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68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件www.5y

  

  第六

  单元分析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精读课文《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孔繁森》、《大禹治水》,都是很有意义的好。

课文《要好好学字》记叙了在革命根据地延。

安,毛主席教导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描写,围绕“学字”这条线索,安排故事情节;《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展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梅兰芳学艺》通过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孔繁森》一文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单元目标要求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席、延、遇、宝”等49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这一单元课文。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知道革命需要文化,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要苦练基本功。

感受大禹为民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习孔繁森,从小确立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思想。

  

  

  4、认识气象等标志,知道表示的意思。

学会问候生病的同学。

单元设计意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还要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单元的第一类字。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教学课题: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写5个生字:

治、洪、害、姓、理,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治理、制服。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古代传说故事:

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谁来读题。

2、简介大禹:

禹,传说中夏的最后一个部落首领,是造福民族的英雄。

1、

  读题2、了解大禹。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指导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

2、出示小黑板,指名填空。

(1)读得正确

(2)标出序号,按照“治水前----

  

  

  治水-----治水后”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3)画出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理清课文脉络第()自然段写洪水危害老百姓。

第()自然段写大禹带领老百姓之水,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13年里,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第()自然段写洪水被制服,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非常感激大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1、下面老师检查一下你的生字词是否掌握了。

  2、生字会读了,课文中出现的这些词语你读准确了吗?

  3、指名读课文。

出示:

  洪

  害

  姓

  理

  形

  通

  被

  制

  伟

  生字谁能来读?

指名读,齐读。

  滔滔

  淹没

  冲倒

  房屋

  仔细

  劈开

  制服

  感激

  英雄

  治理

  洪水

  害

  老百姓

  地形

  挖通

  伟大

  自由读,指名领读。

读课文。

新课标第一网四、学习生字

  

  治

  洪

  害

  姓理

  、认读,你觉得最难记的是哪一个?

  2、组词。

3、按笔顺描红。

  4、完成习字册。

1、认读,分析记忆字形。

2、组词3、按笔顺描红。

  4、完成习字册。

正确书写生字。

课题:

孔繁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孔、优、秀、市、尼、血、营、费、助、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请求、恳求”的意思。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重点与难点:

识字写字课前准备:

歌曲《孔繁森》、孔繁森像、《习字册》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歌曲导入,渲染学习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播放歌曲《孔繁森》2、出示课题:

孔繁森(多媒体展示孔繁森像)过渡:

文中讲了孔繁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

(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朗读情况

(1)示:

优秀

  拉萨市

  曲尼

  献血

  营养费

  帮助汉族

  勉强

  同胞

  热泪

  、卡片示生字:

孔优秀市尼血营费助汉帮助指导学生分析字形。

在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上示范书写:

  1、欣赏歌曲《孔繁森》。

说一说,歌曲中主要唱的是谁?

2、齐读课题谈谈你对孔繁森的了解。

  、根据老师的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

(1)认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同桌比赛,练读全文。

5、说说读到这里,你又知道了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1、当小老师,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生字?

2、试着给生字找朋友3、找出难写的生字,说说在田字格中怎样放。

4、在《习字册》上把生字描红、仿影、临写。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说“请求、恳求”的意思。

正确书写生字。

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随文理解“紧盯、或者、注视”等词语。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认读、识记本课的生字,认识两个偏旁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紧”“灵”“或”。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理清课文脉络,能简单地概括课文内容。

重点与难点:

通文、识字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欣赏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四、指导写字

  

  

  

  1、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2、简介京剧,引出梅兰芳,并板书。

3、补充梅兰芳的生平4、在8岁那年,梅兰芳就拜师学艺了。

他学的是什么艺呢?

板书:

学艺(京剧)

  

  

  

  释题:

梅兰芳跟着师傅学唱京戏。

1、提出自读要求: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上小节号。

  

  2、抽读生字卡片。

3、认读生词。

(一)、学习第一段

  :

过渡:

小朋友们,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可遇到不少困难呢!

