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97064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85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施工方案.docx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

樟台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樟台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1.1项目位置 1

1.2主要工程量 2

1.3计划工期 2

1.4地质概述 2

1.5技术标准 4

2施工总体布置 6

2.1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6

2.2施工队伍配置及任务划分 7

2.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 9

3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及工程难点、特点分析 12

3.1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2

3.2特点及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2

4施工方案和方法 14

4.1施工总体方案 14

4.2主要分项施工方案 17

5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6

5.1工期保证体系 56

5.2工期保证措施 56

6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9

6.1质量管理体系 59

6.2质量保证措施 60

6.3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63

7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67

7.1安全组织机构 67

7.2安全管理制度 68

7.3施工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71

7.4主要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78

7.5安全应急预案 81

8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及保证措施 84

8.1施工环保体系 84

8.2防止水土流失措施 84

8.3环保措施 85

8.4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85

9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体系及保证措施 86

9.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86

9.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7

9.3文物保护措施 87

10其他事项 89

10.1廉政建设保证措施 89

10.2农民工工资保证措施 89

10.3治安建设做和谐工程 89

11附件 90

11.1樟台隧道临建布置图 90

11.2樟台隧道进度计划横道图 90

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改建工程樟台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项目位置

本项目主线起点位于文成境内包渡隧道温州侧,起点桩号为K49+500,左幅利用包渡隧道410m及樟岭隧道425m,右幅新建隧道,出洞后与沿现状56省道布线,设交叉口与现状

56省道分离后,下穿龙丽温高速公路文成互通出口匝道,路线向西设泗溪桥跨泗溪。

设垟头山隧道穿垟头山,并利用文成县环城南路走廊,经过樟山功能区前,穿过百丈岩隧道,在路线左侧设管养中心,跨龙溪后,利用龙川农聚房北侧规划道路向西,终点为文成龙川,与建成通车的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相接,终点桩号K58+225,路线全长8.725km。

连接线起点位于泗溪桥桥头并与县城伯温路交叉,路线沿规划环城西路及西山路布线,于K2+163处主线交叉(对应主线桩号为K55+501)后路线向南沿山坡展线,上跨龙丽温高速后,利用规划路向南,跨凤溪后,终点与老双珊公路交叉,路线全长4.429Km。

远期通过规划道路,穿周山洋隧道后经渡坑、吴山岭脚后下穿龙丽温高速公路泰顺支线与青文泰公路衔接。

樟台隧道进口

樟台隧道出口

樟台隧道起点桩号K50+355,终点桩号K50+794,长439米,位于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驮泛村附近,新建隧道位于既有樟岭隧道右侧。

图示卫星照片

47

1.2主要工程量

进出口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建成后与既有隧道组成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

樟台隧道土建工程数量表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明洞开挖

m

2558

暗洞开挖

m

39832

明洞回填

m

1009

喷混

m

2364

明洞混凝土

m

494

中空锚杆

m

34216

钢筋

kg

18835

钢筋网片

kg

30686

洞口喷混

m

102

管棚

m

1668

洞口砂浆锚杆

m

1594

小导管

m

2703

洞口钢筋网

kg

2012

暗洞砂浆锚杆

m

10085

格栅拱架

kg

237631

型钢拱架

kg

190348

衬砌混凝土

m

7211

衬砌钢筋

kg

145145

防水卷材

10656

止水带

m

1380

瓷砖装饰

2318

花岗岩镶面

m

178

以上数量为主要工程量,未包含预留预埋件。

1.3计划工期

本隧道计划2017年6月1日开工。

2018年5月20日完成,计划工期385日。

1.4地质概述

1.4.1地形地貌

樟台隧道穿越丘陵地貌,地貌类型为侵蚀剥蚀丘陵区,山脊总体走向近南北,坡表植被发育;山峰最高海拔200m,线路轴线海拔高程65~135m。

1.4.2地层岩性

隧道段揭露的地层主要有白垩系上统茶湾组、西山头组及第四系地层,现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1.4.2.1白垩系茶湾组(K1C)

