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7317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docx

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规定

  

********** 修订履历 **********

版次

修订项次

发行日期

 

 

 

 

 

 

 

 

 

 

 

 

 

 

 

 

 

 

 

 

 

 

 

 

 

 

 

 

 

 

 

 

 

 

 

 

 

 

 

 

 

 

 

 

 

 

 

 

 

 

 

 

 

制作

审核

核准

文件状态

签名

 

 

 

 

日期

 

 

 

 

第1条   目的。

为完善现场工艺管理,保证工艺纪律的严肃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工艺质量纪律管理。

第3条  规定的具体内容:

一.现场作业的工艺质量管理

1. 工艺文件的管理

1)  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文件使用部门在接收新版工艺文件时,应及时回收销毁过期版本;

3)  样板管理:

样板应有确认人、确认时间、有效期等,现场工艺负责到期样板的更新和确认;

4)  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5)  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总装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6)  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

2. 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1)   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总装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  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总装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3)  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

4)  生产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 过程检验管理

1)  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巡检以及终检等活动;

2)  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等活动,一线员工要熟知当班机型当班工位自检内容和互检内容。

关键检测岗位(含:

性能检测、检漏、终检和巡检等)要持证上岗(或资格要得到认可);

3)  车间应安排固定人员(班组长或巡检)对每天开工时生产的第一台产品或发生转机型时的生产线进行首检工作,首检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文件规定进行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记录。

4. 缺陷管理

1)  缺陷管理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或之前发生过的异常现象由当班操作人员与当班班组长自行解决,对于难以判断异常原因或较重大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工艺工程师,由工艺工程师协调解决;

1)  一线员工发现同一物料连续三件存在同样缺陷或缺陷物料数量比例较高或缺陷质量性质严重时,应立即通知班组长及工艺工程师协调解决;

2)  检测工位发现连续三件成(部)品存在同样缺陷或缺陷质量性质严重时,应立即通知班组长及工艺工程师协调解决;

3)  一线员工发现设备、工装的点检结果不符合要求或使用设备、工装连续生产三件成(部)品存在同样缺陷或缺陷质量性质严重时,应立即通知班组长及工艺工程师协调解决;

5. 作业记录管理

1)  作业记录管理是指总装车间班组长或一线员工在生产工程中进行的具有追溯性的文字记录,包括工序记录卡、点检记录、设备操作运行及维护保养、维修记录,不合格品标识等;

2)  《工序记录卡》的使用与管理

a. 车间在线生产过程中每台机器都要附带相应的《工序跟踪记录卡》,《工序跟踪记录卡》的内容记录了每台机器当班生产时的原始状态。

一线员工在完成当班工序操作后要按照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相应的工序记录状态;

b. 车间要定期对终检完成后的《工序跟踪记录卡》分类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点检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也应妥善保管;

3)  一线员工进行在线性能检测或其他关键重要岗位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或现场工艺的指导进行相关检测记录,并对记录的内容负责;

4)  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要按要求进行标识。

二.现场定置管理的工艺纪律

1. 车间场地规划的定置管理

1)  车间现场含总装、部装、物品暂存区、物料配送区、仓库、检验作业区、成品仓等,所有用途不同的区域都应有明确的界线和标识,并应有相应的责任人负责管理;

2)  车间现场所有地面区域划线应清晰、美观,各类标识(地面标识、标识牌)都应完好有效;

3)  车间现场所有物品摆放均应严格按照车间定置管理平面图进行。

2. 总装车间物料周转器具、工作台等辅助性工具的管理

1)  车间生产现场所有物料周转器具、工装板、工具、工作台(柜)、板凳等辅助性工具均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定置摆放;

2)  车间生产现场存放的周转器具最高高度不得超过1.5m;

3)  车间所有周转器具、工装板、工具、工作台(柜)、板凳等辅助性工具都应有编号,必要的情况下要有责任人标识;

4)  室内总装线、部装线在使用工装板进行生产时,应严格遵守《工装板使用注意事项》的相关规定;

5)  一线员工要遵守文明生产的相关规定,对于物料周转器具、工装板、工具、物料等要轻拿轻放,更不能野蛮推、拉总装生产线上的产品。

3. 车间物料、半成品、成品以及返修机、外退机的管理

1)物料的管理

1)  生产车间现场、仓库、待检区、配送区物料按要求分类摆放,物料包装要求整洁、整齐;