(二)、学习第二段过渡:

尽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学唱戏的料子,但他唱戏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长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出示词卡“紧盯、注视”学习生字“紧、注、视”2、梅兰芳他要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又要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这两件事能同时进行吗?

出示词卡“或者。

你能用“或者”来说说星期天在家的情况吗?

3、梅兰芳用不同的方式训练自己的眼神,引读“就这样,日子一长,——学习生词:

灵活4、引读:

通过多年的苦练,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5、多不容易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2小节,感受梅兰芳练眼神的苦和累。

(三)、学习第三小节1、引读“经过——”2、介绍梅兰芳的成就,理解“世界闻名”(四)、小结

  学习生字“兰、芳、紧、或、者”。

范写“紧、或”,讲解写字要领。

  

  说说刚才欣赏的是什么剧种?

  指名读题,交流对“梅兰芳”的认识。

  齐读课题。

  按要求朗读课文。

  开火车读

  齐读

  指名读读好词语“师傅”“没有神儿”。

齐读第一段。

  自由读第二段。

把你找到的句子多读几遍。

  指名读句子。

  学习生字“紧、注、视”。

  认读词语。

练习用“或者”说一句话。

  认读词语,看图理解词语“灵活”。

  齐读第二段。

  齐读第三段。

  齐读课文,根据句式简单概括主要内容。

  开火车读生字。

观察、交流书写要领。

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孩子直观地接触京剧,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解决准音通句的问题。

  在通文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学会简单地运用。

在读懂生字词的基础上再来读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循序渐进、易于接受的学习方法。

  

  写字教学要坚持“口、收、脑”并用的“三动”方针。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教学课题:

12要好好学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通长句子。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席、延”等10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席、延、遇、宝、刘”。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部首,能按笔顺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课题

  一、导入

  .图上画了谁?

他们在干什么?

简单介绍毛主席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抗日的情况。

相机学习“席”2.板书课题:

12.要好好学字。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看到题目就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来,会提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当中,老师相信,只要你们仔细读、认真想就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1、结合预习说说对毛主席的认识。

2、说说怎么记住“席”字,看老师“席”字古今的变化。

3、读课题。

  4、读了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

生交流:

为什么要好好学字?

要谁好好学字?

……

初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伟人形象,同时相机学习“席”

  二、初读课文

  

  .要求:

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去掉拼音会读吗?

①齐声读两遍。

②去掉拼音再齐读。

3.我们把生字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再指名分段读。

5.还有许多同学想读,下面就选择自己读得最流利的一段为大家朗读。

  

  自由读课文。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岁”,读平舌音。

  “刘”:

读边音.“延’、“弯”,读前鼻音。

  ③指名读,齐读,比赛读。

(4)自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给生字扩词或说一句带有生字的诗句。

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再指名分段读。

读后评议,再读。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准确认读生字,会读通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小朋友把课文读通顺了,这句“要好好学字”是课文中的一句话,请小朋友找出来,画横线。

老师觉得还不完整,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教育谁要好好学字呢?

2.读后交流议论,口头填空:

3.刚学这课时,你已经懂得了哪个问题,不懂的问题,我们再学习。

  

  自由再读课文

  口头填空:

  ),(

  ),毛主席两个小八路要(

  )。

学生交流能填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

  毛主席是怎样教育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

我们下节课再学,现在,我们一起来书写生字,比比谁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席

  延

  遇

  宝

  刘

  2.反馈检查。

  3.指导写字。

4.反馈、评议。

  学生开火车认读,区别“延”“遇”,“延”:

是建之旁与走之底要相区别好。

“刘”:

左窄右宽,

  “席、岁、贵、弯、革”;在田字格中要居中写。

齐读,巩固读音。

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按书写要求将生字写得正确、美观。

  教学课题:

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朱、志”等16个生字,学写“朱、志、冈、守、攻”5个生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部首,能按笔顺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

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一些图片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或图片出示朱德像。

   板书朱德。

教师补充朱德的生平事迹。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4.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

   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

简介朱德。

  读一下课题。

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说说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了解朱德,学习生字“朱”,认识“扁担”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出示生字词:

井冈山同志一支队伍不远生产

  草鞋打仗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集体认读生字词。

(1)

  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要求:

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

(2)开火车认读。

  

能认读生字和二会字,并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①出示贴有“斗笠”词语的斗笠实物或。

  ②出示总司令带着一支队伍在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的图片或。

你们看,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会合了,书上用的是什么词。

(会师)

  ③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朱德记”“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一起读读这个词。

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的。

用来遮阳光和雨。

  “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朱德记”三个字写在哪儿呢?

(扁担上)“记”在这里表示标志、符号。

在扁担上写“朱德记”表示这根扁担是谁的呢?

(朱德的)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斗笠”“会师”等词语。

(四)学习生字今天我们要学写5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范写“守”“攻”开火车读认识新偏旁书空,描红、临写按照书写要求认真书写生字。

课题:

练习6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些气象图标,学习表示某些天气的字词。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掌握气象常识)2、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几个标志、交流。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掌握常见的标志)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识一些气象图标,规范地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气象图标、收集来的标志。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习图标二、交流其他的图标三、写字1、

  出示气象图标。

2、

  学习表示天气的八个词语。

3、

  帮助学生观察“霜、雾、雷、雪”四个字,了解这些字的字义与雨水有关,所以是雨字头。

学会记录气象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在班级黑板报开辟“小小气象站”1、

  指导观察书上的5个标志,2、

  议一议标志的意思。

3、

  指导交流。

  、卡片示生字:

莫、菜、算2、根据学生所说,在黑板上示范。

走下台去,给好的字加上“苹果”。

1、

  认一认,表示天气的图标。

2、

  说说那些你已经认识,哪些你还不认识。

3、

  学生认读,正音。

4、

  找一找,想一想,你可知道哪些字是雨字头。

5、

  我是小小气象员。

日期

  地区

  天气

  温度

  、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说说各标志的名称,所代表的含义。

把收集来的标志画一画,涂上颜色,向大家介绍。

1、读读生字,说说今天要写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找出最难写的一个,“开火车”说说每笔放在什么位置,应当注意什么?

3、指名学生上黑板前来板演,其他人在书上描一个。

4、评析板演的生字,再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初步认识一些气象图标,学习表示某些天气的字词。

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几个标志、交流。

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

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

练习6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有关“不甘落后”的成语和熟记古代民歌《长歌行》。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诗文)2、口语交际:

看望生病的同学。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重点与难点:

学会口语交际(委托)和(问候),弄清顶大勇是怎样转述王小娅的问候。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读读背背。

二、学习古诗。

三、口语交际。

1、审题2、指导

(1)成语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3、练习1、

  出示挂图。

2、

  指导朗读。

3、

  讲解意思,帮助内化理解。

1、

  出示四幅图片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经验:

一、委托;二、问候3、走下台去,听听、看看学生的表演,给予个别学生以指点。

4、根据学生的评,选出“优胜组”。

5、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什么新收获?

1、说说题目又哪些要求:

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1)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大概讲讲成语的意思。

把四个成语连起来,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进入成语所描绘的境界。

力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背诵4、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5、

  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

6、

  熟记古诗。

1、认真观察图片,大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讨论:

丁大勇见到李晓燕应该怎么说,要注意什么?

3、自由组合,找你的伙伴,轮流练习表演(注意:

之前一定要想好怎样说)4、先请一组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认真看,然后评一评,说说什么地方演的好,什么地方还有待改进?

5、小组间再自由演,指名演。

学会四个有关“不甘落后”的成语。

熟记古代民歌《长歌行》。

学会看望生病的同学。

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件www.5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