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445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x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县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引言

玉竹,别名尾参,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

玉竹,是我国人民几千年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主要物质,为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000000县玉竹生产历史悠久。

据资料考证,1300年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多次来我县龙山考察药源,当时记载的药材就有玉竹等80余种,巍峨的000000县境内的龙山已成为当时的药材资源库,发源地和引种扩散中心,宋代在海拔1500多米处的龙山岳平峰修建了药王殿,古时求医问药的人们络驿不绝和引种传播。

150多年前000000县扶锡丰高一带就有人工种植玉竹等药材生产,逐年遍布全县15个乡镇,引种幅射到周边邵东、邵阳、隆回、洞口、涟源、冷江、新化、双峰等县市种植,也引起部分省市药农的浓厚兴趣,相继有江西、湖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河南等省和衡阳、彬州、永州、岳阳、益阳、常德、怀化、湘西、株洲等地市来000000引种栽培。

新中国成立后,000000县先后建立了玉竹生产示范场,面积达千亩,使玉竹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自五十年代开始,000000县以“湘玉竹”品牌,出口东南亚地区。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000000县玉竹种植、加工达到了新的高潮。

据000000县农业局统计,200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3万亩,种植品种200多个,年产中药材15.6万吨,年产值3.4亿元。

其中,玉竹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玉竹7.6万吨,年产值1.5亿元。

种植玉竹万亩以上的乡镇3个。

其中潭溪镇2万亩,坪上镇1.2万亩,雀塘镇1.01万亩,玉竹种植已成为000000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2002年000000县成立了中药材生产加工营销领导小组,开始按照GAP标准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异军突起,机械设备投资1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51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加工龙头企业4家。

如坪上镇宝庆玉竹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交易玉竹多糖颗粒系列产品4000吨;潭溪镇新港玉竹开发有限公司,年加工玉竹饮片系列产品3000吨;雀塘镇兴农玉竹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交易玉竹饮片5000吨;林华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年加工交易玉竹饮片4000吨。

以上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台湾等地。

000000县成立的药材协会,除会员来自本县外,还有新化、冷江、邵东、邵阳、涟源、双峰等跨区域会员1078人,从协会会员中挑选出一支事业心强有敬业精神的骨干加入营销队伍,在全国药材批发市场设立了营销窗口或办事处4个,采取直销、转销、网上销售等方式,形成了玉竹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经营模式。

玉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对肺、胃、心脏、高血压、贫血、中风、癌症病人有良好的疗效外,在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等领域也广泛采用。

随着国际上认识的不断加深,引起了世界各国大型制药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玉竹等中药材产品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声誉与日俱增。

我们相信,中国加入WTO后,玉竹产品将阔步走向世界,造福于整个人类。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1.1指导思路

以特色农产品玉竹优势资源为原料,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培育玉竹支柱产业和“湘玉竹”知名品牌,增加农产品竟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长足发展,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民增收创造新的亮点,使玉竹产业朝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1.2总体思路

按照“品牌+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特色农产品玉竹产业化开发。

玉竹原产地000000县拟建立GAP玉竹生产基地,形成规范化标准,推进规模化生产。

全面实施优质种苗工程,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大规模推广良种,提高产品档次。

挖掘玉竹增产潜力,壮大玉竹龙头企业,按照GMP加工标准,重点扶持宝庆玉竹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新港玉竹开发有限公司、兴农玉竹有限公司、林华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家龙头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

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上,按照GSP经营标准,培育“湘玉竹”优秀品牌,把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形成经济共同体,提高市场竟争力。

加强玉竹特色农产品的组织领导,政府采取宏观调控,使GAP、GMP、GSP“三G”联盟,引导玉竹产业沿着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范化作业、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实现无公害农产品和创汇农产品体系建设。

1.3基本原则

1.3.1优先扶持具有竟争优势的玉竹特色农产品开发。

玉竹原产地000000县优先贷款发展玉竹生产,优先减免流通企业经营税费,优先获得出口退税资金补助。

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专业协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等活动。

1.3.2、优先扶持具有出口潜力的玉竹特色农产品流通。

原产地000000县玉竹产品在东南亚地区已有一定市场,还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WTO游戏规则,使产品打入欧盟市场和南北美洲市场,推动玉竹产品国际化营销。

