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123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0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docx

文化商业广场施工组织技术标

2.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46

附图: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概述

1.1编制依据

(1)XX国际文化商业广场工程的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文件。

(2)XX国际文化商业广场工程的设计图纸及有关说明。

(3)我国现行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及国家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4)我国现行的有关机具设备和材料的施工要求及标准。

(5)建设部推荐重点推广的十项新技术。

(6)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SHM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本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支持性文件。

(7)陕西省有关文明工地标准的要求。

(8)本公司企业管理手册及其它有关总承包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1.2国家法律、法规及验收标准

1.2.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标准图集及建筑施工手册。

1.2.2适用标准规范

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规则》(GB5306-85)

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04-2001)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6)《混凝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7)《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8)《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9)《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

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4)

2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8)《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2)《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3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S257-2003)

34)《泵送混凝土技术规程》(JGJ/T10-95)

3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36)《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暂行规程》(Q/XJ104-64)

1.3工程概况

XX国际文化商业广场工程位于大雁塔南广场西侧,慈恩西路东侧。

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框架结构。

总建筑面积为143650m2。

本工程总工期为240日历天。

1.3.1建筑概况

1.3.1.1墙体工程

非承重的外围护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物内隔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1.3.1.2建筑防水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防水采用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1.3.1.3门窗工程

建筑外门窗风压性能分级为3,气密性能分级为4,水密性能分级为3,保温性能分级为7,隔声性能分级为2。

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

工程做发表

项目

适用范围

类别

附注

坡道

首层入口无障碍坡道

花岗岩条石坡道

台阶

首层入口

花岗岩条石

外墙面

见立面

干挂石材

内墙面

入口门厅电梯厅

石制板材墙面

卫生间厨房

贴瓷砖墙面

地下车库设备用房楼梯间

乳胶漆墙面

其他

楼面

门厅

花岗石楼面

卫生间

铺防滑地砖地面

水箱间

水泥砂浆楼面

其他

铺地砖楼面

地面

地下二层全部

耐磨彩色混凝土地面

踢脚

同楼地面

顶棚

地下设备用房

水泥砂浆顶棚

风机房

粘贴矿棉吸声板

其他

油漆

木材面

清漆

金属面

调和漆

1.3.2结构概况

1.3.2.1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C15,构造柱、填充墙水平系梁、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基础梁、板、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2~屋面框架柱C45,混凝土墙C40。

-1~屋面梁、楼板C35。

1.3.2.2钢筋

Φ为HPB235钢筋;

为HRB335钢筋;

为HRB400钢筋。

1.3.2.3围护结构

±0.000以下采用MU10实心粘土砖,M5水泥砂浆;

±0.000以上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

1.3.3给排水概况

本工程生活给水由地下泵房供给。

给水系统为一个区。

污、废水采用合流制,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给水管道采用衬塑钢管,专用管件连接。

卫生间给水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支管与立管连接处采用相匹配的专用过渡接头。

排水管采用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管,采用热熔连接或橡胶密封圈连接。

雨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采用热熔或橡胶密封圈连接。

与潜水排污泵连接的管道,均采用钢塑复合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

消火栓、自动喷水管道均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件连接,DN≤80丝扣连接。

1.3.4暖通概况

本工程夏季设4台额定制冷量为4571kw离心式冷水机组及1台冷量为1259kw的螺杆式冷水机组。

空调水系统为二管制,空调冷、热水分别设置循环泵,循环泵为定流量,采用压差旁通控制器控制旁通水量。

1.4管理目标

1.4.1项目部质量目标为:

符合国家GB50300-2001各项《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合格等级。

1.4.2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省级文明工地”。

1.4.3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死亡事故及重大机械、火灾事故,避免重伤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0.1‰,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100%,优良率大于50%。

1.4.4工期管理目标:

本工程总工期为日历天。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

1、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1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GB50300-2001各项《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合格等级。

1.2质量保证体系

依据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颁布的技术质量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我公司将工程项目各环节的质量职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照我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和业主签订的合同文件要求,从项目经理到操作工人,从系统管理到资源配置,明确各自职责与权限,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形成一个互相协调的有机整体,把影响工程质量的系统因素有效地控制起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公司将建立本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用系统的观点,把各项质量要素归结到质量体系的构成系统中,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1.2.1质量保证体系设置

在项目开工之初和阶段工程开始时,制定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最后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并签订相应的质量岗位责任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形成一个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总工领导监控、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分包队伍严格实施的网络化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见图1-1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图

