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870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课教案 Word 文档.docx

备课教案Word文档

《1-5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

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设计者:

XXX

教学设计时间:

2012年9月20日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学具:

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

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

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

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

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

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

4+1等于几?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

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

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

贴苹果

要求:

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

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

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

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

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

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作业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28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的2、4、5、7、8、9题。

教学设计者:

雷成英

教学设计时间:

2012年9月27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加减混合的方法;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

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

(1)用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8+6    11-3    16-9    30+12   34+6   55-10 

10-6   8+7    7-20   68-38   50-20   46-23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8+25+18             76-29-35 

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师生共同订正:

 

师:

连加、连减的题按什么顺序计算?

 

2. 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吗?

师:

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首先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请同学说。

由乘公共汽车上下车人数的变化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1)出示例3主题图。

看,一辆公共汽车到站了,仔细观察,说一说图文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交流。

(2)让学生先找出图中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再完整地说一说图意。

请学生回答你观察到的信息。

通过信息整合出:

车上原有67人,到站后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要求同学们理解题意,试着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几个不同的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

(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a.师提问引导:

 67-25+28这道题与前面所学的有什么不同?

运算顺序是什么?

能不能直接口算?

如果不能口算,那该怎么办?

 

b.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c.分组讨论如何笔算67-25+28。

 要求: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的同学合作讨论计算方法。

最后把本组讨论的方法记录在练习本上。

 

(4)汇报成果,比较评价。

 

a.每组选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板书各种算法)  

b.引导观察,对比上述两种计算方法,师提问:

比较上面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

为什么?

师:

在计算时,怎样做能算的更快呢?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师生整合:

加减混合的运算式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

 

(5)课本第28页,看书并完成书本填空。

2、练习。

完成P28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后师生共同订正,

师: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

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好了,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非常扎实,下面就让老师来考验考验你吧!

1、完成练习五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三名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订正,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五第5题,完成后并指名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8题,完成后并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比赛了!

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4、完成7题,订正后表扬全部正确的同学,激励其它同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时间的计算

教学设计者:

雷成英

教学设计时间:

2012年10月11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

 

(2)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看看手表现在是几点几分?

(写黑板上)前1小时是几点几分?

后1小时呢?

  师:

说的真好!

看来咱们班同学时间知识掌握的非常好!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他呀,就是我们的学习好伙伴聪聪,他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我们美丽的方正县。

首先,(师在黑板上贴人物图片)聪聪说:

“他想采访一下大家,星期天你们都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

你们想和聪聪一起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吗?

(师板书:

快乐的星期天)

  二、联系实际,讲授新课:

  1、时间的换算:

  师: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方正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家乡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双龙湖、双凤湖、莲花湖等都是我县著名的旅游景点,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每年吸引了许多县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好!

现在就让我们随聪聪一块儿去看看吧!

  师:

我们首先来到了莲花湖(击按钮)这里每年夏天都有上万朵莲花竞相开放,景色异常美丽,,聪聪在这里玩的真是留恋往返,一转眼,游览了两个小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

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电脑出示问题)师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

  例1:

2时=(120)分

  师:

你是怎么想的呢?

  师:

谁想到前面来用你制做的学具表拨一拨分针走多长是1小时呢?

谁能说一说?

如果老师把这道题变化一下你会做吗?

我们看题,120分=()时。

谁会做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你们可真聪明!

说的真

  好!

可是聪聪不服,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电脑出示题)

  3时=()分3分=()秒240分=()时

  1时=()分2分=()秒180秒=()分

  (师指名回答,并适当追问:

240分等于4时,180秒等于3分,你是怎么样想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思维过程。

)你们算得真准确,这些是关于时间的计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时间的计算

  二、时间的计算:

  1、情景教学:

  师: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

挑战取得了胜利!

下一站聪聪要到哪去呢?

(电脑出示)

  例2:

聪聪10:

30分在莲花湖出发,10:

45分到达了方正湖,请问同学们:

他从莲花湖到方正湖用了多少时间?

谁知道?

(电脑出示两个钟面:

10:

30和10:

45)

  2、讨论算法:

  师:

你们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真厉害·!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请把你们的好方法互相讲给组里的小朋友听听。

(交流讨论)

  师:

谁愿意介绍你的好办法?

  师:

学生汇报:

  大家可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

那么,在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说说你的理由。

(生汇报)

  师小结:

大家认为用算式计算比较简便,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3)情境练习:

  师:

聪聪告诉大家,还有更美的地方要去呢?

走吧!

(双机---到双龙湖)

  同学们现在是2:

00,聪聪是下午1:

20进去参观的,你知道他参观了多长时间吗?

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聪聪算算吗?

  (指明学生回答)

  师:

你是怎么算的?

和同桌用你制做的学具表拨一拨并互相讲一讲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交流算法)

  师:

谁想到前面来边拨表边说一说你的算法。

  师:

今天我们和聪聪游览了我们方正县的几处美丽景点,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大吧?