对出口企业新开辟的国际市场,优先适度增加广告宣传费用的扶持,使玉竹产品的药理作用、食品添加剂的滋补作用和化妆品、日用品领域得到国际广泛认可,达到实现国际化营销的目的。

1.3.3、优先扶持玉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发展,适当兼顾适宜区域相对集中。

2002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已将000000县湘玉竹GAP栽培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2003年000000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全面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决定在原产地000000县重点建设玉竹等中药材GAP栽培基地20万亩,其中玉竹10万亩,2003年制定的SOP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在原产地000000县潭溪镇推广应用,获邵阳市推广成果一等奖。

在玉竹原产地000000县将建立万吨中药材批发市场,在周边县市、地市和周边省的适宜区域发展玉竹优势产业区,形成100万亩玉竹产业园区。

2004年以000000县政府名义,聘请了中国医科学院、湖南省中医学院的有关专家为000000县玉竹开发的专家顾问课题组,为产业区优先指导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新产品开发技术和市场信息。

二、规划重点

2.1、产业概述

2.1.1、原产地概述。

玉竹原产地000000县地区湘中腹地,位于东径11108ˊ—111050ˊ,北纬27.150—27.280,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为半山半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7.10C,降雨量1270毫米,日照时数1370小时,无霜期278天,绝对最低气温7.90C(1976年冬),最低海拔(淘金桥)179米,最高海拔(龙山)1513米,南有洛湛铁路,北有湘默铁路,207、320两条国道纵贯全境,交通方便。

2003年玉竹种植面积5万亩,亩产鲜玉竹152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3元,年亩产值近5000元,建立了玉竹生产万亩以上的乡镇3个,分别是潭溪、坪上和雀塘镇。

建立了玉竹加工企业54家,其中机械设备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51家,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4家,分别是宝庆生物药业,新港玉竹药业、兴农玉竹有限公司和林华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年玉竹加工能力3万吨,主要加工玉竹饮片,速溶多糖颗粒、玉竹罐头,玉竹饮料、玉竹乳剂、玉竹糖浆、玉竹营养胶囊等产成品,产品主销国内药材批发市场和城市超市,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国内年销售量占61。

5%,国际年销售量占38.5%,出口创汇0.9亿美元。

原产地000000县已建立玉竹协会1个,会员1078人,除本县会员外,邵东、涟源、冷江、新化、双峰、邵阳、隆回、洞口等跨区域会员300多人。

在广州等地药材批发市场设立办事处4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已直接到加工企业收购产成品,又直接到生产基地的各家各户现场看样登门选购。

办事处的窗口作用,已把千家万户的药材生产与千变万化的药材市场相连接,初步使药材生产走上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

2.1.2、适宜种植区域。

根据我国气候特点及引种栽培情况,湘玉竹(猪屎尾,中国目前最优秀的品种)适宜湖南、湖北、贵州、重庆、江西、浙江及广西、福建、广东北部栽培。

毛筒玉竹适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种植。

小玉竹、大玉竹、二苞玉竹适宜山西、山东、河北、河南、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栽培。

康定玉竹适宜四川、云南西北部种植。

2.1.3、现实加工基础。

000000县2003年加工企业54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龙头加工企业4家,2004年加工企业扩大到160家,重点扶持宝庆玉竹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港玉竹开发有限公司、兴农玉竹有限公司和林华药业开发有限公司,使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生产,树立“湘玉竹”品牌,形成加工企业连基地、连农户、树品牌,促发展的新格局。

2.1.4、玉竹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据现代研究表明,玉竹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除医疗用药外,在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等领域广泛采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主要来源于野生玉竹入药,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减少,逐步向人工种植发展,需求量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客商的重视。

由于玉竹的主要成份含有甾体皂甙、植物甾醇、黄酮类多糖及生物碱、粘液质、白屈菜酸等药用成份,具有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使心脏收缩增强,振幅扩大,血管扩张,降低血脂和血压,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性功能,抑制过氧化脂质形成,清除体内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延缓人体器管衰老,延长人类健康和寿命,对白血病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等功能。

