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401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掘进工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7、检查工作面控顶距是否超过作业规程规定。

如超过规定,应立即采取临时支护。

8、有中、腰线的巷道,开工前必须先看中、腰线和工程质量。

中、腰线如有问题,及时进行校正。

如质量不合格,要返工处理好再掘进。

9、开工前要检查机电设备。

如凿岩机、风钻、装岩机、小绞车、水泵等。

试运转是否正常,有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10、新拉门的架棚巷道,在拉门前必须先将拉门前后的其它棚子进行加固,方可进行架设抬棚。

11、准备好所使用的支护材料及放炮器材。

12、在上、下山拉门时,信号装置必须提前设好。

(三)顶板管理

1、每班开工前及放炮后进入工作面,首先要进行找顶工作,认真执行好“一定三找”工作,将松动岩石清除掉。

2、找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并要保证退路畅通。

3、找顶工作应从完整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

上山掘进工作面则由帮顶较好的一侧开始进行找顶,先顶部及迎头后两帮依次进行。

顶板较高,用长撬棍进行找顶,找顶时要防止矸石顺杆而下。

4、找顶人员必须由带班队长或组长亲自进行。

一人找顶,一人监护,监护人要站在找顶人的侧面。

5、遇有大矸石或岩石离层,找不下来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6、敲帮问顶时,找顶人要戴手套,以防矸石掉落擦伤手。

顶、帮敲击发出“空空”的声音时,必须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将其找掉。

7、按作业规程进行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二、打眼

1、打眼前的准备

①采用凿岩机打眼时,在打眼前必须检查风、水管是否完好,其连接头是否牢固,凿岩机零部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紧固,并注油进行试运转。

②检查钎子是否有弯曲现象,凿岩机钎子中通孔有无堵塞。

如钎子弯曲不直或中通孔堵塞不透气,应进行更换;

③检查钎头刃角是否锋利,合金片是否缺损或脱落,钎头水孔有无堵塞,不合格钎头应进行更换;

2、打眼工作面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打眼。

①工作面局扇停风,工作面风水管路停风或停水。

②工作面20米范围内瓦斯含量达1%时,或掘进工作面内,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

③工作面有未处理完的残、瞎炮。

④工作面安全存有隐患。

3、打眼前必须看好中、腰线,按作业规程中的爆破图表所规定的眼位、方向、深度进行打眼。

4、打眼时,应把凿岩机操纵阀开到轻运转位置,待眼位稳固并钻进20mm~30mm后,再把操纵手柄扳到中速运转位置钻进。

当钻进约50mm,且钻头不至于脱离眼口时,再全速钻进。

5、用风钻打眼过程中,要经常来回窜动钎子进行排粉。

特别是在松软煤(岩)层中打眼,更应增加排粉次数,防止发生卡钎现象。

6、用凿岩机打眼时,应先开水后开风。

打完眼后,应先关风后关水。

打眼过程中给水要均匀适当,防止水量过大或过小。

开眼工开完眼后,应及时撤到打眼工的后侧方,禁止在凿岩机前及钎子下面。

7、用凿岩机打眼时,在打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风、水管的联接头是否牢固,有无脱扣现象。

如接头不牢,应停钻处理好后再开钻。

8、打眼时,凿岩机、钎子与打眼方向要保持一致。

推动要均匀适当,打眼工,要躲开眼口方向,站在凿岩机侧面,两腿前后错开,脚蹬实底。

禁止骑气腿上打眼,防止断钎时扑倒伤人。

9、禁止将钎子当其它工具用。

若发现钎子变形弯曲,必须进行更换,否则不准使用。

10、钎头与钎子的连接要牢固。

在打眼过程中,若发现钎头合金片脱落时,必须及时更换,否则不得继续打眼。

11、打眼中,领钎人不准带手套,袖口必须扎紧,脖子上的毛巾头必须塞到工作服领口里面并扣好,防止钎子转动而扭卷伤人。

13、眼位过高时,必须搭设牢固的工作台,不准蹬在支架上打眼。

14、在倾角超过25度以上的上山工作面打眼,其后方要设遮档拦,以防人员滑下而发生人身事故。

15、在下山工作面打眼,应将底部浮煤、浮矸清理到实底。

每打一个眼,钎子拔出后,应及时插上木塞,以防岩粉将眼堵住。

如有积水应排净,禁止在水中打眼,以防打在残眼上。

16、在打眼过程中,如发现煤、岩层出水、瓦斯涌出等异常现象时,要停止打眼工作,并汇报矿调度室。

17、工作面装药时不得打眼,严禁打眼与装药同时作业。

18、处理瞎炮的炮眼,必须在与原炮眼相距不小于300mm的距离,并平行原炮眼方向,严禁与原炮眼斜交。

19、打完眼后,将打眼工具、设备撤出工作面,存放在安全地点。

将风、水绳盘放整齐。

20、打眼时要采取防尘措施。

凿岩机打眼一定要湿式打眼,凿岩机打眼要采取中心供水或侧式供水防尘,严禁打干眼。

三、支护

(一)临时支护

1、架棚巷道、锚喷、锚杆支护巷道都要使用前探支架。

新拉门处的掘进进尺够前探梁的长度时,就要使用前探支架。

2、支设前探支架,其操作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放炮前应将前探支架紧固,防止打倒棚子;

