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7011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docx

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

2009年高考全国各地试题之诗歌鉴赏试题全解析

 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

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

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解析】

      这28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笔画难以表现的情韵。

虽然范成大晚年营建的石湖别墅,经过七八百年的桑田沧海,早已化为劫灰,但石湖这片水域和湖堤上的九环洞桥依然存在,诗中的意境多少还可得到点印证。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造访石湖,是坐船来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密,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

“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里流出来的浮萍。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住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郎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而退隐石湖。

他视富贵如浮云,唯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住石湖人不到”。

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能够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

因而,他能在隐居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三四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值得注意的是,范成大自己以石湖景物为题的诗中,写到的花木不少,并没有像姜夔这样突出地写荷花。

被杨万里誉为“山水之胜,东南绝境”的石湖,也不以荷花擅胜。

姜夔把荷花从石湖景物中特地拈出,就使这首诗呈现出诗人很有个性的感情色彩。

从他的诗词中看出,除了梅花,他对荷花倾注了深情,有独特的赏好。

他可使“冷香飞上诗句”,形成一种空灵、幽远的意境,这首诗便是很好的例证之一。

   【参考答案】

 

(1)答: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答:

观点一:

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

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答题步骤:

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

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赏析】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

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

“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

“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

西山怎样呢?

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

“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

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

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董斋诗话》)。

   我们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

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

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

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

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

 

【参考答案】

 

(1)(4分)夜晚,秋风、汉关、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秋初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决心,显赫必胜的信心。

 

 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10分)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

①张教祥:

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

“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

水神。

③准拟:

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

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3分)

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5分) 

【赏析】

   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受阻,写了这首词。

《宋六十名家词》题作《黄陵庙》,个别语句亦稍有出入。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

“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

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

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

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

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

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

“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

“今宵露宿何妨?

”“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话,但也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

“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一支大型歌舞曲的名字。

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作龙宫的音乐。

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

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这是此词的特色,作者构思独到之处。

【参考答案】

12.①(2分)D    ②(3分)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5分)第一问:

达官、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

 

天津卷 

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析】

   松竹梅,历来为人喜爱,称为“岁寒三友”。

竹的品性也为人称道。

历来咏竹之作,十分丰富。

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耐人寻味。

诗的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

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

接着在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

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侵”字把竹影的渐渐扩大之势写得鲜活可人,富有动感!

而书酒相伴,本是惬意之事,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

竹的可爱之态,跃然纸上!

陆游写竹: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新竹》)杜甫这两句,与陆游异曲同工。

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诗人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

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竹的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忧之感了。

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

最后一联,作者顺势一点: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人们只有真心爱竹、护竹,不去“剪伐”,摧残可爱的新竹,它一定会自然生长到拂云之高!

   竹品,即人格。

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

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这首咏物之作,托物言志,十分妥贴,状物,形象生动;言志,委婉含蓄。

值得认真品味。

【附:

译文】

   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

   翠绿的颜色浸润书套迟迟不退,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

   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

   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参考答案】

(1)形象:

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同答问题。

(7分)

杜甫

万里瞿唐l月,春来六上弦2。

时时开暗室,故故5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

瞿唐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

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

  ③故故:

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

【解析】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

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万里”,体现了杜甫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的生活境况。

“夜久”,寓意着他是一位夜行者,孤独、凄凉,惟有那高悬的月亮陪伴着诗人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月是他的精神伴侣和理想寄托。

在幽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敞开心扉,倾诉他的孤寂和苦闷,寄托他的思念和希望。

可以说,月是诗人坎坷岁月、匆匆行旅、悲情一生的见证者,是杜甫一生经历的反映,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种种风貌,体现了一代诗哲的情感波澜。

 

【参考答案】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三种情感:

①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②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③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2)①“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

     ②“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

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4分)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赏析1】