加之人们食用后无毒、无副作用,药食皆宜而倍受青睐。

现代,更出现丰富多彩的开发潜力,在轻工食品方面,被广泛应用于营养滋补品、保健食品、饮料、糖果、糕点、玉竹罐头、玉竹茶等方面。

目前在广东、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和地区保健食品畅销,需求量逐年增大。

并朝着粉剂小包装速溶冲剂饮料方向发展,成为人们的方便食品和饮料,市场消费潜力在不断扩大。

随着玉竹产品领域的扩大,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原产地000000县七十年代每公斤鲜玉竹市场批发价0.3元、八十年代1.0元、九十年代1.6元、2000年2元、2001年2.6元、2002年3元、2003年3.6元。

这标志着玉竹产品被世界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玉竹产业市场前景看好,出口创汇优势明显增强。

2.2、规划区域

玉竹适宜种植在海拔200—3000米处,降雨量800—1500毫米的区域内,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玉竹原产地000000县适宜种植中药材土地面积152万亩,规划玉竹重点产区分布在潭溪镇、坪上镇、雀塘镇、太芝庙乡、潭府乡、大新乡、龙溪铺镇、迎光乡的所有村及巨口铺镇25个村、寸石镇26个村、陈家坊镇29个村、严塘镇4个村和雀塘镇叶家村,共计12个乡镇366个村。

这里不但有传统生产习惯,同时产量高、品质好、块茎粗大、商品率高。

通过引种观察,也适宜在邵东、邵阳、隆回、洞口等周边县种植。

本省娄底、衡阳、永州、彬州、岳阳、益阳、常德、怀化、湘西、株洲等地也是适宜区。

根据外省从原产地000000县引种栽培的情况看,湘玉竹(猪屎尾)在其它地区也表现较好,湘玉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惠及药农,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高效农产品生产平台,为加工流通企业提供了药源和经济效益。

2.3、发展思路

按照农业产业化思路,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为龙头,到2008年在000000县建立10万亩玉竹生产基地。

培育“湘玉竹”品牌,按照GAP生产标准,GMP加工标准,GSP流通标准和遵循WTO游戏规则,促进玉竹产区面积增大,产量增加、品质增优、产品创新、市场拓宽、效益增高。

将营销目标定位在国际大市场,将产品质量定位在领先于所有竟争对手。

2.4、主攻方向

玉竹原产地000000县2003年种植玉竹面积5万亩,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仍然沿袭传统、粗放的生产种植模式,凭经验生产,操作技术不规范,出现广种薄收。

深加工技术普遍滞后,玉竹加工产品大多是以创片方式的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企业少,产品综合利用和附加值低。

产加销环节组织化程度不高,内部管理松散,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尚未形成和走入正轨等产业发展障碍,已成为今后主攻方向的重要环节。

一是要按照国家GAP栽培标准规范玉竹生产全过程。

2004年组织专家、科技人员重点在潭溪镇井际、高梓、雀塘镇叶家等优势产业村建立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选用良种(猪屎尾)种苗,推广GAP标准,在三个村培训GAP规范技术操作人员500人次,印发GAP栽培技术规程1000份,按照GAP标准操作技术实施。

2005年在全县普及推广GAP标准,2006年面向周边地市、县市推广GAP标准,2007年面向从原产地000000县直接引种和间接引种的省、市推广GAP标准及栽培管理模式。

二是要按照GMP加工标准和GSP产品流通标准规范加工、流通全过程。

2004年在宝庆玉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港玉竹开发公司、兴农玉竹有限公司、林华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000000县药材(玉竹)协会等龙头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实行GMP、GSP标准玉竹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2005面向从原不地000000引种栽培的周边地市、县市推广GMP、GSP标准规范玉竹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2006年面向从原产地000000县引种的省市推广GMP、GSP标准,使玉竹产成品与国际接轨。

三是按照GAP、GMP、GSP三G联盟,提高产加销组织化程度,严格内部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基地+农户+品牌”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共同体,发挥集团军作战的优势。