你们快乐吗?

你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方正县建设得更加美丽!

  三。

钟表王国

  师:

你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钟表王国的国王,今天王国里要举行运动会,邀请聪明的你们去参加,想去吗?

想!

钟表王国的运动会和我们的运动会有所不同,它们的第一个项目是:

[小精灵

1、拨表比赛。

  师:

王国里正举行拨表比赛,按要求拨表,填出答案。

  第二个项目是:

  2、智慧大比拼:

师:

聪聪要来考考你们,经过了多长时间,你会算吗?

  出示:

(7:

15--------7:

50猫2:

55----------3:

25)钟面

  继续往前走,看看还有哪些项目,钟表王国的比赛项目真是丰富多彩。

  3、联系生活,连一连:

  中央台的新闻联播1小时30分

  做眼保健操5分钟

  一集蓝猫三千问30分钟

  看一场电影20分钟

  继续往下看还有第四个项目呢:

  4、这是聪聪制作的作息时间表。

聪聪想请小朋友帮助他计算下面经过的时间:

  吃饭:

7:

15-------7:

35

  锻炼:

9:

25-------9:

45

  看书:

3:

10-------3:

55

  看少儿节目:

5:

40-------6:

00

  师:

时间过得真快呀!

转眼间钟表王国的比赛结束了。

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制做一个作息时间表,拿出你的彩笔设计一下。

  师:

时间过得真快呀!

我们这节课接近尾声了,同学们我们几点上的课?

现在是几点?

上了多长时间?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和聪聪游览了我们美丽的方正县,还参加了钟表王国的运动会。

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时间的计算。

你们快乐吗?

老师希望你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附:

板书设计

  例12时=()分例212:

30——12:

45

  120分=()时15分

  1.45-30=15分

  2.5×3=15

  3.1×15=15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设计者:

雷成英

教学设计时间:

2012年10月24日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可以上课了吗?

师:

今天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卡片出示的口算。

(卡片顺序出示口算题、生作答)

12×3   500×7    15×4   60×70  350×2

卡片出示197×5≈

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师:

那约等于多少呢?

师:

你是如何估算的。

让学生把思考过程说出来

师:

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45×12的竖式)

师:

来,你做得最快,请你上黑板板演,请注意书写工整。

师:

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师:

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

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

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

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

(课件出示)

例1:

李叔叔从海南乘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师:

李叔叔从哪到哪去?

师:

你还知道什么?

师:

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

你能列出横式吗?

学生可能这样:

145×12

师:

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如果出现这样:

12×145

师:

这两种列式都正确。

师:

会计算吗,请动笔试一试吧。

师:

这道题的笔算过程。

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师边订正边示范竖式)145×12

290 →145×2=290                     

 145  →145×10=1450

1740 →290+1450=1740

师:

1450的0在竖式中为了简便就省略了。

师:

刚才这样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

12×145)同学,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师:

大家都知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所以可以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列出了竖式,是吗?

交换位置与不交换位置来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一比,请看小黑板。

(出示两种竖式)

师:

你觉得哪种好些,为什么?

师:

今后同学们再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

就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列竖式。

这样简便一些,也不容易出错。

(4)用计算器计算。

师:

请带了计算器的同学,用计算器计算一下结果是多少?

生:

1740。

师:

看来,我们笔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板书得数和单位名称)同学们今后做完题检查时,也可以用计算器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写答。

随学生回答,板书答案。

(李叔叔的海南到广州有1740千米。

师: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乘法是: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

笔算。

完善课题板书)

三、比较探究渗透迁移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的发现?

同桌交流……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明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只不过多乘了一次百位上的数,我们应用原来学的计算方法,就能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迁移。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学会了吗?

让我们来完成试一试吧,开始动笔。

学生独立笔算……

师:

谁来说说笔算过程和结果?

3、练一练。

师:

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笔算的方法啦。

那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请大家从做一做中任选1题。

这样分,第一组的完成第一小题,依次往后推,笔算出结果。

(独立计算)

师:

要注意书写格式和作业姿势,动作快的可以多做题

师:

我们比一比看谁书写最工整,计算既准又快。

(教师在学生中挑选作业,辅导后进生。

师:

我刚才挑选了四份作业,现在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去完成。

师:

对了吗?

师:

这位同学不但最快速,而且全对,书写也工整,同学们可要向她学习了。

师:

同学们,咱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

从这四道题来看,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位数或(  )位数。

 四、巩固与应用

师:

小兰、小红、小青在做计算题时,各出现了一道错题,现在请同学们帮她们找出错的地方,并且帮她们改正。

小青:

134×16

师:

请第一组的同学帮小青,第二组的同学帮小静,第三组的同学帮小华,把她们的错误和如何改,同桌之间说一说。

(学生在同桌之间说出现的错误和如何改正。

师:

谁来说说错在哪,该如何更正?

(学生板演,改过来。

五、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还能用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收获真不少!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作业布置:

(下午放学时布置)

1、练习七的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