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1829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

4.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B.②C.②③D.③④

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

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

6.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7.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8.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尧B.舜C.鲧D.禹

9.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

10.传说时代的尧、舜、禹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

1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东周D.春秋

13.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4.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15.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兄终弟及制D.分封制

1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B.使用牛耕最普遍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D.商鞅变法最彻底

17.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18.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9.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①以德教民②以礼治国③有教无类④当仁不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1.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

22.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青铜鼎

23.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湖南省B.云南省C.湖北省D.四川省

24.东周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平王

25.西周的都城在()。

A.阳城B.亳C.镐京D.洛邑

26.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d)。

A.夏B.唐C.周D.秦

27.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中的“秦王”是(b)。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28.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29.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成右图样式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30.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

31.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32.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

这里的“他”指的是()。

A.张骞B.玄奘C.马可.波罗D.鉴真

33.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34.右图示中的兵马俑,代表了我国封建王朝时期高超的雕

塑艺术水平。

这个王朝是()。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三、辨析指正题:

35.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

(2分)

错误:

改正:

36.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

(2分)

错误:

改正:

37.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2分)

错误:

改正:

38.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孙子是兵家创始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错误:

改正:

39.下面是有关汉武帝的一段叙述,其中有两处错误,请诊断并加以改正。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生多有建树。

他在思想方面通过“焚书坑儒”来巩固中央集权;还曾派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40.有一电视剧组准备拍摄秦始皇在蔡侯纸上书写焚书令的场景。

错误:

改正:

四、简答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什么?

(2分)有什么重大意义?

(2分)

 

(2)汉武帝时期是怎样巩固大统一局面的?

(4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何不同?

(2分)

 

2.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

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五、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材料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材料二“当仁不让于师。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六、选择题

1.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使用文字

2.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3.《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5.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  B.商业  C.农业  D.畜牧业

7.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9.下列言论,出自右图之人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0.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下列选项中,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筑  

C.商业与城市的兴盛  D.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1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

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

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13.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A.竹简   B.青铜器   

C.纸   D.丝帛

15.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你认为当时记载这一天文现象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铭文   D.大篆

1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

A.女娲B.伏羲氏

C.神农氏D.禹

1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D.半坡氏族

1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

2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

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

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

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七、非选择题(共36分。

21.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注意:

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每空2分)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2分)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分)

 

  

22.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10分)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

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3分)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3分)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16分)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

“孝公”指哪国国君?

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6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10分)

八、巩固历史

1、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政治上采用“皇帝”称号;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全国分36个郡;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思想文化上统—文字──小篆;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军事上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抗匈奴,开发南疆修筑灵渠。

而秦的疆域是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武帝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从而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此外,又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要教材。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军事上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4、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于是西汉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

到文景时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

九、重点复习

1、秦兼并六国: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和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灭六国,于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内容包括:

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下设九卿分管中央具体事务;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⑤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⑥修筑长城。

3、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表现: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

影响: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刘邦和项羽继续举起反秦大旗。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同时,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王朝只维系了15年就破灭了。

4、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利用强大国力,东达朝鲜,西通西域,南平百越,北伐匈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5、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

6、张骞通西域:

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使今天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7、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通过丝绸之路而进行的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8、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它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教义:

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

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9、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教义: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二、知识网

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表

领域

代表人物

时期

主要成就

造纸

 

西汉

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蔡伦

东汉

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使得纸逐渐普遍使用。

数学

 

东汉

《九章算术》问世,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医学

华佗

东汉

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张仲景

东汉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地理

张衡

东汉

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宗教

 

汉朝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传播开来;道教东汉时期在我国民间兴起

史学

司马迁

西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

艺术

 

秦朝

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了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