气)会。

新闻发布(通气)会的召开按照《中国中铁一局突发事件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工作程序》执行。

八、采访结束后续工作

1、保持与媒体沟通。

采访结束后,现场负责人或事发单位领导要主动要求记者留下联系方式,继续主动与新闻记者保持联系,掌握报道内容,防止出现影响企业利益和信誉的负面报道。

如果发现苗头,要抢在稿件发出之前,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并立即向上级领导和宣传部门汇报。

2、正面引导舆论。

当出现负面报道并对企业造成影响时,事发单位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积极应对新闻危机。

通过公开事件真相,澄清谣传和猜测;通过发布事件处理措施和进展情况,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统一宣传口径,正确引导舆论,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对不实报道的应对。

发现媒体报道的与事实有明显夸大、不实之处后,要保持冷静,应及时与有关记者取得联系进行更正。

如果与媒体协商无法达成一致,要在上级宣传部门和联动体系中区域负责部门的协助下,到当地新闻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媒体进行沟通。

要以事实为依据,说明情况,据理力争,并递交书面说明,争取得到理解和支持。

必要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力,以视正听。

4、开展舆情监测。

要对社会舆论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测,收集媒体报道,认真分析研判,及时汇总上报。

突发事件处置完毕,要持续关注媒体动态,防控相关不良舆情发生和多次传播。

如果发生互联网新闻危机,还要组织网络评论员采取跟贴等方式说明事件真相,维护企业形象。

5、评估处置结果。

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总结舆论危机处置工作,评估处置结果,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并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