分布于丘陵区,以中~薄层状灰黄、青灰色凝灰质砂岩为主,局部夹硅质岩夹硅质泥岩。

1.4.2.2白垩系西山头组(K1X)

分布于丘陵区,岩性为青灰色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为主,局部含角砾;中部为含砾凝灰质砂岩、石英长石砂岩等;下部为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夹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

1.4.2.3第四系

沿第四系分布广泛,揭露的主要有:

第四系残破积层(Qel+dl):

主要分布与丘陵及缓坡地带,岩性为灰黄色,褐黄色含砾

(碎)石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碎石等。

1.4.2.4岩脉

沿线侵入岩有燕山早期辉绿岩岩脉侵入,沿东西向构造侵入。

1.4.3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隧址区属中低山地貌,无区域性大断裂经过,总体处于稳定地块。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属震级小、烈度低的稳定区域,适宜本工程建设。

1.4.4水文地质

地下水根据含水组地层岩性、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水动力性质,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等。

根据松散岩类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分析,勘查区内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第四系残坡积(Q4al+pl)、坡洪积层(Qel+dl)孔隙潜水含水层

分布于丘陵山体表部及局部坡麓地带,含水层岩性为含碎石粘性土,一般结构较为密实,厚度大小不均,含水层透水性一般,富水性一般,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基岩裂隙水

补给,季节性与时段性明显,雨季迅速向低洼处排泄或补给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主要贮存在基岩节理裂隙和侵入体接触面附近内,水量较贫乏,水质良好。

地下水的的补给、径流、排泄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考大气降水补给,储存于浅部第四系松散层、基岩裂隙中,地下水由水位较高的地表水及第四系松散层通过风化裂隙渗入,通过山间沟谷及坡脚处向溪流排泄。

1.4.5涌水量评价

樟台隧道日均涌水量计算结果取Q=34.47m³。

1.4.6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地层中无有毒有害气体聚集,无放射性问题。

1.4.7隧道围岩分级及工程特性

里程桩号

长度

围岩分级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性

K50+360~K50+384

24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直接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开挖松散层和强风化基岩段有滴水状出水,穿越全~中风化凝灰岩和辉绿岩,埋深小,围岩稳定性差,隧道受岩脉侵入影响完整性较差,施工时需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护,及时衬砌,加强防排水措施。

K50+384~K50+440

56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直接受大气降水控制,总体含水量较少,节理裂隙上可能有点滴状渗水,本段主要在中~微风化基岩层,围岩岩性为辉绿岩岩脉及凝灰岩,围岩稳定性差,施工时需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护,及时衬砌,加强防排水措施。

K50+440~K50+595

155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总体水量较贫乏,部分节理延长,地下水沿节理下渗,开挖时节理裂隙上可能有点滴状或淋雨状渗水,本段主要穿中风化凝灰岩,有岩脉发育,隧道埋深多于65m,围岩稳定性较差,隧道受侵入岩脉影响,完整性较差,施工时需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护,及时衬砌,加强防排水措施

K50+595~K50+755

160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量一般局部岩体破碎,部分节理延伸长,地下水沿节理下渗,开挖时节理裂隙上可能有点滴状或淋雨状渗水,本段主要穿中风化凝灰岩和辉绿岩岩脉,电阻率较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施工时需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护,及时衬砌,加强防排水措施。

K50+755~K50+789

34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直接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时可能沿节理裂隙有滴水状或淋雨状出水,本段隧道埋深浅,穿越强~中风化凝灰岩,围岩稳定性差,地下水较发育,隧道受岩脉侵入影响,完整性较差,施工时需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护,及时衬砌,加强防排水措施。

樟台隧道围岩分级分段分划一览表

樟台隧道围岩分级统计表

项目

围岩级别

明洞

Ⅳ级

Ⅴ级

合计

备注

樟台隧道

各级长度(m)

