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6909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docx

国内知名景区资料整理

2、国内知名景区

(一)武当山

(1)景区简介

武当山是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它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15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年游客量

2010年武当山接待中外游客2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32.00%;

2011年武当山接待中外游客354.60万人次,同比增长54.17%。

(3)年营业收入

①数据:

2010年营业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长47.00%;

2011年营业收入18.60亿元,同比增长57.63%。

②收入组成:

2010年营业收入11.8亿元,景区门票收入1.25亿元,占总额的10.6%;吃住行比重高达85%,占约10.03亿元;游览购物仅占4.4%,约0.52亿元。

(4)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①合作模式:

与地接社合作,团散同发,主要合作性景区有襄阳古隆中景区、长江三峡、神农架景区。

②客源市场:

国内市场: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在“六点一圈五线”上,“六点”即北京、武汉、西安、郑州、重庆、成都;“一圈”即以襄阳、南阳、随州、宜昌、荆州为主的周边城市圈市场;“五线”即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地区。

国际市场:

以东南亚及欧美市场为主。

③旅游产品:

生态游、武术健身游、道教文化之旅、山水风情游、朝圣游

④线路设计:

探险游两日游;

探险游三日游

武当武术健身游,南水北调源头游,道教威仪游

武当山旅游之区域游:

湖北荆楚文化游,张家界、明显陵、武当山世界遗产游,武当、少林武术鉴赏游,鄂西北山水风情游

(5)年度排名

百强景区排行榜根据全国各景区销售门票量的数据统计进行排名,2010年武当山第47名。

(6)景区分析

2012年01月12日,省鄂西圈办有关负责人透露,武当山或在5年内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景区门票。

游客基本情况: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多来自湖北及周边地区;年龄结构上多集中中青年阶段;性别比例男性大于女性;受众者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大专与本科。

武当山旅游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重塑武当山新形象,再铸传世新辉煌”作为自己的使命,公司秉承“上善若水,以茂育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让每一位游客满意”为服务导向,积极探索与创新,以武当山旅游独特的产业配套建设与升级,屡开中国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之先河。

2006年7月6日,武当山游客服务中心正式落成,武当山环保旅游观光车队同时运营,武当山景区生态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

同年秋,武当山新地标武当金街开街迎客,拉开了武当山品牌化建设的序幕。

2009年秋,武当银街落成,2010年10月13日,武当山建国饭店开业,与首旅建国的联姻,开首旅建国品牌景区五星级酒店之先河,进一步提升了武当山旅游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形象。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资源价值重新评估已成共识。

而武当文化资源如需再评估,就对单一门票经济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武当山旅游已建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旅游服务体系,武当山景区已成为中部旅游经济圈发展的风向标。

当前武当山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力将完成5大任务:

完成移民内安任务;完成太极湖一期工程;举办武当大兴600年纪念盛典等重大活动;举办10大活动;全面推进30大工程。

2011年5月武当山成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突破传统门票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山水人文大武当,让武当山旅游告别‘单一靠门票过日子’的历史。

长期以来,国内景区普遍实行分权化治理:

国家只给政策、不给经费,景区靠门票收入自收自养。

门票收入已成为景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甚至有些景区的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003年,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当年武当山共接待旅游人数32.1万人次,门票收入86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0.57亿元,门票收入占旅游综合收入的15%。

2010年,武当山接待旅游人数23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2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门票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到8%。

虽然武当山门票收入所占比重在大幅下降,但由于缺少延伸旅游产品与配套服务项目,武当山依然没有摆脱“观光旅游景区”的窠臼:

游客白天上山看庙,晚上下山睡觉,有的甚至当天就离开。

武当山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

依靠门票收入为主的旅游业总会碰到“天花板”,对于像武当山这样迅速发展的全国热门景区,游客数量将很快达到接待极限,随之的营业收入也将面临瓶颈,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2008年,在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指导下,武当山特区政府积极引进太极湖集团,投资200亿元共同打造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

