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6069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docx

《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

《醉花阴》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前期,抒写词人独居寂寞无聊的心绪。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九月九日通常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可词人一开始就写了“薄雾浓云”,这应是形容熏香的烟雾,同时也写出词人内心的愁闷。

因为相思之情难以排遣,所以倍觉时间的漫长,整日愁苦,度日如年。

词人百无聊赖,看着瑞脑香在金兽的香炉里慢慢燃烧,以消磨时光。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玉枕”,磁制的凉枕。

“纱橱”,带木架的纱帐。

又是重阳佳节了,夜半的凉意使她难以安睡。

词人没有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具体地描写独宿孤眠,凉气逼人。

而写身体的感到凉,其实是写内心的凉,如果赵明诚在她身边,又该是别一种感受了,所以在这凉意中,正是表现了对赵明诚的苦苦思念。

  上片描写室内的生活,以自己的寂寞孤苦写对人的思念。

下片把场景移到了室外,写东篱赏菊,寄托相思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是栽菊的地方,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诗句。

古人有重阳佳节赏菊饮酒的习惯,此时一人在黄昏时赏菊东篱,更增添了对丈夫的思念。

“暗香”指菊花的幽香,古诗有“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往日两人曾一起饮酒,一起赏花,共同陶醉于沁人心脾的香气之中,现在菊花又传来阵阵幽香,但两人远隔千里,无法把香气送给远方的他,借古诗暗写了自己的心情。

  结尾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消魂”同“销魂”,形容愁苦悲伤之极,如同魂魄离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帘卷西风”应是“西风卷帘”,因平仄词序作了调整,但这样写别有意趣,很是新巧。

不要说不消魂,西风吹动着帘子送来秋意,菊花随着时令的变冷也将渐渐的枯萎,而憔悴的人比秋风中飘摇的菊花还要消瘦。

“瘦”字一般用来形容人,而此处作者把它用来形容花,这是她的创造,如她的“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而又自爱自怜,因相思而憔悴,该比黄花还要瘦了。

宋无名氏《如梦令》有“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句,清许昂霄《词综偶评》指出李清照这首词的“结句亦从‘人与绿杨俱瘦’脱出,但语意较工妙耳。

”确实词人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新,在此画出了一幅因离愁的萦绕而魂消形减的自画像。

  这首词写离别相思之苦,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写相思,写愁苦,然于字里行间又浸透词人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

词意含蓄,意境空灵,而情怀悠远。

尤其是词的结尾三句,受人激赏。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明诚赏叹,自愧不如,又有求胜之心,于是闭门谢客,用了三天三夜作词五十阕,并故意把李清照的词混在里面,请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赏玩了半天说:

“只三句绝佳”,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正好是李清照所写,可见李清照词的工妙,善于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抒写真挚的情感,堪称词作大家。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

“将息”,调养。

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

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

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

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

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

“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

“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

损,煞,是说憔悴得很。

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

“谁”,指自己。

“堪”,能够,经得起。

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

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

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

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

“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

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

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

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

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

《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关山月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是古乐府的诗题,前人多用此题写征人边塞之事,陆游却赋予这首诗以新的内容。

这首诗写在1177年,距1163年南宋与金人议和XX年,当时主和派占上风,上上下下弥漫着一股妥协投降的气氛,恢复无望,陆游痛心疾首,满怀悲愤写下这首诗,批判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同情空老沙场的兵士,表达人民渴望统一的心声。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换韵,自然地分为三个层次。

  诗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开篇,并统领全诗。

“和戎”是指与金人订立和议。

“戎”是古代汉族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金人。

“诏”是皇帝的命令和布告。

1163年5月,宋进军北伐,但因准备不足,败于符离,宋孝宗在这年的11月下诏与金议和,订立了屈辱的“隆兴和议”。

从1163年到1177年头尾正好十五年。

从和戎诏下以来,“将军不战空临边”,将士空有杀敌的雄心,却无用武之地,白白地来到边疆上。

这个“空”字含有深刻讥讽的意味,边防形同虚设,军队简直成了仪仗队,装点门面。

“朱门沉沉按歌舞”,是说住在深宅大院里的贵族,打着拍子,欣赏着歌舞,寻欢作乐。

表面上是写贵族的享乐生活,实际上是在写统治集团“和戎”的实质是偷安,以国家民族的利益换取声色之享乐。

“厩马肥死弓断弦”,写军营里的战马不是驰骋疆场,在马棚里养得膘肥体壮,白白地老死。

战弓也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却在兵库里烂断弓弦,造成武备废弛的现实。

这一句既是“和戎诏下”所导致的恶果,同时又是“将军”句的补充。

  这四句是一层,用种种事实说明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屈辱求和的严重后果。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因为“和戎”,住在碉堡里的战士进不能杀敌,退不能还乡,只能夜夜敲着刁斗催着月亮落下。

