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10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术性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风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性社团的作用日益凸显。

建立完善的学术性社团运行制度,保障学术性社团的良性发展循环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以山东科技大学各大学术性社团为研究范例,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交流的形式,深入了解、分析各学术社团运行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帮助各学术性社团走出发展瓶颈,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

学术性社团指高校内由一群有志于某一学科、专业或某一方向研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以专业学术为研究讨论方向,并按其章程相对独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团体。

随着高校高校教育体制的日益发展完善以及教育模式的日益多元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从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性。

在这一过程中,学术性社团的作用得以凸现出来。

一、学术社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

学生专业社团作为专业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在高校学生教育中起着“第二课堂”的作用。

学术性社团为同学们提供的专业知识理论拓展与研究的平台,通过讲座、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拓宽社员的知识面。

在课堂上没有学到或者没有很好接受的知识,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使知识得到拓展和巩固。

对于“知识多,专业性强,授课速度快,巩固时间短”等为特点的高校课堂授课来说,学术性社团无疑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2、知识转化的新舞台

学术性社团举办的各种专业知识方面的比赛为社员提供了有效的知识运用与实践平台,对于促进社员知识转化,增进实践技能有积极作用。

“实践出真知”,课堂知识如果不能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技能,我们就只能“纸上谈兵”。

学术社团将学术研究与探讨、交流创新与经验等作为社团活动的主旨,课堂的知识在这里得到了一定应用与转化。

3、社员综合能力提升的平台

学生在学术社团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充实和积累,更会获得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社团活动的组织策划,专业性活动的参加等,不仅使得社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能在活动策划、参加过程中结实众多良师益友,拓宽人际交往面。

而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今后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同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交流,有助于他们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相互影响,进而促进优良学习传统和学风的传播与传承。

4、学风建设的新动力

由于学生专业社团与专业结合紧密,因此,它对于学风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社团成员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自觉地培养专业兴趣与学习意识,从而影响学风建设。

社团举办地各种学术性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能帮助社员专业知识掌握方面的缺陷,调动其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在学生社员及其周围人中形成良好的学风。

当前我小正处于学风建设的重要时期,学术性社团无疑将成为学风建设的新动力源。

二、学术性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从社团数量、类别和参与人数上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目前不仅有经贸学社、电子商务研究会、会计协会等经济类社团,化学协会等化工类社团,更有土木工程研究会等理工类学术性社团;不仅有老牌社团,更有新兴社团;各社团的社员人数和社团规模不一,形式多样。

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从社团发展水平上看发呈参差不齐的状态。

这种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一部分是由社团发展历史和本身专业方向所决定的,这些是客观原因。

造成差异的另一大因素便是社团本身组织和管理的完善性不同。

经过对本次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图:

图2-1)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社团在较为规范的管理下运作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但其中不乏泛泛之辈。

但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甚至失控,进而导致活动效果不佳的社团也大有人在,假设社员反映如实,那么日常管理不规范及管理失控的社团总数占到了样本总数的18.75%,可以说是较大一部分,可见,社团之间的管理运作、发展方面的差异的确比较大。

图2-1

3、从成员结构上看,成员数量多,跨专业。

近年来,社团纳新逐渐打破了学院专业、年级的界限,社团中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沟通网络,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但是,社员人数过多也也造成另一弊端的出现:

社团会员过多,大部分人得不到锻炼机会。

从图2-5中不难看出,大学生之所以加入社团无外乎是为了多一种渠道锻炼自己。

许多大型社团足有好几百人,而每次的活动筹划与实施都是由会长等几个社团干部完成,大多数会员没有参与的机会,更不用说锻炼自己。

图2-5

4、从活动组织举办上看,喜忧并存。

近年来,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和知名度较以往有所提升。

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正逐渐由纯粹的兴趣到务实的转变。

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更希望能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同时,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表层,而是注重将学术精神以及研究充实学生社团的文化深层,以此促进自身的成才。

在问卷调查中,不少社员也反映了自身对活动的建议,希望能从活动中学到东西但是,具有自身特色的有质量、高层次的活动不多。

社团活动盲目、缺乏特色,不注意与社团自身的性质相结合,社员无法从活动中学到想要得到的知识。

组织策划敷衍了事,活动过程漏洞百出,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活动质量和社团的信誉和口碑,造成社团发展止步不前。