这个项目主要以旅游产业为基点,通过生态工程、文化工程、产业工程和民生工程,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拉长产业链条等措施,打造国家生态平衡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逐步形成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生态、文化、旅游、民生和谐发展的产业集群,实现区域综合价值的最大集聚群落效能。

2012年武当山工作之重就是完成太极湖一期工程。

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就是让游客上山观光旅游、下山养生休闲,进一步体验娱乐和养生项目等,实现产业经济转型。

(二)神农架

(1)景区简介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境内,是国家湿地、地质、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1989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2)年游客量

2006年接待中外游客88.90万人次,同比增长3.40%;

2008年接待中外游客117.50万人次,同比增长28.90%;

2010年接待中外游客218.10万人次,同比增长31.10%;

2011年接待中外游客304.67万人次,同比增长40.00%。

(3)年营业收入

①数据:

2006年营业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3.70%;

2008年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36.80%;

2010年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36.40%;

2011年营业收入9.95万元,同比增长32.70%。

②收入组成:

2006年营业收入1.90亿元,景区门票收入0.17亿元,占总额的8.90%;住宿收入0.41亿元,占总额的21.60%;餐饮收入0.35亿元,占总额的18.40%;交通收入0.27亿元,占总额的14.20%;购物收入0.38亿元,占总额的20.00%;旅行社收入0.16亿元,占约8.40%;其他收入0.16亿元,占约8.50%。

2008年营业收入2.76亿元,景区门票收入0.22亿元,占总额的7.97%;住宿收入0.60亿元,占总额的21.74%;餐饮收入0.53亿元,占总额的19.20%;交通收入0.37亿元,占总额的13.41%;购物收入0.54亿元,占总额的19.57%;旅行社收入0.25亿元,占约9.06%;其他收入0.25亿元,占约9.05%。

(4)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①合作模式:

与地接社合作,团散同发,主要合作性景区有长江三峡、武当山景区等。

②客源市场:

国内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包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和甘肃,合计占市场总体规模的74.09%;二级客源市场包括云南、福建、上海、内蒙古、北京、天津、浙江、广东、广西、青海和宁夏,合计占市场总体规模的24.06%;其它省份为机会市场,合计占市场总体规模的1.85%。

国际市场:

暂无数据

③旅游产品:

把神农架金秋银冬之旅作为主打产品对外推介,神农架的旅游产品正由观光性向健身、养生、科普转型。

神农架已逐渐成为观光游览、科研科考、科普教育、健康旅行、休闲养生、寻根祭祖、户外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④线路设计:

神农架滑雪常规两日游、三日游;

神农架精华三日游、四日游;

探神农秘境、登武当仙山四日游;

宜昌神农架武当山五日游。

(5)年度排名

百强景区排行榜根据全国各景区销售门票量的数据统计进行排名,2010年排名百名以后。

(6)景区分析

神农架素有“华中屋脊”之称.神农架属中国中西部高山向东部丘陵的过渡区,是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地形复杂,气候适宜,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0.1%.神农架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尤以旅游资源最具特色,最具发展力和开发价值。

景区现开辟有观光览胜、探险猎奇、科研科考、绝壁攀岩、峡谷漂流、寻根祭祖、高山滑雪、野外生存训练、山地自行车越野、森林沐浴行、民俗风情歌舞晚会等多种旅游服务项目。

神农架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管辖,是神农架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有旅游服务企业。

公司集旅游景点、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开发、旅游艺术团、旅游文化传播、旅游车队于一体,下设有燕天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神农坛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天生桥景区、神农架国际旅行社、神农架中国旅行社、神农架旅行社、神农架生态旅行社、神农架假日旅行社、神农架导游公司、留候宾馆、财苑宾馆、河坪宾馆、神农架旅游商品开发公司、神农架旅游酒店用品公司、神农架旅游文化传播公司、顶峰旅游建设规划设计公司等17家子公司。

