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914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docx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

小学教师的文化阅读

(2007年寒假同小学教师的交流)

一、人家怎么读?

读书或者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必多说的,而且读书就是读书,不是听课、听讲座或者报告可以替代的。

我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有时间就读点书,老是赶着听课干吗?

没听说一个有成就的人是听课听出来的。

听课之类的可以引导,但最终还是靠读书。

就我所知,国外从小学到博士,每上一个台阶,就意味着你读了多少书,读过哪些书。

听我课的有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研究生,是学语言专业来旁听的。

我上课之后,她对我的学生说,老师说的康德的“三大批判”我都读过。

我的学生很惊讶,你不是学语言的吗?

又不是哲学或者美学,读那个干嘛?

她很吃惊地看着我的学生:

你们不读吗?

学人文社会科学怎么能不读康德呢?

我的学生不敢说话了。

绝大多数,哪怕读到博士,没有读过康德的是绝大多数。

我手头有一份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推荐给幼儿园直到高中12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图书300种,几乎覆盖了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诸多经典书籍,我举几个例子就可以形成印象了:

三年级之内就接触到英国著名作家格林厄姆,4-6年级要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7-8年级有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狄更斯、杰克•伦敦等的作品。

我看到的另外一个材料,美国的小学课文就已经有荷马史诗《奥德修纪》而且要求读全文。

在美国无论读到什么层次,作业不多读书多,考试不多写读书报告多。

我一位朋友读书算是够勤奋也够多的了,在美国已经取得了攻博资格,去了解了一下,不敢读了:

一周就是十多本书,还要写这些书的读书报告。

最后还是回来读的博士。

我邻居的孩子考上了国内的博士生,但还是决定去加拿大攻博,探亲回来聊天说,在那里学习最不习惯的就是读书,各门课老师讲得少,就是开书目、写读书报告和讨论交流,有时为了读明白一本书,至少要读十倍于这本书的参考文献,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读书报告,稍有马虎,老师几个问题就可以判断你读书的深浅,然后成绩就记录在案,谁都不敢懈怠。

据说,中国学生读书的量不及美国学生的1%。

这一点,我自己的体会尤其深刻。

我给自己的研究生开参考书目算是认真的了,每年更新,一份书目有六七百种书,我只建议在三年内努力读掉一百种,而我所检查的读书报告其实只是一本书的读书报告,而且不管你是提纲挈领的还是确有心得的,所以一门课下地,学生能认真读掉三至五本较为经典的书籍就不错了,一般的学生满打满算也读不到一百种。

而且据调查,中国学生的阅读大量是同课程直接有关的书籍,包括各种教材、教参之类的,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面试,只要一问学生就知道“三个基本不读”:

不读作家作品、不读理论经典、不读学术前沿。

考试主要死记硬背教材教参,而在我看来,国内多数教材教参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含量并不像我们所期待的,“天下图书一大抄”,教材教参尤其如此。

二、我们为什么要读?

读书的道理很简单,不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综合素质,都离不开读书,就其目的来说,可以分为“有用之用”的功利性阅读和“无用之用”的素质性阅读。

功利性阅读

功利性阅读当然是指同大家的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书籍阅读,任何人出于职业性、技能性、岗位性考虑,都需要有这类阅读。

既然是功利性阅读,就要以追求最大功利为目的,如升学、升迁、就业、谋职等。

但功利还有个眼前功利和长远功利之分。

从眼前功利出发,我是建议大家读一点同自己工作直接相关的很“实际”的书的,比如大家作为小学老师——就说小学语文老师吧,总归应当去阅读各类概论式的教材、经验之谈、教辅教参的,这类书籍应付教学和考核考试之类也许是有“速效”之功的。

但是一旦你能够基本胜任教学,在无损于眼前功利的前提下,就应当考虑一下长远功利了,尤其是在二十出头到四十出头的这个年龄段上,这可以说是功利性阅读的黄金岁月:

有压力也有动力,哪怕是功名心和成就感;相对说来有体力也有精力,即便这也是生活负担和工作负担最大的时候。

这个年龄阶段要是没有功利追求,就有点未老先衰或者“哀莫大于心死”了。

说功利性阅读的黄金岁月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开始结合起来了,不仅有了阅读的需求(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也具备了将知识转换为能力的经验,也就是说,读了有用的东西,很快就能用到该用和需要用的地方。

因此,即或是功利性阅读也就要考虑到“小用”和“大用”的区别了,这就涉及到阅读的长远功利了,也就是有意识地提升阅读的层次。

读什么样的书能提升阅读层次?

