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1873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docx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当代史

柯磊

一、名词解释:

1、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境内靠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组织了以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

奥匈帝国皇储、军人当首领弗朗兹费迪南亲临检阅,被赛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刺死。

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为了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市场,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以竞争的方式来实现扩张。

1899年和1900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两次向其他国家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同时要求列强承认他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权益。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新阶段。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其目的是在于在列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的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根本不是为了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3、“大棒政策”

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

他曾说:

“应付国际关系的正当办法在于说话温和,手里要提根大棒。

”来说明他任内(1901~1909)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

罗斯福根据A.T.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

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

4、“金元外交”

美国从塔夫脱总统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

西奥多·罗斯福总行的“大棒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故塔夫脱和鼓吹积极的经济扩张政策。

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

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

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加勒比海地区各国。

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5、《拉巴洛条约》

1922年4月16日,苏德代表在热那亚的郊外的拉巴诺签订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和德国关于放弃战争损失赔款要求,回复外交和经济关系的协定》(简称《拉巴诺条约》)它表明德国放弃了《布列斯特合约》的全部条款,而苏俄放弃了《凡尔赛和约》第116条应从德国获得的赔款。

这是苏维埃政权充分利用帝国主义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取得资本主义大国承认而签订的第一次条约,从而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反苏联盟,创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先例。

意义:

第一,《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肯定下来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并在完全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与苏联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

第二,《拉巴洛条约》的缔结,在帝国主义列强反苏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是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又一重大胜利,同时,它也改变了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的国际地位。

这一条约为两国广泛、互利的商务联系创造了实际可能。

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年夏至1921年春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和政策的统称。

战时共产主义既是一项政策,又是列宁和苏维埃政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尝试。

目的在于试图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巨大的成功,而作为向纯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则是一种失败。

7、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在一九二一年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经济建设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

主要

内容是: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缴税后的剩余粮食,可以自由出卖;发展商业,在

一定限度内允许自由贸易和私商存在;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以租让、租赁等国

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或私人经营。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

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协约国帝国主义在一战后所确定的国际新秩序。

从1919年召开巴黎和

会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的和平条约,构筑了新的战后国际

关系体系。

在这一新的国际秩序中,英法在欧洲确定了其统治地位,美国则在远东太平洋地

区确定了其优势地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力量对比关系变化后重新调

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

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政治剥夺与

经济压迫的基础上,是一个新的殖民体系,而且排斥和反对苏联,注定是失败的。

二战的爆

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9、柯立芝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由于战时经济转向平时经济,加之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相对收缩,国内经济发展不稳定,发生了1920——1921年经济危机。

到1922年,生产迅速好转。

1922-1929年美国进入了它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史称“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是相对

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典型。

10、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20实际30年代伴随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而出现的地国主义政策,幻想以退让求和平。

绥靖政策最早由法国勃鲁姆提出,在国际范围内全面推行这一政策是从1937年五月张伯伦担任首相开始,到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时,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11、“中立”政策: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军队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美国声称将坚持《中立法》,既要置身于战争之外,又要防止战争延长。

但实际情况表明,这种“中立”政策与英法德纵容侵略并无二致。

欧战爆发后,美国于1939年宣布中立。

但它很快修改了《中立法》。

1936年6月10日的演说表明美国已从一般中立到公开援助反轴心国家,成为一个非交战的反法西斯盟友。

同时给中国大量的援助。

12、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阴谋是指二战之前,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

1938年9月,英、法、德、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开会,鉴定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把这次会议成为“慕尼黑阴谋”。

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规定:

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属协定书》,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利:

①争取了对苏联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②使苏联赢得了为战胜侵略者所必需的22个月的时间,并使日本“在国际上更加陷入孤立,③对苏联人民及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更有利;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仅打破了英德勾结起来反对苏联存在的企图,而且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战线,使苏军在军事上避免了两线作战。

弊:

①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②大大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威信,③给国际共运造成了分裂,损害了各国共产党的威信,破坏了开始形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④使自己丧失警惕,使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苏联的手脚,不利于充分利用帝国主义矛盾,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