(三)三峡人家

(1)景区简介

三峡人家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位于西陵峡中段,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是三峡仅存的保持原始三峡风貌的区域,景区从区从2003年10月开始开业接待游客。

(2)年游客量

2010年接待中外游客达到近100万人次;

2011年接待中外游客正式突破100万人次。

(3)年营业收入

①数据:

2010年营业收入0.58亿元,同比增长了28.00%。

②收入组成:

暂无详细资料

(4)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①合作模式:

与地接社合作,主要合作景区有三峡大坝、三峡大瀑布等。

②客源市场:

国内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包括湖北、重庆、四川等在三峡500公里范围内的近程区域省份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二级客源市场包括上述地区以外的西南、西北、东北等远程市场。

国际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日本和韩国等邻近国家及美国;二级客源市场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③旅游产品:

生态观光旅游,巴楚文化旅游

④线路设计:

三峡人家、三峡大坝两日游;

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两日游;

三峡人家、两坝一峡两日游。

(5)年度排名

百强景区排行榜根据全国各景区销售门票量的数据统计进行排名,2010年三峡人家排名百名以后。

(6)景区分析

三峡人家风景区由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投资开发,创造性地实施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运作、公众参与"的开发模式,与传统的旅游开发相比,在景区规划、景区开发思路以及项目运作方式上,实现了从传统的政府开发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开发、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损害型开发向向生态保护型开发、从单纯考虑企业利益的常规型开发向兼顾政府、各产业部门、农民、行业利益的综合型开发的三大转变。

三峡人家风景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选择了走创新性景区开发的景区规划建设道路。

景区规划建设依托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和三峡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电影大片的制作手法,按历史文化的发展顺序,形成了以洪荒时代、巴人部落、峡江风情、峥嵘岁月四幕场景单元。

2011年5月三峡人家风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成为国内最年轻的5A景区,正式进入了中国旅游景区的第一梯队,9月景区接待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成为宜昌市继三峡大坝后第二家破百万的景区。

2012年5月份汉宜城际铁路即将开通,宜昌到主要客源地的陆上交通时间缩短到六小时以内,2012年是对宜昌旅游来说充满期待和机遇的一年,三峡人家将通过进一步改善景区的交通环境、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创新营销理念和宣传推广方式来谋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的发展速度,以期为整个三峡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据悉,从三斗坪到三峡人家的江南公路将于三月份正式开通。

环坝集团领导在会上描绘了集团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的三大目标:

一是打造三峡环坝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三峡环坝旅游区5A景区组团,在三峡人家5A景区的基础上,扩展至石牌要塞、三峡水乡和三峡观坝旅游区,打造环坝5A旅游景区集群;二是实现三峡人家景区购票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景区门票总收入突破3亿元,实现综合收入5亿元以上;三是实现三峡人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内中小板上市。

(四)隐水洞

(1)景区简介

湖北通山隐水洞地质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它位于通山县境内,在著名的避暑山庄九宫山下,距通山县城12公里,咸宁市温泉40公里,武汉市128公里,由武汉江城物业集团投资开发。

(2)年游客量

2008年接待中外游客12万人次;

2011年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

(3)年营业收入

①数据:

暂无详细资料

②收入组成:

暂无详细资料

2008年景区门票收入0.15亿元,餐饮收入0.02亿元。

(4)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①合作模式:

与地接社合作,团散同发,合作性景区温泉谷度假区,大汉皇族村刘家桥

②客源市场:

国内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包括武汉、九江、长沙、南昌等大中型城市,主要覆盖华中市场;其他华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为二级客源市场。

国际市场:

暂无数据

③旅游产品:

自然观光,温泉之旅

④线路设计:

隐水洞一日游;

隐水洞、大汉皇族村一日游;

万豪隐水洞两日游;

