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5116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doc

广东省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复习题

1、职业病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危害严重。

因此职业卫生首先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2、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与职业生命有关的、并对职业人群健康产生直接或潜在不良影响的环境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有害因素。

3、鼠药中毒事件主要为国家禁止使用的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甘氟、毒鼠硅等抽搐性灭鼠剂引发,此类灭鼠剂毒性高、发病快、病死率高。

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确定的《职业病目录》中规定的职业病就被称为法定的职业病。

5、(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7、发生强烈爆炸时,听觉器官在强大的声压和冲击波气压的作用下,可出现鼓膜破裂,听骨链断裂或错位,内耳组织出血以及柯蒂器的毛细胞损伤,轻症可部分或大部分恢复,重症则致永久性耳聋,这种强烈的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的听觉器官急性损伤,引起听力丧失,称:

暴震性耳聋。

8、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称:

职业性皮肤病。

9、在生产条件下,最常见的主要致病因素可分为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三大类。

10、电离辐射的过量照射可致人体发生放射性疾病,称为放射性疾病,包括:

①全身性放射性疾病,如急、慢性放射病;②局部放射病,如急慢性放射性皮炎等;③电离辐射所致的远期损伤,如放射线所致的白血病等。

11、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12、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称为职业接触限值。

13、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和最高容许浓度(MAC)三类。

14、密闭空间:

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分为无需准入密闭空间和需要准入密闭空间。

15、工人在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称:

高温作业

16、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称:

空气监测。

17、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新风量与通风房间体积的比值,称换气次数。

18、生产现场通过采取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或组合使用,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进行标识,以提醒劳动者或行人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危险发生,这类标识称:

警示标识。

19、个人防护用品又称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配备以及涂抹、使用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20、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

21、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个类别。

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是指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对规范职业病危害评价、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23、职业病危害事故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劳动者健康损害的事件,包括急慢性职业中毒事故、群发性职业病、职业损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24、化学中毒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人员伤亡情况,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响应。

25、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6、医疗救援队在现场安全位置设立分类站,对伤员按轻症、重症、危重、死亡等进行分类,分别标出绿标、黄标、红标和黑标,并在检伤分类卡上记录相关情况。

27、对于急性工业中毒导致的伤亡事件,则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调查处理、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8、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的相应措施。

29、危害源的评价是对引起化学中毒事故的化学物的定量认识过程,即确定化学危险物的泄漏量,空气中的浓度和人员可能接触剂量,并观测化学毒物浓度在地域和时间上的梯度变化,估测其不同的危险性,指导有关人员合理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0、以下属于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范围的是: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2职业病防治规划、计划、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4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职业危害的控制管理复习题

1、职业危害防护的目标是防止和控制来源于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保护和促进劳动者健康。

2、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基本要求: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2、尽可能消除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3、控制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并使之降低在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内。

3、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原则:

1、应符合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基本要求;2、应按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级顺序选择预防控制措施;3、需要考虑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技术的合理性。

4、若间接、警示性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取安全操作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和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来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5、尽可能消除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通过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人防护控制等防护措施来尽可能消除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6、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以及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防护措施。

7、可行性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设计单位完善设计,建设单位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时能做到的可能性。

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标准中规定了工作场所47类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9、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是用来防止劳动者过量接触,监测生产装置的泄漏及工作环境污染状况,是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保障劳动者免受粉尘的危害。

10、防尘技术措施:

1、工艺改进措施;2、机械通风除尘;3、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4、职业卫生监护

11、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应做好上岗前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的定期检查

12、我国防尘降尘措施的经验总结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

13、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通过各种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可进一步防止粉尘的吸入,进一步减轻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这也是防止粉尘侵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

14、防毒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做好“前期预防”。

1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标准中规定了工作场所339类毒物的职业接触限值。

16、防毒技术措施:

1、工艺改进措施;2、工程技术措施;3、防毒卫生保健措施。

17、依据《职业卫生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对就业禁忌症进行检查,凡有职业禁忌症者,禁止从事相关工作。

定期体格检查的间隔期可根据下列原则而定:

1.疾病的自然演变、发病快慢和严重程度;2.接触的职业危害程度;3.接触人群的易感性。

体格检查项目应鼓励使用特异及敏感的生物检测指标进行评价。

18、防毒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

19、通风机、鼓风机等管道送风设备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气流对管道的冲击、摩擦及机壳振动。

20、消声器装设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的进、排气管上。

21、2007年,《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对接触稳态噪声及非稳态噪声的作业人员的等效连续A声级接触限值进行了规定: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见。

22、当振动机械所受到的扰动力的频率与设备固有效率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使设备振动得更加厉害,甚至起到放大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日常生产中一定要控制共振发生

23、高温作业气象条件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流速和热辐射四个因素

24、高温作业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高温、强辐射热作业;另一类高温作业是高温、高湿作业,例如造纸、印染等工业的液体加热及蒸煮,

25、防暑降温技术措施改进工艺,热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②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④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⑤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之间可设置隔墙(板),使热空气沿着隔墙板上升,经过天窗排出,以免扩散到整个车间。

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

26、防暑降温保健措施:

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作业工人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2.个人防护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职前体格检查。

27、电磁辐射是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它的传播速度即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光速。

电磁辐射可按其波长、频率排列成若干频率段,形成电磁波谱。

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学作用也越强。

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

28、放射防护应遵循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这三个原则。

29、在生物有害因数中,体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消灭传染源或使传染源无害化的工作称为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0、传染病易感人群的防护基本原则

(1)预防接种;

(2)药物预防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复习题

1、企业存在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2、目前国家颁布的法定职业病有几大类?

多少种?

3、什么叫建设项目“三同时”?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有哪几种?

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目的是什么?

6、为什么要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7、何时要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8、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9、为什么建设项目竣工后要向安全监管部门申请竣工验收?

10、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企业要负有哪些法律责任?

11、工作场所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主要起到何作用?

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牌与警示标识有何区别?

13、企业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要阐明哪些内容?

14、违反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设置,企业负有哪些法律责任?

15、企业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哪几种?

16、企业需建立哪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7、企业主要依据什么去建立企业职业卫生档案?

18、企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有哪些种类?

19、如何才能辩清有机溶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20、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主要有哪些?

21、企业向安全监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22、违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要负有哪些法律责任?

23、企业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应急救援设施应负有哪些法律责任?

2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主要有哪几种?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