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1756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docx

第一单元识字1第12课教案设计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课时2015年月日备课人:

陈桂容

课题

《识字1》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

过程与

方法

借助拼音正确拼读11个生字,理解12个四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材分析

重点

认字、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

一、创设问题: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历及假期自已的感受。

二、自主探究: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

总结识字方法。

讨论解疑: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

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

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展示提升:

1、初读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词语。

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同学听,要求读得通顺。

3、三读词语。

请同学说说读了这些词语后的感悟。

4、出示全文,引导认读。

①、教师范读。

边演示课件边范读,学生边听边欣赏。

②、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

③、多种形式汇报读。

5、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①、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谈感受。

②、指名读,及时进行鼓励指导,读出秋天的美。

③、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展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秋景?

6、指导写字

①、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上下结构的字较多:

“宜、实、色、华、谷、金、尽”

②、重点讲解:

“宜、实、色、华”四个字。

③、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7、总结回顾。

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生字?

②、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生字的?

六、当堂检测。

总结感悟:

当堂检测:

1、组词

谷(   )(  )(   )(   )     金(   )(   )(   )(   )

实(   )(   )(   )(   )     丰(   )(   )(   )(   )

2、填一填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盛开的花有:

成熟的水果有:

丰收的蔬菜有:

板书设计:

识字1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金秋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周第1课(章、单元)第节第1课时2015年月日备课人:

陈桂容

课题

1、秋天的图画

课型

讲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八个生字。

过程与

方法

把看图、想象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感受秋天的景象美、勤劳人们的劳动美及作者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教材分析

重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八个生字。

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法

表演式学习(包括朗读、说话、演义课文)

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小黑板

一、创设问题:

1、同学们,我们随着乐曲再读一读课文,让秋天的图画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

(配乐,师引读:

教师领——“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学生跟——“山野就是……”教师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学生跟——“看.蓝天上的大雁……”)

  2、配乐,全班齐读。

课件分别演示出下列画面:

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大雁。

生看图找句练朗读,师借图指导,直到背诵。

  3、看课件“秋天风光图”自由轻声背诵。

二、自主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句话。

2、我会给下面的字注上拼音。

图梨笼浪粱燃勤劳

3、我能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谁写得最工整。

讨论解疑: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句话。

2、我会给下面的字注上拼音。

图梨笼浪粱燃勤劳

3、我能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谁写得最工整。

展示提升:

1、看画面(课件演示)找相应词卡,并让小老师带大家读:

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2、将词卡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赛读;开火车读;计时抢读。

  3、和同桌一起,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并将词语卡片准确地摆在相应的地方。

4、指导写字。

  ①、字形分析、范写。

  波、浪:

都有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灯、作: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灯”字的火字旁“撩”变为“点”;“作”字右边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两横稍短。

  字、苹:

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丽:

上面是一长横,不是两个短横。

  劳:

要与“旁”区分字形。

可这样记:

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②、学生先书空,再描一个,写一个。

  ③、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总结感悟:

这一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本课的生字宝宝你记住了吗?

在小组内读一读,并交流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当堂检测: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在音节下面画“——”。

燃(ránráng)烧(shāosāo)勤(qínqíng)劳灯(dēndēng)笼

波浪(lànglàn)

二、根据课文组词

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bolangdengzuozipinglilao

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生字词的抄写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周第1课(章、单元)第节第2课时2015年月日备课人:

陈桂容

课题

1、秋天的图画

课型

讲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

2、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

方法

把看图、想象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感受秋天的景象美、勤劳人们的劳动美及作者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教材分析

重点

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难点

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小黑板

一、创设问题:

1、导语:

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

(生答)。

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

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

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美丽的图画吗?

  2、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

  3、师:

看谁看得最认真,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答)

  4、过渡:

秋天的景色美不美?

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

二、自主探究:

1、读一读: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一想:

课文共有几句话?

3、说一说:

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讨论解疑:

1、课文描绘了哪里的秋天?

2、这美丽的图上画着什么?

3、这么美的图画是谁画出来的?

展示提升:

(一)、认读生字。

  1、翻书,自读课文。

  2、思考:

课文共有几句话?

(4句)

  3、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

灯笼高粱)

  4、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

梨、笼、颊、浪、勤、劳

(二)、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学生读一句,出示相应句子和画面)

  ①、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

  (提示:

你喜欢不喜欢秋天,用喜悦、兴奋的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

  ②、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

  (提示:

这些果子可爱吗?