②前探支架的长度和材料都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③放炮后首先找净工作面帮顶活石,整理放炮打歪斜的支架,并加固接顶;

④松动前探梁的固定点,将外面一个固定点移到最前面的棚子上(锚杆上),向前窜动前探梁。

其窜动探出的长度,从新的固定点算起,不得超过规程规定;

⑤前探梁的固定方式和位置、根数都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⑥前探梁必须刹紧背牢。

(二)永久支护

1)、架棚支护

1、对于平巷、倾斜巷道、交岔点、弯道处棚子,必须按照局部支护的施工大样图所对每架棚的具体要求进行架设。

2、支棚要及时,棚子距工作面不能超过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所规定的最大控顶距。

如放炮后最大控顶距超过规定而又无法正规支架时,要进行临时支护。

架设临时支架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所规定的临时支架形式和要求进行。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支棚前要对顶、帮围岩认真检查,并找净帮顶活石、危石,对一时无法排除或找不下来的松动岩石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好,只有认为安全时,才能进行支护工作。

4、架棚前必须备齐备好所用的支架材料、工具以及需要搭设脚手架的材料等,并要仔细检查材料的规格,材质是否符合规定。

对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和不能保证安全的工具一律不准使用。

5、架棚前要首先看好中、腰线,前探挑棚梁时,量好棚距、棚梁两端间拉线绳、挂半圆调平。

按作业规程要求,将腿窝扒够深度并清出实底。

给棚腿时,棚腿与棚梁接口处必须严密吻合,给好棚卡子、皮垫及拉杆,无问题后方可背顶背帮。

刹帮顶要按设计规定位置及数量要求刹紧背实。

6、在倾斜巷道内架棚时,要按作业规程中规定的迎山角架设。

其两帮必须有防止棚子向下方倾斜的可靠措施。

2)、锚杆支护

1、打眼前要敲帮问顶。

找掉危石,发现顶板不好,必须支设护身点柱,然后再打锚杆眼;

2、根据设计要求,检查巷道规格,然后再定眼位,并作出标记;

3、锚杆眼的方向与岩层面或主要裂隙面要成较大角布置。

如果岩层层面与裂隙面不明显时,应尽量垂直巷道轮廓线布置。

高度不大的巷道,其顶部锚杆眼要使用套钎(短、中、长)的方法打眼;

4、锚杆眼的直径、深度、间距、排距及布置形式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施工;

5、要用压风将眼内岩粉和积水吹干净。

6、安装前必须检查锚杆眼的眼位、眼径、眼深、巷道规格、锚杆部件等。

如发现有不符合设计规定的,要进行处理。

7、锚杆的外露长度要符合设计规定。

8、严禁撬弯杆体,禁止在托盘上垫木头、石块或多加托板。

9、托盘要与巷边围岩表面接触严实。

3)、喷射混凝土支护

1、检查巷道掘进规格、质量,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巷道两帮基底必须清理干净,并要达到设计深度。

3、初喷前首先敲帮问顶,找净活石。

初喷和复喷前,必须用风水冲刷岩壁,当围岩不宜见水时,可单独以压风吹净岩壁浮尘。

4、作业开始时,喷射机应先给风,再开喷浆机,然后给水,最后给料。

结束时先停料,待料用完后停喷浆机,最后关闭风、水阀门。

并将喷射机斗加盖,防护好。

5、向喷射机中加料,要过筛,要保持连续和均匀。

喷射机正常运转时,料斗内要保持足够的存料。

6、复喷前在拱顶、拱肩、拱基线等处每隔10米打点拉线并在拱基线上挂垂线,严格拉线复喷,以保证喷厚和平整度。

7、对影响喷浆的障碍物必须拆除,如不能拆除的必须加以保护。

8、高度大于3米的巷道或硐室工程,要搭设工作平台。

喷射时,喷头距岩面不得超过1米。

9、喷射作业中发现堵管时,采取敲击法输运料。

如用高压风吹时,其压风不准超过0.4MPa。

同时要放直输料管,按住喷头,喷头前方严禁站人。

正常作业时喷头不准对人。

如果喷浆机发生故障,严禁带电处理,送电前要与有关人员联系好。

10、喷射机与喷射手之间不能直接联系时,应配备专用的联络信号。

11、喷射手应配2人,1人持枪喷射,1人辅助照明并负责联络、观察顶及喷射情况,以保证安全和喷射质量。

12、对喷射机具和风、水、电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若发现橡胶结合板磨损,压紧螺丝杆失灵,喷头出水不正常等,要及时处理。