见图1-2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构成图

见图1-3项目质量控制开展工作图

图1-1项目质量管理组织系统图

图1-2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构成

注:

竖向排列要素具有直接质量管理职能。

 

图1-3质量控制开展工作图

1.2.2质量职责

序号

职位

质量职责

1

项目

经理

①负责国家建设部及陕西省有关质量法规在本项目的贯彻执行,负责质量体系文件在本项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实施运行,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②审批本项目的工程质量计划,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组织施工,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③制定本项目的各类人员责任要求,建立质量约束机制与奖励制度。

④组织职工质量意识与技术业务素质的培训,确保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⑤负责工程项目质量缺陷及质量事故的处理。

⑥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回访与保修。

2

项目总

工程师

①对工程质量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及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的实施。

②组织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审批特殊工序、关键工序等单项施工方案。

③负责组织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和施工过程的检验、试验,确定“一般项目不合格”和“主控项目不合格”的处置方法。

④负责新技术、新工艺在本项目的推广应用。

⑤积极推广应用统计技术方法,负责对质量事故与质量缺陷的鉴定,对由施工方原因引起的事故与质量缺陷,提出具体处理方案。

3

项目

副经理

①是施工生产的指挥者,对各分项、分部的施工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②负责落实项目的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的执行。

③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分包单位在施工生产中工序交叉及相配合工作。

④领导组织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具体领导与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领导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

⑤负责安排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及CI形象管理工作。

⑥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4

施工员

①熟悉本职责范围内施工图纸、质量标准、技术规范、企业标准。

②组织对质量计划、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等进行实施,对本专业工程质量负责;

③开工前按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要求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并对负责施工过程的实施;

④负责对本专业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确定特殊过程和工序质量控制点,并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

⑤负责本专业施工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的填写,并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⑥开展技术活动,参加技术攻关,处理施工技术问题。

⑦明确本工种各成员的质量职责,把质量职责落实到人,并严格考核;

5

质量员

①负责履行各项质量监督职能,负责对一般项目中允许偏差项目不合格的鉴定、标识、记录,并提出处理办法通知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②负责对现场制作的半成品、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标识。

③对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进行监督。

④负责质量检验记录的填写、收集与整理。

6

材料员

负责工程项目所需物资的采购、验证并保管相关资料,负责供货单位提供产品的验证、保管,负责对采购的物资和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标识,负责进场物资的搬运、贮存、包装,负责不合格物资的退货与更换。

7

试验员

及时对本项目购进材料、构件和半成品进行抽样,提出委托试验并负责送试验室检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测试、取样,做好记录,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

并负责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试验报告、现场测试报告。

8

测量员

①根据甲方提供的已知座标点及水准点引入建筑物角点坐标及高程。

②根据建筑总平面、施工总平面等布设建筑物测量控制网,埋置控制坐标网点,严格控制建筑物轴线偏差及标高。

1.3质量管理制度

序号

制度

内容

1

技术交底制度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

包括项目总工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和工长对班组长、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各级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

2

样板制度

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如样板墙、样板间等。

统一工艺标准操作要求,实现质量目标。

样板末通过验收前不得进行下下一步施工。

3

“三检”制度

在施工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

4

施工挂牌制度

项目负责人、各工序工种负责人、特殊岗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主要工序如钢筋、砼、模板、砌砖等,施工过程中要在现场进行挂牌制。

5

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分项、分部工程必须进行返工。

对达不到质量目标要求的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的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

6

成品保护制度

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否则,造成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7

质量例会制度

项目质量部负责人每周召开质量例会,对上周工程施工质量状况作一全面总结,对将要新开始的分项工程进行技术准备,指出应注意预防的质量通病,提出预控措施。

8

质量奖罚制度

实行奖惩公开制,制定详细切合实际的奖罚制度和细则,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

对严格按质量标准施工的班组和人员进行奖励,对未达质量要求和整改不认真的班组进行处罚。

9

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

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的责任。

10

不合格品的处理制度

凡原材料、半成品或构件等检查不合格时,要及时进行登记、标识、清退出场、绝不使用;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控项目不合格品”均砸掉重做,绝不心慈手软,轻意通过。

11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照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进行审批,才能生效实施。

12

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13

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混凝土浇捣必须严格执行签署施工准可令制度;所有砼的浇注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

14

计量器具管理

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无证量具。

15

一次通过验收制度

要求作业班组必须加强自检,保证工长和质量员一次通过验收,达到监理一次验收通过,避免返工,返修出现。

16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项目部设专职资料员,施工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记录和资料,均按省市规定的质量管理及施工竣工验收综合资料、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及主要功能抽查资料、竣工图部分中,各类统一表格填写、汇总的。