有专家建议或图书评介当然很好,但是最适宜作判断的还是你们自己。

翻一翻,要是大同小异似曾相似的书,那大概就没有超出你的阅读层次;要是概念术语成堆、理论抽象晦涩如同天书,那大概又超出了你的阅读能力,最终会不堪卒读。

较为合适的选择是翻翻目录,看看前言,内容较为新鲜而又大致能理解在谈论些什么的书。

如果你不是有意阅读基础理论书籍的,就应该注意实际案例是否同你的实践对路、是否丰富,相关的理论阐释是否是你的理解能力所能及等。

就我的一般阅读经验来说,同样是谈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书籍,外国学者的著述往往能提供更多新鲜内容,更有助于打开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我看到过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小学自然科学的教学操作,从1年级到6年级,用什么方法教、培养什么样的理念和科学方法,不仅对自然科学这门课有实用价值,而且对教语文及其他人文学科也很有启发,有些思路和做法你甚至可以移植过来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

这类书籍与国内的同类书籍有什么区别呢?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在前沿性和学理性的基础上,前沿性是发现和关注现实中的新问题,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学理就是对规律、规则的概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我们的字词教学、作文教学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但是缺少理论的提升。

我看过不少教学经验介绍和绕有特色的教案,还有特级老师写得很仔细也具有可从操作性的“作文四步(或六步)教学法”,我总是问,为什么不能是三步或五步呢?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美国佬的那本书是严格地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写出来的,而同时美国学者又具有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学术传统,因此在谈论教育时少有夸夸其谈抽象空泛的高头讲章,但也不限于就事论事,而注重对实例分析且有理论提升,所以常能举一反三,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启发。

我说的意思是功利性阅读也要注意前沿性和学理性,这是提升阅读层次的一个导向。

有些基础性的书籍或教材,它的作用就是打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对付了眼前功利,就可以提升了。

比如读过国内的儿童心理学或者儿童教育学的教材,对付了考试,就可以考虑读一点国外的同类书籍,甚至直接读建构主义的鼻祖皮阿杰的儿童心理学,这是以一当十的阅读。

再比如在小学基础教育和学科教育方面,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同美国一家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套美国学者著的教育丛书,其中好几本就有我前面说的那些特点,就是忙中偷闲时翻翻也是蛮好看的,会有一些启发的。

素质性阅读

我曾经有个很偏激的说法:

素质是无用之物。

这个所谓“无用”是指非直接功利性,而不是说“废物”之无用。

是属于那种待到用时方恨少的东西,或者有时连是否有用都说不上。

比如爱因斯坦拉小提琴、英国前首相希思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的文学修养等同他们的职业或专业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功利性。

从前二十多年前上海发生的硫酸毁容案到几前年云南的马家爵案,曾经唤起我的一个莫名感慨:

要是喜欢一点文学该多好,大概可以避免很多悲剧了。

因为文学阅读就是在学着了解人和理解人,还学着如何宣泄、舒解、释放自己的郁结,所谓“愤怒出诗人”嘛。

在素质性阅读中文学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了。

不管你是不是语文老师,一个人多多少少接触过文学,不论是消遣还是心灵陶冶,为什么呢?

这里就有个心灵沟通的问题,看看别人是如何生活、如何想、如何说的。

看到熟悉的会发生兴趣,比如我们读池莉;看到不熟悉的也可能发生兴趣,比如我们读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作品。

恋爱会写诗,失恋也会写诗。

你要是发愁,可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要是不得志,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想想身为帝王、身为朝臣莫过于此,你多少也便有点释然了。

当然不能卖瓜说瓜甜,无限夸大文学的功能。

我用有些偏激的方式想强调主要是两点:

第一、不应该以各种方式把素质性的转变或偷换成功利性的,比如体、音、美、舞、文等各种培训不能仅仅瞩目于考级、升学、拿奖等,而应当培养一种人文情操,如个性、气质、修养和鉴赏能力等等。

俄国19世纪小说有很多写到法国家庭教师在贵族家中教钢琴、舞蹈以及各种礼仪交往的文明举止。

这些就属于同考级、就业无关的无用之用。

第二、素质性是非常综合性的一种素养、能力、气质,而不是单打一的某项专业特长,以某项专业特长来替代综合素质,就有点舍本逐末了,这不是素质培养的根本目的。

简单地说,素质性培养就是为了克服“单面人”或者“匠人”的。

我上文学课,经常有学生问我学了有什么用?

我说:

没用,就是为了避免你们成为公文写作机器。

所以,哪怕你就是为了使自己有用一点,基础更好一点,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素质性阅读,不要只看教学的那几本、应考的那几本,那些书“有用”,但也不要忘记,我们读书更多的恰恰是为了“无用之用”。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读点什么?

