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047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docx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二轮复习学案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

题型检测(八)化学实验的操作与评价

1.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创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实验操作者都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前,应反复摇动后再开启

B.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C.完成实验室制取氯气后的废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D.在实验室中分离某些物质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下

解析:

选B A项,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错误;B项,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为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容量瓶不漏水,正确;C项,实验后的废液都应倒入废液桶中收集,集中处理,错误;D项,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蒸气的温度,错误。

2.(2019·湖北名校联盟联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需要提前润湿

B.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应立即趁热加入沸石

C.要量取15.80mL溴水,须使用棕色的碱式滴定管

D.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

解析:

选A A项,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溶液,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润湿试纸可能导致测得的结果不准确,正确;B项,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需要先冷却后再加入沸石,错误;C项,溴水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错误;D项,由于Cl-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的Fe2+,错误。

3.(2019·石家庄模拟)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制备纯碱,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解析:

选B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NH3,然后随着CO2气体的通入逐渐析出NaHCO3晶体,加热NaHCO3即可制得Na2CO3。

其中涉及的实验基本操作有:

将两种气体通入溶液中开始反应,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将NaHCO3直接加热得到碳酸钠固体。

B装置是蒸发结晶的过程,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过程中不需要此操作。

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煮沸盛在小烧杯中的25mL蒸馏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

B

配制250mL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1.0gNaOH固体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入蒸馏水到刻度

C

氢气还原氧化铜

用酒精灯加热盛有灼热的氧化铜的反应管并通入氢气,固体完全变红后,先停止通氢气,然后停止加热

D

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的NaI

在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黄色沉淀,然后过滤

解析:

选A A项,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是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正确;B项,配制NaOH溶液时,固体不能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错误;C项,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入H2,赶走装置中空气(O2)后再加热,以防爆炸,固体完全变红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氢气,以免生成的铜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错误;D项,NaBr溶液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错误。

5.(2019·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由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Na

有气泡产生

C2H5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

溶液呈蓝色

原溶液中含有Fe3+

C

向Na2SO3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Na2SO3溶液中含有SO

D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两溶液均褪色

X可能是乙烯

解析:

选D A项,金属Na与乙醇反应生成H2,不能用于证明C2H5OH是弱电解质,错误;B项,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将I-氧化为I2的黄色溶液中含有Fe3+或Br2,错误;C项,酸性条件下,NO

能将SO

氧化为SO

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存在SO

错误;D项,能够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乙烯,也可能为其他气体,如SO2、H2S、C2H2等,正确。

6.(2019·攀枝花统考)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FeCl2样品溶于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Cl2样品已变质

B

将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SO3样品已变质

C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再加入10%的H2O2溶液

滴入稀硫酸未见溶液变蓝;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立即变蓝

酸性条件下,H2O2的氧化性强于I2

D

向5mL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入2mL1mol·L-1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且有无色气体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BaCl2===

BaCO3↓+2NaCl+CO2↑+H2O

解析:

选B A项,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说明FeCl2样品已变质,正确;B项,酸性条件下,NO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O3氧化为硫酸钠,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硫酸钡,错误;C项,酸性条件下碘离子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H2O2的氧化性强于I2,正确;D项,向5mL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入2mL1mol·L-1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碳酸钡)产生,且有无色气体(二氧化碳)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BaCl2===BaCO3↓+2NaCl+CO2↑+H2O,正确。

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CO2

B.乙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丙用于模拟生铁的电化学腐蚀

D.丁用于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l3

解析:

选C A项,实验室制取CO2不能使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因两者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碳酸钙表面,使反应难以进行,错误;B项,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时,先将量取的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再转移至容量瓶定容,错误;C项,装置左侧干燥环境下不发生腐蚀,右侧发生吸氧腐蚀,因为氧气被吸收,所以中间的红墨水左侧低右侧高,正确;D项,蒸干AlCl3溶液的过程中,Al3+水解,得到Al(OH)3,Al(OH)3再受热分解得到Al2O3,错误。

