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609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2.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

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

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黒,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判断均正确的是()

A.木炭还原氧化铜:

C+CuO

Cu+CO2↑置换反应

B.甲烷燃烧:

CH4+2O2

2H2O+CO2化合反应

C.工业炼铁:

Fe2O3+3CO

2Fe+3CO2置换反应

D.碱式碳酸铜受热:

Cu2(OH)2CO3

2CuO+CO2↑+H2O分解反应

4.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5.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O2B.Zn→ZnSO4C.CuO→CuCl2D.KOH→KC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C.高炉炼铁的产品是纯铁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说明铝的活动性不如铁

7.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已知:

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Mn>CuB.Al>MnC.Mg>AlD.Mn>Mg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B.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铜棒,铜棒表面有金属锌析出:

ZnSO4+Cu=CuSO4+Zn

C.医疗上用小苏打治疗过多胃酸:

NaHCO3+HCl═NaCl+H2O+CO2↑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2Fe+6HCl═2FeCl3+3H2↑

9.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右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

A.消耗锌粉的质量B.溶液的总质量

C.生成氢气的质量D.生成ZnSO4的质量

10.能证明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铜、银、硝酸锌溶液;

锌、银、硝酸铜溶液;

锌、铜、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锌、铜、稀硫酸。

B、

C、

D、

11.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

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12.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另将X加入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产生。

由此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B.Y>Z>XC.Y>Cu>Z>XD.Y>X>Z

二、填空题

13.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几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l)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

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

(2)图2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①铜片上的自磷燃烧,水中的户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②铜片上的自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3)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

该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

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14.亮亮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

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

则猜想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2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模拟炼铁:

(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2)a管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装置(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

(4)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g。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该选用________,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收集氧气的方法也可采用__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若用下图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若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应选用下列收集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

(5)包包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

实验结束时,宇宇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

针对这一现象,包包和宇宇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

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II:

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III:

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包包和宇宇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包包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

宇宇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

宇宇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

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得到如下数据:

装置

B

C

反应前质量

86.3g

284.2g

反应后质量

83.9g

286.9g

(1)请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l%)

(2)该实验还可测定组成水的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请用表中实验数据列式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不用化简);若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则求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推断题

18.已知A一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F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19.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

①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②A和稀硫酸反应有D生成;③(3)在高温条件下,B、C分别和无色气体E反应,都能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C___;D__;E__。

(2)写出下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A→D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钢是铁的合金。

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它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钢____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

21.黄铜是铜锌合金,为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取10g黄铜,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共收集到气体0.2g。

(1)黄铜属于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则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成的64份质量的铜,置换出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减小,故A错误;

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硫酸铁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为盐酸质量与固体氧化铁质量和,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加,故B正确;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氯化银难溶于水,从溶液中析出,导致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明确物质间的反应、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所析出物质的质量的差值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当析出质量大于所溶解质量时,所得溶液质量会小于反应前溶液。

2.D

【解析】

试题分析: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铜与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减小;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增加,因为增加了氧气的质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D

【解析】

【详解】

A、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uO

Cu+CO2↑,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2H2O+CO2,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

D、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CuO+CO2↑+H2O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书写、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

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的现象,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而不是质量比,故A是错误的;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会有一层红色的物质附着,那物质就是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生成的铜的质量为64,金属的质量增加,故B是正确的;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溶液会反应完,等H2O2溶液会反应完就不在产生氧气了,故C是错误的;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生成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固体,故只能说固体质量减少了但不可能会为0,故D是错误的。

考点:

反应原理的理解

5.C

【解析】试题分析:

A中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高温煅烧或与酸反应均可得到;B中锌转化为硫酸锌,可将锌加入到硫酸铜溶液等盐溶液中或与稀硫酸反应均可得到;C中氧化铜转化为氯化铜,只能是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才能得到;D中氢氧化钾转化为氯化钾,氢氧化钾与稀盐酸或氢氧化钾与氯化铜或氯化镁反应均可得到。

故选C。

考点:

物质间的转化

6.B

【解析】

试题分析:

除燃烧外,其他的化学反应也可能会放出热量,如镁与盐酸的反应,A错误;合金的硬度、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B正确;高炉炼铁的产品是含有杂质的铁,C错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D错误。

故选B。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现象、金属的活动性、炼铁

7.C

【解析】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锰在氢前;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在铝后。

所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锰的强,而镁的活动性比铝的强,所以选D

8.C

【解析】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错误;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锌的后面,不能与硫酸锌反应,错误;C、医疗上用小苏打治疗过多胃酸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正确;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错误。

故选C。

点睛:

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书写错误)、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不配平)、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9.B

【解析】

试题分析: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酸反应的方式,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由0点开始逐渐增加。

选B。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变化曲线。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逐一分析各个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10.B

【解析】

铜、银都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发生反应,不能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锌、银、硫酸铜溶液;锌和硫酸铜反应,得Zn>Cu,银和硫酸铜不反应,得Cu>Ag,所以Zn>Cu>Ag,可行.