三、我们读点什么?

要是说开书目,委实还有些困难。

阅读总归是个人的事,业余的阅读尤其如此。

这里说的一些充其量也只是为大家的阅读选择提供些参考,真正想说的是,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记得有一年,楚天台请我去做读书节目,离节目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主持人为了打发掉这一分钟的时间,就请我对观众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我没有经验,一时愣住了,不知说什么好,于是急匆匆憋出了一句:

读书总没错。

现在想说的也是这句话。

当然,比较而言,自觉地读、稍微有计划地读,又比盲目地读、杂乱地读,要好些。

这里说的好些,准确地说是更有效率些,尤其像大家本来读书的时间就很宝贵。

我这里说的只是阅读对象的几种类型。

第一是经典阅读,这应当构成我们阅读的底座。

“经典”一般意义上说,是指卓越的、具有典范性的可以传世的作品。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门类各有自己的经典,而经典一般说在该专业门类的传统中形成的。

因此经典阅读的选择和确定,大致说来是跟着传统走、跟着专业走。

但是作为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专业分工还不像高校那样细密,所以经典阅读有时既是本专业的,有时也需要跨专业的。

比如说“科学怪人”霍金的《时间简史》虽然属于自然科学,但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有报道说,没有哪一位科学家的著作能像《时间简史》那样成为发行量上千万,全世界平均每500个人就拥有一册的畅销书。

在西方,没有读过《时间简史》甚至会被认为是没受过教育。

我就是看了有关报道连忙去买来一本翻翻,怕别人说我没受过教育。

法布尔的《昆虫记》也是科普读物的经典了,小学语文课本都选录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总不能像小学生一样仅仅读选入课文的那一点吧。

经典阅读同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呈相关性,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同经典阅读的多少有关,而且由于经典被反复地再生产(印刷、出版、传授、引用、阐释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构成了书本知识和我们阅读的底座,所以阅读经典同样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功效。

比如在杂志或者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小学语文老师讨论识字教学,有不少老师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其中大多数经验都离不开汉字构造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

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经典,也是解说“六书”的经典,后人诸多阐说皆由此而来,要是读过《说文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小学识字教学规律的基础,少走一些“摸索”的弯路。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我以为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是经典之一,几乎可以说是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古代文学教学的百科全书,读来饶有兴味。

经典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只要头脑中有阅读经典的意识,就可以不断地垫厚拓宽我们的知识和阅读底座,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比较而言,经典阅读是比较辛苦的,对多数老师来说,要采取研读的方式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有困难。

我的建议是零敲碎打、零存整取;也就是知道一点、浏览一点,有空翻一翻,用时钻一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第二是日常阅读:

这应当构成我们阅读的习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未必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而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内容、一种兴趣或者消遣方式,不一定有既定的目标和特定的范围,因此日常阅读就是跟着感觉走——读自己所喜欢读的。

一般说来,日常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养成阅读习惯,我并不反对逛街、看电视、网聊、打麻将等任何一种习惯,只是认为对老师来说,阅读的习惯也许更有益于其他,或者说是在诸多生活习惯和兴趣中应当养成的一种习惯。

既然是日常阅读,我不主张对阅读对象轻率地做出品味高低之分,你喜欢阅读通俗文学,我喜欢阅读严肃文学,并不等于你的品位高我的品味低;你读经典,我读快餐,各自能在阅读中获得各自的精神享受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这就是日常阅读。

我睡觉前喜欢拿张《楚天都市报》浏览,学校赠发有《光明日报》我倒很少读,觉得累。

我的老师批评我没品位,都市报是市民报纸读它干什么?

我说要是读《光明日报》就成了知识分子,那全国就不用办大学了。

日常阅读是自我调节的阅读,精神好自然有兴趣和精力读点高深些的书籍,累了就想读些轻松的。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不懂这个道理,白天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睡觉前读托翁的《战争与和平》,每次读不了两页就想睡觉,终于没把它读完,后悔得要死,还不如读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或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呢。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在哪里呢?