8.(2019·长沙模拟)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Mg2Si

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有火苗

Mg2Si水解生成Mg(OH)2和SiH4

B

向添有KIO3的食盐中加入淀粉溶液、稀盐酸及KI

溶液变蓝色

氧化性:

IO

>I2

C

向装有经过硫酸处理的CrO3(桔红色)的硅胶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

固体逐渐由桔红色变为浅绿色(Cr3+)

乙醇具有还原性

D

向稀氨水和酚酞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Ag2O,振荡

溶液由浅红色变为红色

Ag2O是强碱

解析:

选D A项,Mg2Si溶于水发生反应:

Mg2Si+4H2O===2Mg(OH)2↓+SiH4↑,SiH4与空气接触可发生自燃,正确;B项,由溶液变蓝色,可知KIO3、HCl、KI发生反应:

KIO3+6HCl+5KI===3I2+6KCl+3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性:

KIO3>I2,正确;C项,由CrO3变为Cr3+可知,CrO3具有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正确;D项,Ag2O不是碱,根据溶液由浅红色变为红色可知,Ag2O与氨水反应生成的[Ag(NH3)2]OH是强碱,错误。

9.(2019·江苏高考)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浓度均为0.05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Ksp(AgCl)

C

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

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解析:

选C A错误,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中可能含有Fe3+而不含Fe2+;B错误,向相同浓度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Ksp(AgI)<Ksp(AgCl);C正确,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说明发生反应2I-+Br2===I2+2Br-,根据氧化还原规律可判断,氧化性Br2>I2;D错误,CH3COONa溶液与NaNO2溶液的浓度、温度不确定,故不能由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对应弱酸的酸性强弱。

10.(2019·北京四中期考)用制溴苯的废催化剂(主要含FeBr3及少量溴、苯)为原料,制取无水FeCl3和溴的苯溶液,选用的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①及其试剂制取氯气

B.用装置②氧化FeBr3溶液中的溴离子

C.用装置③分离出FeCl3溶液,而不能选用装置④分离

D.用装置⑤将FeCl3溶液蒸发至干,可得无水FeCl3

解析:

选C A项,1mol·L-1的盐酸是稀盐酸,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无法制取氯气,错误;B项,用氯气氧化溴离子时,气体应该遵循“长进短出”原则,所以该装置错误,不能实现实验目的,错误;C项,有机溶剂将溴萃取后,用装置③分离出FeCl3溶液,而不能选用装置④分离,正确;D项,加热氯化铁溶液时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为防止Fe3+水解,应在氯化氢氛围中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错误。

11.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钙(CaH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钙能与H2O、HCl、O2等反应;②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

B.酸R为浓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

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D.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解析:

选D A项,锌、铜和酸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比纯锌与盐酸反应速率快,错误;B项,酸R为浓盐酸,与锌反应生成的H2中含有HCl、水蒸气,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只能吸收水蒸气,不能除去HCl,导致钙与HCl反应生成CaCl2,影响实验,错误;C项,由于钙能与O2反应,所以先产生H2,排净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才能使H2与钙反应,错误;D项,由于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影响实验,正确。

12.灼热的焦炭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为H2、CO和少量CO2,为了检验产物中的H2和CO(设气体均被充分吸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实验安全,应先点燃①处酒精灯,后点燃④处酒精灯

B.②、③、⑤中依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

C.④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即可证明产物中一定含有H2和CO中的一种或两种

D.若用碱石灰替换无水硫酸铜,也可以达到检验H2和CO目的

解析:

选D A项,H2、CO不纯时加热易发生爆炸,为了实验安全,应先点燃①处酒精灯,排出装置中空气后点燃④处酒精灯,正确;B项,为了检验H2和CO,先除去CO2—用NaOH溶液,再除去带出的水蒸气—用浓H2SO4,H2与CO反应(和CuO)后转为H2O(g)、CO2,检验H2O(g)——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可知②、③、⑤中依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正确;C项,H2和CO均能还原CuO生成Cu,当黑色CuO变红色,说明产物中一定含有H2和CO中的一种或两种,正确;D项,若用碱石灰替换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可吸收水、二氧化碳,没有颜色变化,不能检验H2,错误。