⑥模糊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推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14、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英文:

Yalta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其特点是:

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15、雅尔塔体制

所谓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协调盟国战时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体制。

雅尔塔体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防止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复活的体制。

雅尔塔体制又是以大国均势为基础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体制。

雅尔塔体制还是美、苏两国凭藉各自的经济、军事实力,划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从各自战略利益出发,有合作、有争夺地实施大国强权政治的体制。

评价:

这一体制在战后很快变成美、苏之间和东、西方之间的冷战体制。

在这一体制下,美、苏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大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一致原则得到确认;欧洲被分割为二,西欧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东欧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德国和朝鲜被分裂为二,出现了东、西德国和南、北朝鲜;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东方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西方对峙和对抗,冷战成为美苏之间和东西方之间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15、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由美、英、苏、法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协议规定,35美元等于1盎司的黄金,各会员国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可代替黄金作为储备,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美国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拥有的投票数最多,从而使美国在国际金融中处于支配地位。

16、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

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杜鲁门主义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7、里根经济学P380

 里根经济学:

里根政府综合供给学派、传统保守经济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等非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主张,企图通过自由竞争自动复兴并将健全地发展美国经济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

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账”,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其正宗地位受到了极大地冲击。

西方经济学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流派。

1980年,R.里根当选为总统,从此,从凯恩斯学派所主张的政府干预立场全面撤退,向右的保守主义转变。

他根据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拟订了经济复兴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反映了供给学派的要求,也反映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和货币学派的要求。

于是以影响较大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为主要内容的当代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及其宏观经济财政理论趁机兴起。

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18、波兹南事件

波兹南事件是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因发生在波兰中西部城市波兹南而得名。

事件爆发于1956年6月28日,于同年6月30日结束。

波兰政府的镇压行动导致了至少74人死亡,800人受伤,包括一名13岁的少年罗莫克·斯恰乌科夫斯基遭到波兰政府军的杀害。

波兹南事件是波兰逐渐摆脱苏联政治控制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19、“布拉格之春”

20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党内斗争激烈。

1968年年初,改革派领导人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

捷共公布了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这一改革行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然而,苏共领导职责《行动纲领》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于8月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由此中断。

20、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

艾森豪威尔政府实行了一条介乎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的“中间道路”,艾森豪威尔将这样的政策称之为“新保守主义”或“有生气的保守主义”。

在教育方面促使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在扩大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自由的保守政策。

21\《布列斯特和约》评价

诚然,《布列斯特和约》对苏维埃俄国来说,是一个“不幸的和约”。

但这个和约的签定,使苏维埃俄国摆脱了战争,赢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喘息之机。

苏维埃政府利用赢得的时间,加紧调整和恢复国家经济,建立和扩大红军队伍,为后来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白匪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

列宁后来说,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者的妥协,但它是必要的。

但是它加剧了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分歧,加剧了国内政治矛盾。

22.评价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5——16日,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会议总共通过了7个文件,统称为洛迦诺公约。

其主要内容是德、法、比保证德法、德比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一切争端等。

公约宣称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欧洲和平,实际上是英法企图固定战后德国西部边界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推向东方。

这一条约与1939年4月被废除。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对凡尔赛体系作出的一次重大调整,它对欧洲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德国成为公约的最大受益者。

2、法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因此受到削弱。

3、《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英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欧洲政治的支配地位,这是英国外交的胜利。

当时,不少政治家对《洛迦诺公约》大加吹捧,然而《洛迦诺公约》并未真正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它只是西方大国暂时妥协的产物。

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它们之间最终将会爆发更为尖锐的冲突。

23罗斯福新政内容、评价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第一整顿金融: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税制。

第二扩大需求,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第三调整工业生产,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工业复兴法》《全国劳资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法律。

第四调整农业生产,鼓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第五试图抑制富豪。

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了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政在很多方面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缓和了社会矛盾,恢复了美国人民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地遏制了法西斯对民主制度的威胁,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第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政策,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二、简答

战后世界史基本线索

1、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2、科学技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世界经济发展。

3、苏联及东欧发展模式的变革。

4、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模式、道路。

当代世界有三大潮流:

和平、发展、民主。

也可表述为三大矛盾

1、一战:

A一战的起源: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主要有三对矛盾: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

4、巴尔干问题。

B、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性质: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

为激烈。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

维亚爱国志士普林齐普刺杀。

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

拒绝。

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

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C、大战的性质:

都是帝国主义战争,即侵略的掠夺的战争。

D、大战的进程

马恩河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结果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凡尔登战役: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

日德兰海战:

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结果德国没有打破英国的封锁

施里芬计划: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确立的军事进攻的作战方案。

1905年由德军参谋

长施里芬确立,其核心是强调速决战。

该计划假设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为作战重

点。

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用于西线作战,而且拟在西线右翼集中全力,突破西欧低地国家,

突破法国北部,直取巴黎,最终与左翼部队合围法军主力。

在西线用4到6周的时间结束作

战,然后全力攻击东线。

在东线用3到4个月时间击溃俄军,结束战争。

该计划完全建立在

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以及可变因素。

而且在一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

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败,计划宣告破产。

E、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1、大战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破坏2、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3、战争引起一系列革命4、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涨

5、国际关系出现新格局6、科学技术因战争的需要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二月革命结束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式的基本特点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

B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它在俄国历史上是一场最深刻的革命,完成了俄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使俄国摆脱了封建农奴制发残余的束缚,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摧毁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解决了俄国社会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历史条件。

2.十月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和竞争的新时期,而这两种制度的矛盾也构成了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的基本矛盾之一,给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产生依赖的国家利益之争,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现代民族国家利益之争,添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进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它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

4.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全世界

3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列强推行强权外交的主要表现:

A强加给战败国不平等条约:

战胜国对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和约>《纳依和约》《色佛尔和约》的一系列和约,这一系列和约是极其苛刻的,它们把亿万人置于奴隶地位;

B创立“委任统治制”,任意宰割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国联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德国和土耳其把所属的前殖民地和属地交给国联,由国联委托受任国进行统治,而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是战胜国帝国主义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一种新的较为隐蔽的形式,是变相维护殖民体系的一种手段;

C强行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竟决定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租借地让给日本

D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排挤日本在华势力和进一步对华扩张提供了条件

E对苏俄武装干涉:

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分赃问题矛盾重重,但在反对苏维埃俄国这点上却是一致的,巴黎和会批准了反苏武装干涉计划,划分了各国在俄国的行动范围。

巴黎和会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的司令部。

4,20世纪国际关系的特点:

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

经济相对繁容,政治民主化倾向加强,国际关系处于调整和暂时的和平状态。

5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

积极方面:

在建立和巩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及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并为战后恢复经济起过巨大作用。

消极方面:

违背了党政分工原则和联邦制原则,过分强调行政命令和计划经济,根本忽视商品价值规律严重超越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6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表现之一纽约股市崩盘,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

表现之二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工人失业率居高不下;

表现之三农业危机同工业危机相交织

表现之四造成了人们的恐慌、疑惧,乃至绝望的心理状态。

主要特点:

1、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

2、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大危机的又一大特点。

3、这次危机的另一特点是,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

7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强权外交与危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

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

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

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

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英法虽对德宣战,确按兵不动,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绝无仅有“奇怪战争”,坐视盟国波兰灭亡。

这些强权行为:

①严重损害了弱小国家的主要独立、领土完整,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埃塞俄比亚亡国了,西班牙共和国政权被颠覆了,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②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③使许多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蒂,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④最后英、法等国不得不首先吞下这枚自己种的苦果,由于长期的纵容,没有积极备战,导致在战争初期遭受巨大损失。

⑤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8二战的特点与性质

特点:

1、在帝国主义集团中出现了最富有侵略性国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以苏联为中心共产党和各国人民为主要力量的强大阵营。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逐渐爆发、逐步扩大的。

4、总的来看。

二战没有战略相持,但不排除在个别地区有战略相持阶段。

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如苏德战争,有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战争,如中日战争,依然还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如美日、德英之间的战争,二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战的继续,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

盾:

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发展、专制与民主。

9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