     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

“积水”,暗写雨。

一场秋雨,溪水涨满。

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的气势。

经过一番新雨刷洗,临溪屋宇显得明丽清宁,仿佛平卧在水面上,别有一副悠闲的静态。

   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近处着墨,使诗情飞动。

“浮萍破”,这是一个极细小而不易察觉的物象,是水上微风初起所致,被诗人捕捉住了。

一个“破”字,寓动于静,体物入微。

草声是极细微的声响,为诗人听到,足见其静,此乃以动衬静,给人以生趣。

此联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颈联更进一步,把一种静趣深化到禅悟的境地。

“入郭僧寻尘里去”,反衬出眼前这无相院是个离俗之境,远却尘嚣。

“过桥人似鉴中行”,非但写静,且静到净化的程度;非但溪水照彻人影,且照彻了人的内心,几乎达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尾联用逆挽虚收法。

“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

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

“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

这一结余味悠然,与首句“积水涵虚”相应。

   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

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以到。

“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

【参考答案】

 

(1)(4分)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4分)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湖南卷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词多理趣。

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5分)

 

【参考答案】

 

(1)秦诗之理趣:

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

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

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

 

【考点】

(1)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

(2)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解析】我个人认为,命题者在此题上有些疏漏,主要是两问的考点重复了。

(1)答题思路是:

风格+例子+简析。

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

【思路点拨】

(1)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

(2)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

诗歌讲究含蓄的特点与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江西卷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

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4分) 

【赏析1】

   司空曙与卢纶,既是表兄弟,又都是才华横溢的大历诗人,所以当卢纶前来住宿时,司空曙极为高兴。

便挥笔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篇。

   诗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写喜悦之前,先写悲凉。

首联写诗人的住处荒僻,没有四邻,毫无家产,十分贫困。

颔联写他孤独而衰老。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采用赋而比的手法,写尽了孤独衰飒的况味。

既可理解为孤灯之下,一个白发老人,常常对着雨中那树叶枯黄的老树出神发呆;也可以理解为室内灯下的白头人,好比门外雨中的黄叶树,显得十分衰老而孤独;还可以理解为树叶在秋风秋雨中枯萎凋零,正像人在社会上受打击摧残后显得十分苍老衰飒一样。

总之,这两句诗既写的形象鲜明,又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很耐咀嚼。

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

“韦苏州曰: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其实,三诗各有特色,都能当得起后面这几句评语,正可不必硬分高下,以上司空曙用了两联诗句,写尽了自己的悲凉凄苦,而且目的正是为了烘托后面的喜悦之情。

   颈联说,因为我失意沉沦已经很久,所以见到你能频频地来看我,跟我亲近,我内心既觉得惭愧,更十分感激。

“患难见真情”,在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浊世中,有如此知心的一位表弟能常常登门探视,安慰,论诗,怎么能使诗人不喜出望外呢?

所以尾联进一步说,这大概是我们平生本来就有情分,更何况你我又是表亲呢?

如此恳切的话,真是情见乎辞色,卢纶听了之后,一定会跟他格外亲近吧?

   总之,此诗运笔疏淡,写景真切,感情纯朴,结构精巧,的确是司空曙的一篇杰作。

 

【参考答案】

 

(1)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6分)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

花萼。

这里指花萼。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

【简析】

   宋卢梅坡云: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花与飞雪往往同时出现。

正因为梅与雪相同的时令特点,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的性征,诗人词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

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自古以来,文人咏梅往往不离雪,以雪作背景;咏雪往往不离梅,以梅作衬托。

王旭这首词在众多的梅雪诗词中虽不算出类拔萃,也自有其独到之处。

词开头“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指梅与雪同处于冬天,而气质不同。

“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对雪花形象的比喻。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在基本认同“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共识下,词人彷佛在为雪花叫屈,雪非无香,而是为天风所吹散。

词的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虽然看起来相似,实质有高低。

“雪花不似梅花薄。

”“薄”字一语双关,是形薄,也是情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最后两句生动地表现段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随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惟高一着”之意。

此词语言明快,词意浅显,见解独到,情理相生,不失为一首好词。

 

【参考答案】 

22.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23.手法:

对比(反衬) 

   情感:

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3分)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简析】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

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

从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