三十从军,头发都白了,还捞不到打仗的机会,大好的年华在这一夜又一夜的刁斗声中白白地虚度了。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战士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只能对着明月吹奏笛子,抒发积蓄已久的满腔悲怨,但是又有谁能从笛声里了解到战士内心的痛苦呢?

只有月亮空空地、默默无言地照着战士的尸骨。

他们可能是老死边地,也可能是病死边地,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无人关心,无人过问。

这二句是对句,前一句写声音,后一句写色彩,笛声哀怨悲凉,寒月空照白骨,烘托出凄凉的景象。

这四句又是一层,写守边战士的痛苦和悲愤。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是指战争。

“胡”是古代汉族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金人。

“逆胡”是对金人表示蔑视的称呼。

“传子孙”,传子传孙,世代统治。

金侵占中原至此已历四朝三代。

历史上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发动侵占中原的战争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但哪里有象金人这样在我们的国土上世世代代统治下去的?

这一责问,是以古照今,说明侵略者更猖狂,统治集团腐败,不图恢复,也表明了诗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必将收复失地的信念。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沦陷区的人民忍受种种屈辱,忍受悲惨的生活,坚强地活下来,等待王师北定,恢复中原。

可是,今夜的中原,遗民们处处对月垂泪,他们忍死以待的希望,被朝廷和戎、将军不战的一系列事实所引起的失望所代替了。

“岂有”极写遗民痛苦的深重。

这四句又为一层,写沦陷区人民的悲痛心情。

  这首诗借古题写时事,写了明月之下、关山内外朱门歌舞、沙场白骨、遗民泪痕的三组场景,并写出了三种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作者的情感也蕴含其中,对酣歌醉舞的豪门贵族暴露、讽刺、斥责,对浪费青春年华的守边战士表示同情惋惜,对统治区的人民深表同情并充分估计他们的爱国精神。

作者描写这一切,实际是把矛头指向下诏和戎、苟且偷安、不爱护士气、不体恤民情、不思进取、不图恢复的南宋朝廷,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全诗以“月”绾结全篇,分别写月下的贵族、边士和遗民。

全诗虽只有一个“月”字,但全诗都笼罩在凄清、幽冷的月色中,月亮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悲欢苦乐。

另外,通篇白描,情寓其中,风格沉郁悲壮。

诗歌四句一换韵,音调与内容、情感相和谐。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写在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诗人退居山阴时作,当时62岁。

诗人一生主张用军事力量收复中原,到六十多岁仍是壮志难酬,此诗就抒发了自己满腔的悲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首联写年轻时的雄心。

“早岁”,早年,指年轻时。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界上的事情会这么难办,这么充满艰难险恶。

陆游年轻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但诗人回想起来,那时实在是太天真了。

“中原北望”,是“北望中原”,因格律作了调整。

北望中原失地,气涌如山。

“气”可以是愤慨之气,也可以指壮气、豪气。

这二句表面上好象自悔当年不知世事充满艰难,北望中原充满壮气,信心很足,实际上是写朝廷不思恢复,英雄无用武之地,收复中原之事充满艰难、曲折、渺茫无望。

心情无比沉重。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联两句相对,回顾自己在抗敌斗争中的事迹。

上句是写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难侵,宋将刘琦、虞允文等在瓜洲一带造战船击之,金兵败退。

诗人当年在镇江作通判时踏着积雪上焦山看见我方战船密布。

下句是诗人在南郑军中供职,曾在大散关,冒着秋风、横戈越马,反击金兵。

这是诗人在抗敌前线上两个难以忘怀的事迹。

“楼船”、“铁马”是要突出的事件,“夜雪”、“秋风”是时间,是环境,“瓜洲渡”、“大散关”是事件、环境产生的地点,两个回忆镜头概括而集中。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北伐有功,自比万里长城。