四是要从国内外引进高科技人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

大力扶持玉竹深加工龙头企业达到现代化水平,提高产品综合利用和附加值。

在由聘请的中国医学院专家徐锦堂教授,湖南中医学院刘塔斯、常自立教授,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陈立峰研究员等专家的基础上,2004年继续从中医药大中专院校招聘专业人才,开发加工玉竹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湘玉竹”品牌效益。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

重点扶持四家投资上1000万元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和更新,使龙头企业高起点占领国内外玉竹营销市场,真正成为一头连千家万户的生产者,一头连千变万化的营销市场,成为千家万户生产者和国内批发商的合作伙伴。

2.5、发展目标

玉竹原产地000000县规划在5年内发展到10万亩。

其中2004年6万亩,2005年7万亩,2006年8万亩,2007年9万亩,2008年10万亩的奋斗目标。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标准规范的标准要求,2004年完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健全生产服务体系。

2005年经国家机关认证合格获得无公害认证证书,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打造“湘玉竹”品牌,建立初、深层次加工龙头企业160家,实现深加工和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玉竹产成品市场在巩固国内市场、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实现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和南北美洲市场。

玉竹年产值实现5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创汇1.5亿美元。

全县人平增加收入500元,财政增收1000万元。

三、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1、投资概算

在规划建设期5年内,即2004年至2008年,总投资80920万元(见表2),其中2004年种苗费等投资12138万元,2005年14164万元,2006年16184万元,2007年18207万元,2008年20230万元。

单位面积每亩投资表为2023元(见表1),其中种苗费1100元,猪牛粪60元,人粪尿60元,复合肥240元,土表复盖物30元,病虫防治18元,人工工资300元,水费15元,运输费100元,其他100元。

3.2、资金筹措

000000县特色农产品玉竹项目规划期5年内分年投资累计80920万元(见表3),其中需申请省级专项资金分年累计投资11400万元,占总投资15.3%,市级财政资金分年累计投资2100万元,占总投资7.6%,申请银行分年累计贷款24800万元,占总投资30.6%。

社会融资分年累计39020万元,占总投资46.5%。

资金筹措分年及时到位,才能使规划顺利实施和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保障措施

4.1、政策保障

县政府拟对特色农产品玉竹生产制定优惠政策,包括财政、信贷、税收、外贸、人才等政策。

不断完善玉竹优势产区建设的投资政策,税收政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基地建设扶持政策,为工商企业进入玉竹产业开发领域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新办深加工龙头企业在信贷优先扶持外,从投产时起免缴三年国家税费。

4.2、技术保障

以县人民政府名义鼓励玉竹优势产区,深加工龙头企业、流通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搞好生产、加工、营销策划,按照GMP标准规范加工龙头企业,树立“湘玉竹”品牌形象,开发新产品、新包装。

按照GSP标准和WTO游戏规则规范流通企业,鼓励企业和流通组织对外设立营销窗口或办事处,及时反馈流通领域、生产、加工领域新动态、新信息。

县政府每年从财政安排一定资金鼓励科技人员,对有重大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年奖10万元人民币。

4.3、资金保障

县财政拟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龙头加工企业、专业协会、科技攻关、科技培训、科学试验、技术推广、生产示范、聘请专家等公益事业。

鼓励各业务局积极向省、部争取项目资金。

县财政、农业、科技、农开办、扶贫办、林业等涉农单位的专项资金由县政府重新整合,相对集中支持,形成合力,专项资金向玉竹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倾斜。

银信部门优先信贷扶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

4.4、组织保障

县政府专门成立特色农产品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产业区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明确具体负责人,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奖惩机制。

重点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班子,配备专门力量,安排专项资金,搞好产业建设。

县级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公室,一是基地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优势产区基地建设,标准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产品加工办公室,负责加工企业的协调、新产品开发、标准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信息办公室,负责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及时向各级政府、生产基地、专业协会、加工、流通企业提供可靠动态信息、苗头信息的前沿工作。

4.5、宣传保障

县宣传部、电视台、报社、服务信息中心开辟专栏,设立专门窗口,大力宣传报道和网上发布电子邮件。

将000000县特色农产品玉竹建设情况,优秀产品、先进事迹、新产品开发、龙头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进行广泛宣传,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外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对优秀宣传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