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810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docx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

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省质检质量分析报告

诏安县教育局

一、试题总体评析

总体而言,2007年高三第二次省质检的试卷命题与高考《考试大纲》和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致,符合各科教学要求和考生实际水平,体现了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和省高考《考试说明》的主要变化;试题融入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和高考改革的新要求,参照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及各地自行命题情况;试卷立足基础、突出重点,考查的要点都是近几年来高考各学科考查的重点,加强了新增内容的考查;试卷总体稳定求实、平和清新,基本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潜能的考试目标。

1、理科数学试题注重“三基”,降低了难度,加强了运算、思维、能力的考查

整卷难易梯度合理

没有偏题、怪题,解答题设问有铺垫,入题容易,层层推进,有利于稳定考生心态,突出了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降低了试卷的难度。

试卷考查了中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和典型方法,不超纲、不离本。

保持试卷结构与高考一致

题量、题型分布保持一致,选择题12道,60分;填空题4道,16分;解答题6道,74分。

试卷由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组成,总体难度适当(理科难度值约0.58),基本符合2007年考纲的要求(难度值0.6)。

抽样结果如下(60人):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总分

得分

44.2

7.8

8.6

7.3

8.0

4.5

3.9

4.1

88.4

突出主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考查了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考查重点都落实在新七块:

函数与导数、不等式、数列与极限、概率与统计、平面向量、圈锥曲线、直线平面与简单几何体。

简单的问题,常见的背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加强教材中新增内容的考查

新教材中新增内容的考查仍然高于课时的比例,并且突出了它的工具性作用。

概率、统计、平面向量、导数均考查到,约占35分,立几的解答题仍是传统方法和向量都可解答的试题,但空间向量方法解答有明显优势。

强化应用,稳定创新,倡导数学的理性思维 

加强应用意识、探索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考查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数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这次省质检理科试卷有2道应用性试题:

数列型应用题和概率应用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基础上,适当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如理科第16题,背景是直线和圆相切,但答案不止一个;第20题以应用题的形式呈现一个数列相邻两项的关系式,要求学生熟悉、理解教材中的定义,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等等。

设计开放探索性试题给考生提供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突出考查数学的理性思维。

如18题

(2)、第19题(3)“在……是否存在一点,使得……”等,考查学生的探究、推理能力。

注重能力立意,考查数学的理性思维

综观全卷,能力层次的分布也较均匀,显现以能力立意的命题策略,对考生的理性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12题的函数问题,集函数的性质、数列、不等式和数形结合。

第21题以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两个小题恰好体现了解析几何的两大任务,即“根据条件求曲线方程”与“由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

特别是第二问,体现了综合运算能力的考查。

在这过程中,解法的探索,参变量的选取、运用与消去,都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

第22题,融函数、不等式、导数于一体,寓意深刻。

该题要求不仅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更是关注“过程、能力与方法”,解题过程及解题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能力的空间,是一道区分度很强的试题,发挥了理科卷压轴题的功效,较好地考查了数学潜质。

2、文科数学试题特点

难度的起点都比较低,选择题部分1~9小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熟悉相关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就可以顺利作答。

10、11、12小题稍做了一些提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6、8题分别与理科的3、5、6题相同,第8题比理科多了图示,第11、12、15、16题与理科的11、12、15、16题类似,但难度要求降低了许多,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中“拉大姊妹题间的差距,努力使文理科试卷更适合各自考生的水平”的理念。

高考降低三角函数部分的要求在这份试题上得到充分体现,只考查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和奇偶性(题4)、反三角函数表示(题10)和第17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倍角公式等基础知识。

对数列的考查比往年的高考要求降低了很多,选择填空题没有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考查,往年热点——递推关系没有涉及,只在第18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简单得让人家不敢相信。

概率部分还是沿用往年高考的题型,考查了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及n次独立重复试验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等基础知识,考生对题型比较熟悉。

立体几何第20题,没有考查二面角,文科学生比较适应,如果直接给出“PA⊥平面ABCD”就是“送分题”起了。

21题考查导数的相关知识及分类讨论思想,第

(1)小题容易,第

(2)小题文科学生就感觉比较棘手了,22题是解几问题,考查解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入手易算对难,较好的区分了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熟练运用的程度,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

