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048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01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棉花籽油可以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矿物质

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制作赛艇船体的玻璃钢是铁合金

C.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D.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2O可以表示一个水分子B.KNO3由3个元素组成

C.2Fe3+表示3个亚铁离子D.二氧化碳中有一个氧分子

4.下图所示为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5.研究表明,氮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SO2、SO3、H2O、雾霾等均为纯净物B.雾霾中的PM2.5和PM10为可吸入颗粒物

C.推广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有助于缓解雾霾D.转化过程中硫元素一共表现出两种化合价

6.我国先后在10个城市试点推动甲醇汽车,加快推动甲醇汽车的应用,可实现车用燃料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图所示为燃料甲醇的合成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和甲醇都属于有机化合物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

CH3OH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

1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下列选项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A.甲: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乙: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固体

C.丙:

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D.丁: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8.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江河B.使用可降解环保袋

C.乘坐公交工具出行D.废旧电池集中处理

9.下列过程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利用潮汐力发电B.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

C.用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D.空气净化器除去空气污染物

10.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玻璃、沥青、海波都属于非晶体B.干燥木头、铁、铜都属于导体

C.纯碱、烧碱、草木灰均属于碱D.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11.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对应的是()

A.侯德榜——侯氏制碱法B.张青莲——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沈括——地球磁偏角D.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2.下列变化过程可用微粒间距解释的是()

A.粮食酿酒B.糖溶于水后水变甜

C.水银温度计的示数随温度变化D.等质量的铁块和铜块的体积不相等

13.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排空气法收集CO2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影响因素

探究动能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选项

A

B

C

D

A.AB.BC.CD.D

14.“转化法”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下列实验没有利用转化法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测石块的体积

C.测量大气压强

D.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

二、填空题

15.下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C919。

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1)飞机机身喷漆不仅美观、使机身紧固,还能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2)飞机起飞过程中,重力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压入燃烧室,促进了航空煤油的燃烧,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6.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尿素、硝酸钾、磷矿粉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2)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__作用。

(3)工人利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

(4)酚醛塑料可制成锅具的手柄,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5)人体中缺________元素易患龋齿。

三、实验题

17.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钙盐。

小明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观察到:

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露出液面时又下沉,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进一步确定该气体,小明将一块玻璃片涂上滴有酚酞溶液的澄清石灰水,再将其盖在杯子口(有试剂的一面朝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

(3)鸡蛋在稀盐酸中慢慢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8.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是探究二氧化锰和溶液量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质量的影响(固定仪器及测量装置已略去)。

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放入试管③的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乙实验是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

蒸馏实验结束后,从AB瓶中分别取等量的液体,滴入等量的肥皂水后振荡,产生浮渣较少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中液体。

(3)丙实验为氢气燃烧实验。

实验结束时熄灭氢气的操作是________。

五、推断题

19.A-P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B是一种含三种元素的化合物,G是最清洁的燃料,I和K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化合物,D、M各自都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但二者共同作用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E的溶液呈蓝色。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写出物质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0.化学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发现了如图甲所示的一瓶固体药品,其标签有部分残缺,经询问老师,得知该药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

(1)实验一:

探究瓶中药品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根据残留的标签内容,小红认为瓶中药品可能是NaHCO3、Na2CO3、NaCl、Na2SO4、NaNO3中的一种,小明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

已知所有可能的物质中,只有小明猜测的物质和NaHCO3、Na,CO,的水溶液显碱性。

(2)(进行实验)

实验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待测药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酚酞溶液

溶液显红色

瓶内药品不可能是

②向实验①的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瓶内药品是NaHCO3或Na2CO3

(3)为进一步确定瓶内药品是NaHCO3还是Na2CO3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建议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片刻后观察到试管口有水滴,于是确定瓶中药品是NaHCO3,排除Na2CO3的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二:

探究NaHCO3受热后的生成物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一种盐:

②碳酸氢盐均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碱反应会产生难溶物。

实验

现象

结论

取图20乙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少量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________

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的盐是碳酸钠

小明对实验结果产生了质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

他按图20丙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终得出“NaHCO3受热后生成的盐是碳酸钠”的结论。

请写出加入试剂X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七、计算题

21.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的实验,用稀盐酸测定100g被部分氧化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

请计算:

(1)m=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棉花籽油可以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

故选C。

2.B

【详解】

A、钢铁多指金属合金,是利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故说法正确;

B、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说法错误;

C、金属活动性比较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故说法正确;

D、铁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故说法正确。

故选:

B。

3.A

【详解】

A、H2O可以表示一个分子,故A符合题意;

B、KNO3由钾、氮、磷三种元素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2Fe3+表示2个铁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氧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

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

本题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称量①、溶解②、过滤④、蒸发③。

故选B。

【点睛】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5.A

【详解】

A、雾霾是由氮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形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符合题意

B、雾霾中的PM2.5和PM10为可吸入颗粒物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有助于缓解雾霾,故C不符合题意

D、转化过程中硫元素一共表现出两种化合价:

+4价和+6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分析】

由微观反应图的和具体的原子可知:

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H2

CH3OH。

【详解】

A、甲物质是一氧化碳是无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

CH3OH,故B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8:

(1

4)=7:

1,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是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微观反应图写出方程式解答。

7.C

【详解】

A、铁粉和硝酸银溶液先反应,然后和硝酸铜反应,两个反应中析出的固体质量都是大于加入固体质量,因此溶液质量是减少的,当两种物质都反应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变化,图像反应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向饱和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固体,氯化钙不再溶解,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开始时铁的质量为0,故C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氧元素质量分数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江河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B.使用可降解环保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不合题意;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合题意;

D.废旧电池集中处理可以减少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

A、利用潮汐力发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易潮解,用作干燥剂,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用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空气净化器除去空气污染物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没有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海波属于晶体,玻璃和沥青属于非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干燥木头不能导电不是导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都是盐,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镁、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硫都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氧化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

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贡献对应,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编制出来的,贡献不对应,符合题意;

C、沈括发现地球磁偏角,贡献对应,不符合题意;

D、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贡献对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存在微粒种类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B、糖溶于水后水变甜,说明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扩散到水中,不符合题意;

C、随着温度变化,水银温度计的示数发生变化,说明构成汞的汞原子之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铁块和铜块的体积不相等是因为二者密度不同,与微粒间距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

A、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用图中装置收集气体应该长进短出,错误;

B、盐酸和硫酸溶液都显酸性,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错误;

C、实验中变量有两个,不能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影响因素,错误;

D、图中变量有一个,可以探究动能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正确。

故选:

D。

14.D

【详解】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利用瓶内进水量体现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的是“转化法”,不符合题意;

B.测石块体积时利用排水的体积体现石块体积,利用的是“转化法”,不符合题意;

C.测量大气压强时利用水银柱高度体现大气压强,利用的是“转化法”,不符合题意;

D.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因素时没有利用转化法,利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符合题意。

故选D。

15.防止金属材料锈蚀(或防止生锈,合理即可)不变提供充足的氧气

【详解】

(1)飞机机身喷漆不仅美观、使机身紧固,还能隔绝氧气和水,起到防止金属生锈的作用;

(2)飞机起飞过程中,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

重力不变;

(3)高密度空气能给航空煤油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充分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力。

16.硝酸钾吸附汽油能溶解油污热固性氟(F)

【详解】

(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因此属于复合肥的是硝酸钾;

(2)净水器中主要利用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

(3)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因此工人利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利用的原理是溶解原理;

(4)酚醛塑料可制成锅具的手柄,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是因为其具有热固性;

(5)补充氟元素,可以防止人体患龋齿病。

17.

红色逐渐褪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泡附着在鸡蛋壳表面,排开液体体积增大,浮力大于重力

【详解】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澄清石灰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红色逐渐褪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附着在鸡蛋壳表面,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因此慢慢上浮。

18.2H2O2

2H2O+O2↑10g10%的双氧水防止暴沸B夹紧胶管(合理即可)

【详解】

(1)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锰和溶液量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质量的影响,前两组是对比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后两组是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试管③应放入10g10%的双氧水;

(2)圆底烧瓶底部受热,液体会爆沸,放入碎瓷片能治防止爆沸;蒸馏后的水是纯净物,属于软水,不含或含有少量的钙镁离子,因此很少产生浮渣;

(3)夹紧胶管可以隔绝氢气。

19.H2置换反应

干燥剂(或建筑材料等,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G是最清洁的燃料”,推测G为氢气;根据“D、M各自都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但二者共同作用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则D、M为水和二氧化碳;根据“I和K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化合物”,“E的溶液呈蓝色”,“A-P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含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结合图框,则推测:

A、B、C分别为氧化铜、稀硫酸、锌等物质;而E为硫酸铜,F为硫酸锌,H为氯化钡,I为硫酸钡,J为氢氧化钙,K为碳酸钙,L为氧化钙,M为二氧化碳,N为氯化铜,P为氯化锌,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G的化学式为H2。

(2)反应②为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反应⑤可能为氯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分析,物质L为氧化钙,它一种用途为作干燥剂或建筑材料等。

20.NaOH(或氢氧化钠)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碳酸钠中无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产生白色沉淀固体中有碳酸氢钠加石灰水也会产生沉淀Na2CO3+CaCl2=2NaCl+CaCO3↓

【详解】

(1)根据残留的标签内容,每个分子中只含有一个钠原子,因此甲可能是NaHCO3、Na2CO3、NaCl、Na2SO4、NaNO3中的一种,还可能是NaOH(或氢氧化钠);

(2)①滴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是碱性的,因此瓶内不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钠或硫酸钠,因为上述每一种盐的溶液都是中性的;

②由实验结论可知瓶内药品是NaHCO3或Na2CO3,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所以加入的物质是一种稀酸;

(3)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反应生成了水,说明反应前含有氢元素,而碳酸钠中没有氢元素,所以可以排除碳酸钠

(4)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的盐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因此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21.927.3%

【分析】

(1)根据反应前后,参见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铜的质量结合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氯化氢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滤渣的质量=300g-208g=92g;

(2)样品中含有氧化铜的质量为(100-92)g=8g,设稀盐酸溶液中含有的HCl的质量为x,

x=7.3g,

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3%;

答: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