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38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oc

基于SWOT分析的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关于湖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楚国良(湘潭市委党校,湖南湘潭411000)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与新挑战,加快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新变化、应对新挑战、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主要揭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经营主体、行为模式,通过深入调研,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通过分析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四化两型”攻坚建设时期全面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SWOT分析;财政政策;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标识码A

第一章、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形势是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并成为制约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振兴放在整个经济工作之首。

农业生产要发展,农村经济要繁荣,农民收入要增加,都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农业要走产业化之路,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提出:

“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并且具体说明: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服务,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其他各种服务性经济实体为农业提供的服务。

”199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深入阐明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又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农业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有健全和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可以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要求,是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专业化程度逐渐加强,许多生产中的环节和劳动分离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组织、行业或部门,这些新的组织、行业或部门纵横交错构成广泛的服务网络,支持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无一不依赖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功能在于,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领域内,对土地、劳动、资本和知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优化服务,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优质的产前服务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高科技的产中服务保证了农业的高产、优质、稳定发展,发达的产后服务保证了效益的提高。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服务内容缺失,服务组织涣散,服务功能薄弱,服务效率低下等,整体上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这将严重阻碍现代农业建设的伟大进程。

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捷,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民持续增收、早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来讲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市场化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身就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子课题。

此外,现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为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也必须进行理论改进和实践改革。

其次,构建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巩固湖南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河南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湖南传统农业的转型,走河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构建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解决当前影响湖南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激活家庭经营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促进湖南农业又好又快的。

第四,构建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变分散生产经营为相互连接、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湖南和谐农村的建设。

最后,构建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强湖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湖南农业信息平台、农业金融市场、物流市场、农业保险的良性发展,大幅度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会议就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作出了具体部署。

现今国内主要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研究。

蔡加福(2005)在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中指出了八种形式,国家、集体型服务组织、公司+协会+农户型,协会+政府部门型,协会+事业单位型,事业单位+公司+农户型,服务组织+农户型,农户+农户型和能力+农户型。

孔祥智,楼栋等(2012)在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中根据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差异,将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进行概述。

①根据供给主体分类一是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二是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三是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五是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六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七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②根据服务性质分类。

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问题方面的研究。

黎阳(2011)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思考中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

①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②服务内容与农民的需求差距大;③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矛盾凸显。

张江海(2010)在海西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中,指出福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①公益性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体制不顺,缺乏活力;②农业业合作组织覆盖面狭窄,服务领域不广;③农业龙体企业整体规模小,带动能力比较弱;④服务方向上的选择,较注重产前、产中服务,忽视产后服务。

王建增(2011)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

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管理缺乏,服务体系力量薄弱。

管理体制不顺,推广职能错位,技术水平低,人员配备不合理。

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未形成,缺乏市场竞争力。

服务渠道单一,服务理念落后。

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佳,农民满意度低。

③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社会化服务质量不高。

④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量大,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

(3)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策方面的研究。

黎阳(2011)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思考一文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①创新组织载体,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②创新金融制度,进一步解决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问题;③创新管理机制,着力健全现代农业公共监管服务体系,张江海(2010)海西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中提出构建福建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①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农业公共服务一体化;②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多元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③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强化流通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信息集成建设,实现为农服务全程化;④创新农业金融体制,为农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方面,主要是针对当地实情的调研报告以及政府的总结报告。

研究的内容都集中在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

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市场监管乏力;服务组织力量薄弱,覆盖面小;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障力度不够等。

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专家学者提出首先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制定经济优惠政策,鼓励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其次,建立人才服务体系,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最后,加强信息、网络方面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信息支撑体系,增强体系的服务功能。

可以说,国内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践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对于体系建构问题的发现缺乏系统的研究。

(二)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在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被称为“农业服务”(美国等)、“农村服务”(澳大利亚等)或“支持服务”(世界银行等)。

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达到非常完善的程度,可以满足农业生产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从而为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农业推广服务、农业服务主体效率、合作社服务等领域。

(1)关于农业推广服务的研究

VolkerHoffmann、JohnLamers、AndrewD.Kidd(2000)从提供者和使用者两个角度对德国十六个地区的农业推广服务的组织和财政进行了描述,认为咨询服务的质量可以通过农民的广泛参与以及融资和控制的延伸得以改善,国家在农业推广服务中的角色已经从主导者变成协助者,但是在政策制定、资金保障等过程中仍然是很重要的;AndrewP.Davidson、MunirAhmad、TanvirAli(2001)指出巴基斯坦政府倾向于农业推广服务私有化,认为无论是私有服务还是公有服务,都依赖于与农民的联系。

私人部门推广服务更倾向于满足规模大、资源丰富的农民的需要,因为它的首要利益是创造利润;JohnFarrington(2002)通过研究发现在很多国家,农业推广政策一直都在强调生产这个重点,体制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

若要发挥农业推广服务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上的作用,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创建创建扶贫政策环境,注重公共和私人的合作伙伴关系。

(2)关于农业服务主体效率的研究

随着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国家为主导的农业服务体系面临着成本约束和效率约束。

到底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私人组织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应该是何种关系,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Law-renceD.Smith(1997)分析了在农业服务分散化的情况下,对政府和私人组织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指出了服务分散化的原因,并提出政府部门应为私人组织供政策支持以促进其效率提高,DavidJ.Spielman、KlausvonGrebmer(2004)在文中指出,在农业研究领域,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应该结成伙伴关系,并提出了结成伙伴关系的制约性因素,同时也指出如果给予适合的激励,能够产生双方合作的空间,从而使双方的效率都提高;M.Haitham,El-Hourani(2005)分新、旧两阶段对美国农业服务领域政府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指出政府对农业领域进行过多干预是无效率的,政府在农业服务中的作用是制度性的,也就是制订相应的规则以使市场能够稳定运营。