17

回访维修制度

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条例及施工合同对工程进行回访维修。

1.4质量管理程序及制度

1.4.1质量控制过程

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从分项子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到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从一个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系统工程。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图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单位工程验收质量控制流程图

质量总体控制图

1.4.2质量控制阶段

为了加强对工程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事前质量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准备的内容如下:

1)技术准备:

设计图纸的审查,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拟定有关试验、检验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

2)物资准备:

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等。

3)组织准备: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制定现场管理制度等。

4)施工现场准备:

控制网、水准点的测量、“三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

(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

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策略;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置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质量文件有档案。

(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车运转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的收尾工作,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组织联动调试。

2)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3)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4)组织竣工验收,其标准是:

(1)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2)各系统主要设备已经安装配套,联动调试合格,达到设计要求;

(3)交工验收的建筑物要窗明、地净、水通、灯亮、空调及通风设备运转正常;

(4)交工验收工程内外清洁,施工中的残留物料运离现场,临时建筑物拆除;

(5)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1.5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5.1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4M1E,指:

人(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工程施工质量因素控制图

1.5.2质量控制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程序,该程序可以有效地控制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交付使用等本工程的过程。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监督程序、质量关键控制程序、分部分项工程隐预检的报送程序将严格按公司的相关规定。

(2)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统一施工作法,减少施工中的返工,预防和消除质量通病,创出精品,对土建分项工程和所有装修分项工程都必须先做施工样板,实行样板制、引路制。

(3)材料采购前先报送“样本”,我公司提供所有材料的样品和测试所需的样板,按要求标识和确认,如果结果不能满足合同上的要求,则按照甲方的要求安排返工或采取其他的措施。

(4)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具体审核内容如下:

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3)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4)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5)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6)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7)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技术鉴定证书;

8)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9)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5)实行质量联检制度,定期组织我公司及各分包单位技术、质量、材料、生产等管理人员及专业队伍、劳务队伍负责人检查施工质量,并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落实到人下发执行,质量人员跟踪监督检查,填写检查表。

(6)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检查:

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

对于重要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

凡是隐蔽工程均要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可复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

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7)现场巡视检查:

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检查。

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

(7)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采用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进行检查。

1.5.3工程材料、设备的控制

(1)工程材料设备的报批和确认

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工程质量。

除甲方指定的供应商外,我公司对工程材料设备实行报批确认的办法,其程序为:

1)编制工程材料设备确认的报批文件。

我公司和分包单位事先编制工程材料设备确认的报批文件,文件内容包括:

制造商(供应商)的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参照的技术说明、有关的施工详图、使用在本工程的特定位置以及主要的性能特性等。

报批文件附上我公司统一编制的《材料设备报批单》,送甲方、监理单位和我公司。

2)提出预审意见。

我公司在收到报批文件后,提出预审意见,报甲方确认。

3)报批手续完毕后,甲方、我公司、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各执一份,作为今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检验的依据。

(2)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

按照工程材料设备报批和确认的程序实施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

材料样品报甲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确认后,实施样品留样制度,为日后复核材料的质量提供依据。

(3)加强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核

对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验证和检验,制定了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办法,其程序是:

1)工程材料设备进场后,由分包单位进行自检并填写我公司统一编制的《材料清单》和《材料验收单》,报我公司。

2)我公司收到分包单位的资料后,在3天内会同监理单位前往验收,需要取样的,按规定将样品送到我公司设置的工程材料陈列室。

3)在材料验收中实施《材料取样标签》,经我公司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在《材料取样标签》上加盖“取样合格”章,然后当中贴在取样实物上,作为今后对各分包单位进行材料验收对照的依据。

4)我公司会同监理单位对现场材料设备进行全面的验证检验,拒收与规定要求不符的材料设备,同时对相关的分包单位予以警告,确保使用或安装设备和材料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

1.5.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1)工程技术资料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由取得岗位资格的人员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

(2)工程总包单位应负责工程全部施工资料的汇总工作,各分包单位应在退场前按有关规定向总包单位提供其分包范围内完整、真实、有效的工程资料。

(3)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应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随工程进度同步真实记录施工全过程,并按规定移交。

(4)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形成: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5)监理单位进行预验收后,形成: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验表》。

(6)列入城建档案馆工程档案经档案馆预验收后,形成:

《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预验收意见》。

(7)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勘察、监理、施工等单位竣工验收后,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