锌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反应,说明锌在H前,铜在H后,铜又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溶液中的银,故铜又比银活泼,所以Zn>Cu>Ag,可行,

锌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反应,说明锌在H前,铜在H后,但不能判断银的金属活动性,

故不行,故选B

11.C

【解析】

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作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如果单独加热氯酸钾,要到熔化以后,才缓慢放出氧气,而加入了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即放出氧气。

B中氯酸钾的质量比A中的少,所以B产生的氧气少,故选C。

点睛:

图象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2.B

【解析】将X、Y、Z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说明Y>X、Z,而X不能将Z从它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知道X的活动性不如Z强,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Y>Z>X,与选项B一致

故选B

13.(l产生大量白烟。

仍有

(2)①是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②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   右 偏转;  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 反应产生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不变的是   ①②⑤   ;(填序号)

【解析】

(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大量白烟.该实验中红磷过量的目的就是尽量消耗氧气,但氧气的浓度低到一定的程度白磷就停止燃烧,故熄灭后瓶内仍有氧气.故填:

产生大量白烟;仍有

(2)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对比可知,水中白磷没有接触氧气,因此燃烧要与氧气接触;;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所处环境相同,但红磷的着火点高,故不燃烧,所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而烧杯是敞开的,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质量减小,故指针偏右,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故填:

右;遵守;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①②⑤

14.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

K2MnO4+MnO2+O2(2分);猜想2:

反应

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氧气(2分);二氧化锰和锰酸钾或MnO2和K2MnO4中都含有氧元素(2分)。

1(1分)。

制得了氧气或收到了氧气或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

K2MnO4+MnO2+O2;

【提出猜想】猜想2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氧气,理由是:

二氧化锰和锰酸钾或MnO2和K2MnO4中都含有氧元素;因为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所以猜想1错误;②只要证明有氧气生成都可以,故制得了氧气或收到了氧气或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等。

考点: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探究。

15.

(1)先通一会儿CO

(2)3CO+Fe2O3高温2Fe+3CO2

(3)CO2+2NaOH=Na2CO3+H2O能(4)8

【解析】试题分析:

(1)CO具有可燃性,当CO与空气混合时,在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故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先通一会儿CO,将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净

(2)CO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高温2Fe+3CO2

(3)B装置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由于C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B装置能用来收集CO

(4)根据化学方程式:

3CO+Fe2O3高温2Fe+3CO2分析,a管反应前后质量差,实际就是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再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故可设氧化铁质量为x,列式为:

2.4g=x×48/160×100%,所以x=8g

考点:

CO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6.酒精灯集气瓶KMnO4

K2MnO4+MnO2+O2↑A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向上

BⅠ、Ⅲ【答题空10】【答题空10】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复燃,则猜想II正确

【解析】

(1)a是酒精灯;b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表达式为:

KMnO4

K2MnO4+MnO2+O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气管。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若用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左边是进气管,左边的导管长,右边的导管短。

(4)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并且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5)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MnO2不会分解放出O2,则猜想Ⅰ、Ⅲ错误。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睛:

装置的选择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与密度选择收集装置,而实验探究题,有时是根据反应现象、生成物的质量进行探究。

17.

(1)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66.7%。

(2)[(286.9g﹣284.2g)﹣(86.3g﹣83.9g)]:

(86.3g﹣83.9g);不变。

18.O2CaCO33CO+Fe2O3

2Fe+3CO2还原

【解析】

【分析】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A是红色物质,G是黑色物质,并且A和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A是氧化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A和B反应生成C和D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和E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氧气。

【详解】

(1)E是氧气,化学式O2;F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19.FeFe2O3FeSO4CO3Fe+2O2

Fe3O4Fe+H2SO4=FeSO4+H2↑

【解析】根据A是单质,C是红色固体,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所以A就是铁,C就是氧化铁,B是黑色固体,所以B就是四氧化三铁,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所以D就是硫酸亚铁,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无色气体E反应,生成铁和另一种无色气体,所以E是一氧化碳。

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Fe,C是Fe2O3,D是FeSO4,E是CO;

(2)①A是铁,B是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