日常阅读没有有效利用。

我的一位学生平时爱读些文学作品,爱读的就找来多读些,不爱读的翻翻就过去了,课后闲聊,发现经典的冰心、时髦的陈染什么的都读过,很是令人刮目相看,后来成了好朋友才告诉我,好多书都是泡脚的时候读的,这也就是日常阅读的有效利用了。

其实我现在讲大众文化、通俗文学,如侦破、武侠、言情、奇幻等,大多数也是日常阅读攒下来的,没想到派上了用场;临到要用,再读且不说来不及,也读不进了。

第三是时尚阅读:

这应当构成我们阅读的前沿

如果说日常阅读是凭兴趣,是自我引导的话,那么时尚阅读就是他人引导了。

我这里说的时尚主要不是指代表学术和学科发展前沿的书籍,而是指流行文化或者大众文化或者消费文化前沿。

这个道理就跟我们说现在穿什么样式、流行什么发式一样。

这类阅读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不能同自己的生活隔绝,尤其是同文化消费隔绝;对于我们当老师的来说还有一层特别的意义,就是不能同我们自己的学生在文化上产生隔膜,否则我们就很难了解自己的学生,更说不上如何有效引导和教育的问题了。

时尚既然是时尚,就有“领导时代新潮流”的意思,所以时尚阅读就要跟着时代走;谁对时尚最敏感、最热衷呢?

在学校的圈子里,自然就是学生了,所以还要跟着学生走。

应当说在时尚阅读方面学生一般走在老师前面,这也是所谓“反哺”现象,即后代哺育前辈。

你要知道最热的歌星影星和他们的作品、最火爆的网络游戏、最“经典”的动漫、最流行的绘本或者小说,就要虚心想你的学生请教。

在传统社会是年长者引领年幼者,在现代社会情况不大一样,年长者依传统行事,年幼者追逐时尚。

这种追逐不是主动的,而是受商业社会、消费社会引导的结果,从小学生接触社会开始就是这样了。

这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就像流行歌曲不是好不好听的问题)而是因为“兴”,别人都在看、都在唱,所以“我也要”。

以课外文学读物为例,就我有限的了解,从80年代到今天(正好是一代人的概念),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文学阅读经过了:

魔幻-奇幻-玄幻

侦破-罪案-恐怖

言情-伤情-迷情

这样几个大的阶段,这个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吸收各种流行元素加工再造而成。

我看过报纸的报道,说家长和老师为此大伤其脑筋。

没收、禁止看来是没有大用的。

西方人说过“最大的诱惑莫过于禁止”,我们都不会忘记,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堕落,蛇的诱惑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根本来说是上帝的禁止。

以上三类流行读本或绘本的基本主题是未来、死亡、性爱,学生爱读自然是因为能够满足他们的趣味、想象和对未知的渴求。

如果从小学教育上找原因,我以为是不是:

教谕压倒了趣味、务实压倒了想象、已知压倒了未知(未来、死亡、性爱等),而后三点正是从小学生开始就逐渐膨胀的,但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却往往受到了压抑,我读过一套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就觉得很难适应和满足小学生的这些渴求。

这里可以引出很多小学教育的文化反省问题,从教材编写、课外读物的选择、教师的教学等。

思考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们要阅读它们,其中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只有在我们阅读后才能分析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说,时尚阅读或许还是我们老师的职责之一。

四、我们怎么读?

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我主张快乐阅读。

米卢执教中国足球队虽然没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留下了一份精神遗产,这就是“快乐足球”的理念。

他说,你首先要觉得足球是快乐的,你才能够细细地琢磨它、品味它、享受它。

中国人把足球看得太重,要么同民族和国家的崛起联系在一起,要么同赌上一把发大财联系在一起,于是中国足球就很不快乐了。

你看看,中国女足没什么人管的时候,孙雯、高红等“铿锵玫瑰”多快乐,成绩也好;等到重视起来了,要为国争光了,走马换将般地折腾,玫瑰还是枯萎了,为什么呢?

压力大了就不那么快乐了呗。

米卢的理念对我影响很大,我一直在研究生中倡导快乐阅读、快乐科研,但也是因为种种原因,使他们难得快乐。

不过快乐阅读在多数时候还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毕竟是较为个人化的事情,是可以“由着性子来”的。

快乐阅读就是要从阅读中获得愉悦感,西方有爱智慧、爱知识的传统,所以把阅读当作乐趣,据说俄罗斯人酷爱读书,公园里、街道旁的椅子上随时可见读书之人,就连排队购物也是手不释卷。

要快乐起来就要减负减压。

中国在传统上是以功利主义态度来对待读书的,或者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或者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瞧瞧,像不像今天对待足球?