对于活动举办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进行了了解,社员反映因人而异,因社团团而异,总体结果分析图解如下(见图2-2、2-3)。

从社员对活动情况的反映评价来看,社团活动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以及社员从中受益少是其最大弊病所在,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办出吸引力大、社员受益多的活动是学术性社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2-2

图2-3

5、社团成员的流动性大,凝聚力弱。

走访中,我们发现“大一入团,大二退团”几乎成了所有社团的不成文规则。

很多社团成员在大一下学期积极性变减弱,到了大二出了少数留在社团担任负责人的成员外,其他社团成员直接放弃参加社团组织的任何活动,社团只能依靠新一届纳新加入的新成员来完成日常工作。

这种现象反映了社团凝聚力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新社员可以为社团注入新鲜血液,这一点不可否认,但经验和阅历丰富的老社员更能为社团的长久稳定发展和优良传统的延续提供保证,尤其对于学术性社团,老社员在传递经验、传授知识方面的优势更不容小觑。

解决好这一问题,既能帮助社团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负责人,也为社团今后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2-4

6、学生社团的管理力度不大。

学生社团性质上的自主性和一自由自愿性决定了学生社团管理上的存在一定难度。

在问卷调查和走访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将其归纳为:

一是自身管理不善,不按章程办事,活动安排、经费使用、会员奖惩、社团资料和活动档案的留存等较为混乱,社团负责人选拔缺乏合理规范的制度,换届交接程序混乱。

二是学校没有建立科学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表现在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不够,对学生社团的监督不够,学生社团的工作是否正常、活动效果是否满意、经费使用是否合理、负责人是否尽职等情况,缺乏了解、缺乏批评、缺乏及时地纠正整改,对学生社团的激励不够,学生社团和社团会员做出了成绩,不能像其他领域有业绩的集体和个人一样被学校表彰和奖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动力,挫伤了学生对社团的积极性。

7、学术氛围把握不当。

学术性社团作为高校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体现了学术上“边缘化”的性质,以趣味性融合专业性。

但目前很多社团处在对于自身学术研究深度缺乏合理认识和定位,学术性和趣味性的融合比重模糊不清,从而导致其活动,日常研究、管理运作等方面定位出现偏差,要么过于专业化,缺乏吸引力;要么过于娱乐化,偏离自身的学术性质。

三、解决方法及对策

(一)发挥优势

对于学术性社团目前的发展,有好的方面,我们必须发扬。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一个好现象,社团数量多和学术类型上的多样优势有助于不同社团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类社团间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社团多样化从一方面来讲是对社团发展的一种有力的鞭策和驱动,有利于调动社团和社员的主动性。

所以,学校和社联等学生组织有必要对不同规模的学术性社团实行帮扶支持,尤其对于小规模学术性社团。

必须在保证社团多样性的基础上促其良性发展。

社员的专业、学院界限的打破是当期的学术性社团发展的另一优势。

不同专业、年级的社员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不同领域知识碰撞融合而形成创意的火花。

应该让本社团学术专业之外的社员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在外专业知识领域的优势为本社团发展服务。

拿经管学院的电子商务协会来讲,如果能有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参与到社团中,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必定对社团的网络宣传、学术的深入研究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社团纳新应该广纳贤才,打破专业界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图3-1),大多数社员通过社团宣讲加入社团组织,可见,社团宣讲是吸引社员的主要有效、也是各社团比较重视的一种宣传方式。

宣讲效果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团本年度的纳新状况。

这就需要各社团对自身优势的充分认识和纳新宣讲前的充分准备。

在宣传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兴趣爱好性社团,学术性社团的宣传范围往往仅限于本学院甚至某个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社团。