13.已知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NaCl+N2↑+H2O

B.装置③、④、⑥中依次盛装浓硫酸、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碱石灰

C.装置②为安全瓶,防止停止加热时,装置①中的溶液进入装置③中

D.实验结束后,取装置⑤中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再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解析:

选D A项,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NaCl+N2↑+2H2O,错误;B项,产生的N2需要干燥后才能通入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干燥装置一般紧挨反应装置,装置④为干燥氮气的装置,应选用浓硫酸作干燥剂;装置③中盛放焦性没食子酸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装置⑥中盛放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中,错误;C项,装置②为安全瓶,可防止停止加热时,装置③中的溶液发生倒吸进入装置①中,错误;D项,实验结束后,取装置⑤中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a(OH)2和NH3,再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正确。

14.(2019·银川三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装置处的酒精灯,后点燃F装置处的酒精灯

B.B装置中的现象为白色粉末变成蓝色,说明分解产物中有水生成

C.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生成

D.C、D、E装置中分别盛放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

选D A项,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装置处的酒精灯,使草酸分解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一段时间后点燃F装置处的酒精灯,检验草酸分解是否有CO生成,正确;B项,B装置中白色CuSO4粉末吸收水变蓝,用于检验草酸分解产生的水,正确;C项,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F装置中CO还原CuO生成CO2可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生成,正确;D项,C装置中盛放浓硫酸防止后续装置中的水蒸气影响B装置中检验H2O;D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反应生成的CO2气体;E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防止影响CO的检验,错误。

1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2mL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

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

Ksp(AgCl)

解析:

选C A项,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Fe3+完全转化为Fe2+,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可证明还原性:

Fe>Fe2+,正确;B项,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CO2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Na2CO3和C,说明CO2具有氧化性,正确;C项,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NH3为碱性气体,不能判断NH4HCO3的酸碱性,错误;D项,根据题中描述可知,黄色沉淀为AgI,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AgCl析出,可证明Ksp(AgI)

1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解析:

选D A项,稀硝酸与过量的Fe充分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气体和水,没有Fe3+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错误;B项,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错误;C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氧化铝熔点较高,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项,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

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酸性高锰酸钾

浓盐酸

NaHCO3

溶液

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B

浓硫酸

蔗糖

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浓硝酸

铁片

NaOH溶液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D

稀盐酸

Na2CO3

Na2

SiO3溶液

非金属性:

Cl>C>Si

解析:

选B A项,浓盐酸易挥发,酸性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得的Cl2中含有HCl,因此②中所得气体通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错误;B项,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浓硫酸和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正确;C项,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产生NO,错误;D项,稀盐酸和Na2CO3反应,说明酸性:

HCl>H2CO3,而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应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错误。

18.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Na与CO2反应的还原产物,已知PdCl2+CO+H2O===Pd(黑色)↓+CO2+2HCl。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Ⅰ中发生反应可以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

B.Ⅱ中浓硫酸的目的是干燥CO2

C.实验时,Ⅲ中石英玻璃管容易受到腐蚀

D.步骤Ⅳ的目的是证明还原产物是否有CO

解析:

选A A项,Ⅰ中应该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简易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发生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H2O+CO2↑,错误;B项,钠能与水反应,CO2必须干燥,故Ⅱ中浓硫酸的目的是干燥CO2,正确;C项,实验时,Ⅲ中发生反应3CO2+4Na

2Na2CO3+C,产生的Na2CO3会与SiO2反应,故石英玻璃管容易受到腐蚀,正确;D项,步骤Ⅳ利用PdCl2与CO反应产生黑色物质,目的是证明还原产物是否有CO,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