),所以不仅要“头悬梁锥刺股”,还要“熬得寒窗十年苦”。

从我们受教育开始,就不断地被灌输,读书是很苦的事,你要说自己是轻松愉快地读书,倒好像读得不那么地道了。

我在前面说了,作为生活的兴趣和习惯我并不以为读书就比其他的兴趣如何了得;我从来不认为,我喜欢逛书店买书就比你喜欢逛商场买服装趣味高品位高。

我只是想说,难得闲暇的话,阅读也是快乐的。

所以在怎么读的问题上,我首推休闲式阅读。

休闲式阅读也可以说是消遣性阅读,甚至可以说是无目的的阅读,这是我很看重的一种阅读方式。

不要把阅读同学习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样会把自己搞得很累的。

就是翻翻看看,看到什么是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重要的是要看(阅读)。

就像看电视,很多人就是看成习惯了,越看越要看,没有什么可看的也要看,一个晚上就拿着频道转换器调来调去,最后说一句:

唉,真没什么可看的。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摄入很多信息了,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会发现他什么都知道一些,只是信息未经有意识地整理,显得凌乱罢了。

阅读也是会这样的。

但是同看电视相比,阅读是主动的选择性接受的,图像是被动的强制性接受的,这不仅仅是“看什么”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怎么看”的问题。

简单地说,图像直接刺激感官,给你看要你看的东西;而文字必须经过大脑处理,才能接受你想接受的东西。

所以同样是休闲或消遣,信息的摄入和加工整理方式是不大一样的,这大概是阅读成癖的人往往比看电视成癖的人“显得”更有“修养”的原因。

休闲式阅读在方式上多以“泛览”为主要特征,“泛”的程度取决于你的兴趣。

兴趣有两个指向:

一个是平面指向,一个是纵深指向;前者是“越不知道的越想知道”,在广度上拓展;后者是“越是知道的越想知道”,在深度上拓展。

这都可以通过休闲式阅读来满足,年深月久,很可能前者就成为“杂家”,后者就成为“专家”。

这也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阅读有了一定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自然会升华到鉴赏式阅读,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增加了比较、鉴别的活动,可以品评优劣高下了。

如果阅读对象是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审美性阅读。

经常有人请我讲讲如何欣赏文学作品,有关这类的讲座、书籍不可胜数,我不可能讲得更精彩。

这跟吃菜一样,品尝多了,就品出了味道的高下之别。

换一句话说,休闲式阅读的“兴趣”在鉴赏式阅读中就逐渐提升为“趣味”了。

鉴赏式阅读大致说来有两种:

一般性鉴赏和专业性鉴赏。

一般性鉴赏只要自己觉得好看、喜欢就行了,西方人说过“趣味无可争辩”。

鉴赏是很个人化的,没有必要求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心境下读同样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专业性鉴赏对语文、音乐、美术等的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是要有较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二是要将这种感受用各种方式传递出来,让别人也能感受到。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可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一般性鉴赏可能是整体的、直觉的,用通常的话说,就是“好看”或者“不好看”。

受过文学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可能会把如何“好看”有条有理地说出个道道来。

叙事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同对文学作品的构成的理解有关。

其实从小学语文开始,我们就在接触这个“结构”了,再加上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等等,我们就有了鉴赏的本钱了。

与休闲式阅读的“无目的”相比,认知式阅读则是以明确的学习为目的。

借用教育学的术语来说,休闲式阅读更多的是“习得”,即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无意识地、非正式地、自然地获得认知的方式;而认知式阅读更多的是“学习”,即通过教育有意识地、正式地、有规则地获得认知的方式。

所以认知式阅读应当说是较为辛苦的阅读方式。

由于认知式阅读大多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识积累,因此前人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经验之谈了,在这里“怎样读”就同你“怎样写”联系在一起了。

所谓“怎样写”既包括写点读书笔记(文字摘录或心得体会),也包括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写点眉批什么的。

读或写无非是两个重点:

弄明白书上说了些什么?

想一想你如何看待?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结晶。

就我的认知式阅读来说,最开始是抄录多,中间阶段是做提纲要点多,现在是写阅读体会多,也就是阅读经历了一个由“知”到“悟”到“用”的过程,所以“读法”和“写法”也就发生变化了。

阅读是很个人化的事,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生的事,所以也就“法无定法”了,有效就好。

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想来想去还是那句:

读书总没错。

对于我们成年人或者当老师的来说,不需要格外附加什么限制,比如读“好书”、“健康向上的书”之类,除了你自己,没有谁能为你做主;哪怕是“坏书”、“不健康的书”,我们也应该看一看,否则怎么知道它“坏”、又“不健康”在哪里呢?

阅读是你自己的生活,你总不喜欢成天有人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吧。

如果说要我对阅读提点什么希望的话,那就是轻松愉快有效地读书。

毕竟读书的闲暇对我们当小学老师的来说还是“稀缺资源”。

谢谢大家。

2007年1月30日匆忙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