试卷考查内容及分值分布如下表:

考查内容

题号

分值

比例(%)

集合与简易逻辑

1、2

7

4.67

函数、导数

3、4、5、12、21

30

20.00

数列

18

12

8.00

三角与平面向量

4、9、14、17

23

15.33

不等式

13

4

2.67

直线和圆

10、16

9

6.00

圆锥曲线

6、22

19

12.67

立几

2、8、15、20

24

16.00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7、11

10

6.67

概率统计

19

12

8.00

3、语文部分总体上符合省高考说明

内容上较好的部分是第17题、第19题作文题。

较差的是第16题,形式不错,但内容太难。

作文题应是两题选一。

4、英语试题按本省高考英语科考题模式,全面检测学生的英语基本运用、综合运用、实际运用能力

总体上说,试题难度不大,但能充分体现运用问题,特别是单项选择题部分,在侧重某些英语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和能力的检测结合起来,因而有较好的区分度。

5、理综试卷分析

物理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三大部分,其中选择题对热学、量子论初步、原子物理、振动和波、动量定理、库仑定律、天体运动、磁场、电磁感应等部分进行考查,但几何光学没有涉及到。

这部分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物理规律以及对非主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题目总分为48分。

填空题有两题,总分为17分。

第一题是对几个基本实验的原理的考查。

第二题是设计性的电学实验题,该题考查对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其中有电路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这也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热点。

以上两大题难度适中,与高考的难度要求差不多。

计算题主要是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突出了高中物理的主干部分,如牛顿定律的应用、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等。

其中25题的第三个问题难度太大,学生们较难找出解题的入手点。

整份试卷应该是命题者对07年高考动向的预测,试题概念性强,覆盖面、综合面都较广,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物理现象、规律、图像、公式的理解必须很透彻,同时要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基本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的能力都要求很高,区分度较高。

难度梯度按基础分:

中档分:

较高档次分为4:

4:

2

生物:

本次省质检试题突出对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学科特点及生物学研究方法,注重在情境中分析推理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

但要注意到本次省质检对某些主干知识(如代谢部分)的考查力度不够,对教材中实验原理、方法、技能的迁移运用较少涉及,个别试题仍然带有较浓的陈题色彩,如31题,有悖公平性的原则。

此外,试卷整体难度不大,难度低于去年高考题。

造成对中上学生的区分度不高。

生物部分抽样情况如下表:

表1:

类 别

题 号

满分值

平均分

主要失分点

第Ⅰ卷

1

6

3.72

A.B

2

6

5.8

3

6

4.68

4

6

2.64

D

5

6

4.8

D

第Ⅱ卷

30

22

15

(3)

31

20

11.3

(3)(4)

表2:

类别

满分值

平均分

得分率

第Ⅰ卷

30

21.64

72%

第Ⅱ卷

42

26.3

62%

全 卷

72

47.94

66%

从上表可得:

学生失分主要在第1、4、31,全卷难度不大。

化学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力求创新,总体能区分化学学习好与差的学生。

试题的基本特点:

试卷题型结构、学科知识结构、结构、难度结构保持稳定,符合《考试大纲》规定,同时,试题比较灵活、覆盖面广。

注重基础,尊重中学教学大纲,但是不超纲。

试题在考查基础的主干知识同时,注重学科能力考查,注意学科内的综合。

如27、28题。

化学试题的难度控制很好。

在试题难度的布局上,选择题基本上是容易题,非选择题全部是中等难地题,符合高考化学题的要求。

注意引领高中新课程实验,用探究的角度进行化学实验考查,如第26题。

注意答题规范要求,注意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注意暴露考生知识和能力缺漏。

6、文综试卷紧扣时代热点、结合生活,试卷有创意,综合性较强。

、政治科:

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考查角度侧重从客观上切入,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央重大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试卷彰显05、06高考试卷特点,小综合开始初见端倪,如39(4)问政史结合。

试卷出题方式以考查学生四种能力要求为主,重点考查学生解读、获取、应用、综合、迁移等能力,试卷体现时代性、人文性。

、历史科:

知识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阅读量大。

试卷能紧扣时政热点,着重考查学生能力,能体现高考命题精神。

、地理科:

主要考查主干知识,涉及人口、资源、环境,自然灾害及国土整治的主要问题的试题所占的比例较大,符合高考地理的命题方向。

试卷新题多,选择题有创意,如第5题,9-11题的图形,能着重考核学生能力。

综合题能结合时代热点,突出与生活的结合,如36题的

(2)问、(3)问、(5)问。

试卷中39

(2)问参考答案从无结冰到有结冰与西部沿海冬季均温大于0ºC,往东降至0ºC以下有重复之嫌。

二、学生典型失误分析:

1、数学

 基本功不扎实。

理科数学方面,例如,第13、14题是容易题,但部分学生运算能力差,加上求导公式、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不熟练,得分率不高;第16题考查直线和圆相切,本题解题方向比较明确,但不能完整得到所有的答案;又如,理19题立体几何,若用常规方法做,诸多学生因计算错误,费时费力,而得不到分;用空间向量来做,增加计算量,正确写出坐标、向量,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例如,理17题是一道很传统的向量与三角函数计算题,部分学生不能尽快切题以及正确应用公式,影响了解题速度及计算的准确性,而根式运算的错误也比较多。

又如,理18题的概率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两人完成实验操作的区别,而正确求出概率分布与数学期望。

17题的α=-

,直线斜率与倾斜角概念混淆;公式记不清楚,如tan(α+

)展开错误,1+cos2α=2sin2α;不会灵活运用公式,把正切化为正弦、余弦而求错。

18题.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不清,不会求公差,把通项求错;不知道讨论,分析问题不谨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记错;算理不清,如(-2)n=-2n。

19题.解题表达不完整,没有说明是什么事件的概率就直接运用公式计算;第

(2)小题不理解题意;应用题解完后没有做答。

20题.审题不仔细,默认“PA⊥平面ABCD”;面面垂直与线面垂直不会相互转化,证明条理不清;没有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向量坐标表示混淆,如G=(1,2,0),

(1,0,1)等;空间想象能力差,如“延长FE交PB于点Q”;用传统做法表达不规范。

21题.求导函数后不会利用偶函数性质求a的值;直接用导函数等于0的两个根求极值,没有判断单调性;极值与最值混淆;“f(x)单调”不会进行转化,甚至认为△≥0;表述不规范。

22题.出现大量空白,不会做,MN的方程写错导致C的坐标求错;不知道C、D横坐标相同;不会应用平面几何知识解题;

对文科数学来讲,学生大部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审题不仔细,数学基础薄弱,往往靠死记硬背记公式,解题时不能灵活应用。

计算能力差,解题表述不规范,难一点的题不会做,会做的题又算错了,导致大部分文科考生数学成绩不理想。

由于缺乏严谨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不规范,心理素质较差,影响考场发挥。

从评卷过程来看,数学符号、用语表达不规范,而造成失分现象不少。

又因计算量大,演算推理逻辑性强,学生极易紧张,从而影响考场发挥。

“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仍普遍存在。

例如,19题第

(1)小题没有证明共面,第(3)小题没有求出CQ=?

;21题第

(1)小题没有写出

的取值范围。

思维层次不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薄弱,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差。

例如:

第20、21、22题等都涉及数学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及与不等式的应用,学生这方面的意识薄弱,且在不等式做为工具这点上,学生掌握不好。

对部分学生来说,后面二大题的第二小题,无从下手。

如,22题第

(2)小题,求出

后,不会转化为利用导数求极值,考生在知识能力上显露出不足,数学基础知识、能力、数学思想和方法等掌握不够牢固。

 另外,阅读量较大也使部分学生望而却步。

如,20题背景新,阅读量也大。

2、语文

学生总体上选择题1—7题的得分率较高,抽样平均为13.8分,第11题的得分平均3.5分(原因是有些学校还未进行复习,如诏安一中),作文平均44.8分。

从答题情况看,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有部分学生还未进入学习的状态,如第8题文言翻译,有的学校已考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得不好。