这里,诗人是说自己曾以北伐恢复之功期待自己,但自己的志向至老都未能实现,空有自比为国家长城的雄心,对镜自照,两鬓都已经花白了。

颈联已由前一联的回忆回到现实中,诗句充满英雄暮年难平的悲愤和无限的慨叹。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申述北伐曹魏的决心,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名世”:

名扬于世,著名于世。

“堪”即“可”,“伯仲间”兄弟间。

《出师表》足以名扬后世,千载以来有谁能和他的作者相提并论呢?

诸葛亮虽然知道世事充满艰难,但却毫不动摇坚持北伐,这里诗人以诸葛亮自勉,再表恢复中原的决心。

陆游一生景仰诸葛亮,并反复称道诸葛亮的《出师表》,如《病起书怀》: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游诸葛武侯书台》: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七十二岁吟》“渭滨星陨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

”因为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可以算代表陆游说出了心事。

  这首诗抒写了自己在朝廷执行投降国策的情况下,不得实现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的愤慨。

首联回忆早年的雄心,颔联追述战斗生活,颈联感慨现在的壮志未酬,尾联抒发收复中原念念不忘的心情,全诗虽只有八句,但写出了诗人一生的追求和一生的感慨,诗歌还借史咏怀,含蓄曲折,蕴含丰富。

诗多层次、多转折,把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另外,对仗工整,声调铿锵,回肠荡气,第二联把六个名词串联在一起,名词与名词间的关系组成画面,结构特殊,并给后人以影响。

  

  水龙吟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

  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

  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这首词写于南京,可能是辛弃疾任建康通判时所作。

  建康即今南京市。

赏心亭是南京下水门城上的建筑,下临秦淮河,是登高远望的地方。

辛弃疾南归后,不被朝廷重用,极有见地的政治、军事的建议也不被采纳,主和派占上风,为此他十分悲愤。

他登上城楼,极目远眺,见半壁江山为金人统治,不禁发出深沉的感慨。

  上片是写景抒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楚天”在这里是泛指南方的天空。

整个南方的广阔天空都充满清秋的气象,远远看去,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和天色融为一体,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秋气充满天地之间,这是一个阔大、遥远的境界。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远目”因平仄关系倒装,应是“远目遥岑”。

“远目”,作动词解。

遥望远山,有的山尖长,象玉簪,有的山平圆,象妇女头上的发髻,是这样的美好,可是山供献给人们的却是无限的愁恨。

这里诗人把山美化,表现了对山河的感情,人对山喜爱,但山(遥岑是指沦陷区的山)却向人们倾诉它在金人铁蹄蹂躏下的“愁”和“恨”,山本是无情之物,不懂得愁和恨,但词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以感情,“献”和“供”二字用得很好。

山犹如此,沦陷区的人民呢?

更是在水深火热中煎熬。

这“愁”和“恨”也更引起象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对朝廷不思恢复的痛恨。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傍晚,落日照着楼头,在失群的大雁的哀鸣声中,我这个远离故土流落江南的人正凭高远望,面对一片衰煞的景象。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是登楼时的直接背景。

“落日楼头”会使人想起日益衰败的南宋朝廷;孤鸿哀鸣,也正是作者身世飘零、英雄失志的象征。

这里“落日”、“断鸿”又和前面的“遥岑”共同构成苍凉、凄清的景象。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把”是领句字,领起“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两句。

“看了”意为“看罢”。

李贺《南园》诗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

词人心里很愤怒,跃跃欲试,看刀抚剑,希望杀敌立功,但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把四周的栏杆拍遍,慷慨悲歌。

这是二个对句,通过二个动作表现抑郁悲苦的心情,有“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愤慨,有对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恢复的谴责和不满。

但没有人能够理解词人登高临水、看吴钩、拍栏杆的心情,在苍茫的大地上,词人的情怀是多么的孤独、苦闷、寂寞。

  下片着重抒情,借历史言志。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不要说鲈鱼可以做成脍,尽管西风已经吹起,“季鹰”回去了没有呢?