2)  生产车间生产现场原则上只允许摆放正在生产机型的物料,如遇特殊原因停线转机型时,相应的退返物料和半成品机不允许滞留在生产线,需退离生产线进行暂存,并要在显著位置标识清楚,退返物料和半成品机由总装车间负责进行防水、防尘、防盗等安全管理,超过三天以上的退返物料应退回仓库;

3)  生产车间生产现场存放物料最多数量应不超过当日排产总量,大型钣金件、电控部件及其他物料必须用规定的周转器具按规定位置有序摆放;

4)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应及时将不合格标签贴在缺陷位置的旁边,写明故障原因和发现故障日期,放到指定的不合格物料存放区;

5)  拉式物料统一放在拉式物料架上,并标识清楚,拉式物料架上的物料标识应与盛放物料一致。

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拉式物料统一由车间现场领料员领取,每次领取拉式物料的数量要适中,严禁一次性把拉式物料全部放到线上;

6)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包装袋、包装布,不能重复使用或外协厂家不要求回收的要立即置于垃圾箱中,能重复使用的要及时拆叠、摆放整齐并定期清理出现场;

7)  生产车间和仓库有责任对各自存放的物料进行防水、防尘、防盗等安全管理。

2)半成品、成品及返修机的管理

1)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故障机(成品机或半成品机)需要返修时,由发现故障者在《工序记录卡》的指定位置上写明故障现象和发生故障时间,并周转至指定的待返修区;

2)  生产车间现场成品存放区应将未检成品、已检合格成品、已检不合格成品区分存放并按规定标识清楚。

3)  外退机应统一摆放在指定区域,不允许和成品、半成品混放。

三.工装夹具及设备管理的工艺纪律

1. 工装夹具的管理

1)  工装夹具的定义:

简称工装,是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测试、操作等生产辅助手段,包括测试工装、夹具、刀模、刀具、专用量具(包括计量器具)以及辅具等。

2)  车间生产现场投入使用的工装夹具必须有明确的标识,标明工装名称、编号、有效期、保管人等内容。

投入使用的所有工装必须是有效的;

3)  工装夹具的使用、日常检定、维护保养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规定进行;

4)  所有工装夹具必须由规定的保管人负责维护保管,不使用的工装须放置在规定的区域,每天生产结束时工装保管人必须及时清理所负责的工装夹具;

5)  工艺装备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计量器具应按规定周期定检,以保证量值正确、统一;

6)  工装夹具的申购、验收、复制、报废等其他管理规定应严格按照《工艺装备管理办法》进行。

2. 设备及动力能源方面的管理

1)  生产车间所有设备必须有专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和设备完好率。

有安全和其他规定要求的设备必须持证上岗;

2)  生产车间一线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并能够识别判断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对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设备主管进行处理;

3)  生产车间要有专人按要求定期检查水源、电源、气源是否在使用要求范围内,以确保水、电、气等能源的正常供应;

4)  生产车间现场的检测房等应按规定要求开关工况空调、风扇等辅助设备设施。

四. 生产现场不合格品管理的工艺纪律

1.  不合格品的定义: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均称为不合格品;

2.  车间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物料时,必须及时在物料缺陷位置旁边贴好不合格标签,并注明物料名称、缺陷现象以及发现日期等内容;

3.  作好标识的不合格物料应放置在不合格物料存放区内,对于不合格物料也应轻拿轻放并摆放整齐,以保证物料的完好性;

4.  物料员应对不合格物料临时存放区定期清理,当日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不能滞留现场一个工作日以上。

五.一线员工培训上岗的管理

1.  车间在新职工(包括临时工、轮换工)上岗前必须组织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工艺纪律教育,经考试合格者方能上岗操作;对特殊工序(如焊接、电工、冲压工),及关键检验工序操作人员还必须持有相应的岗位上岗证书(或持颁发的具相同效力的许可证),暂时不实施;

2.  新产品批产后,要对班组长和生产工人进行新产品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可以在试产时同步进行),对受训人员掌握程度要进行检查和考核;

3.  生产车间对于需要轮岗的员工要进行新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必须包括该工位的基本操作、自检、互检的相关要求、设备操作、安全、维护要求等,经考试(理论、实践)合格后方可轮岗;

4.  车间还应对车间的安全、文明生产按相关规定要求(6S检查规范)进行负责。

六.流程管理

1.  工艺文件、设计文件等的保管、发放、使用应按相关要求进行,现场不得使用过期、无效的技术文件;各部门资料管理员应经常保持电脑“内部邮件”系统的正常打开,及时接收电子文档;接收电子文档时还必须按要求签收并打印、转发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