并对农业推广、研究、投入产出等领域政府与私人部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服务功能分散化能促进市场有效竞争。

(3)关于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研究

EzatollahKarami、RezaeiMoghaddam.K(2005)在文中试图找出促进农业生产合作社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

根据调查研究伊朗南部两个省份,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合作组织的结构和政府的支持因素是解释生产合作社运作性能的最好因素。

因此,政策战略需要把重点放在影响生产合作组织运行的调节变量上;Csterberg.peter、Nils-son.Jerker(2009)分析了合作组织成功程度与成员属性的关联程度,尤其是成员对于自身参与合作组织管理的看法。

三个类别的成员属性确定:

对组织利润的满意度、成员年龄和从事董事会工作的经验。

合作社的成功程度是由成员对合作组织的义务和对董事会的信任来衡量的。

通过对瑞典的2250个农民进行邮件调查,分析数据得出不同成员的义务和对董事会的信任程度取决于利润、成员年龄和董事的经验。

把农民参与管理的看法加进解释变量,大部分的其他差异可以被解释,年龄仍然与对董事会的信任有部分联系,结果是对年纪较大的农民缺乏信任。

综上所述,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日趋成熟,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本国农业发展的政策。

首先,都注重立法方面的保障,都相继制定出相关的法律以保障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实现。

其次,都注重聚集社会力量来发展农业社会化,政府只是在其中扮演协助的角色。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模式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

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国际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有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模式、合作导向型的德国模式、农协导向型的日本模式和政府导向型的巴西模式等四种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劣,比较而言,日本农协导向型模式更值得湖南借鉴。

2、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湖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势(Strengths)主要表现为: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共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投入大幅增加。

湖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劣势(Weaknesses)主要表现为:

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农业服务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市场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短缺;农业科技服务的手段落后。

湖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机遇(Opportunities)主要表现为:

国家扶持农业大省发展的政策;湖南在中部率先崛起;三量齐升的发展战略;农业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的形势。

湖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威胁(Threats)主要表现为:

湖南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快速城镇化发展中农业地位的相对下降;自然灾害增加的风险;周边省市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竞争压力。

3、财政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策略

为把湖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引进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为重点、促进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基本对策和措施:

(1)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政策倾斜。

一是在税收上对生产、经营农资的服务组织应当降低或减免税率。

二是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出台优惠鼓励政策。

三是在利益分配上采取鼓励政策,从事服务实体工作的人员,其报酬应高于机关工作人员。

(2)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适当增加上级专款的投人,集中财力,保证重点支出。

二是建立服务体系建设基金,基金主要用于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贷款贴息。

三是采取从农村集体、社会团体和农民个体筹措资金,并从国有企业的盈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多轮驱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就政府主体而言,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其中,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之一。

同时,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此外,还要认识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反过来又会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水平,同时促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新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和研究,了解各地农业社会化的研究现状、成功的经验,分析目前国内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为调查研究提供基础和条件。

2、对比分析法。

水平对比法(Benchmarking)又称标杆法。

本文通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体系的水平对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明确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和原则,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措施和策略。

3、调查研究法。

选取湖南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对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实证调查,对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实证分析。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点。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对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更好的完善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构。

2、研究难点。

首先,对湖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证研究,需要文献的搜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一个持续而费时间的过程。

其次,提出完善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措施既是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文的难点。

3、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找出湖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问题依次提出可具操作性的措施,具有一定实践指导的价值。

第二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特征比较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考察,一般把农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是指以采集和游牧为基本特征,使用石器工具来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传统农业主要有以下特征: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完成的。

从总体上看,现代农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

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中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

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各国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

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

单细胞蛋白、海洋农牧场、生物能源、农副产品综合和多层次开发、生物反应器等都将成为农业新的生长点和蕴含极大潜力,传统农业的领域和内涵在拓展,工农业将融入一体,其界限渐趋模糊。

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

现代农业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因此,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劳动者有较高的现代文化、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知识。

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普遍得到了相当幅度的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以及涉农工业部门,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

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

如在实行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5%。

法美农民人均产粮和产肉分别为我国的50倍和100倍。

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的荷兰,农产品出口总值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而大大超过美国。

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的以色列,1991年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6%。

高生产率和高效益以及工业化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趋近心理,使现代农业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投资者的关注。

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

即在发展农业经济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切实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协调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土地、肥料、水资源、农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在应用农业科技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现代农业的理念和定义

一是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尤其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正在加速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

除农业科技创新之外,现代农业的创新还包括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

二是市场化的理念。

现代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外部系统。

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膜、饲料、生物激素等来自工业系统,而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通过市场出售到其它部门。

不仅大部分农产品成为上市的商品,而且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也成为商品,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

三是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

四是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

现代农业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客观上要求投入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技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整合,达到最佳比例,产出效益最大。

五是标准化的理念。

现代农业是一种标准化农业,农业标准化融技术、经营、管理于一体,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已成为商品生产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农业标准化为现代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能对现代农业的定义作一个简单概括: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上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和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二、新型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