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463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

1.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措施、结局及历史意义。

2.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与《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3.义和团运动的救亡意义与局限性。

知识梳理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维新思想的兴起

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2.“公车上书”

(1)时间:

1895年。

(2)背景:

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3)概况: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但未送达光绪皇帝。

(4)影响: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判断正误

(1)公车上书的背景是德国强占了胶州湾。

(×)

(2)公车上书虽送达皇帝,但未引起皇帝的重视。

(×)

思维点拨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

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3.“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

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

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4.变法失败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5.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思维点拨 戊戌变法要在近代中国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是近代中国追求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6.失败原因

(1)守旧势力很强大。

(2)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3)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深化理解 全面认识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

(1)爱国性:

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2)进步性:

变法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3)启蒙性: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2.兴起:

山东民众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3.当地官员的态度:

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思维点拨 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1)扶清:

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2)灭洋:

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

(3)扶清灭洋:

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八国联军的镇压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

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5.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2)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判断正误

(1)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了极端镇压的态度。

(×)

(2)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性和保守性。

(√)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借口:

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

7月14日,天津陷落。

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4)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罪行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2)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结果

(1)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2)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概念阐释 “东南互保”

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

“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2)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5)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性质: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2)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4)《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深化提升 《辛丑条约》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

其他条约都以攫取侵略权益,尤以经济侵略为主,多以割地、赔款、开商埠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虽有巨额赔款,但并非列强的真实意图所在。

(2)从目的上看:

《辛丑条约》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帝国主义成了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知识图示

重点突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要注意图示中八国联军的入侵时间、进军路线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地点等。

针对练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

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甲午中日战争抗击日军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00年6月2日”“天津火车站”等信息可以判断C项正确。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

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

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

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

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

应用 材料表明清政府已经对列强妥协,镇压义和团运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

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

“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

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

应用 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提示 强求变法的“速度”“全变”,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义和团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

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战胜性。

针对练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  )

A.洋务运动影响的普遍性

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戊戌维新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B项正确。

疑难讲解

1.P(103)学思之窗:

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

提示 

(1)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组织。

(2)变革过程缺乏宏观规划,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3)错误估计西太后的立场,单纯拥戴光绪皇帝,使改革缺乏强有力的中心,无法形成政治上的凝聚力。

(4)缺乏从政经验,计划失当,操之过急,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

(5)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妄图依靠日美干涉的办法维新。

(6)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不敢批判传统儒学。

2.(P105)思考点: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提示 

(1)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P106)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戊戌变法的背景。

提示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4)资产阶级维新派呼吁应时变法,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

随堂巩固

1.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康、梁等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日本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

材料表明(  )

A.顽固势力遭到维新派的阻挠

B.戊戌变法因阻碍社会发展遭到反对

C.顽固势力竭力破坏维新变法

D.顽固势力担心维新派获取政权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御史杨崇伊的上书大肆诋毁维新派,恳请慈禧太后训政,这实质上反映了封建顽固势力对戊戌变法运动的破坏,故C项正确。

2.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

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表现在(  )

A.变法维新运动和救亡运动相结合

B.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C.维新变法与传播新式文化相结合

D.维新变法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相结合

答案 A

解析 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产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自己的政治要求融入救亡运动中,使变法维新运动和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故选A。

3.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实行“以华治华”的策略,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义和团运动对列强的打击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激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政策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B正确,A项表述属于结果并非原因,故A项错误;B项表述属于直接原因,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力量不断加强,故C项错误;D项表述属于根本原因,并非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4.清帝诏曰: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诏书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不割吾领土”可知该“议约”未割让土地。

《南京条约》割让土地,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割让土地,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割让土地,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让土地,故D项正确。

5.“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

户部银三百余万,内帑倍之,尽以资敌。

大治道途,穿城为铁道,通正阳门。

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

”与材料所示战争相关的是(  )

A.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D.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可知所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内容,故D项正确。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

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

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自《现代化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

思想解放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

论证:

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面对社会变化,从各自立场出发发表不同的政治主张和见解,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并使儒学思想道德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

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通过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人文主义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以来萌芽的自由平等意识推向成熟且日益深入人心.构成了西方自由平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结论:

思想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主张及做法构成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由此重塑社会的价值体系。

示例二观点:

符合社会趋势的价值观体系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论证:

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反对封建教权、王权、特权,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理性王国,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政治民主化,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号,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动摇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结论: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与趋势的价值观体系,为壮大了社会新生力量创造了条件,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示例三观点:

滞后的价值观体系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论证: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将腐朽的封建思想嫁接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上,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不仅不会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而且阻碍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步伐。

近代德国的统一,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尽管经济迅速崛起,跃居世界第二,但由于德国的专制主义残余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其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结论:

落后于社会发展潮流发展的价值观体系,残存了落后的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示例四观点:

价值观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双重作用。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均可,且同等给分。

【解析】

【详解】

首先根据材料,提取其中的基本观点,即“思想解放是价值观体系的重塑”;“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价值观体系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动而变动”;“滞后的价值观体系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等;然后按照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最好是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用中外历史中2到3个史实,对所选择的观点进行评析。

注意开始时首先明确观点,评析中史论结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民党自成立起,对太平天国一直采取隐恶扬善的态度,持完全肯定的立场。

“太平诸杰,被视为民族革命英雄及革命先进”,与此相反,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与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一样,被斥为“汉奸”或“反革命英雄”予以全面否定。

1930年后,国民党高官和部分受国民党主流观点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右翼,面临着“外患内忧”的新形势,在政治上效法曾国藩当年“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思想文化上则采取以保卫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立场,完全背离了自己过去的民族主义革命,(时势不同)否定太平天国运动也就是必然的了。

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求真求实为根本目的,即要坚持“秉笔直书”、写信史,决不能因政治需要歪曲篡改历史真实,这是国民党对太平天国“始则是之,终则非之”所提供的一条历史启示。

历史学不能成为“政治的奴婢”,而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

——摘编自方之光等《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转变的历史启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评分标准:

示例一观点:

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应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

论证:

从反清革命需要出发,国民党肯定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后来又从维护白己统治和反共反革命需要出发,转而肯定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和湘军,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这就势必要背离历史真实,歪曲、篡改颠倒历史的真相。

以政治标准为第一性来评判历史事件,背离了唯物史观实事求是这一精髓,结果必然不会准确客观。

总之,对于类似太平天国这样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我们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而决不能采取“好就是绝对好,坏就是绝对坏”的形而上学的非科学态度。

示例二观点:

时势不同,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必然。

论证:

国民党成立初期,孙中山力争以民族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这时国民党完全肯定太平天国,视“太平诸杰”“为民族革命英雄及革命先进”,显然是出于反清革命的政治需要。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民党公开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发起血腥镇压和屠杀广大工人农民和共产党人的反革命政变;随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壮大,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多次“围剿”红军,并将红军比作是太平天国,这一时期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主要目的是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总之,时势的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

历史研究与评价,我们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把真实“历史内容还给历史”,历史学不能成为“政治的奴婢”。

【解析】

【详解】

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材料中的“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求真求实为根本目的”“决不能因政治需要歪曲篡改历史真实”“而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等信息,以及材料反映的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运动态度的变化,首先确定论题如“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应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或“时势不同,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必然”。

如确定“时势不同,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必然”,可以联系所学从国民党态度变化的原因,即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是出于反清革命的政治需要,而否定太平天国运动,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主要目的是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据此得出结论:

时势的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

本题的解答要做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逸出旧轨的洋务运动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答案】本题评分要素:

1、对问题理解与史实论述(10分)2、组织结构(2分)

水平1:

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水平2:

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的边缘知识或部分问题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水平3:

其他答案

论证问题包括:

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及客观效果”

主观目的:

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分),没有真心打破“旧轨”愿望(“中体”,中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1分);

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中的“西用”(“力师西法”)主张(1分),在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方面为西学的引进打开了方便之门,因而包含了逸出“旧轨”趋势(1分);

活动内容及客观效果:

包括设立总理衙门、兴办近代工矿企业、编练新式陆海军、设立学校、派遣留学生等措施(2分),就其客观效果看,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1分),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海防、人才培养等方面,向现代化道路迈出了第一步(2分),无疑也有逸出“旧轨”的趋势(1分)。

组织结构(2分):

水平1:

叙述成结构(2分);水平2:

叙述一般或简单罗列史实(1分);水平3:

不成结构或史实错误(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洋务运动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地主阶级进行的一场封建自救运动,虽然从根本上来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所采取的措施却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瓦解了旧的生产组织形式,同时也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留学生的归来,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也带来了西方的民主思想,瓦解了旧的传统思想体系,这些都出乎始作俑者之料。

同时要注意条例、清晰、语言的简洁等。

考点: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5.请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明开始至近代以来(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有识之士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追求的过程做一综述与评价。

【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

过程与评价:

中国的有识之士对于西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追求大致可以追溯到晚明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徐光启等人开始接触和研究西方自然科学,他们在继承中国古典科学的同时,大量翻译和介绍西方的应用科学,如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撰写的《农政全书》等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清代的禁教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这种研究很快就复归沉寂。

大约200年后,中国人在西方的火炮的震撼下开始重新认识西方的科学技术,从鸦片战争的林则徐和魏源的“师夷长技”论到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虽然仍是局限于技艺方面的仿效,止于器物层面,但对科学的追求已露端倪,洋务派所做的一切,不仅促进了科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维新派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