表演动作、指读、范读、齐读、分组读)

  ③、出示第三句话

(提示:

这是个什么句子?

谁会读?

  ④、出示第四句话和大雁飞行的画面。

 (提示:

看,快些往天上看,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

(课件:

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

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

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师生配合读。

小朋友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看课件上的图和文,师生配合读)

5、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

(字隐去,学生背诵)

总结感悟:

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当堂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bō1àngxiězìdēngguāngpíngguǒ

()()()()

1áodòngzuòchūhuídáměilì

()()()

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金黄的梨\

勤劳的人们画出/红红的苹果\秋天的图画

\金色的稻田/

\火红的高粱/

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周第2课(章、单元)第节第1课时2015年月日备课人:

陈桂容

课题

2、黄山奇石

课型

讲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

陡、峭、臂。

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过程与

方法

把看图、读文与想象结合起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重点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难点

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图文结合、朗读感悟、观察想象

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字词卡、情景图、字典

一、创设问题:

1、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

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自主探究:

1.自读课文,把课文介绍的奇石用“——“划下来

2.说说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

3.这4块奇石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4.你觉得文中哪个段落与众不同?

为什么?

讨论解疑:

1.说说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

2.这4块奇石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3.你觉得文中哪个段落与众不同?

为什么?

展示提升: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

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

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

  闻名:

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

表示进一步。

  神奇:

非常奇妙。

  陡峭:

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

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3、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4、教师指导书写。

  

(1)、出示带田格的“滚”字。

  

(2)、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滚”字:

三点水旁的“提”写得不要太平,在横中线上收笔。

右半部分的“点横”和“公”字要写在横中线上。

下面的笔画是:

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与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展示评议。

  5、其他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

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总结感悟:

黄山石真是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呀!

黄山的风光真像一幅活的画,又似一首无字的诗。

同学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去黄山一睹她的风采!

当堂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shànliángyǒngyuǎnshânglìgàobiã()()()()

fǔmōwǔyìxúnzhǎoqiángliâ()()()()

chìbǎngqīngtingpângdàonánshòu()()()()

shǐjìnshùshāowãiràoxīwàng()()()()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周第2课(章、单元)第节第2课时2015年月日备课人:

陈桂容

课题

2、黄山奇石

课型

讲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过程与

方法

把看图、读文与想象结合起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像。

教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图文结合、朗读感悟、观察想象

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字词卡

一、创设问题:

教师:

这节课我邀请同学们当小导游,结合画面、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黄山,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看看谁是:

最佳小导游。

下面我们先练习练习怎样概括地介绍景点。

  1、教师请学生当小导游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2、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语气。

谈谈读后的感觉。

  3、进行朗读展示。

  4、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介绍,指名介绍,大家评议。

二、自主探究:

1.读一读:

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黄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边读边在书中画一画。

2.说一说: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谈谈自己的感受。

3.议一议:

在小组内讨论:

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

讨论解疑:

1.读一读:

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黄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边读边在书中画一画。

2.说一说: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谈谈自己的感受。

3.议一议:

在小组内讨论:

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

展示提升:

(一)、抓住重点进行介绍,深入理解。

  同学们知道先从整体进行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奇石真是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练习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点进行介绍。

  1、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黄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边读边在书中画一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结合学生说的及时板书。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在小组内讨论:

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

(对照课文插图,进一步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练习借助插图介绍其中的一个奇石。

(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二)、指导朗读,入情入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在介绍时还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语言,做到绘声绘色,用你的语言去吸引游客。

  1、黄山奇石生动有趣,你们能有语气地读出来吗?

自己试试。

  2、教师也想读读行吗?

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以小组为单位读读。

(三)、启发想像,练习讲解。

  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同学们请你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让学生结合手中的画用自己的话介绍。

  师:

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四)、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1、进行现场讲解。

  2、组织大家评议。

  3、颁发小导游资格证。

总结感悟:

通过大家生动、形象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有趣的奇石、怪石。

黄山是天造地设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温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来到了天上人间。

同学们,希望你们前去游览,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当堂检测: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大()大()半()半()东()西()寒冬()()大()大()()()勃勃

二、照样子挂彩灯。

青古木

清()()()()()()()()

清洁()()()()()()()()

板书设计:

/猴子观海一动不动望翻滚

/仙人指路伸着手臂巨石

黄山奇石﹨仙桃石像大桃子

﹨金鸡叫天都金光闪闪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