这里引用了张季鹰思乡的典故:

张季鹰名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看到秋风起,便想到了家乡的鲈鱼脍、莼菜羹,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于是弃官回乡。

这里辛弃疾以张翰自比,在外做官,但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一是北方沦陷,失土没有收回,所以说不要提起家乡的风味,尽管西风吹起了思乡之情,但我回不去,表现了有家难回的苦恼。

二是我虽在外做官,但不是因秋风起而思乡的张翰,大丈夫何以为家?

思家可耻,表明了自己抗敌的决心,这里用典,但反用其意。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也是用典。

三国时,许汜去见陈登,陈登不分主客,自己睡上床,让许汜睡下床。

许汜把这件事告诉刘备,刘备说: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止上下床之间耶?

这里“刘郎”是指刘备。

这几句意为那种不顾国家大事、只知购置田产房舍经营自己家庭的人,怕是没有面目去见象刘备这样关心国家命运的有着英雄才气的人吧。

这个典故把前一典故中的思家的意思否定、推倒,表示要以国事为重。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还是用典。

东晋桓温领兵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早年栽的柳树皆已十围,感慨地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意为树都这样大了,人怎么会不老呢?

感叹时光的流逝。

这几句紧承上文,思家可耻,应为国出力,但又不被重用,光阴在无所作为中白白地浪费了。

这是词人最感痛心的事。

这几句又是一层转折。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倩”,请。

“唤取”是“唤来”、“唤得”之意。

“红巾翠袖”是妇女的装饰,指歌女、妓女。

请什么人,招呼美人为我唱歌劝酒,消除我这个英雄失意的痛苦。

这里词人自伤得不到同情和慰藉。

辛弃疾在官场中,都是男子,却找不到知己,找不到同情的人,因为主和派占上风,是不是女子中有同情自己的人呢?

可见其报国无路,知音难觅,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与痛苦。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报国无路、壮志难伸的悲愤情怀。

辛弃疾29岁任建康通判,这对于一个从北方来又无政治背景的人来说,不可谓不受重用,而且生活条件也相当优越。

但朝廷重用他,却违背了他的志向,没有把他的才能用在抗金上,而且,他所追求的也不是个人的求田问舍,所以这使他痛心、悲愤,登楼以抒怀,唱出了英雄的悲歌。

  词的风格沉郁顿挫。

作者不是直接地抒发他的失意悲愤,而是运用比兴、典故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来表现,尤其是连用三个典故,把词人进取还是退休;敌人还在,有家难归,为国家还是为个人;求田问舍对不起刘郎一样的英雄志士,想做一番事业,又年华消逝,时不我待的种种矛盾曲折地揭示出来,而这种种矛盾又都是主和派与主战派在政治上、军事上矛盾的反映。

如此用典,曲折,多姿,含蓄,深厚,这种沉郁顿挫的风格,跟词人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性格、修养、学问、兴趣有关,也与他的归朝官的身份有关,有时不能直言,欲吐又藏,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扬州慢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是姜夔的自度曲。

  扬州于宋高宗在位期间,曾两次遭到金兵的破坏。

淳熙丙申至日,即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词人于扬州第二次被劫后的第十六年,路过扬州,有感于扬州今昔之变化,追怀丧乱,写下了这首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

”“淮左名都”:

宋朝设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

“竹西”是扬州城东的竹西亭,是扬州的一处古迹。

词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词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观赏古迹,但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

杜牧《扬州》诗描写扬州是“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在《赠别》诗中又说: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昔日的扬州如此风光绮丽,而如今的扬州却是一片青青的荠菜和野麦了。

“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自从高宗时金人两次南侵,古都扬州只剩下荒废的池台和高大的古树,而劫后幸存的人们不愿再提起那几次可怕残忍的战争。

可见战争给人的创痛太巨大了,伤痕还刻在他们的心上。

“犹厌言兵”表示人们对战争的极度憎恨,也刻画了曾经创伤的人们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

“‘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词继续描写空城荒凉的景象。

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人感想到阵阵的寒意,号角声在空城上回荡。

号角的声音,更反衬出这座空城的可怕的寂静。

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里是以有声反衬无声,更觉凄凉静寂。

  词的上片写景,着重写词人初到扬州的所见所闻,一片萧条、空阔、冷落、荒凉的景象。

下片写情,用杜牧重新来到扬州的假想,伤今怀古,抒发感慨。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牧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