还有默写,虽是课内的,但得分不是很高。

理解题意出现问题。

粗枝大叶。

如第11题的2小题,都要求用“叙述”的语言,但有不少学生用议论的方式。

又如把作文中的“我”写成了“他”。

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如第14题,应是讽刺意味的,但学生理解不出来。

又如把作文中的“思”理解为对别人的思念。

答题技巧有待提高。

特别表现在诗歌赏析题。

用笔、填涂、书写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凡没按规定要求,一律以0分计)。

3、英语

本套听力试题难度适中,语速、录音效果较规范,但女声语速偏快,而且显得较为混浊。

从得分情况看,学生基本能达到试题要求。

试卷抽样60份,学生得分情况如下:

题目

听力

单选

完形

阅读

改错

作文

平均得分

21.34

9.42

19.78

26.69

6.48

15.25

单项选择部分,学生错误较集中在第27、29、31和34题。

学生未能准确判断动词在句中充当谓语;未能根据所提供语境确定时态问题;未能根据情景区别代词one和it的用法;未能对英语常用词词义准确辨别。

完形填空的前五题得分率较高,得分率最低的是第46题,即词组finish…off,本大题得分为28.5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多就错于此题;其次得分率较低的分别为41、50题。

阅读理解题,按出错率高低排列为(括号内为误选项较集中的):

57(B)、62(C)、73(A)、63(B)、69(C)、71(A/C)、65(C)、75(C)。

最高分40分,最低分2分。

短文改错小部分学生答题不符合规范。

错误较多的题目是第76题so…that的用法,很多学生的改法是把that改为so;第79题时态用法;第83题介词用法和第85题too与either用法.

关于书面表达题,总体上书写较工整,人称、时态把握较准确,学生会使用学过的词、短语、句子,如:

catchaglimpseof;appreciatethescenery;don’thesitatetoaskmeforhelp;Iwishyouahappytime等。

但下列错误较普遍:

没写结束语“That’sall.Thankyou.”;末尾加上写信的结尾YoursLiHua;时间前的介词用错,如:

in8:

30am;Iwishyouhaveagoodtimes;We’llbyboat/shiptoseethe…

4、理综部分

物理答题情况(抽样):

选择题平均得分为22分左右,错了较多的题目是18、19、20、21题,其次是16题。

填空题平均得分为8分左右,第

(2)小题失分更多些,其中大部分是因为电阻选择出错的造成的。

还有一部分考生没有弄清楚实验原理,电路图乱画。

计算题得分也很低,平均得分在20分左右,第23题得分较高,在该题的答题中,有很多学生根据动量定理求解时,把Ft=mv’-mv写成了Ft=mv-mv’。

24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计算出屏幕对电子的冲量后,没有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说明电子屏幕的冲量与屏幕对电子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及圆心、半径也有很多学生没画出来,利用几何知识求有关的物理量的能力也较差。

25题是由一道老题改偏过来的。

在24题的作答中,机械能守恒在该题中对应的式子没能正确写出,25题第(3)个问题难度就很大。

大部分的学生没能找出解题思路。

24题与25题有很多学生都空着,应该是时间来不及的原因。

对该份考卷物理科成绩的抽样分析情况是(!

)优生率为0、03及格率

0、20 平均分51;从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基本的实验能力仍然不过关、数学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

审题不细心造成失分的也不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生物学生答卷中反映的问题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许多课本知识的理解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讨论与思考,对知识限于僵化记忆。

如第1题,许多学生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区别不清,也就很难选出正确的答案。

第4、5题也反映了这个问题。

审题不够仔细,信息获取能力差。

部分学生对第4题的坐标图没看清,不会充分利用图所给予的信息就匆忙作答。

第31题,题目已告知要求快速育种,还另写杂交育种。

书写不规范如31题,杂交符号写成自交符号,遗传图解书写不规范。

答题技巧欠缺,表达能力差,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乱写如30题实验结论表述不达其意,要求验证激素的作用部位不同,只要答明作用部位不同即可,学生却回答为分泌部位。

另外,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应试心理,没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采用灵活答题策略,考试时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化学评卷情况分析

考生存在的问题是:

最主要的问题是化学用语的掌握仍末到位。

化学方程式书写未配平、气体符号没写、条件没写、漏写、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等问题等仍十分严重。

