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422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x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第一课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国家的本质: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

阶级性。

2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优点VS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多数人的民主对少数人的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4民主和专政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民主与专制相对,是一种政治制度;专政是一种暴力统治手段。

辩证统一的关系:

联系和统一:

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对立之处:

不同的概念,相互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属于统治阶级。

在我国,民主只属于是我国人民,而专政是针对极少数敌人。

5我国公民的主要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三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重要性

含义:

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

重要性: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7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8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四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条)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四项)如何参与(三条)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②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学习政治知识;

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重在实践。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

11民主选举方式有哪些?

各自的优缺点?

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直接选举:

使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可以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但操作难度大、成本高。

间接选举: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但是不能直接表达选民意愿。

等额选举:

可以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对选民积极性有影响。

差额选举:

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选出更合适的人选;但容易发生虚假宣传,产生贿选。

12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国体、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

1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四种):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

决策的角度——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公民的角度——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4基层民主自治的环节——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注意其中的细节)

15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理解)

村民委员会: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制组织。

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居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

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16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意义:

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自我管理,创造美好生活;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17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意义?

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政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意义: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如何行使监督权:

“敢于”、“善于(合法)”

第三课

18我国政府的性质地位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

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19政府职能是什么?

具体内容?

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民主、专政、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培养民族精神,宣扬社会主义;科教文卫体。

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环保,公共设施,医疗保险,人口控制。

(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

20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宗旨:

为人民服务。

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21政府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三项)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2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什么?

其他途径?

法律途径——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其他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

23公民向政府部门投诉的意义是什么(注意两个角度即可)

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第四课

24什么是依法行政?

意义?

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利有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利必须合理合法。

(注意主体即可)

意义: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有利于加强廉正建设,增强政府权威;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5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权力是把双刃剑,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而运用得当,则可以造福于民。

26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②逐步建立健全的行政监督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其中内部监督包括:

行政机关上下级间的监督,行政内部的监察和法律部门的监督等等。

外部监督则是指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包括: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注意分清内部外部监督)

27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作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利,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

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作到权为民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政府。

第五课

2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最高权力机关?

其权力有哪些?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权力:

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6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法: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利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注意: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和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7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的机关。

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务院以及分别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要由全国人大产生,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人大与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决定与执行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7全国人大常设机关是什么?

何时行使全国人大的多少权力?

(注意一下)

全国人大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有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其以及下设的法律、民族等相关的委员会为人大的职能部门。

2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

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对比全国人大,理解每个职权的内涵)

立法权:

制定法律的权力(其中,只有全国人大有修宪权)

决定权:

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解决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等权力。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29人民代表的性质?

产生方式?

职权?

性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方式:

民主选举。

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与人大的职权分开,与人大代表的义务分开)

30什么是政体?

我国的政体?

政体:

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1什么是国家机构?

(理解即可)

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进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管理等各种活动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国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

3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

体现在哪些关系上?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这一点表现在三对关系上:

(理解每对关系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

①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国家权力机关即人大由人民民主选举的人大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大活动中,决策通常由人大代表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初统一的决定。

对有重大失误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他负责,受他监督。

人大决策,其他机关执行。

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我国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33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其权力,不受哪些因素的干涉?

(知道即可)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制度?

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民主选举的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⑵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③实践证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④在实践中体现了优越性: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际机关搞笑协调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35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①    中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②    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具体内容见下)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

“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意:

性质决定宗旨,答题时往往是成对出现)

37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8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

其含义(理解)?

三者之间的关系?

⑴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⑵科学执政: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

⑶其中科学执政是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依法执政是保证。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互为前提,两者都要靠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39中共的指导思想

“马、列、毛、邓、三、科学发展观”

(本框内容为理论知识,“死知识”,需要记忆。

具体见课堂笔记,注意区分细节)

40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字不差)。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间关系、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

党间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政治领导,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其中央机构为全国政协。

42人民政协包括哪些成员?

性质、职能(识记三个职能,对于各自内涵,理解即可)?

成员: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主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34个界别,广泛的社会基础)

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不是国家机关)

职能:

政治协商(参加政协会议、座谈会,对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民主监督(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提出批评建议)

参政议政(做一些课题研究和调研工作,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4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43为什么选择这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①    原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允许的。

②优越性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七课

46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及其得以确定的根源?

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决定因素: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

4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者关系?

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首要)、民族团结(重要)、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区分三者,尤其是材料分析题,其中的细节问题见课本笔记:

比如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注意联系相关热点,比如西部大开发)

三者关系:

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7我们为巩固民族关系做些什么?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48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几级?

自治机关?

自治权?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两个自治机关、双重性)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具体包括:

立法自治权、文化自治权、经济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

(材料分析,要能区分每个具体权力)

50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原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的。

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51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定要全面把握和理解这一政策,其中的细节问题见书本的笔记)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创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2国家的宗教政策是不是鼓励我们信仰宗教?

我们应如何对待和解决宗教问题?

①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②    国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要坚持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    中学生:

要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好公民。

第八课

52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53有关主权国家

地位:

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分类:

按国家性质划分: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基本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最重要:

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利,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具有对内的最高性和对外的独立性

地区:

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的区域。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权利:

独立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平等权(不论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管辖权(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4有关国际组织:

含义:

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依据:

正式条约或协议。

类型:

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作用: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55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也有局限性)

56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7国际关系

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

形式:

竞争、合作和冲突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

有关国家利益的相关理论:

(材料分析题)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58国家力量

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59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态度:

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原因: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②国家利益具有阶级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的、正义的。

(理解)

内容:

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如何维护:

国家——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公民——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决捍卫国家政权、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同一切危害和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做斗争。

第九课

6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

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原因: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理解)

63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了解这个背景即可)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64有关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的含义:

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和平成为世界主题”的含义:

二战后,国际局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和平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影响和平的因素有: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②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③恐怖活动等一些非传统的非安全因素。

65有关发展的问题、

发展问题的含义:

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含义:

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南北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很严峻)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64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65国际新秩序的目的和内容:

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66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和努力

政治上:

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群横、惠普、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