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002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docx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

附件2: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评估

自评报告

学校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课程类型

理论为主课程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1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刘福会

申报日期

2009年04月05日

课程建设网站网址

网站用户和密码

 

河北省教育厅制

二○○七年四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3~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另附纸说明。

六、本表中“建设期内”是指5年的建设时间内。

一、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和进展情况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一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力争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第一,本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已经上网的网上资源,努力实现本课程高水平、多功能的系统网络化教学平台。

同时,保持这项工作的动态性、开放性,及时增加新的内容,使之不断完善。

第二,本课程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和建设,在已有的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是编写并制作一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系列教学资料。

第三,以相关科研为支撑,不断探究课程的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从理论高度解答大学生的困惑,并在相关学术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第四,建立和完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网上对话、交流讨论等系统。

建设内容和进展情况:

第一,构建了与科学理论体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将原来分别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中央文件精神要求,按照历史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构建起课程的基本框架,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案体系,促进了学生对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的理解。

第二,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突出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并以此为中心,拓展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模式。

第三,探索了教室内外相结合的综合教学途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其中包括课堂上的多种教学方法,课外多种实践环节,以及多媒体课件和影像文献片,增强了教学效果。

第四,培养了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扎实的教师队伍。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理论教学与关注、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充分显现了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魅力。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主要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四化”模式。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科学发展观,增强《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实行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方针,丰富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吸引力;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整合。

由于本课程原来分别作为两门课程开设,所以,尽管我们已经在2006级把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有了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但有些方面还需要在整合和深化上面下功夫。

第二,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教学中还存在由于大环境中的某些负面影响而带来的一些困难,因此,如何进一步吸引学生,使教学内容能入耳、入脑、入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全体教师的进一步探讨。

第三,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有待提高,系统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动态性、开放性有待增强。

第四,教学经费投入不够,教学实践如教师和学生的参观和调研都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

三、课程建设具体情况

1.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

姓名

刘福会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年08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教授

电话

0312-*******

学位

硕士

职务

人文学院社科部主任

传真

0312-*******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E-mail

lfh6408@

通信地址(邮编)

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71001)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讲授得主要课程:

1、毛泽东思想概论,基础课

2004.8-2005.1,周学时6,总学时192,2003级本科900人;

2005.2-2005.7,周学时10,总学时150,2004级专科600人;

2006.8-2007.1,周学时10,总学时160,2005级本科600人;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础课

2007.8-2008.1,周学时6,总学时96,2007级本科360人;

2008.8-2009.1,周学时8,总学时128,2008级本科480人;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课

2008.2-2008.7,周学时8,总学时128,2007级专科240人;

2008.9-2009.1,周学时6,总学时96,2007级本科270人;

2009.1-2009.7,周学时6,总学时96,2007级本科270人;

2009.1-2009.7,周学时8,总学时128,2008级专科240人;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基础课

2007.8-2008.1,周学时2,总学时20,2007级硕士3人;

2008.9-2009.1,周学时2,总学时20,2008级硕士5人;

5、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专业基础课

2008.2-2008.7,周学时2,总学时30,2007级硕士3人;

2009.1-2009.7,周学时2,总学时30,2008级硕士6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2005年6月,带领学生到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参观,80人;

2、2006年10月,组织学生听老军人作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报告,120人;

3、2006年11月,组织思想政治课老师和部分学生到北京参观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

4、2007年10月,组织学生以“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而王明却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

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为主题开展课堂讨论,12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毛泽东思想概论》精品课建设,河北农业大学2005-2008年;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河北省教育厅课题,2004-2005年。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河北农大学报》农林教育版(独)2006.3;

2、当代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河北农大学报》农林教育版

(一)2005.3;

3、树立五个意识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河北农大学报》农林教育版

(二)2005.2.;

4、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二)2008.4;

获得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奖励:

1、《打通时空隧道,努力提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获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2004年。

2、《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获河北省第十一届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2008年。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统战工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服务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河北省委统战部招标课题2004年主持;

2、《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农大基金课题2007-09年主持;

3、《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视野中新型农民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08年,第四;

4、《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2005年,第三;

5、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研究2005年,第二。

发表的学术论文: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发展《甘肃社会科学》第一,2008.3;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研究》第一,2008.7;

3.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浅析三农问题《安徽农业科学》第一,2008.17;

4.传统美德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积极作用《保定学院学报》独2008.4;

5.继承与超越——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历史命运《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第二,2008.3。

获得的研究成果奖励:

1.《统战工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服务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报告》获河北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一,2005年;

2.《中国传统美德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获河北省伦理学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2006年;

4.坚持与发展——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获保定市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二,2008年;

5.《“三步走”战略与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获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征文,第二,2008年。

课程类别:

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⑴

姓名

国万忠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年03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电话

0312-*******

学位

硕士

职务

传真

0312-*******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E-mail

guowanzhong@

通信地址(邮编)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71001)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课,4学时每周,06、07、08年计1000人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必修课,4学时每周,08年计500人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必修课,4学时每周,06、07、08年计1000人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选修课,2学时每周,05年计200人

5、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必修课,4学时每周,05、06、07年计180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公共选修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校教学研究课题,02-04;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2004026),保定市社科联,04-06;新兴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20070113),保定市社科联,07-08;

教学研究论文:

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抉择必然性的哲学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5.6;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08.5;“第一网民”在线交流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启示,中国青年科技,2008.8;“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1;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探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4;现代社区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探析,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

获得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教师的荣誉、表彰/奖励:

河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2009.3,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学术研究课题: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视野中新型农民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HB07BYJ021),河北省社科规划办,07-08,主持;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为河北省“三农”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502067),河北省社科规划办,05-06,第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6AIJ024002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06-09,第三名;基层统战工作运行机制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tzbkt-0815),省委统战学会课题,08,主持;新形势下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5-08,第四

学术论文:

高等农业院校:

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中国人才(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6.4;树立人才可持续发展观,中国人才(核心期刊),独立作者,2005.10;

关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核心期刊),独立作者,2005.6;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河北法学(核心期刊),第二作者,2005.10;

奖励:

保定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保定市,第一,2006

课程类别:

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⑵

姓名

张惠敏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年03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教授

电话

0312-*******

学位

学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E-mail

zhanghuimin@

通信地址(邮编)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71001)

研究方向

政治制度

建设期内讲授的主要课程有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公共理论课,周学时2—4,2003、2004、2005、2006、2007级,每届学生1000人左右;

2、《政治经济学》公共理论课,周学时2,2003级,800人左右;

3、《市场营销学概论》公共选修课,周学时2,2003、2004、2005级,每届学生500人左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研究生课,周学时4,2006、2007级,每届学生4人;

5、《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研究生课,周学时4,2006、2007级,每届学生4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2003、2004、2005、2006、2007级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实践教学,每届学生1000人左右,挑选代表35人左右进行参观考察;研究生毕业论文,目前1人。

建设期内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2项:

1、《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反腐败机制的创新》,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4-2005年,主持。

2、《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2005-2008年,主持。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机制创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社会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4期,第二作者;

2、《健全有中国特色的横向分权制约制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4期,第一作者;

3、《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东北亚论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9期,第一作者;

4、《党的纪检监察机构领导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2期,第一作者;

5、《论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2期第一作者。

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奖励:

1、《机制创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保定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名,2005年

2、《社区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保定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名,2005年

3、《邓小平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图伟业》河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名,2006年

4、《机制创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河北农业大学邓研中心一等奖,2007年

5、《健全有中国特色的横向分权制约制度》河北农业大学邓研中心二等奖,2007年

课程类别:

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⑶

姓名

凌湄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年10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137********

学位

硕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E-mail

lingmei1027@

通信地址(邮编)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71001)

研究方向

邓小平理论、中国近现代史

1、建设期内讲授的主要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必修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必修课)、

毛泽东、邓小平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必修课)

03-05级3届本科3700人次,06-07级2届专科890人

2、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主持河北农大非农课题:

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2008年8月-2010年8月

3、获奖:

(1)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大学生头脑的新途径获2004年河北农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教学的“四化”模式获河北农大2008教学成果三等奖

1、建设期内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

保定市社科联课题“农村法律援助体系建构研究”(2004年12月-2005年12月

(2)主持:

省教育厅课题“农村法律援助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

(3)参研:

省教育厅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途径和方法研究(2004

年6-2005年12)(第五)

(4)参研:

保定市社科联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05年2月-2005年10月)(第四)

2、发表的学术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丰富和发展,发表在《经济论坛》(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04年第13期

(2)“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理论,发表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发表在《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4)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发表在《东北亚论坛》2004年5期

(5)论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构建,发表在《中国司法》2006年第7期

3、获奖:

(1)2008年获省社科联第三届学术年会优秀征文

(2)2008年获河北农业大学第四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成果三等奖

课程类别:

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3.教学梯队

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刘福会

1964年08月

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负责人

国万忠

1968年03月

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主讲教师

张惠敏

1956年03月

教授

政治制度

主讲教师

凌湄

1968年10月

副教授

邓小平理论、中国近现代史

主讲教师

欢佩君

1958年09月

教授

邓小平理论

主讲教师

孟祥德

1958年06月

教授

邓小平理论

主讲教师

教学

梯队

结构

目前本课程组共有教师16人。

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历以研究生为主,;学缘广泛,16位教师来自7个院校;职称结构高中低相结合,年龄层次合理,形成了良好的梯队结构,见图1。

学历结构(学历)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

人数

0

12

4

0

比例(%)

0

75

25

0

职称结构(职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人数

6

2

4

4

比例(%)

37.5

12.5

25

25

学缘结构(学缘)

河北

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西北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南开

大学

人数

5

5

2

1

1

1

1

比例(%)

31.3

31.3

12.5

6.3

6.3

6.3

6.3

年龄结构(年龄)

50岁以上

40-50岁

30-40岁

30岁以下

人数

3

5

4

4

比例(%)

18.8

31.3

25

25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一、建设期内教学改革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一)知识模块的划分及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将全书内容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即“总论部分、毛泽东思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样在教学中使学生既能明确每部分理论的重点和难点,又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统筹起来,较好地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二)在教学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概论”课教学的“四化”模式。

1、教学内容上的时代化

在教学内容上,紧密联系现实,增强教学的时代感。

(1)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帮助学生了解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向前推进。

这些理论成果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2)紧密联系科学发展观,增强“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

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

2、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课堂,首先在客观上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彻底改变政治课堂沉闷、枯燥的局面。

实行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方针,目的是丰富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这是我们取得良好教研效果的关键。

(1)重点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注重以情感人。

首先,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同时,教师自身努力做到情绪饱满、语言生动,教学语言讲求艺术性、形象性、深刻性、准确性,以情感人,提高感染力。

其次,开展课堂讨论。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

(2)抓好教学辅助环节,注重通过多种形式配合课堂教学。

首先,学生自学教材,布置思考题,通过多种形式抽检学生完成情况,为课堂讲授节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