13、带好防尘口罩、手套、眼镜或其它保护面具。

14、做好回弹物的回收利用。

15、停机前要吹净喷浆机内余料,停机后必须将喷浆机及周围清理干净,管路要盘放整齐。

16、对喷射工艺的要求。

①喷射口至喷射面尽量保持垂直。

如遇裂隙低凹处时,应先喷填补平,然后再进行正常喷射;

②喷射口至喷射面的距离不大于1米;

③喷头一般要按螺旋形轨迹运行,螺旋圈直径为30mm,一圈压半圈,均匀缓慢移动;

④在喷射前,应划分区段,按顺序进行;

a、水平和倾斜巷道的区段划分:

一般为1.5~2m,喷射顺序为先墙后拱。

喷墙时,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

喷拱时,先拱脚后拱顶;

b、相邻区段喷射接茬应成斜交接茬,其宽度为厚度的两倍。

⑤在喷射作业中,如发生堵管或突然停风、停电时,应立即关闭喷头水阀,将喷头向下放置,以防水倒流至输料管中;

⑥喷浆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如果发现混凝土表面干燥、松散、下坠、滑移和裂纹时,应及时进行清除和补喷;

⑦当混凝土喷射厚度大于100mm时,应采取分层喷射并遵守下列规定:

a、混凝土一次的喷射厚度:

墙为7~100mm,拱为35~50mm;

b、第二次喷射应在第一次喷射的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若间隔时间超过2h,应先喷水湿润混凝土表面,确保混凝土层间的良好接触。

⑧加金属网或钢筋喷射混凝土作业时,要遵守下列规定:

a、金属网要随巷道轮廓铺设,并与岩石保持不少于30mm的间隙;

b、金属网的网格,一般不少于150×

150mm,金属网的钢筋及钢丝直径一般为2.5-10mm;

c、金属网与锚杆要连接绑扎牢固;

d、喷射作业中,如果发现脱落的混凝土被金属网架住时,应及时清除进行补喷;

e、金属网如果被放炮打乱,应整理好后再喷混凝土。

⑨必须按作业规程对已喷完的巷道认真进行洒水养护。

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做喷射混凝土(喷浆)试块(200×

200×

200mm),测试喷体强度必须达到150~200号以上;

17、采用锚喷处理失修的巷道时,必须先将浮矸、碎石清理干净,见到围岩的新鲜茬面时方可打锚杆及喷射混凝土。

四、人力装岩(煤)

1、装岩前首先检查工作地点的支护,顶板及两帮的安全情况是否良好。

如有不安全现象要立即处理,否则不得进行装岩工作。

2、进行装岩(煤)工作之前要检查所用的工具,如锨、镐、锤、掏耙是否完好、坚固、好使。

若工具损坏、活动、掉把不能安全使用时,要进行修理更换,否则不得进行装岩工作。

3、工作时要戴手套,以防碰破手。

3、装岩(煤)工作之前,必须洒水灭尘,并要坚持随装随洒水。

5、装岩(煤)时,要注意检查有无残、瞎炮。

如发现残、瞎炮,及时按处理残、瞎炮的规定进行处理。

未处理之前,不准进行装岩(煤)工作。

6、装岩(煤)时,人应站在矿车的侧前方进行装车。

两人同时装车时,要站在矿车两侧,互相照应,装矿车要一前一后交错轮番进行,避免两锨同时入车,以防碰伤对方。

7、装车时,眼要盯着锨走,不能背着矿车乱装,以防锨一入车,影响装车效果,甚至锨碰它物及伤人。

8、装车时,两腿前后叉开,两手前后握住锨把,铲满煤矸后用力向上绕过肩膀装入车内,禁止水平旋转式装两旁,以防碰伤。

并随时检查支架及顶、帮安全情况。

如发现危情,停止装车,处理好后再进行装车。

9、装车过程中任何人不准手扶车沿和站在矿车上。

10、装车时遇到大块煤、矸必须破碎。

用大锤砸大块煤、矸石时,周围禁止站人,以防掉锤或粉碎的煤、矸石飞溅伤人。

11、装车时要注意工作地点周围的支架、电缆、放炮线及风电管路等,以防碰坏或碰伤自已。

12、往矿车内及溜子上装煤(岩)时,量要适中,不要装得太满。

在倾斜巷道中运输的矿车,煤、矸不得超出车沿。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