10

371

58

439

分级比例

2.27%

84.51%

13.22%

100.00%

1.5技术标准

1.5.1四车道一级公路隧道,按预测远期交通量(2030年)设计

1.5.2隧道设计速度

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80km/h设计。

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80km/h设计。

1.5.3二车道建筑限界基本宽度行车道:

W—2×3.75m;

侧向宽度:

LL—0.50m,LR—0.75m;检修道:

JL—0.75m,JR—0.75m;总基本宽度:

10.25m;

净高:

行车道5.0m,检修道:

2.5m。

1.5.4隧道设计使用年限

主体结构(衬砌、洞门):

100年;

可更换、修复构件(水沟、电缆槽、盖板等):

30年。

1.6沿线筑路材料、水、电建设条件

1.6.1现行道路状况

隧道沿G322(56省道)既有樟岭隧道设置,距文成县城约4km,交通较为方便。

1.6.2土料

本项目沿线以丘陵、中低山貌为主,路堤填料相对丰富,填方利用挖方弃方做填料。

1.6.3砂、石料

沿线砂场较为贫乏,本合同线路范围内零散分布一些小型砂场,而且产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计划从瑞安、苍南等码头直接采购,运至工地平均运距为90km。

本项目隧道洞碴储量丰富,石质坚硬,自加工后可用于桥梁、涵洞、通道、隧道、防护、排水等工程。

1.6.4钢材、水泥等

选用合格的供应商(入选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下同)提供的优质钢材、水泥,以满足质量要求。

1.6.5工程用水、用电

工地附近有高压线经过,可引入接驳变压器,满足工程用电。

工程用水考虑从飞云江抽水使用,同时筑坝拦截山体沟谷流水储存备用,水质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总体布置

2.1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中标后,我公司迅速组建“G322(56省道)文成樟台至龙川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按期优质建成本合同的所有工程项目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工程项目。

2.1.1组织机构

为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领导与各项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下设的各组织机构,实行各级岗位责任制。

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扁平化管理。

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书记及八个职能部门组成。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区及若干个专业施工队,负责合同段内的所有工程的施工。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严宝时

项目副经理:

熊海军

项目总工:

赵新

项目副经理:

张康康

务部

王章

设部:

保部:

公室

刘明

程部:

徐贤调

同部:

王继伟

验室:

卫扬豪

检部:

野草

康康

基工区

面工区

构工区

道工区

安工区

绿

化工区

电工区

建工区

制场及拌和站

2.1.2部室配置

项目经理部配置人员及直属班组

序号

部门名称

人数

部门名称

人数

1

项目经理

1

财务部

2

2

项目技术负责人

1

材料设备部

2

3

项目副经理

2

合同部

2

4

工程技术部

12

办公室

3

5

质量管理部

4

试验室

6

6

安全环保部

5

政策协调及后勤

10

8

项目部管理人员合计

50人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从公司调入部分技术人员。

2.2施工队伍配置及任务划分

2.2.1施工任务划分

序号

作业班组名称

工作任务

1

开挖班

钻孔、爆破、出碴施工

2

支护班

锚杆、网片、拱架、喷砼施工

3

衬砌班

仰拱、二衬钢筋、混凝土施工

4

附属班

调平层、沟槽、盖板施工

5

风水电维护班

风、水、电管路接长、维护、保养工作

根据本隧道的规模及特点,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本隧道组建4个专业施工班组,具体工程量划分见下表。