其次是审题不认真。

选择题都非常基本,考生主要失分在于没有认真审题。

不少考生对题目所给的材料分析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理解试题的意图和要求,造成无法正确作答或匆忙作答,出现失误,得分率较低。

如:

题8、9、12、13。

再次是基本知识及知识网络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不清。

部分考生不能正确运用概念和原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双基知识不熟练也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

实验的化学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清,实验设计的能力仍比较薄弱,由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同时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不足。

如:

题26、27、28、29。

还有分析综合能力薄弱,答题的表述能力差。

书写不规范、错别字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学生有解题思路、有解题方法,却不能准确表述,最后导致失分。

根据抽样统计:

本次理综试卷中化学部分全县平均分在55分左右。

题号

平均分

得分率

选择题

30分左右

62.5%

26题

7~8分

大约47%

27题

6~7分

大约41%

28题

5~6分

大约40%

29题

3~4分

大约25%

5、文综部分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政治科:

客观题抽样检查平均得分37.43分,占77.08%;主观题抽样,38

(1)问平均得分1.5分,

(2)问1.21分,(3)问3.33分,(4)问5.47分;39(6)问2.96分,(7)问2.69分;主观题得分约为17.16分,整卷得分约为54.57。

不足之处:

时间安排不合理,答题没有踩中要点,重点词语不清影响得分。

历史科:

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和分析比较清晰,具体组织答案上,概括能力差;一些开放性题目,学生答题答案广泛,不能有针对性回答,对答案的推敲组织能力不够。

考试得分情况:

选择题抽样检查平均得分28分;37题抽样平均分21.12分;39题抽样平均分11.5分。

地理科:

选择题抽样检查平均得分32分,占67%;主观题抽样,36题平均得分为17.67分,39题平均得分为9.66分,整卷得分约为55.33。

不足之处:

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能力低,选择题4、5失分严重;36

(1)问暴露出学生空间定位差;36

(2)学生描述繁杂;36(3)天文大潮学生没有一个答出来;36(4)语言欠妥,不懂分布规律如何描述,逻辑推理差;36(5)①②市没有分开答;39

(1)普遍学生将荷兰答成波兰,莱茵河答成多瑙河;39

(2)问西部沿海至东部的水文特征变化学生不懂规律性描述,胡扯一通;39(3)两次人口增长没有分开答。

三、今后教学建议

数学

1、加强“三基”专项教学: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形成数学知识网络;加强基本技能教学,提高解题速度;加强基本方法教学,提高解题技巧。

2、加强选择题训练,

选择题强化训练的目标是:

加强对知识的掌握,解题方法的应用(掌握知识,会应用);加强对易错的知识的记忆,少犯错误;熟悉解题技巧,注意数学方法的归纳和总结,速度快、观察力、思维好;选择题训练的基本做法:

日常训练,每天坚持不懈;内容应有针对性:

精选练习题;训练目的还是:

能力的培养。

3、加强重点知识(重要方法)的复习:

高考大题共六题,考查内容也相对稳定,可以对这七八块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函数、不等式、数列、圆锥曲线、概率统计、立几、导数。

教会学生审题、阅读、联想、转化、寻找联系,最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适当进行“得分点”分析教学:

高考评卷中,学生解决每个小问题便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4、考试技巧训练: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如下四种关系,提高高考考试成绩。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3)快与准的关系;(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语文

在指导时应尽可能靠近高考要求,以免使师生干一些徒劳无功之事。

英语

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渗透,精心选择设计练习和试卷,让考生在高考难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应试水平。

理综

物理下阶段的教学建议继续打好基础、扎实基本功,在这个前提下做一些专题训练,加强对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对基本的物理实验进行强化训练。

适当地注意对学生进行一些实验设计的指导,还要注意对计算题答题规范化的严格要求与训练。

校与校应加强信息交流。

生物教学的建议

1.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特别要和2006年的考纲进行比较,明确不考部分和新增部分。

师生双方都应该认真解读,在准确把握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才能给教学以有效的帮助,才能有的放矢地给学生科学的指导。

2.注重收集各地信息卷,根据本校学情,实事求是,进行筛选,补缺补漏。

3.有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