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5620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ppt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两大核心:

风险管理、持续改进,安全标准化五要素,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作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管理之本。

主要是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规章制度和原始记录,要求安全基础管理扎实,规章制度齐全,原始记录准确。

用这些制度和基础资料、记录等来教育、规范、约束企业每一个员工(含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现场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条件。

主要强调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要求工作现场(含:

安全技术、安全装备、环境安全)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标语齐全醒目,各种信号、保险防护、警报装置齐全可靠,安全通道畅通,给工人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它能随时提醒、激发人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也能防止人产生失误带来的种种危害。

操作标准化-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

所谓操作标准化就是对每个工种岗位都要制定科学的、可行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

使员工熟记并严格执行,培养一种正确的操作方法,纠正和避免习惯性违章作业。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标准化的过程,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提高职业操作技能和安全素质的过程,不同于过去要求工人简单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而是将工人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程序与动作,用行为科学的方法使人-机(物)-环境达到最佳状态,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初始水平,新的水平,更高水平,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动态特性,AP,CD,AP,CD,AP,CD,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准备与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流程,

(一)证书有效期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3年。

期满前3个月,企业可按规定申请延期,换发证书、牌匾。

(二)等级撤销取得标准化证书的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内发生下列行为的,由原审核单位公告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级:

1.在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申请材料不真实的;2.不接受检查、抽查的;3.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4.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一级企业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所属成员企业10%以上发生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5.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半年内须申请复评,复评不合格的;6.企业再次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

被撤销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按降低至少一个等级重新申请评审;自撤销之日起满一年的,方可申请被降低前的等级。

被撤销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应向原发证单位交回证书、牌匾。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规定一、关于考评分级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

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州、盟)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

二、关于企业申请条件1、申请一级企业的,应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9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

2、申请二级企业的,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8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死亡人员未超过1人。

3、申请三级企业的,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生产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未超过2人。

三、关于评定标准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2、行业评定标准。

已发布的评定标准:

冶金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冶金煤气、铁合金、氧化铝、电解铝、有色重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延压加工、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造纸、白酒、啤酒、乳制品、食品、纺织、商业、现代物流、冶金、机械制造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细则。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要求,1、安全生产目标2、组织机构及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4、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5、培训教育6、生产设备设施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报告调查处理13、绩效评定持续改进,1.1目标:

确定安全生产(年度)目标,并以文件的形式下达企业下属机构。

1.2监测与考核:

目标分解、监测、评估和考核或风险抵押金制度等,内容简介,1,安全生产目标,2.1机构及管理人员的配备: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2任职资格:

企业主管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2.3安全会议:

安委会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

2,组织机构及职责,2.4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安全生产投入,一、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进行提取计划的编制。

二、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应专款专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使用范围如下: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4)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5)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6)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7)安全标志及标识;(8)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应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

1、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根据个自的部门特点与职能,定期获取和识别适用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并及时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汇报。

2、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应定期汇总获取及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并对汇总清单以文件形式给予发布。

3、应及时将识别和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并通过培训、考核等地形式并其传达到全体员工。

4,法律法规和文件资料体系,4.2构成文件资料体系的的核心制度:

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管理制度5、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6、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7、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8、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制度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10、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11、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12、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13、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4、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16、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7、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18、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19、应急救援管理制度20、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管理制度21、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等。

4.3操作规程:

编制:

应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宣贯:

应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适用性:

应完善、适用。

风险管理,4.4评估: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进行识别和获取,并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及其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4.5修订:

根据评估情况以及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

持续改进,4.6文件和档案管理:

1、应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

2、安全生产档案:

(1)安全生产管理文件

(2)事故记录(3)风险评价信息(4)各类培训记录及资料(5)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6)事故调查报告(7)安全检查、整改记录(8)职业卫生检查与监护记录(9)安全生产会议记录(10)安全活动记录(11)法定检测记录(12)关键设备设施档案(13)应急演习信息(14)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15)维护和校验记录(16)技术图纸等。

5.1教育培训管理:

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

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

应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5,教育培训,5.2安全生产教育形式,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应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6,生产设备设施,6.2对生产设备设施建设的要求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厂址选择遵循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规定。

厂区布置和主要车间的工艺布置,应设有安全通道。

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安全顺行。

6.3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应建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及运行台账、维修计划,并按计划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检修。

6.4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应建立新设备设施验收和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对新设备设施进行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应按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报废或拆除。

6.5设备设施检测检验:

应建立设备设施检测检验的管理制度,并对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检验,对有关资料归档保存备查(现场张贴)。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应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临时用电;(7)其他危险作业。

应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7,作业安全,风险管理,7.2作业行为管理:

应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应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执行工作票制。

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

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对危险作业应执行专人监护和联系措施,并佩戴相应安全防护装置。

7.3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

应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并坚持贯彻执行。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的有关要求。

厂内交通警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有关要求。

7.4相关方管理:

应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应包含:

管理要求、资质和安全要求、过程控制手段等7.5变更:

应建立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

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8.1隐患排查:

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部门/人员、方法等,并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8,隐患排查和治理,风险辨识与评价(风险控制措施),个体防护,降低危险,消除危险,个体防护,管理控制,工程技术控制,局限控制(如分散风险),隔离人员或危害,变更工艺减少危害性,改用危害性低的物质,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8.2排查范围与方法: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应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8.3隐患治理:

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并应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9.1辨识与评估:

应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9.2登记建档与备案:

应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的规定对重大危险源向安监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9.3监控与管理:

应对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的相关人员应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

9,危险源监控,10.1职业健康管理(体检与检测):

应建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并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

应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布并存入档案。

10.2报警与预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必要的泄险区。

10,职业健康,42,10.3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并以告知卡的形式进行现场告知。

10.4职业危害申报:

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10.5职业卫生评价:

应按照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和安全文化达标职业健康管理基本要求的通知(成安监201376号)的规定,进行职业卫生评价。

有毒物品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有毒物品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并建立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定期组织训练。

11.2应急预案:

应按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有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和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应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保证其完好、可靠。

11.4应急演练:

应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

11.5事故救援: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应急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告。

11,应急救援,12.1事故报告:

应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明确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事故调查或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12.3事故回顾:

应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进行回顾、学习。

12,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应建立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时间、人员、内容范围、方法与技术、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

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应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评定报告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应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纳入部门、所属单位、员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并按PDCA循环原理进行持续改进,13,绩效评定持续改进,谢谢!

谢谢!

Ifwecannotmanagesafety,whatcanwemanage?

(如果我们不会管理安全,那我们什么管理都不会),Imaginewhatwecanmanage,ifwemanagesafety!

(如果我们会管理安全我们就会管理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