2.2.2班组人员、机械,材料进场计划

2.2.2.1班组人员、机械,材料进场清单

进场人员、机械、材料计划

人员

工种

进场人

进场时

机械

机械名称

型号

进场时间

班组长

1

2017.5

全液压模板台

1

2017.8

技术主管

1

2017.5

超前钻设备

YG-80

1

2017.5

材料员

2

2017.5

混凝土喷射机

KSP-2

4

2017.5

试验员

1

2017.5

气腿式凿岩机

西安探矿

25

2017.5

测量员

2

2017.5

砼输送泵

三一HBT60

1

2017.8

电工

2

2017.5

锚杆打孔机

成都路辉

15

2017.5

施工员

2

2017.5

装载机

ZL50

2

2017.5

服务人员

2

2017.5

挖掘机

PC200

2

2017.5

开挖班

30

2017.5

自卸车

斯太尔3251DFL

5

2017.5

初支班

10

2017.5

污水泵

QW型

2

2017.5

木工班

4

2017.5

空压机

20m³

4

2017.5

钢筋工

6

2017.5

轴流式风机

110KW

1

2017.8

混凝土工

8

2017.5

防水板爬焊机

LST800

2

2017.8

电焊机

BX1400

4

2017.5

机操手

15

2017.5

监控设施

1

2017.8

杂工

8

2017.5

人员定位系统

1

2017.8

门禁系统

1

2017.8

小计

94

说明:

本表根据正常施工进度所需进场人员、机械、材料,如需要将及时调入所需人员、机械、材料,保证工程正常进度。

搅拌站班组进场人员清单

人员

工种

人数

进场时间

机械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

管理人员

1

2017.5

强制式拌和机组

JS1500

1

2017.5

调度员

2

2017.5

强制式拌和机组

JS1000

1

2017.5

机手

6

2017.5

装载机

厦工-2150

1

2017.5

试验工

2

2017.5

发电机

60kw

1

2017.5

杂工

4

2017.5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中联

ZLJ5250GJB2

5

2017.5

2.2.2.2主要测量、试验仪器主要配置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购置日期

数量

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NLD-3型

无锡建工

2017.3

1台

2

全自动水泥比表面积仪

FBT-9型

上海宜昌

2017.3

1台

3

水泥胶砂抗折抗压一体机

HYZ-300.10

浙江华南

2017.3

1台

4

电子分析天平

JA2003

上海津平

2017.3

1台

5

数显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LP-100D

上海路达

2017.3

1台

6

路面材料强度测定仪

MQS-2

浙江华南

2017.3

1台

7

静水力学天平

WT50001SF

江苏万泰

2017.3

1台

8

电液数显万能试验机

WE-300B

浙江华南

2017.3

1台

9

标准养护室温控仪

BYSF-70

浙江华南

2017.3

5台

10

数显贯入阻力仪

ZC-1A

上虞欣科

2017.3

1台

11

单卧轴砂浆搅拌机

SJD-15

上虞飞腾

2017.3

1台

12

混凝土抗渗仪

HP-4.0

上海路达

2017.3

1台

13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测定仪

ZT702

北京中拓

2017.3

1台

14

贝克曼梁弯沉仪

5.4m

上海翱智

2017.3

1台

15

粗集料压碎值仪

上虞欣科

2017.3

1套

16

砂浆保水性测定仪

100mm

上虞路通

2017.3

1台

17

砂浆稠度仪

SZ-145

天津宏达

1台

18

混凝土振实台

上虞民主

2004.4

1台

19

压力试验机

SYE-2000

无锡中科

2004.7

1台

20

万能试验机

WB-1000B

浙江路达

2007.6

1套

21

电动抗折试验机

KZJ-5

无锡锡东

2009.1

1台

22

水泥砼恒温恒湿养护箱

40B

上海路达

2004.8

1台

23

ISO水泥胶砂振实台

ZT96

无锡中科

2003.2

1台

24

水泥胶砂搅拌机

JJ-5

上虞东关

1台

25

水泥净浆搅拌机

NJ-160

无锡锡鼎

2007.5

1台

26

电动重型击实仪

DZY-Ⅲ

上海上迈

2013.11

1台

27

单卧轴强制砼搅拌机

SJD60

上虞民主

2004.1

1台

28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FSY-150

上海英松

1台

主要测量、试验仪器主要配置计划表

2.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

2.3.1临时工程布置原则及依据

临时工程布置原则:

临时工程布置以利于当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节约用地、满足施工需要为原则,尽可能减少对交通及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临时工程布置依据:

业主在设计文件中已规划的施工用地范围,法律、法规关于环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投标人在实施本工程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目标,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

2.3.2施工班组驻地生活设施和临建

根据临建场地实际情况,便于工作,协调处理施工生产问题,将班组办公区及施工临建

区设于樟台隧道出口段K50+800~K50+900路基及分隔带上经场地平整可满足临建需要(见附图),驻地由于场地限制拟在驮泛村租用民房。

班组临建按标准化管理规定进行划分加工区(根据功能需要规划合适场地尺寸)、办公区(人均办公不少于9㎡)、会议室(可容纳40人开会,面积约60㎡)、宿舍区人均生活用房不少于6㎡及其他相应的生活、文体活动设施和场地等。

2.3.3施工便道

樟台隧道出口利用洞口路基硬化后与既有56省道连接后形成施工便道,交通较为便利。

2.3.4施工用电

同当地政府、南方电网协商,引进当地高压主线电源,在樟台隧道出口端路基边坡上安设800KVA变压器作为施工用电,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同时还在隧道作业区配备1台

250KW发电机,备停电时应急使用。

2.3.5供水方案

施工工班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采用飞云江抽水及沟谷拦坝蓄水相结合的方式,并在洞口设置一个不少于100m3的蓄水池,蓄水池和隧道拱顶纵向高程最高点的高差控制在45-60m之间,确保掌子面水压,由Ø150mm钢管引至生活区和生产区,洞内前1000m采用Ø150mm钢管,剩余长度采用Ø120mm钢管作为洞内用水供水管路。

2.3.6仓库、拌合站和钢筋加工棚

为满足贮存材料、燃料、配件及其它物件的需要,设置2个仓库点用于堆放混凝土外掺剂、管材、防水卷材等。

仓库的不同物料设标志分别堆放,要求采用拱形彩钢屋顶、活动板房和砖混结构库房分别对不同材料存储,对有防水要求的材料加盖防水布、用枕木垫高30cm,防止受潮或污染。

1#拌合站设于项目部驻地后山坡上,距樟台出口约300m,拌和站设施和标准严格按照

“双标”管理要求进行建设,砼拌和站场地采用30cm厚石碴做垫层,面层采用20cm厚C25

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硬化后的场坪中间高四周低,利于雨水向外排出。

拌合站内设

1.5m³、1m³强制式拌和机各1台,砂石仓、外加剂仓库、水泥存储罐、污水沉淀池、工地试验室、生产管理房、围墙、门禁、地磅等基础设施。

钢筋加工棚:

设于樟台隧道出口段路基及中央分隔带上,面积约900m²,采用封闭弧形

彩钢屋顶结构,厚20cmC25混凝土地面硬化,钢筋棚内划分存储区、加工区、半成品区、

成品区等分区,并设5t龙门吊,负责隧道的钢筋加工棚钢筋制作。

2.3.7隧道洞口设施

樟台隧道出口设4台20m³空气压缩机、冷却水池各一处,空压机站采用彩钢屋顶,四周围蔽;洞口轴流式通风机采用75Kw*2串联式,位于洞口外30m处;每洞口设门禁系统一套,由遥控(手动)栏杆、值班室、识别卡读卡器、视频监控等组成;隧道洞口设总监控室一处。

进出洞人员登记,采用人工记录表登记、读卡器登记等方式配合使用,相互校对。

2.3.8临时通讯

开工前联系无线电讯运营商在项目部和隧道施工班组驻地及洞口建设临时蜂窝移动电话通讯塔及网络线路。

隧道洞内外联络采用有线电话,配置两台32门程控交换机和相应的终端设施及线路。

2.3.9火工品

本合同段路基石方开挖及隧道施工需要爆破。

采用专业的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