隐水洞、九宫山两日游。

(5)年度排名

百强景区排行榜根据全国各景区销售门票量的数据统计进行排名,2010年隐水洞排名百名以后。

(6)景区分析

景区由武汉江城物业集团投资开发,通山县隐水洞旅游风景区开发管理。

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

隐水洞景区年接待规模达50万人次/年,平均日接待量在2000人次左右,周末及节假日接待高峰达到8000人次/日左右,年营业收入约5000万元。

隐水山庄是隐水洞公司的附属配套服务项目。

酒店融客房、餐饮、娱乐、会议为一体,景区按四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隐水山庄,有临湖别墅8栋,有豪华标准间、豪华单间和套房,可满足300多人下榻;综合会议中心有不同规格的会议室、贵宾室、接待室,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高标准的餐饮楼,共有2个宴会大厅,豪华标间10余个,可容纳600余人同时进餐;网球场、健身房、乒乓球室、KTV等配套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五)乌镇

(1)景区简介

乌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唐朝建镇以来,已有1300年的历史,江南四大名镇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2)年游客量

2010年接待中外游客575万人次,同比增长77.4%;

2011年上半年接待中外游客237万人次,同比增长8.36%。

(3)年营业收入

①数据:

2010年营业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61.01%;

2011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将近1亿元,同比增长40%。

②收入组成:

2009年营业收入达3.03亿元,门票收入0.18亿元,占总额的5.94%;住宿、餐饮总收入1.75亿元,占总额的57.76%;购物收入0.49亿元,占总额的16.17%;其他收入0.61亿元,占总额的20.13%。

(4)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①合作模式:

与地接社合作,团散同发,合作性景区有苏杭景点、无锡南京水乡景点、周庄等。

②客源市场:

国内市场:

主要客源市场包括江浙沪地区、长江三角洲以及沿海区域,辐射华南、华北、华中广大地区。

国际市场:

主要分布东南亚地区、日本和韩国。

③旅游产品:

古镇旅游、文化旅游

④线路设计:

乌镇杭州深度三日游;

南京、苏州、杭州+乌镇周末休闲3日游(单动单卧);

苏杭+乌镇双汽3日游;

华东五市乌镇双动经典5日游。

(5)年度排名

百强景区排行榜根据全国各景区销售门票量的数据统计进行排名,2010年乌镇第9名。

(6)景区分析

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乌镇景区治理结构完善,并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中青旅联合乌镇旅游共同投资,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中青旅持有项目公司股权比例为42%,乌镇旅游持有项目公司股权比例为18%,其余40%股权计划由战略投资者持有。

目前乌镇景区分成东西栅,整体经营管理景区内酒店、餐饮、车船、自营商铺等经营实体,提供的服务囊括了游客在乌镇游览的所有消费,实现了公司从传统单一门票型景点公司向全方位的景点开发商和运营商的跨越,完整打通了旅游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

东栅景区定位于观光旅游,西栅景区定位于休闲度假旅游和高端会议接待,通过门票+酒店和餐饮等形成一种复合商业模式。

另外,在开发东西栅之后,未来乌镇的开发将向南栅挺进,目前以概念为主,主要包括低碳、环保、养生等,模式上更倾向于东栅的模式,即做观光型为主,但公司将控制更多的商业物业和店铺。

未来景区的住宿功能仍以西栅为主。

(六)庐山

(1)景区简介

庐山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它地处江西省北部,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1996年庐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年游客量

2009年接待中外游客445.68万人次,同比增长26.53%;

2010年接待中外游客601.67万人次,同比增长35.00%;

2011年1—8月份接待中外游客392.07万人次,同比增长40.8%。

(3)年营业收入

①数据:

2009年营业收入36.70亿元,同比增长31.07%;

2010年营业收入41.74亿元,同比增长13.73%;

2011年1—8月份门票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48.00%;国庆黄金周庐山门票收入0.25亿元。

②收入组成:

2010年庐山营业收入41.74亿元,门票收入2.71亿元,占总额的6.50%,庐山旅游餐饮所占份额最大,其次为旅游交通和购物。

每年的7、8月是庐山旅游最旺的时候,游客接待量占全年接待总量的一半,而1、11、12月则是淡季,如1月份游客接待量仅为3万人次左右。

这就造成庐山旅游“旺季撑死”、“淡季饿死”的状态,旺季时宾馆、酒店爆满,而淡季时许多宾馆关门歇业。

(4)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①合作模式:

与地接社合作,团散同发,合作性景区有天沐温泉、龙湾温泉、龙湾水上乐园、井冈山

②客源市场:

国内市场:

庐山现有的主要客源地是“四沿”,即沿江、沿线、沿边、沿海等地;主要客源地省份为:

湖北占20%,广东占10%。

国际市场:

市场以港澳台、东南亚、韩国为主。

③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风景观光游、宗教旅游产品

④线路设计:

庐山经典品质两日游;

天沐温泉、庐山石门涧、四星度假村品质二日游;

CS野战、庐山三叠泉、龙湾水上乐园超值豪华两日游;

庐山精华品质三日游;

井冈山、南昌、庐山四日游。

(5)年度排名

百强景区排行榜根据全国各景区销售门票量的数据统计进行排名,2010年庐山第13名。

(6)景区分析

庐山景区具有吸引游客的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经济资源;交通、通讯便利,社会治安良好,游客进得来,出得去,便于外界联系,且有安全感;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和与之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时的评价是: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这是对庐山在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上所作出具有世界高度的认定。

就江西而言,庐山是我国‘山岳型国际会议中心’的理想目的地。

事实上,在江西对外开放格局中,庐山应有其特殊的身份定位,即庐山是重要的文化开放高地,有效的资本运作平台,良好的品牌经营纽带,这是庐山做大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品牌的最佳路径。

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中,又把庐山定位于世界文化景观生态旅游区,这对庐山旅游业,尤其是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翻开了新的一页,拓展了更广泛的活动空间。

从江西省旅游局获悉,2011年江西旅游全线“飘红”,旅游总人数达1.6亿人次,总收入1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8%和35.15%,其中旅游人数增幅全国居首。

(七)腾龙洞

(1)景区简介

恩施腾龙洞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它距利川市城6公里,景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它由东莞市兴业实业有限公司、黄山中安经贸资源有限公司与利川市政府共同投资1.5亿元建设并经营。

(2)年游客量:

暂无数据

(3)年营业收入

①数据:

暂无数据

②收入组成:

暂无数据

(4)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①合作模式:

与地接社合作,团散同发,合作性景区有恩施大峡谷、土司城

②客源市场:

国内市场:

包括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贵州和陕西;二级客源市场包括上述地区以外的西北、华北、华南、华东地区。

国际市场:

暂无数据

③旅游产品:

疗养、探险、地质考察

④线路设计:

土司城、大峡谷、腾龙洞汽车三日游;

魅力恩施周末四日游;

恩施腾龙洞、大峡谷火车双卧四日游。

(5)年度排名

百强景区排行榜根据全国各景区销售门票量的数据统计进行排名,2010年恩施腾龙洞排名百名以后。

(6)景区分析

恩施腾龙洞风景区由中国·利川腾龙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风景区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近郊,距利川市城区6.5公里,总面积69平方公里,属地文景观类风景区。

2003年9月,利川腾龙洞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投巨资1.5亿元打造腾龙洞,使之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一大旅游品牌。

2006年5月,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营运。

腾龙洞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溶洞,是世界特级洞穴之一。

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洞总长度52.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个大厅,地下瀑布10余处,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无毒气、无污染,洞内中年恒温14—18摄氏度,空气流畅。

湖北省将把“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打造成为服务于武汉、重庆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居民、以生态休闲度假与户外康体运动为主要功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体现“生态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的旅游形象与魅力的核心旅游区。

为更好整合优化恩施州旅游资源,州政府在原来的“一轴两极三区”基础上,又提出了建设好腾龙洞、恩施大峡谷等五大核心景区,其中对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两大景区的开发又是重中之重。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景区是一个点,以后会以这个点为中心,将其他景区连成一线,最后将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