而过大范围的宣传会造成高成本及大量时间和物质投入,不相干专业的人又未必对社团学术内容感兴趣。

因此,社团在宣讲过程中应考虑到专业上的相关性,使宣讲范围合理化,在有限的物质和时间投入中回收最大效果。

比如,经管学院的电子商务研究会可考虑在信息学院进行适当宣传。

土建学院的土木建筑研究会可以考虑在理学院的物理专业进行适当宣传等等。

此外,在宣传上也可考虑联系相关老师,由老师进行推荐,协助宣传,可大大提升宣传效果和社团知名度。

图3-1

(二)改善不足

1、加强管理促发展。

社团本身要形成社团活动和建设的相关规范体系,制定严谨的管理办法,建立合理奖惩制度,完善一套社团组织管理、活动开展和考核评价的机制,并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有机结合,将社团建设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

社团联合会,团委等校级、院级组织要积极对社团工作进行指导,并定期考核、评比,促进其健康发展。

对于管理活动混乱失控的社团应及时帮助分析转变态势,走向良性发展。

实在失去存在价值的社团应该即使予以停办、注销,促进学术社团新陈代谢。

2、慎重选择任命社团负责人。

社团负责人是社团今后发展和走向的重要领导者,负责人的选拔、培养、使用是社团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中(图3-2)可以看出,社团负责人能力及社员对其认可度是社员对于社团拥护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优秀的社团负责人不仅能带动整个社团走向辉煌,更能对其他社团成员产生正面影响和模范效应,从而带动整个社团成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首先,对于负责人的选拔应公开公正,竞选原则,严谨隐私舞弊,内定拉票等情况的产生。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社团指导老师在教学育人方面经验丰富,对于正是候选人的确定可提供适当参考意见,这并不等同于“内定”或者竞选投票环节的形式化。

我校对于优秀社团负责人有详细的表彰奖励制度,应充分利用这一制度,调动负责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社团每一届事事会不仅要努力做好自己在任期间的工作,也要关心下一任社团核心成员的培养,以保证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

图3-2

3、社团规模合理化,纳新标准明确化。

对于很多规模较大的社团存在的社员得不到良好锻炼的问题,我团队认为其解决重点在于合理缩减或扩大社团规模。

要在会员招生前,结合社团的自身特点,结合开展社团活动的实际需要,科学核定招生名额。

社团会员并非多多亦善,在考虑是否采纳成员时,要看会员是否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和较强的团队精神、组织观念以及奉献意识。

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来自会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会员才能运作高水平的社团活动,也只有高素质的会员才能扩大社团影响、树立社团良好形象。

抓好会员的招生工作,是把好会员质量的第一关。

4、社团活动精简化,活动质量高标准。

学生加入社团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交友,他们意在借助社团的日常活动和比赛提升自我,获得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高。

社团若不能以此为起点,站在社员需要的角度上组织举办活动,便不能举办出令社员受益和拥护的活动。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图3-3、图3-4)

学术性社团与兴趣爱好类社团不同,举办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为社员提供展示舞台的肤浅层面,而要更深层次地挖掘活动意义:

即为社员带来知识、技能以及多方面能力的成长和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社团将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突破传统活动形式的束缚。

以往的学术性活动形式如:

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存在吸引力差、无法调动参与者兴趣的局限性,学术性社团需要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适当增加社会实践,知识应用等新型活动,将传统活动与创新性比赛融会贯通起来,达到最佳活动效果。

我校经管学院的金融风云大赛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方式,在比赛中穿插金融知识讲座,既克服了传统讲座缺乏吸引力的缺点,又使选手们得到了专业培训,一举两得。

二是学术氛围的把握。

上文分析到,很多学术性社团存在学术氛围把握不当的问题,学术研究或深或浅,拿捏不当。

这一问题还需各社团在充分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定位。

从大局上讲,学校社团联合会等指导监督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统筹作用,做到社团活动要全年一盘棋,全校一盘棋。

加强活动的汁划性、有序性和规范性,社团活动宁精毋滥。

5、学校组织协助发展。

学术性社团是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学生组织,她的发展离不开校级组织的协助和专业老师的指导。

从民意调查的结果(图3-5)来看,各种措施的需求比例差不多,但是从整体上讲,学校只能在有限物质条件下给予经费等物质支持。

重要的还在于后三项:

排专业老师给予指导、对社团负责人进行相关培训和对学术类社团的政策扶持。

专业老师的指导不仅仅限于学术知识方面,更应该扩大到日常活动开展和组织策划方面。

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和政策的方向指引,相信学术性社团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图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